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实力却逐日削减下去。同时,轴心的地面部队却已经突出到海陆交通线所许可的范围之外去而陷于绝望的境地。隆美尔不断要求恢复攻势行动,因而意大利海军便不得不以全力补给利比亚,任何牺牲在所不计。事实上敌人对利比亚船队的攻击,就空中和水下的活动说来,已经登峰造极,比起1941年秋季的“黑暗时期”来,还剧烈得多——虽然这一次英方还没有发动水面的攻势。
不管采用什么航线、什么时间表、什么权宜之计或任何替代的办法,都不能使意大利的船队能不被发觉和不被攻击。敌人一旦发现了意德地面部队的补给线上的弱点,便作出非常剧烈的反应。在攻击补给线时,敌方特别着重以油船为目标,其结果在8 月这个月里没有一艘油船能够不遭损害地安抵非洲海岸。于是在1942年的夏季里,意大利海军的舰船又不得不亲自出马来担任燃油和军火的运输,并设置了不断穿梭来往的勤务部队,以便把必需的货物运抵昔兰尼加去。除了驱逐舰、潜艇和巡逻舰艇外,还增调60只登陆舰,它们本来是建造为登陆马耳他岛使用的。由于登陆舰能够把货物在前线附近的海滩起卸,所以它们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海上之骡”。
无论是意大利海军的护航兵力也好,无论是轴心空军也好,都不再是敌方空中兵力的对手了。同时这支盟国空军正在不分昼夜地工作着,旨在把意大利通向非洲的每一可能的补给线加以绞杀。在这些条件下,意海军于8 月间在非洲卸下29;155吨的补给品和22;500吨的燃油,真是了不起的成绩了。但代价是十分高昂的,装运出去的补给品之25%和燃油之41%都损失了。这里头,不消说,还没有把损失和损伤的舰船以及人员的伤亡计算在内。虽然绝大部分的燃油是由军舰装运的,而单只8月份就有200;000吨左右的商船不是损失便是不能服役了。
尽管形势如此糟糕,隆美尔于8 月末宣称,准备把本月和上月所积累起来的补给品用来发动一次新的攻势。8 月30日,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觉得现在必须敢于一战,因为我不可能再一次获得这么多的装备。”于是意—德地面部队便于9 月1日发动攻击,但仅只四天,攻势便停顿下来并被英第八军牵制住了。(8 月29日晚上,为配合攻势起见,一艘意鱼雷艇装运了由14名爆破手编成的一个小组到英战线的最侧翼去。他们的任务是去破坏亚历山大港和艾耳阿拉曼之间的铁路和水管。)
在一封发给罗马和柏林的、旨在为自己的失败作辩解的电报中,隆美尔按重要性的次序列举其致败原因如下,(1 )敌方新式炮兵对轴心的坦克部队非常有效;(2 )轴心的反坦克武器在敌方新式坦克面前(美制M4或薛尔曼式坦克),不起作用;(3 )盟军空军拥有巨大的优势;(4 )汽油和军火不足。由此看来,在这次战役中,补给上的缺点,按前方所感到的说来,被认为是在致败原因中最为微小的了。9 月25日晚上,隆美尔得到“短期的病假”并由丰斯土姆将军代其职务。说来奇怪,当路经罗马时,隆美尔竟然和墨索里尼“坦率交谈”起重新发动对马耳他两栖登陆的必要性来。可是,当日这种攻势本来可以使地中海的战局为之改观之际,打消这一攻势的主要负责人却正是隆美尔自己。悔之晚矣!
