侦察在不间断地进行,及时地去获取有关敌军的情报。应该了解第1堑壕内的敌人正在做些什么;他们的意图是什么。这些情报使人很感兴趣,也非常重要,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进行纵深侦察,以便更好地了解从敌前沿至10公里、30公里、50公里的敌后方的敌人的行动。这并不是说,连长或营长应该进行如此纵深的侦察。他们没有进行这种侦察的兵力和手段。但是,他们可以而且应该尽可能更远地观察敌阵地和当面的地形。只有这样,敌人的攻击,对他们来说,才不会是突然的。纵深侦察由各师长、军长和集团军司令员进行。
他们进行这种侦察的能力更强些。
部队在构筑工事,登陆场应加固到使敌人无法迫使人们后退1米。我们建立了两道防御地带,每道地带由2—3条带有掩蔽部和避弹所的堑壕组成。在维斯瓦河上架设了8座载重量达60吨的大桥。每座桥的前面都构筑了桥头堡。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各阵地和预备队的所有部队进行紧张的劳动。
我们猜测:方面军的部队有朝一日将从马格努舍夫登陆场发起主要突击。因此,进行防御施工时,就考虑到将来大部队实施进攻行动时的需要。
在登陆场内有很多沼泽地。以特卡琴科将军为首的集团军工兵部队在进行施工时不得不精心计划。他们修筑了约200公里的道路,其中有130公里车辙路和30公里窄路,都是穿过沼泽地和流沙的。
为了节省兵力,并使部队保持高度战斗准备,我们定期更换防守前沿的部队。第一次换班是在9月8日夜里进行的:
9个师中有4个师留在第1梯队;其余的师划归第2梯队,这些师到那里得到了补充,并进行战斗训练和休息。
现在,可以满有把握地说,我近卫第8集团军加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成之后,在新的条件下,胜利地经受了当前的战斗考验,并在精神上有了充分的准备,去争取完成更艰巨、更重要的任务。
维斯瓦河——奥得河1
11月12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签署了任命苏联元帅I·H·朱可夫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同一命令还任命苏联元帅H·H·罗科索夫斯基为白俄斯第2方面军司令员。
11月19日,H·H·罗科索夫斯基与方面军司令部和指挥机关的领导人员告了别,方面军由I·H·朱可夫接收过来。
I·H·朱可夫一上任,就积极准备新的进攻。他首先来到马格努舍夫和普瓦维登陆场,就地了解了方面军主力部队转入进攻的条件和能力。
这时,部队、技术装备、武器、弹药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马格努舍夫登陆场。各野战移动医院已经在登陆场上铺开,维斯瓦河上建立了渡口,而且在不断地扩大。进攻前,在马格努舍夫登陆场上集中了23个师和5348门火炮。突破地段每公里正面的火炮密度达282门。划分给近卫第8集团军的突破地带正面为7公里。
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要求方面军和集团军的后勤机关作出巨大的努力。他们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将数万吨各种物资运到登陆场。
12月,维斯瓦河上开始出现流冰。这给集团军各部队、尤其是工程兵部队带来很多麻烦。不仅水面上高速浮动的冰块威胁着桥梁的安全,而且冰块还沉在水下面几乎贴近河底流动,这使维斯瓦河变得险恶。由于冰块不断地撞在椿桥墩上,于是形成了看不见的堰堤。这样一来,水流的速度和推力也就迅速增加。河水冲刷着河岸和桥墩附近的河底。于是,不得不动员全部工程兵和道路部队去保护桥梁。每座桥都配备了3个爆破连和1个道路营,还成立了抢修小队。各渡口的指挥员管辖着多辆汽车、拖拉机和1个120毫米迫击炮连,以便炸毁大块的流冰。
人们在桥上不分昼夜地工作,终于战胜了流冰,保住了各渡口,使各种车辆源源不断地通过。
从马格努舍夫登陆场准备实施的如此密集的突击有其特定的特点。大量部队(几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及坦克集团军)的供给,都完成取决于渡口、转运站、铁路、在维斯瓦河上架设桥梁以及修复铁路线路等。而所有这一切都对方面军和集团军的后勤部门提出了一大堆极为复杂的问题,有些甚至带有政治性的问题,因为红军目前是在友好的波兰领土上作战。
方面军后勤部门和铁道兵各有各的困难,而进攻的组织,实施战斗行动的逻辑,有时却要求作出完全出人意外的决定。
此时,我集团军不仅要为即将发动的进攻作好物质技术器材的供给工作,而且还面临另一项任务、即为方面军和其他集团军进行周密的纵深侦察,查明现在就要与其交战的敌人的兵力部署。对敌人防御前沿的部队,我们已了如指掌,但这还不够,我们仍需了解敌人的第2梯队和整个防御纵深内有哪些部队。我军侦察人员必须深入敌后,抓些俘虏来审讯,并通过他们对已获得的情报进行核实。
