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设施悉加破坏,然后协同A 部队及B 部队占领该军事基地。与此同时,各巡逻艇冲入港内击沉所有船只。假如作战得手,则A 、B 、C 各部队向班加西港进发,破坏其沿岸的所有军事设施,然后与Z 部队会合。D 部队是担任战略掩护的海军部队。
他们预计用一整天的占领来从事破坏工作,在认为满意之后,英部队便连同满载人员的10只摩托筏子,打算于9 月14日晚上回到亚历山大港去。假如一切称心如意,则爆破大队便继续西进尽情破坏一切。他们打算把包括班加西港在内的所有在意—德后方能遇到的一切军事资源全部摧毁。然后再和“斯特林大队”会合,把班加西港付之一炬。假如这个计划获得成功,则意—德在艾耳阿拉曼前线的部队便完全陷于孤立,失去后方的支援。其后果是不难想象的。
可是,“斯特林大队”一动手就被贾洛绿洲的守备队所击退。该爆破大队于破坏了巴切机场上的飞机之后就已补给不继,于是被迫放弃进袭班加西港的计划。
可是围绕托布鲁克港的行动倒能按时间表实施。在向托布鲁克基地接近之际,地面或海上的部队都没有被发觉而顺利通过。9 月13日晚上,从库费腊出动的摩托纵队,人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托布鲁克港的防线,占领了马萨斯季阿乌斯炮台,于是便能把从高速炮艇载来的爆破手接上岸来。但第二座岸炮进行抵抗并发出警报。从驱逐舰“锡克”号和“祖路”号运来的爆破队也从容登陆未被发觉,但其登陆的地点却比原定的西移好几个公里,以致被该处的一个哨所所发觉并发出警报。
由于驻防托布鲁克港的德国指挥官是在离港约30公里处过夜,因而他于次日上午方才回来,于是在他回来以前的防御工作便由意海军隆巴迪司令来指挥。一个连的意大利和德国水兵加上若干警察,把从驱逐舰下来的400 名爆破手挡住,并击退了。从圣马科团来的一队陆战兵把来从海岸炮台地区的500 名爆破手阻住了。停泊港内的17只意大利摩托登陆艇和三艘护航驱逐舰,用浓密的炮火来欢迎英国高速炮艇。敌炮艇迅即撤退,它们全都受伤,其中有一只起火。03时过后不久,英国人的企图完全失败了,没有一座陆军或海军的军事设施遭到些微的损害。甚至还不到天亮,英方各路部队全都败退,而且跟着初升的阳光,海岸炮台也对敌开了火。04时20分,“祖路”号受伤甚重并在燃烧中,它退到射程以外并放出烟幕自蔽。后来“锡克”号也被一发齐射所击中而失去活动力。有三只高速炮艇沉没了,其余也受了伤。一会儿大约有20架意大利战斗机投入战斗并以机枪扫射英舰艇,击沉一只炮艇,击伤多只。“锡克”号于07时52分又被岸炮击中而沉没。于是战斗机便对“祖路”号施以最后一击,它也沉没了。意大利的护航驱逐舰和登陆艇从港内出击,俘获了一只被敌放弃的巡逻艇并从水中救起475 人。岸上的残敌也投降了。在被俘的英军指挥官身上搜到全部作战的秘密计划,虽然他曾奉到严令不许把计划带在身边。
08时过后不久,有7 只英方高速炮艇一瘸一瘸地向亚历山大港回航,还有以巡洋舰“科文特里”号为中心的一个舰群也在向基地回航中。这些便是参加这个战役的英军残部了。此时德国空军也投入战斗,它击沉“科文特里”号和一只炮艇,还击伤一艘驱逐舰。
上述的情况表明了暴露在沙漠侧翼的陆上补给线是何等的脆弱。事实上,这个侧翼经常遭到英方派遣专门训练的小组的袭击。可是在对付托布鲁克港的这次作战中,英方却全军覆没。如果敌方的计划成功,则对于艾耳阿拉曼前线的局势将是多么惨重的打击。英国人付出了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大约10只巡逻艇以及数以百计的兵员的代价,至于其他损害这就不在话下了。可是这些代价没有捞到一点补偿,意方的设备一点没有受到损害。毫无疑问,这一功绩应归功于意大利海军。令人发笑的是,次日回到托布鲁克港的德军司令,却对隆巴迪提出强烈的抗议,因为后者没有等待他来组织防务!