这时应当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在非洲进行向后撤退了,正如所有意大利的将级军官所一致催促那样,至少要撤到马萨马特鲁克有设防的一线上去。下一步必定是由英国人发动攻势,这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们的充分准备工作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德国最高统帅部却坚拒不肯从艾耳阿拉曼撤出,因为他们把宣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这期间,意海军继续为补给利比亚的艰苦斗争而消耗其实力。9月间,由于海军不顾一切地干,因而取得了在非洲卸下补给品46;465吨和汽油31;061吨的巨大成绩。这个数字是整个战争中成绩最佳的一个月,可是吨位的损失率达20%。
10月11日,意—德空军企图加最后一把劲把马耳他的制空权窒杀,但该岛在实力上所达到的水平,迫使轴心方面于一个星期后放弃这一企图。这样一来,10月份的航运损失就极为惨重,其比率达派出的总吨数之44%。尽管如此,由于格外的努力,意军舰与船队仍然做到把33;390吨的补给品和12;308吨的燃油送到昔兰尼加海岸上。
就意海军所做的工作而论,假如把9 月、10月间所起卸的补给品的总量作为判断的标准的话,则昔兰尼加的补给情况本来是不会太坏的,道路传闻是不足置信的。事实上,经过8 月间绞杀补给线的威胁之后,本来应当感到有显著的改进了。假如在艾耳阿拉曼前线补给缺乏达到不可克服的程度,必定因为补给品在非洲土地上丢失了,或因后方太远以致补给线太长。事实上,在从昔兰尼加撤退期间,有无数的、装满了大批的各种武器和装备的储备品的仓库和堆栈都被放弃了。
无论如何,第二次护航之战已经确切无讹地失败了,这是无可置疑的。马耳他岛绞杀了利比亚。(法国海军将领伯耳洛特在其所著的《地中海的海空战》一书中,把第二次护航战斗的损失和隆美尔的失败,归咎于德国最高统帅部所犯的下列诸错误:它没有以充分的燃油补给意大利海军,它把一些德国空军兵力转移到德苏前线以致让马耳他恢复其攻击利比亚补给线的能力,当隆美尔的部队本应采取战略退却的时候,却让它继续在利比亚发动地面攻势。)
英方在托布鲁克港登陆的失败
为了替未来的攻势铺平道路,英国人策划了一次复杂的战役,目的在于要使昔兰尼加的两个港口——托布鲁克港和班加西港陷于瘫痪,至少瘫痪一个短期。假如这个战役成功了,对轴心的地面部队说来,便意味着灾难性的后果,同时英第八军便能将最后的攻势提早一个月实施。
英国人把这个作战计划研究得极其仔细——也许仔细得过分了。为数众多的部队按呆板的时间表参加这一战役。空军、海军、登陆队、爆破组和远程的沙漠巡逻队(后者是一支特种部队,由英国人部署在意德后方的侧翼已经有一些时候了。)全都参加。属于苏丹沙漠大队的部队从库费腊绿州出动以攻占贾洛绿洲并在班加西港背后设置一个临时的补给基地为一批特种爆破人员之用。该队名“斯特林大队”,已在该地区活动着。这个大队准备攻击班加西港的机场以造成混乱,其总的目的在使轴心作战陷于瘫痪。
由大约300 名爆破手组成一支摩托化的大队,在一支远程奔袭沙漠分队的引导下,也从库费腊出动,企图乘夜穿入托布鲁克港周围的设防地带并占领海湾入口处的两座炮台。与此同时,用16只快速炮艇装运200 名从亚历山大派来的爆破专家,以便与来从内陆的爆破队会合。会合后的爆破大队便沿海湾南岸前进,把他们所遇到的一切有军事价值的事物都加以破坏。同时从亚历山大港出动的英驱逐舰“锡克”号和“祖路”号驶抵托布鲁克半岛的北侧,卸下另外417 名的爆破手,其任务为夺取其他炮台,占领港埠,然后和南面的纵队会师。会师之后,应是黎明时分,一场大混战便开始了。此时作为局面之绝对主宰的英国人,便致力于地面设备之全部的破坏工作,同时16只巡逻艇则把港内所有舰船扫数击沉,但有10只摩托筏子(马达发动的登陆艇)则保留下来,以便把释放出来的英战俘装运回去。停泊在海岸附近的英巡洋舰“科文特里”号和6 艘驱逐舰则担任在海上接近时的掩护工作。
从库费腊出动的Z 部队于占领贾洛后便增援X 部队。在埃及选拔的特种爆破手编组成的X 部队,其任务为破坏班加西港的补给物资和港内设备。E 部队是一艘潜艇,其任务为替A 部队标志登陆地点。A 部队是装在两艘驱逐舰上的一批爆破手,其任务为占领托布鲁克港停泊场的西炮台,并把城市及港内一切能加以破坏的东西完全破坏。B 部队是由来自库费腊的沙漠远程巡逻队各组所编成,其任务为突入托布鲁克港,占领其东炮台,然后与A 部队和C 部队会合。C 部队是从16只迅逻艇装载来的爆破小组,其任务为从托布鲁克南面海岸登陆,把南区的所有军事设施悉加破坏,然后协同A 部队及B 部队占领该军事基地。与此同时,各巡逻艇冲入港内击沉所有船只。假如
小说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作者(英)阿诺德·托因比 作者序 作者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当地报社门前阅读有关1930年9 月14日选举结果的报道,获悉纳粹党已成为德国最强大的政党。这是作者头脑中有关德国的最初印象之一。作者对纳粹上台所造成的局势极为关
- 最新章:第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 海狼行动-二战潜艇主战纪实 作者:佚名 引子 风云突起英吉利海峡 1940 年6 月5 日清晨,在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两名德军的高级将领正沿着宽阔的海滨沙滩向前走着,他们的皮靴踏在一支溃退的军队所留下的废墟上。这是英军大批驱逐舰和小型船只撤离后的第一个早晨。最后一只船已载着所剩下的英国远征军,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65章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书香.o 请访问≡o《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完结)作者:李巨廉、金重远 等编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31001【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
- 最新章:第394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