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亨利四世在严寒里一站就是3 天,期待教皇的宽恕。其间他一手拿笤帚,一手持剪刀,表示他心甘情愿接受抽打和宰割。
马基雅弗利曾写道:“亨利四世是第一个有幸领略到精神武器之强大的君主。”但他并不是最后一个。尽管亨利四世最终战胜了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罢免了他的职位,并把他驱逐流放,但是这件事开创了教皇控制君主的先河。1606年,格列高利七世凭其卓越的功绩在死后加入了圣徒的行列。
第五章 英诺森三世的“丰功伟绩”
教皇英诺森三世比格列高利七世晚一个世纪就职,他把教皇的统治地位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提升。衣着华丽的英诺森三世宣布自己不光是天主教世界的惟一领袖,也是整个地球的统领者。
据说他还建议阿西西城(意大利中部佩鲁贾东南偏东一城镇)里穷人的代言人弗朗西斯最好永远待在猪圈里和他的猪朋友们在一起。
英格兰的约翰国王曾经在数件事上明目张胆地违抗教皇的旨意,其中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事任免问题,结果英诺森三世把约翰国王逐出了教会,并剥夺了他的王位。同时,他还把英格兰排除出天主教区长达6 年之久。英格兰的教堂全部关闭,新生婴儿无法接受洗礼,死者在不能举行葬礼的情况下直接埋葬,而且人们不能进行任何圣礼仪式。
虽然英王约翰在举国遭难的时候捞了不少油水,把英国教廷的财产全部收归己有,但当他知道有教皇撑腰的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准备进攻英国的时候,他这个被教会抛弃的国王的力量就显得非常薄弱了。约翰眼看王位不保,便向教皇做出了屈服的姿态。
1213年,他签署文件,将自己的国家拱手让给了“上帝和我们的主人教皇英诺森三世及其继承人们”。那份文件把约翰从国王变成了诸侯,于是他每年都要因为统治英诺森三世的新属地而缴纳巨额租金。
两年以后,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这标志着英国开始走向自由。教皇对此大为光火。这些英国封建主吃了豹子胆吗,竟然敢染指他的国家!“我们以圣彼得的名义决不轻饶这等冒犯。”
英诺森三世叫嚣着把《大宪章》批为“违反道德准则的宪章”。他进一步解释说英国国王应该只对教皇负责,而不是对那些愚蠢的英国佬负责。接着,英诺森三世颁布教皇令,“凭借上帝赋予他的无限强大的权力完成了压制、破坏、控制并消灭任何国家的义务”,废除了《大宪章》,并废除了同意签署宪章的英王约翰。他还警告说:“任何人胆敢继续这种邪恶不忠的构想,等待他们的就是被逐出教会的下场。”
英诺森三世不光降低了国王们的身份,到处恐吓贵族,还以一山不容二虎的态度令天主教朝着极端致命的方向发展下去。他打击的目标是无神论者和异教徒。自从教皇乌尔班二世在1095年发起了旨在把穆斯林赶出圣地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来,天主教徒们就开始奉命屠杀穆斯林。在攻克耶路撒冷的奋战中,共有7 万多人遭到了杀戮。之后的历代教皇以在天堂里预留特殊地位和赦免所犯罪孽为诱饵,诱使大批信徒加入圣战。
1202年,英诺森三世接过了光荣传统的大旗,发动了第4 次十字军东征。这次战争的显著战果就是血洗君士坦丁堡和摧毁圣索非亚大教堂。历代君主的坟墓被玷污,圣徒的遗物被窃走,包括修女在内的大部分女性遭到了强暴和虐杀。一个世纪以前东正教教廷就和罗马教廷脱了勾,因此在罗马教廷看来,他们遭此厄运纯属活该。
在英诺森三世的任上,组织儿童十字军也是受到极大激励的反无神论主义的运动。数以万计的男孩们信仰在胸,在没有成人指导的情况下浩浩荡荡地横穿欧洲大陆,准备解放耶路撒冷。第1 梯队的3 万多个孩子在法国牧羊少年斯蒂芬的领导下还没出法国就败给了一群奸商,他们被贩卖到了北非的奴隶市场。第2 梯队的两万多孩子一路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脉并到达了意大利,但也被人擒获,杀的杀、卖的卖。之后,英诺森三世“仁慈地”解除了小部分幸存者在加入十字军时立下的军令状。
尽管十字军和穆斯林的对抗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英诺森三世却是第一个利用十字军在天主教内部窝里反的教皇。被称为“清洁派”或是“阿比尔派”的天主教派系在法国东南一隅发展势头一直良好,他们信奉不同的天主教教条(清洁派教徒们是恪守严格道德规范的苦行僧,他们相信生命的二元性,即良民就是良民,恶人就是恶人,良民不可能有邪恶的思想,恶人也不可能拥有美德)。英诺森三世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一直希望将他们根除。他在号召开展针对清洁派的圣战时吼道“杀死异教徒”,并许下了和攻打穆斯林时一样的诺言。
在教皇的鼓励下,迫不及待的将士们立刻投入了那场荒唐的大屠杀之中。mpanel(1);
教皇的军队首先进攻了清洁派重地贝济耶城。他们命令城中的天主教教徒交出所有的异教徒,否则就连他们一起杀掉。很多人拒绝了这个命令,并把清洁派弟兄们藏到了教堂古老的避难所里。军令如山倒:“把他们都杀光,上帝会庇护他的子民的。”在马利亚·抹大拉教堂里,天主教徒和清洁派教徒挤在一起。教堂外面,他们的城市正在遭受摧残。两名牧师一直诵着祷文,直到教堂的门被教皇军团攻破。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就连那两个正在做祷告的牧师也不例外。
教皇军团摧毁了贝济耶城之后,把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写信汇报给教皇:“陛下,今天我们一共杀了两万多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都没放过。”英诺森三世不但没认为如此血腥的屠杀是一种耻辱,反而为之欢欣鼓舞,并让他们继续努力。在布拉姆城,他们割掉了所有清洁派教徒的鼻子,并挖出了他们的眼睛。他们留下了其中一个人的一只眼睛没有挖,为的是让他领着其余满身是血的教徒走到卡巴莱城去警告那里的居民。