包围圈缩小了
在美国和英国出版的若干论述中指出,盟军在阿尔及利亚的登陆对于德意最高统帅部说来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情况并非如此——至少对于意海军总部说来,并非如此。在登陆以前的好几个月里,意海军派驻阿尔及利亚的停战小组在其报告中明白表示有种种迹象暗示盟军很可能正在准备向该地区作一次登陆。从9 月上旬起,海军总部一直收到关于直布罗陀敌军动向的报告,知道该港运来了各种类型的登陆装备,这就充分证实了前述的假设。早在9 月末,在向意最高统帅部陈述盟军各种行动的可能性时,海军总部曾报称最可能的战役恐怕是向阿尔及利亚登陆,敌人很可能在几个星期之内就要下手。
可是,一种尖锐的看法分歧立即发生了。德国人肯定盟军在来春之前不会准备好这样的战役。他们还决定地排除阿尔及利亚登陆的可能性,说纵使有一次在地中海的登陆,大约也一定会以普罗文斯(法国南部)为目标。意海军总部则致力说明,盟军要以普罗文斯为地中海的第一个登陆点是绝不可能的。这些有关登陆的论据不能改变德国人的信念。德国人的顽固态度不免引起意大利人怀疑。他们恐怕是不打算从欧洲前线抽调兵力来应付可能的事变,因为如果他们同意意方的看法,便不能不有所部署,正因无意部署,所以便一味否认阿尔及利亚登陆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危险是存在的,而且这种登陆对于意大利的战运说来,简直是灾难性的。要有效的制止登陆,便只有集中使用现有的全部海军力量,而要这样使用,则这些兵力便应立即做好战备,以便不论何时一有情况发生便能发挥全部威力。否则,如果只做半心半意的准备,则战争的经验已经一再表明,只能招致损失和损害而不能有任何结果。燃油的补给问题,不消说,又是最严重的老问题。如前所述,此时的缺乏是从主力舰身上吸取燃油来补充的。
按实际的情况说,即使有了正常的燃油补给,也还是不够的。盟方的空中优势不仅先天地使一切奇袭失去任何可能,而且使意舰队感到某种程度之灾难威胁,如果它进入战斗而没有空中支援的话。意—德空军部队现在的处境是,他们既绝不可能把任何有效的空中掩护给于意大利舰队,也无法保证给予舰队以远程的空中侦察。简单一句话,如果要意舰队向阿尔及利亚沿岸作战,那么在敌方海军的巨大优势和空中的压倒优势面前,这种决定不外是自杀性的决定罢了。要反对敌人登陆,就得从德国把大批的燃油和巨大的空中增援拨到地中海。但什么也没有来到。
前述的德国派驻意海军总部联络官魏肖耳德海军少将同意了意方对于形势所做的估计,同时他也相信盟军正在准备一次向法属北非的登陆,因此他主动企图解决问题并转向有关当局积极建议,正如他在其战后报告中所写的,“如其不然,我们便非很快走上灾难的道路不可。”他还申请把足够的德国部队向地中海增援,但是来从柏林的答复却说“由于别的战场的形势关系,要想德国陆、海、空军大举向地中海增援是没有指望的。又由于资源的现状,此时要补给意大利舰队和空军的需要也是绝不可能的。”魏肖耳德在其结论中指出:“德国最高统帅部拒绝给与进一步的任何支援,这对地中海战局说来,乃是致命的打击。由于德国武装部队在地中海战局中负有一份责任,因此这些决策的后果,必须由参与此项决策的德国司令官们来按比例承担。”
到头来,正当盟军准备从两面进攻以征服西西里海峡之际,而其对方却未有任何有效的对策。此时意大利武装部队的所有活动全都取决于德国的补给。可是当此千钧一发之际,就像螺丝的最后一旋就要拧紧的时候,柏林在整个事务中却表示完全无动于衷。在东地中海方面,绞杀利比亚补给线的绳子正在拉紧,却没有任何助力来打开危局,在西地中海方面,意海军虽欲反对盟军即将到来的登陆,而由于既无燃油又无飞机而徒唤奈何。
10月23日,英第八军发动其规模巨大的攻势。德军指挥官丰斯土姆将军头一天就阵亡了。26日隆美尔携带希特勒的“不许放弃寸土”的命令回到非洲。可是隆美尔到后不久便看出形势“十分严重”,
小说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作者(英)阿诺德·托因比 作者序 作者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当地报社门前阅读有关1930年9 月14日选举结果的报道,获悉纳粹党已成为德国最强大的政党。这是作者头脑中有关德国的最初印象之一。作者对纳粹上台所造成的局势极为关
- 最新章:第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 海狼行动-二战潜艇主战纪实 作者:佚名 引子 风云突起英吉利海峡 1940 年6 月5 日清晨,在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两名德军的高级将领正沿着宽阔的海滨沙滩向前走着,他们的皮靴踏在一支溃退的军队所留下的废墟上。这是英军大批驱逐舰和小型船只撤离后的第一个早晨。最后一只船已载着所剩下的英国远征军,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65章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书香.o 请访问≡o《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完结)作者:李巨廉、金重远 等编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31001【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
- 最新章:第394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