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第87章


330马悦然《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北明译,香港《明报月刊》2000年第11期,第79页。
331《致瑞典使馆人员》,《老舍全集》第15卷第778页。
332《致瑞典使馆人员》,《老舍全集》第15卷第778页。
333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334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辩伪》,1935年《史学年报》第2卷第2期,第211页。
335梁启超《新史学》,转引自于沛主编《历史学·史学理论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336梁启超《新史学》,参见于沛主编《历史学·史学理论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2页。
337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重印版,第148页。
338同上第42—43页。
339参见'美'詹姆斯·哈威·鲁滨逊著《新史学》出版说明,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页。
340'美'鲁滨逊《新史学》,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92…493页。
341迅著《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
342伯赞著《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第32页。
343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344'美'鲁滨逊《新史学》,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9…490页。
345'唐'刘知己《史通·采摭》,转引自葛剑雄著《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346参见'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5…697页。
347《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一版序言,'英'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5页。
348《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5—26页。
349参见葛剑雄著《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350参见杨祥银《当代美国的口述史学》,《口述历史》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283页。
351参见唐德刚著《史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35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第2页。
353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0页。
354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1页。
355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第78页。
356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第187页。
357转引自《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62页。
358'英'保尔·汤普逊著《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一版序言,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2页。
359《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页。
360《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页。
361《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页。
362《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3页。
363《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6页。
364《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4页。
365参见陈支平著《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4…105页。
366《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104…104页。
367参见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上卷)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368《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323页。
369'德'蒙森《谈谈如何培养历史学者》,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92页。
370参见杨祥银《当代美国的口述史学》,《口述历史》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注释(9)
371《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3页。
372参见《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5…8页。
373《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1页。
374《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133…134页。
375《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125页。
376《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125…126页。
377《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04页。
378'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2页。
379《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31页。
380《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41页。
381《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42页。
382《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150页。
383参见《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58…265页。
384《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33页。
385《过去的声音:口述史》,第279页。
386参见谢泳《国内口述历史近作一瞥》,《口述历史》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4页。
387'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0页。
388'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4页。
389'英'培根《论历史的分类及其他》,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页。
390唐德刚著《史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2页。
391参见唐德刚著《史学与文学》,第2—3页。
392'俄'艾克什穆特《历史与文学:异化地带?》,《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6页。
393'俄'艾克什穆特《历史与文学:异化地带?》,《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5…66页。
394汪荣祖著《史书与文采》,《学林漫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395参见唐德刚著《史学与文学》,第9—13页。
396参见'英'罗素《历史学作为一门艺术》,《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何兆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52页。
397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398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4页。
399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4页。
400'英'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王少如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页。
401陈寿《三国志·周瑜》,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841页。
402'俄'艾克什穆特《历史与文学:异化地带?》,《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2页。
403'美'鲁滨逊《新史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何兆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7…488页。
404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何兆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7页。
405《历史的观念》,科林武德著,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页。
406《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第148页。
407《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9页。
408转引自安希孟《历史与哲学》代译者序,《历史与哲学》'英'格鲁内尔著,隗仁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409'德'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观念》,《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何兆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9页。
410'德'《历史哲学·序论》,《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何兆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5页。
411参见'美'格里德尔著《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第20页。
412参见格里德尔著《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第130页。
413格里德尔著《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第130页。
414参见《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415参见葛剑雄等著《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416葛兆光著《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417葛兆光著《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