下一个遭殃的城市是米内尔瓦,140 位清洁派领导人被拉到城外的草地,那里为他们堆起了巨型火葬台。当时一位忠于教皇的编年史官记载道:“根本用不着我们的人把他们扔进去,相反,他们在自身的邪恶中执迷不悔,自愿走了进去。”从此,烧死异教徒的习惯流传了下去。
英诺森三世杀死的天主教徒比历史上最野蛮的罗马皇帝杀掉的还多,但他一点儿也没觉得这有多讽刺。看到这个结果他感到很愉快。他曾给一名效忠于他的骑士写道:“人们为了上帝仁慈的功绩歌颂并感谢他,同时还有那么多忠于正统信仰的人前仆后继地协助上帝对抗他最有害的敌人。”
第六章 熊熊烈火
英诺森三世的侄子,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在1232年创办了宗教裁判所。从此,他延续了叔叔的做法,并把迫害异教徒正式列人教廷的职责。“迫害异教徒是每一个天主教徒的责任。”格列高利九世宣称。从那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大批凶残的审判官们用恐怖的手段镇压着所有偏离正统教义的迷途羔羊和大胆质询教廷的人。
天主教徒们被怂恿揭发检举他们之中的异端分子,否则就会被逐出教会。一时间,连父母和儿女之间都开始互相出卖。任何对别人不满的人都可以把对方告上法庭,以此除掉自己的敌人。
所有被告发的人都会被秘密地拖到宗教裁判所,回答针对自己的一切指控。被告不能带任何为自己辩护的证人,而举报人都是匿名的,因此几乎没人会被宣判无罪,而且被告也没有上诉的权利。
一旦被告被宣判有罪,他便会被移交给非宗教机构,由这些机构安排他的火刑事宜。
为了让新兴的宗教裁判所开局良好,格列高利九世曾经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亲自公开签署判决书。他还任命了彼得·塞拉(Peter Seila )和威廉·阿诺德(WilliamArnald)这两名最早的全职审判官,还有西班牙宗教法庭罪大恶极的执行官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Tomas de Torquemada )。另一个审判官罗伯特·勒布格尔(Robert 1e Bougre)深入法国的香槟地区,去调查当地主教允许异教徒在自己教区里发展的问题。结果整个香槟地区的人都受到了审判,包括主教在内的180 人被送上了火刑柱。
格列高利九世死于1241年。没过多久,他的继承人英诺森四世为宗教审?
小说推荐
- 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美]迈克尔·法夸尔 著《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又名《疯子、傻子、色情狂)一书向我们讲述了古往今来王室成员们干下的最了不起的(或者应该说是最糟糕的)坏事。从古罗马到爱德华七世统治下的英国,从凡尔赛宫最
- 最新章:第49章
- 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 作者:[美]迈克尔·法夸尔
- 《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又名《疯子、傻子、色情狂)一书向我们讲述了古往今来王室成员们干下的最了不起的(或者应该说是最糟糕的)坏事。从古罗马到爱德华七世统治下的英国,从凡尔赛宫最豪华的房间到巴士底狱最黑暗的角落,欧洲的伟大君主们不论在创造暴行、自相残杀或是表现各种病态欲望等方面全都是无人能及的佼佼者,要
- 最新章:第48章
-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 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阿修比ronin21阿修比前言而且要探讨欧洲一千年来战争方式的演变(对此我们是有可靠记录可查的,不但追踪战争本身的变化,而且还要试图追踪这一时期内与战争有关并影响所及的技术、社会与经济诸方面。直到不久前,对战争的研究一直是说教式的,规范化的。就是说,对以往战争的研究,是
- 最新章:第31章
- 噬血狂情by萝卜子(欧洲背景,强攻强受)
- 噬血狂情—萝卜子VOL.0[古特兰西瓦尼亚.白昼[我诅咒我自己的生命─如果这是神赐予我的,我将从此把它交给魔鬼,我誓以鲜血为生,背弃所有神所承认的德行,世人将抛弃我,鄙薄我,但我将永远存在如一个长满刺棘的果实,生长在我心无法愈合的伤口之上]男人的靴子边躺著圣洁白银制成的十字架,它精致的链条被暴力扯断
- 最新章:第25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第53章
-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 黄金时代的凋零—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 世事空悲衰复荣,凭高一望更添情 红颜只向爱中尽,芳草先从愁处生 佳气霭空迷凤阙,绿杨抵水绕空城 游人驻马烟花外,玉笙不知何处生—张祜《洛阳春望 透过历史层层的烟雾,回望一千多年前屹立于东亚大地上强大繁荣的唐帝国,苍凉之情,油然而生 在辉煌的七世纪,中华帝国的疆
- 最新章:-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第127章
- 帝国的正午 -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梅毅目录序:黄金时代的凋零—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那个姓“普六茹”的汉人—隋文帝杨坚隐忍弘博、沉独刻薄的一生样貌怪异的“奇”男予—杨怪的“蛰龙”岁月猙狞毕现的大丞相—杨坚“辅政”的过程混壹南北的大功—隋文帝灭陈的大业文治武功四方宾服—隋文帝的功绩精明不到黄泉界—杨坚晚
- 最新章: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第13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