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苏俄全权代表越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协助下先后与孙中山进行了多次会谈,给孙中山提出了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建议:一是改组国民党,这个党要联合各界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二是要有革命武装,要建立军官学校;三是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苏俄代表还向孙中山介绍了苏俄红军的规模、组织和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对此,孙中山极感兴趣。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给了孙中山以极大的影响。李大钊和孙中山讨论了“振兴中华”的种种问题。孙中山对共产党人的建议和帮助表示欢迎。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3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孙中山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重新创建革命事业,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他在1924年初召开的国民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使三民主义成为不断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各项主张,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创办黄埔军校的精神支柱。黄埔精神,即是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这一新情况下应运产生的。
第十三章 解析黄埔精神(8)
黄埔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坚持贯彻了校总理孙中山当时所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这是黄埔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因为如此,它才有着极强的感召力,“表现在国内外是怎样的伟大,怎样的普遍”。贯彻三大政策,国共两党亲密配合,共同致力振兴中华,这是当时许多有志青年投奔黄埔的初衷,也是真正的黄埔精神之所在。
国共两党密切合作的黄埔军校建立之初,这里是一块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可同时谈论的土地,校中的政治言论比较自由。军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除了政治课所阅读的《三民主义浅说》、《帝国主义》、《国民革命概论》这些小
郑洞国(前)等1978年6月在厦门前沿观察大小金门岛
册子之外,还有机会读到诸如《苏联研究》、《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大纲》、《中国职工运动》、《中国农民运动》这种政治色彩很红的书。
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黄埔军校首创崭新的革命制度,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赫赫战功,驰名中外。军校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革命武装组织,国共两党的许多著名人物都出身于该校。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先后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又设立了4所分校。黄埔军校学生在国民革命时期前后招收了6期,其中毕业4期。第5期在大革命失败时即将毕业。这5期学生,大都参加了国民革命军,成为军中的骨干力量。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里,黄埔军校荣获“国民革命中心”的崇高称号,领受了“东方红军”的灿烂锦旗,对推动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埔军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共两党的真正合作。
国共两党在那时的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因而两党能从军校的筹建、开办到革命军的建立、东征与北伐,真诚团结,合作战斗,汗水、鲜血流在一起。当然,团结合作必须坚持国家
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在北京颐和园会见黄埔校友。前排左起:李奇中、周恩来、陈赓、邵力子、张治中、郑洞国。中排左起:黄维、唐生明、覃异之、侯镜如、杜聿明、周振强。后排左起:王耀武、杨伯涛 、郑庭芨、周嘉彬、宋希濂。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和包括国民党左派在内的一切进步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与反对团结合作、牺牲国家民族利益的极右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能巩固。反之,只讲消极团结,忽视积极的斗争,甚至采取妥协退让、步步后退的政策,反动势力就会得势,统一战线就会遭到破坏,国家民族就会遭殃。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教训是深刻的。由于国民党右派背离了共同的目标,破坏了国共合作,从而改变了黄埔军校的性质和方向,使军校变成了培养反革命骨干的基地。当年同窗学友,战场上又兵戈相见,致使国共两党都受到损失。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但是孙中山所倡导的黄埔革命精神并没有泯灭。它由革命的黄埔生保持着,并在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中继续发挥着革命的作用。反共内战时期,日军乘虚而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共产党人和革命的黄埔生高举团结抗日的革命大旗,推动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在民族危机前,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并肩战斗。黄埔出身的教员学生又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统一号召下,和全国人民一道奋起抗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继续合作,和平建国,但遗憾的是,在国家需要和平建设、同胞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蒋介石却撕毁了国共两党于1946年10月10日签订的和平建国协定。他过分相信军事解决问题,结果在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第二年,就从大陆败退到台湾,致使台湾与大陆同胞骨肉分离。究其原因,是他背离了孙中山的革命宗旨,违背了“团结合作”的黄埔精神。
第十三章 解析黄埔精神(9)
黄埔军校的发展史证明,团结则兴,分裂则衰,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和永恒的规律。
4。“奋斗牺牲”是黄埔精神的朴素诠释
黄埔创校的方针,是培养牺牲个人一切的革命军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这是矗立在黄埔军校校门前的一副对联,横批“革命者来”。奋斗,牺牲,在一代又一廖仲恺题词代的黄埔人心中扎根,是他们一生坚守的“黄埔精神”的最朴素诠释。
孙中山在1924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当革命军的资格,是要用什么人做标准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先烈做标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要能够有这种大勇气,在心里就是视死如归;以人生随时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后,便能够成仁取义。”黄埔军校师生官兵受这种教育与精神的熏陶,在平时奋力做事,竭尽职守,洁身自律;在作战中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拼死战斗。
通过军校教育,新入校的黄埔生明白了“主义”的内容,明白了世界上血染的东西最珍贵,明白了什么是无我,什么是牺牲。死亡无处不在,但一些人的生,恰恰是另外一些人的死换来的,人在关键时候必须舍弃自己。
黄埔军校的课堂时刻连通着战场。从军校创办之初的东征、北伐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师生不胜枚举。每次战役,无不洒有黄埔师生的鲜血;每个战场,无不埋有黄埔师生的忠骨;每本战史,无不记载着黄埔师生的业绩。无数黄埔师生用自己的鲜血和头颅,不懈奋斗,勇于牺牲,铸就了这座军校的赫赫战功和声誉威名,也铸就了一段忠魂浩荡的鲜活历史。
在平定商团叛乱之战中,800名入学不到半年的黄埔学生初鸣啼声,3天时间便打得4000敌人全部缴械投降。商团反革命势力被消灭后,广州的政治形势有所缓和,但是革命政府尚未实现统一广东。当时盘踞东江的军阀陈炯明,受英帝国主义和军阀曹锟、吴佩孚的唆使,阴谋周恩来为左权将军题写的墓碑袭击广州。为了巩固革命根据地和统一广东,1925年2月国共两党共同组织革命军,举行第一次东征。以军校教导团第1、第2团为主力,东征军从出师到攻取平山,“为时半月,驱敌数百里”。继而又以锐不可当之势光复潮安、汕头。在战斗中,黄埔健儿,奋勇拼搏,所向披靡。
棉湖战役中?
小说推荐
- 中国黄埔军校
- 作品:中国黄埔军校 作者:陈宇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陈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思想专业导师,大校。曾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机关、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数次参加南疆边境作战。首届全军历史系本科毕业生,首批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军事历史》杂志主编。出版专著30余部,红军长征系列有《草地龙虎《血火煮
- 最新章:第148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军文]上校
- 《上校(军文》作者:青色羽翼文艺版文案身在异国的神秘东方男子方迟,因为一次意外被有奇特兴趣的军部上校布莱安看中,将其纳入军籍。两个孤单之人,能否突破一切障碍,闯出一条属于他们的道路?现实版文案:布莱安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对方迟伸出脚说“想离开军队吗?那就舔我的靴子”方迟弯下身子低下头—然后以迅雷不
- 最新章:第7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军婚]中校的下等小妻
- 书名:中校的下等小妻作者:冰彬儿内容介绍:他,毕启胜,29岁,S市最年轻的中校参谋长,军政世家眼中的良婿人选。她,何心心,22岁,服刑两年刚刚释放,是社会上最下等的“三无女。出狱的第一天,男人强行的掳她上车。并在三天后强行把自己的姓氏,冠在她名字的前面。盛世婚礼上,面对外界的纷纷质疑,和母亲的强烈反
- 最新章:第124章
- 中国文脉
- 作者:余秋雨第一章 中国文脉一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因为太重要
- 最新章:第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