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速筹备中央合作金库,根据陈果夫的建议,国民党中央于1945年底,成立了一个中央合作指导委员会。由陈果夫、陈立夫、谷正纲等人任委员。
有人推举陈果夫担任主任委员,而陈果夫竟力推当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陈立夫担任。
陈果夫用心良苦,称自已一是常病,难以实际领导,二则可使陈立夫利用合作社,加速发展党员,扩大组织。
但是,大家认为陈立夫从未参加过合作运动,没有搞合作的经验,因而,仍荐陈果夫为主任季员。
1945年10月,陈果夫当选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后,多次向蒋介石提出建议成立中央合作金库。于是,国民政府采纳了陈果夫搁浅了5年的提案,决定建立中央合作金库。
1946年8月,蒋介石终于作出决定,以“合作事业有利于实行三民主义”,有助于“绥靖区的恢复”为由,拨款100亿元,批准成立中央合作金库,由陈果夫担任中央合作金库的理事长,寿免成任总经理。
1946年11月1日,中央合作金库在南京正式开业,不久即加入四行联合办事处。
在开业典礼上,陈果夫向大会致词:“合作制度,是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两端中间的一条中庸大道,它调合着公利与私利,公有和私有,公营和私营,而且具有计划统制之长,而无其短,所以是实行三民主义社会经济的康庄大道。”
按照蒋介石与陈果夫的设计,中央合作金库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绥靖区内以经济力量来配合蒋介石的军事行动。
他们打算以中央合作金库为龙头,然后逐步将这一事业推向全国,在5年的时间里,将成立各级全作金库16000多个,建立35万个合作社。
中央合作金库在南京成立总库后,即先在上海成立分库和信托部,然后再在其它金融中心成立分支库,尽可能在全国建立起金融网。这个金融网在全国办理汇兑,吸收存款,并办理绥靖区以外较安全地区的合作贷款。
陈果夫为什么对合作金库如此感兴趣呢?按说蒋介石、陈果夫手里已经有了一个万能的农民银行,这个银行已经将多行多业的业务抓得紧紧的,对蒋介石军队的支持干得好好的,现在成立合作金库,不是多此一举吗?
实际上,陈果夫与陈立夫办中央合作金库自有一番周到的考虑。
首先,二陈早就想在金融界压倒孔、宋。当时全国的金融机关中央级有6个,二陈已控制了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的总经理由陈果夫的亲信赵棣华担任,中央信托局的局长也换上了CC派人物,现在又成立了一个中央合作金库,那么,二陈的发展趋势可台超过孔。宋,仟然成了蒋介石控制金融的红人。
其次,农民银行当然是一个职能较大的金融机构,然而当初给它挂了一个“农”
字的头衔,这就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
农行的业务尽管不止于“农”,这本无大事,可总有那么一些不怕死的“刁民”,抓住农行超轨业务,使得陈果夫的脸皮难以放下。
建立一个合作金库,就方便多了,合作是没有界限的,农业可以合作,工业可以合作,金融、商贸、保险、加工、交通运输等,哪个行业都可以合作,就是说,只要是赚钱的,合作金库无任何限制。
此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秩序混乱,陈果夫不敢明目张胆地利用农民银行来做违法的事,便利用中央合作金库大肆套购物资,搞投机倒把活动。
后为,合作金库还与农民银行共同分担了国民党军队代购粮饷的任务,这就把合作贷款变成向农民购粮的条件,受剥夺的仍然是农民。
1948年,中央合作金库成立两周年的时候,曾经召开过由总库、分库、分支库高级干部参加的业务会议。
会议检查两年来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合作金库成立以来只办了两件事,一是大量吸收农村存款,使之集中到合作金库来,二是为国民政府收购军粮,以维持前方的战事。
至于原来标榜的向农民贷款,支持农村的合作事业,基本上没怎么做。事实上业务部门两年间所办的贷款里面,合作贷款只占很小的比例,可以说完全是空谈。
正是由于一方面截留国库所拨专款,一方面又大量吸收农村存款,所以中央合作金库成立不久,就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和有利可图。
这就引起国民党内各派系对此眼红。蒋经国极力想挤进合作金库,便向陈果夫推荐他的信徒黄密任上海分库的经理,陈果夫一看来者不善,不但坚决回绝了蒋经国的推荐,而且亲自任命CC骨干张道藩的亲戚徐义衡任经理。
为了在蒋介石面前有个交代,便将黄密委任为上海信托部的经理,并时刻置于CC派的严密监督和控制之下。
陈果夫常年有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合作金库大事小事,都想过问,不容他人染指,但又苦于力不从心。因此,他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并得到同意,于1947年成立中央合作指导委员会,由于陈立夫没有出任主任委员,这样一来,陈果夫反倒作茧自缚,有什么事得通过中央合作指导委员会,不像以前那样独断专行了。
中央合作金库成立不到三年,便随着他们反革命内战的失败而彻底完蛋,在其存在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并不是陈果夫所标榜的那样,改造社会,使能达成公平管理的境地,人人都能享受美满生活,使社会经济问题整个解决。而实际上大发横财的是陈氏兄弟,并成为孔。宋在金融财问争夺权力的工具。
仅仅建立起银行金融系统,还不能与孔、宋家族相匹配,陈果夫当然不满足于此,他要充分运用他的职权,进行更大的活动。
陈果夫主掌中国农民银行后,便以其金融上的优势,开始角逐工商界,他采取接收、投资、人股等各种手段,把一个个工商企业夺过来,由CC派所控制,而且冠以“党营事业”的美名。
所谓“党营事业”,是借口国民党党员的一切活动经费过去是可以列人预算,由国库开支。“行宪”后,这项开支被取消,为了保证有一个“党有”的经济基础,国民党以团体的名义开始经营工商企业,这些由国民党直接经营管理的工商企业便叫“党营企业”。
由于陈果夫奏称“党营企业”,只为解决国民党的活动经费,所以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
实际上,早在陈果夫任职农民银行之前,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做出决定,认为“宪政即将实施“,国民党将作为一个政党出现,而不是党政一家的机构,即党政分开了,因此必须自筹党费。