早在乌克兰时就已接替格尔曼上校而担任集团军情报处长的格拉德基上校,制定了一份组织纵深侦察的计划。他向敌人的驻地派出了几个侦察组,这些侦察组在距前沿25—40公里的地方监视着敌军的调动和后勤工作。侦察员们主要是步行穿过战斗阵地渗入敌后的。夜间使用无线电和波—2飞机与他们保持联系。
第1个侦察小组是由两名侦察员组成的。他们是中士彼得·博切克和列兵瓦西里·贝奇科夫。我和他们谈了几次话。这个小组于10月初出发前往敌后。他们的任务是:在采齐柳夫卡以北地域越过战线,抵达瓦尔卡镇西南12公里处的树林里,查明那里的敌军是什么部队,并沿途记下他们所遇到的敌人的全部防御目标。为此,给了他们3个夜晚2个白天的时间。
侦察员报告说,树林里没有发现任何敌军。于是他们决定在这个地域内组织一个固定的侦察行动小组。支撑基地设在树林的中央。在林边构筑了阵地,以便对环绕林边道路运动的敌军进行监视。
新的侦察小组由7人组成,经验丰富的侦察员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基斯塔耶夫中尉领导这个小组。他早些时候曾被授予列宁勋章。他的小组神不知鬼不觉地渗入到树林,在那里进行了伪装,并十分成功地工作了两个多月,向集团军司令部发回了他们通过观察和审讯俘获得的极宝贵的情报。他们查明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六管火箭炮和坦克部队的阵地。侦察员们特别注意敌军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我们掌握了法西斯士兵吃饭的时间、他们是如何休息、以及潜伏哨和警戒队换班的时间。所有这些在实施突然突击时都要考虑到。
为了对地面侦察所得的情报进行核实和检查,我们广泛地进行了航空侦察。由于采取了这种重复的侦察方式,我们对敌防御纵深内的工事以及预备队、步兵师、坦克师的驻地和编成等,均掌握了可靠的情报。我满意地指出:我集团军侦察机关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们获取的情报受到方面军司令部和友邻集团军司令部的高度评价。
随着进攻日期的迫近,登陆场内的部队越来越密集。这里集结了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近卫第8集团军、突击第5集团军和第61集团军。登陆场后边还有两个坦克集团军,即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加上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预定从南向拉瓦——马佐维次卡、斯凯尔尼维策、沃维奇方向实施强大冲击,以对华沙进行迂回。此次突击将切断整个华沙集团与大后方的联系,而我坦克集团军将前出到敌人的交通线上。
方面军将从普瓦维登陆场向腊多姆、托马舒夫——马佐维次基方向实施第2次突击。将向那里进攻的是:得到2个坦克军和1个骑兵军加强的第69和第33集团军。波兰第1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将从马格努舍夫登陆场向北沿维斯瓦河占领战线。
根据作战企图,此次战役应彻底粉碎敌军,但要保住华沙和波兰的其它城市不被摧毁。
为了具体研究战役计划,苏联元帅I·H·朱可夫召集了一次会议,应邀到谢德列茨参加会议的有各集团军司令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各集团军参谋长以及各独立军军长。方面军参谋长M·C·马利宁将军简要地讲述了此次战役的企图,更确切地说,是此次战役第一阶段的企图。按计划,进攻速度应该是:在进攻的第10—12天,我军应前出至佩特尔库韦克、日赫林、罗兹一线,随后向波兹南发展战果。
这个企图仅规定了10—20昼夜的?
小说推荐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吴万沈 译风云紧急目 录中译本序志谢序言一序言二本卷的主题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第一卷 序 风云紧急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第01章 胜利者的蠢事 第02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03章 潜伏的危险 第04章 阿道夫·希
- 最新章:第16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五卷 紧缩包围圈
- 吴万沈 译紧缩包围圈目 录本卷的主题纳粹德国是怎样被孤立和围攻的第五卷 序 紧缩包围圈志谢序言上部 战胜意大利(1943年6月—10月)第01章 制海权 瓜达卡纳尔岛和新几内亚第02章 攻克西西里岛第03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第04章 向西去啊!人造港第05章 魁北克会议“四分仪”第06章 意大利:停战
- 最新章:第15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