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办才好呢?”袁盎回答:“只能杀死几个人来向天下人谢罪了。”文帝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一律弃市问斩。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为他守冢祭祀。
骄横的衡山王
衡山王名刘赐,王后乘舒生了三个孩子。他还有姬妾徐来、厥姬,都为他生下儿女。衡山王和淮南王两兄弟因为礼节上的一些龌龊而相互责怨,关系疏远。衡山王闻知淮南王准备造反时,也倾心结交宾客进行防范,深恐被他吞并。
一次,衡山王入京朝见,他的手下卫庆懂方术,想上书侍奉武帝刘彻。衡山王不同意,故意诬陷卫庆犯下死罪,还严刑拷打逼他承认。衡山国内史认为此事蹊跷,不肯审理此案。衡山王便指使人上书控告内史不作为,内史被迫办案,但直言衡山王从中作梗。衡山王还多次侵夺他人田产,毁坏他人坟墓辟为田地。有关官员请求追究衡山王的罪责,武帝不同意,只收回他原先可以自行委任本国官吏的权力,改为由天子任命。衡山王因此心怀愤恨,四处访求谙熟兵法和会观测星象以占卜吉凶的人。这些人日夜鼓动衡山王密谋反叛。
后宫争宠
衡山王后乘舒死后,衡山王立徐来为王后。厥姬同时也颇得衡山王宠幸。两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向太子说王后徐来的坏话。她说:“徐来指使婢女用巫蛊邪术杀害了太子的母亲。”从此太子心中怨恨徐来。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国,太子与他饮酒,席间喝多了,一时愤怒,用刀刺伤了王后的哥哥。王后非常恼怒,屡次向衡山王诋毁太子。太子的妹妹刘无采出嫁后被休归娘家,就和奴仆通奸,又和宾客通奸。太子屡次责备刘无采,让她注意检点。刘无采很恼火,不再和太子来往。王后得知此事,就殷勤关怀无采,从中挑拨。刘无采和二哥刘孝因年少便失去母亲,不免依附王后徐来。徐来就巧施心计爱护他们,让他们一起毁谤太子。衡山王经常听到他们的诽谤,因此多次毒打太子。
混乱的宫廷生活
因为衡山王多次毒打太子,后来衡山王病了,太子也经常声称有病不去服侍。刘孝、王后、刘无采都在衡山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太子其实没病,他诈称有病,脸上还带有喜色,巴不得您快点儿死掉,他好即位。”衡山王大怒,想废掉太子,改立其弟刘孝。王后知道衡山王已决意废除太子,就又想一并也废除刘孝,好把自己的儿子刘广立为太子。王后有一个女仆善于跳舞,衡山王十分宠爱她。王后打算让女仆和刘孝私通来陷害他,好一起废掉太子兄弟。太子知道了王后的诡计,心想王后屡次诽谤自己,就打算与她发生奸情来堵住她的口。一次宴会上,太子上前为王后敬酒祝寿,趁势坐在了王后的大腿上,要求与她同宿。王后很生气,把此事告诉了衡山王。衡山王召来太子,打算把他捆起来毒打。太子知道父王常想废掉自己而立弟弟刘孝,就对他说:“刘孝和父王宠幸的女仆通奸,无采又和奴仆通奸。父王好好吃饭吧,我打算给朝廷上书。”说罢拂袖而去。衡山王派人去阻止他,不能奏效,就亲自驾车追捕到太子,用镣铐把他囚禁在宫中。
第144节:新读史记(下卷)(144)
狼狈为奸
刘孝越来越受到衡山王的亲近和宠幸。衡山王很惊异刘孝的才能,就给他佩上王印,号称将军,让他住在宫外的府第中,给他很多钱财,用以招揽宾客。那些登门投靠的宾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都有背叛朝廷的计划,就日夜奉迎挑逗衡山王。于是衡山王指派刘孝的宾客制造战车和箭支,自治天子印玺和将相官印。衡山王日夜访求壮士,多次称赞和例举吴楚反叛时的谋略,当做自己的谋反计划的参考。衡山王不敢仿效淮南王希冀篡夺天子之位,他害怕淮南王起事后吞并自己的国家,期望淮南王带兵西进之后,自己可乘虚发兵占有长江和淮水之间的领地。
一次,衡山王入京朝见天子。路经淮南国,淮南王竟说了些兄弟情谊的话,消除了从前的嫌隙。两人于是彼此约定共同谋反。衡山王便上书推说身体有病,皇上赐书准许他不入朝。
后来,衡山王指使人上书皇上请求废掉太子刘爽,改立刘孝为太子。刘爽闻讯,就派和自己很要好的白嬴前往长安上书,控告刘孝私造战车箭支,还和淮南王的女侍通奸,意欲以此挫败刘孝。白嬴来到长安,还没来得及上书,官吏就因他参与淮南王谋反将他逮捕。衡山王听说刘爽派白嬴去上书,害怕他讲出隐秘,就上书反告太子刘爽大逆不道。朝廷将此事下交沛郡审理。
身败名裂