大会通过了一个筹措党费决议案,其中心议题是建立党营事业,以其收入提供党的活动经费。按照这个决议案,对中央财务委员会进行改组。
1945年11月12日,陈果夫成为改组后的中财委主任委员。为国民党自筹党费,这就成了陈果夫堂而皇之的金字招牌。陈果夫打着这个金字招牌,干开了他的“被人称道”的党营事业。
抗战胜利后,一大批敌伪财产需要清理接收,而当时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系统紊乱,权责不分,有利要争,遇事相倭,形成无组织状态,因此,“接收”被当时人称为“劫收”。一些贪财枉法之人乘火打劫,大发接收财,国民党的官僚、党棍、军官、警察等党政军警各部门的大小官员都纷纷投入这场大洗劫中,老百姓讥讽为“五子登科(即金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难怪有人说“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二陈兄弟正是把握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以国民党党政高级委员的身份,也参加了这场抢劫财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大接收中,由于陈果夫的积极活动,蒋介石特别允许在接收敌伪产业中划出一部分为“党营事业。”。
1946年3月,国民党举行六届二中全会,二陈提出了“党营事业的建立和管理计划方案”,由于蒋介石先前已经同意了,虽然党内多派意见分歧,结果方案还是获得通过,决定接收敌伪工商业时,拨出5000亿元为“党营事业基金”,并且由二陈组织该基金的专门管理机构,这样,二陈便可名正言顺地接收了。
可接收的财富实在太多了,陈果夫不失时机,瞒住了那些大有发展前途的日伪大中型企业。以他的派头,一哄二诈三压,一个个的日伪企业就变成了陈果夫的党营企业。
陈果夫是在金融方面首先接收了日伪台湾银行,不仅得到了该银行的一
小说推荐
- 宋氏家族全传
- 宋氏家族全传 作者:程广 叶思 内容简介 宋氏家族当年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族 引子 我们来到风光明媚的祖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再从省府海口出发,行驶大约70公里左右,就到了一个盛名久负的地方文昌县。文昌,单听其名,就容易令人想起,这应该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以昌盛民族文明为传统的地方 文昌县位于海南岛的东
- 最新章:第167章
- 孔氏家族全传
- 孔氏家族全传 作者:张建平 李安 内容简介 引子 在北中国的中部,横亘万里有一座大山名日太行山。山西省即因位于太行山西麓而得其名。又因此地大部归属春秋时期的晋国,故山西又别称为晋,所谓三晋大地即指山西。元朝时这里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至明朝初年改置山西省,其后则一直沿用至今。山西位属黄土高原,平均海拔
- 最新章:第185章
- 蒋氏家族全传
- 蒋氏家族全传 作者:朱小平 吴金良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代枭雄西归去 1.岭山弯道上的意外车祸 1974年,蒋介石已届87岁高龄,生命的钟摆在这个老态龙钟的独裁者身上已经无可逆转地显现了衰微之态。这位一生行伍、曾经雄心勃勃天下的老军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昔的风采,他脸庞消瘦、须发皆白,双眼眼眶严重下陷
- 最新章:第191章
- 裴氏家族
- 作者:宝树《从战友到朋友》序及第一章 从战友到朋友―和他的早期女友张若名夜,黑沉沉的夜,伸手不辨五指,但见寒星闪烁。即使是这四季湿润的春城昆明,张若名仍感到冷砭肌骨,她伫立在城外青青的盘龙江畔已经许久了。放眼四望,灯火迷离的云南大学校园隐约可见“永别了,永别了,我难以割舍的人间”张若名留恋地回眸一眼
- 最新章:第9章
- 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
- 一位本是平凡的女子,只因出身名门,又嫁了一位颇受争议的颓废派诗人,其一生就抹上了历史的苍茫底色。关于盛佩玉的祖父盛宣怀《辞海》专有一条,说他是李鸿章的幕僚,曾督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中国电报局,相继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兼办萍乡煤矿,创办中国通商银行,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
- 最新章:第15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陈郡谢氏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你的用户名】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郡谢氏》作者:李暮夕文案:在豫州一带,人人都说大司马的嫡次女谢秋姜是个胸无点墨的白丁,门阀士族的士子贵女们都瞧不上这货,往常举办曲水流觞诗会啊游宴啥的也从来不叫她。但是某一天,这货好像变了,还把我们北朝的第一美男、最年轻的
- 最新章:第112章
- 李嘉诚家族传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颜】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
- 最新章:第40章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作者:铁背苍龙刘轩鸿司马家族(上)在汉末三国的舞台,司马家族孤注一掷,全部出仕于曹魏,并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由于司马懿的名气太大,司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为他的附庸和延续,但事实上他们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选择。本期秉承尽量介绍大家不熟悉人物的原则,为您讲述对汉末三国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