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一下,周亚夫当然还是坚持自己的计策不肯出兵,皇帝也没有再坚持。梁王派韩安国等人坚守,才稍稍打败吴国的军队。吴国的军队想要西进,但梁国据城坚守,吴军害怕绕过去被截断后路不敢西进,就跑到周亚夫驻军的地方,在下邑与周亚夫的军队打一仗试试打破僵持的局面。吴军想与汉军决战,周亚夫下令坚守营垒,不肯交战。另外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吴军粮食断绝,士兵饥饿,多次向周亚夫挑战未果,就在夜里奔袭周亚夫的营垒,惊扰东南方向。周亚夫没有中计,派人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备。敌人果然从西北方向侵入,汉军反击,吴军大败,士兵大多饿死,剩余的也叛逃溃散。吴王和他的残余部下几千人连夜逃走,渡过长江逃到丹阳,得到了东越的保护。东越的军队大约有一万多人,又派人收集吴国的逃兵,势力一下子膨胀了起来。朝廷派人用厚利诱惑东越王,东越王于是欺骗吴王,让吴王出去慰劳军队,趁机派人杀死吴王,报知汉朝皇帝。吴王的儿子子华、子驹逃跑到了闽越。吴王战败的军队也就四处溃散,大多投降了太尉和梁王的军队。这时,楚王刘戊也兵败自杀。反叛的主力被消灭了,只剩下一些小丑在乱舞了。
叛乱平定
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围攻齐国临菑,三个月都不能攻下。汉军到来,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各自率领军队撤回。胶西王自知大势已去,就向他的母亲王太后谢罪。胶西王的太子刘德说:“汉军远道而来,我看他们已经很疲弊了,可以趁机袭击他们。进攻不能取胜,再逃入大海也不算晚啊。”胶西王说:“我的士兵已经溃散,根本不听话了,我指挥不动他们了。”就没有听从太子的话。当朝的将军弓高侯颓当写信给胶西王说:“我奉诏书前来讨伐叛乱,投降的赦免罪过,恢复原来的爵位封土;不投降的就诛灭他们。大王何去何从,我等待答复,采取相应行动。”
胶西王只得到汉军营垒前,赤膊叩头请求说:“我刘卬违犯王法,惊扰百姓,才使将军辛苦地远道而来,请把我碎尸万段吧。”弓高侯说:“大王被战事所苦,我希望知道大王发兵的原因。”胶西王叩头回答说:“晁错是皇帝当政的大臣,他改变高祖皇帝的法令,侵夺诸侯的土地。我们认为这是不道义的,担心他会败乱天下,所以七国发兵,想要诛杀晁错。现在听说晁错已被杀死,我们就收兵而归。”弓高侯说:“大王如果认为晁错不好,为什么不报告天子,让天子处理呢?没有得到皇帝的诏书虎符,擅自发兵攻打遵守王法的正义侯国。由此看来,你们的本意并非要杀晁错啊。”就拿出诏书给他宣读,然后说:“大王自己考虑应该怎么办吧!”胶西王说:“像我这样的人死有余辜。”就自杀了。太后、太子也都跟着死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先后自杀,封国被废除,收归汉朝。最后,郦寄围攻十个月的赵都也终于攻克,赵王自杀。济北王因被劫持的缘故,才得以未被诛杀,但被徙封为菑川王,以示惩罚。至此七国之乱平定了。
第142节:新读史记(下卷)(142)
牢狱中的皇子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是过去赵王张敖的嫔妃。汉高祖曾临幸赵国,赵王就把淮南王的母亲献给了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怀有身孕。从此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一年后,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赵王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关在河内郡官府。淮南王的母亲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请您告知皇上,照顾一下我腹中的孩儿。”狱吏如实禀报,皇上的女人多得是,怎么会记得这个只一晚的女人,而且他正因赵王的事气恼,根本没有理会淮南王母亲的申诉。淮南王母亲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告知吕后,吕后出于妒嫉,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淮南王母亲生下淮南王后,怨恨而死。狱吏抱着淮南王送到高祖面前,高祖这才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淮南王的母亲。
等淮南王黥布谋反后,汉高祖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四郡封地。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让淮南王即位。
骄横的淮南王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留下的儿子分别为:齐王刘肥、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代王刘恒,即汉文帝,其母薄氏的以退为进策略成功,母子受封于代国免遭迫害,而淮南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也有幸免遭政治祸患。而他们其他的的兄弟都被吕后整死了。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当年不肯极力解救自己的母亲,导致她冤死狱中,但是辟阳侯与吕后的关系非比寻常,所以一直不敢发作。孝文帝即位后,淮南王自视与皇上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皇上念及手足之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罪过。
公元前177年,淮南王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违制称呼皇上为“大哥”。淮南王智勇双全,能奋力举起重鼎。他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淮南王飞奔至宫中,向皇上袒身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皇上哀悯淮南王,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此后,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对淮南王畏惧不已,极力打发他快速回到封地去。淮南王回国后,越发骄纵肆志,不肯依朝廷法令行事,一切事情都模仿天子的声威。
谋反未果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谋反之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朝廷发觉此事,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惩治。
丞相张包等人揭发了淮南王的罪过,说他废弃先帝法令,不服从天子诏令,起居不遵法度,自制天子车驾,擅为法令,不实行汉家王法;擅自委任官吏,网罗收纳天下负罪逃亡之人;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等人谋反,意欲危害宗庙社稷,派使者联络闽越和匈奴发兵响应;无故杀人,任意加害别人,擅自赦免罪人;拒不接见天子使臣等罪名。
文帝下诏说:“朕不忍心依法制裁淮南王,将此事交给列侯与两千石官员商议吧。”列侯与两千石官员商议的结果,也是建议天子依法裁决。文帝还是不忍心,就赦免了淮南王的死罪,废掉了他的王位。在大臣们的一再要求下,文帝将淮南王发配到蜀地,但仍然给予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还命令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同前往。
第143节:新读史记(下卷)(143)
流放蜀地
朝廷将淮南王的同谋者惩处之后,命淮南王启程,一路囚车载着,令沿途各县递解入蜀。当时袁盎劝谏皇上说:“皇上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折磨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杀弟的恶名该如何是好!”
文帝不以为然地说:“他身体好得很,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很快就会让他回来的。”沿途各县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淮南王对仆人说:“谁说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闷气!”淮南王于是绝食身亡。
囚车行至雍县,县令把淮南王的死讯上报天子。文帝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不听你的劝告,终于把淮南王害死了。”袁盎说:“事情已无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宽解。”文帝问:“怎么办才好呢?”袁盎回答:“只能杀死几个人来向天下人谢罪了。”文帝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
小说推荐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给历史留下记忆-东方小说史话
- 写给青少年的话(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
- 最新章:东方小说史话-第24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国作者:成君忆 分类:中国文化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
- 最新章:第25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