负责办案的公卿大臣下至沛郡搜捕与淮南王共同谋反的罪犯,没有捕到,却在刘孝家里抓住了要犯陈喜。官吏控告刘孝带头藏匿陈喜。刘孝以为陈喜平素屡次和衡山王计议谋反,很害怕他会供出此事。他听说律令规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责,又怀疑太子指使白嬴上书会将谋反之事告发,就抢先自首,控告陈喜等人参与谋反。廷尉审讯验证属实,公卿大臣便请求逮捕审讯衡山王。武帝不同意,派使者赴衡山国就地查问衡山王,衡山王一一据实回答。官吏派兵士把王宫包围起来严加看守。使者还朝,将情况上奏,公卿大臣请求审判衡山王。衡山王闻讯刎颈自杀。刘孝因主动自首谋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与衡山王女侍通奸之罪,仍处死弃市。王后徐来也犯有以巫蛊谋杀前王后乘舒之罪,太子刘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不孝的罪,都被处死弃市。所有参与衡山王谋反事件的罪犯一概满门抄斩。衡山国也被废为衡山郡。
治世能臣
王朝的兴盛,需要他们维护。
帝国的法度,需要他们执行。
他们是国家的支柱,帝王的肱骨。
贤相孙叔敖
孙叔敖,名敖,字叔敖。孙叔敖出生于郢都(纪南城)北海子湖边白土里(又称孙家山,今雨台山附近)。是楚国的隐士。宰相虞丘推崇他的贤能,向楚庄王推荐他,让他代替自己。孙叔敖做了三个月的宰相后,通过他大力地施行教化、引导人民,整个国家上下和睦同心,风俗大为改善,官员们执政宽缓而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的事,盗贼也销声匿迹了。
他很有经济头脑,关心国计民生发展,在社会经济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不但重视农业,还注重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秋冬时节,他动员人民进山采伐林木,春夏时节利用河流涨水将其运往外地销售。人民能够找到自己谋生的门路,生活地很快乐。
当时的楚国通行贝壳形状的铜币,叫做“蚁鼻钱”。楚庄王认为,楚国使用的钱币太轻,就下令把小币改铸为大币。对此,老百姓却觉得不方便,特别是商人们更是蒙受了巨大损失,纷纷放弃经营商业,这使得市场非常萧条。更严重的是,市民们都不愿意在城市里居住谋生了,这就影响了社会的安定。管理市场的官吏向宰相孙叔敖报告说:“我国的市场混乱,百姓不愿意在那里居住,市场秩序很不安定。”孙叔敖问道:“这样的情况,出现有多久了呢?”官吏回答说,已经有三个月了。孙叔敖说:“不用再说了,我立即让市场恢复原状。”五天后,孙叔敖上朝,对楚庄王说:“前些时候,您认为旧币轻而更改币制。如今,管理市场的官吏来报告说:‘我国的市场混乱,百姓不愿意在那里居住,市场秩序很不安定。’我请求您立即下令恢复以前的币制。”庄王答应了。恢复币制的命令下达三天后,楚国的市场就恢复得像原来一样。
第145节:新读史记(下卷)(145)
喜欢乘坐矮车是楚国的一个民风。楚庄王认为矮车对马有害,就想下令把车子改高。孙叔敖说:“如果政令多次地下达,百姓就会不知所措,这很不好。大王如果一定要把车子改高,我建议您让每家每户加高他们的门槛,这样,矮车上的人在过门槛时就得下车。乘车的人都是有身份的君子,而君子不可以频繁地下车过门槛。如此,他们就会自动加高自己的车子了。”庄王依照他的话去做。过了半年,人们都自动加高了自己的车子。
当时,淮水流域常常会闹水灾,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孙叔敖为使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就去亲自调查,主持兴修水利设施。最著名的就是芍陂。芍陂原来是一片低洼地,孙叔敖就发动农民数十万人,修筑堤堰连接东西的山岭,开凿水渠引
小说推荐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给历史留下记忆-东方小说史话
- 写给青少年的话(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
- 最新章:东方小说史话-第24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国作者:成君忆 分类:中国文化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
- 最新章:第25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