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参见袁阳著《生死事大》,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3奥威尔著《一九八四》,第62页。
4奥威尔著《一九八四》,第33…34页。
5'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页。
6参见'美'保罗·柯文《理解过去的三条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世界汉学》1998年第一期第124页,世界汉学杂志社版。
7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转引自袁阳著《生死事大》,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8郑家栋《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命运〉》代译序,转引自《儒教中国及其命运》第3页。
9关纪新著《老舍评传》,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10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6页。
11《旅美观感》,《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卷第404…405页。
12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386…387页。
13'美'史景迁著《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尹庆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330页。
14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389页。
15《我说》,《老舍全集》第14卷第369…370页。
16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页。
17参见克莹、侯堉中《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记》,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页。
18参见《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老舍全集》第14卷,第269页。
19参见《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老舍全集》第14卷,第269页。
20克莹、侯堉中《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记》,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5页。
21克莹、侯堉中《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记》,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5页。
22参见冯洪达、余华心《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479页。
23以《海外书简》为题原载1947年11月17日香港《华商报》。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480…481页。
24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482…483页。
25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492…493页。
26《老舍全集》,第15卷第684页。
27《老舍全集》,第15卷第685页。
28《作家书简》,原载1949年2月26日香港《华商报》副刊,《老舍全集》第15卷第730页。
29参见1948年3月29日《赛珍珠致劳埃得信》,《老舍全集》第15卷第692页。
30'美'史景迁著《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第331页。
31参见'日'石垣绫子《老舍——在美国生活的时期》,夏姮翔译。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77…178页。
32参见胡絜青《巨人的风格》,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03页。
33曹禺《怀念老舍先生》,1978年10月8日《北京日报》,转引同上,第504页。
34据王蒙回忆:“1986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去哈佛大学拜访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他已经年纪相当大了,中文口语并不漂亮,文章漂亮。他生活简朴,让我坐在靠进门的一张旧沙发上,他说:‘当年老舍先生到我这儿来,就坐在这里。他要回新中国,我劝他再等一等,看一看。他说:不能等了,我必须立即回去/当然费正清有自己的立场看法,这是他的事情。从这里反映出老舍的热情,对新中国的热情。”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注释(2)
35参见樊骏《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吴怀斌、曾广灿编《老舍研究资料》(下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75…876页。
36参见樊骏《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吴怀斌、曾广灿编《老舍研究资料》(下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84…887页。
37'美'史景迁著《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第331页。
38参见《老舍在美国》,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40页。
39参见胡絜青《老舍与曲艺》,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10页。
40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41参见乔志高《老舍在美国》,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41页。
42参见王晓琴著《老舍新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43'美'史景迁著《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第331页。
44《美国人的苦闷》,《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卷第407…409页。
45阳翰笙《我所认识的老舍》,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10页。
46参见《北京日报》,1978年6月4日。
47《由三番市到天津》,《老舍全集》,第14卷第416页。
48参见胡絜青《曲艺》,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10页。
49《过新年》,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12页。
50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15页。
5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421页。
5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421页。
53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27…528页。
54《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老舍全集》第14卷,第494…499页。
55胡絜青《周总理对老舍的关怀和教诲》,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29页。
56《毛主席给我新的文艺生命》,参见《老舍全集》第14卷,第497页。
57《我热爱新北京》,《老舍全集》第14卷第440页。
58参见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74页。
59《生活·学习·工作》,《老舍全集》第14卷第547页。
60参见'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第335页。
61《写于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老舍全集》第14卷,第423…424页。
62《致大卫·劳埃得》,1952年4月1日,《老舍全集》第15卷第727页。
63参见《新社会就是一座大学校》,《老舍全集》第14卷,第475…477页。
64参见《挑起新担子》,《老舍全集》第14卷,第473…474页。
65参见《认真检查自己的思想》,《老舍全集》第14卷,第478…479页。
66《挑起新担子》,《老舍全集》第14卷,第474页。
67参见《我们热诚地迎接这伟大的日》,《老舍全集》第14卷,第500页。
68参见《和平与文艺》,《老舍全集》第14卷,第508页。
691950年2月27日,老舍致大卫·劳埃得信。转引自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516页。
701950年8月26日,老舍致大卫·劳埃得信。转引自同上,第533页。
711951年7月23日,老舍致大卫·劳埃得信。《老舍全集》第15卷第725页。
721950年8月26日,老舍致罗伯特·兰得信。转引自同上。
73《从两个司令部的斗争看北京市文联这个裴多菲俱乐部:北京市文联1949——1966年5月大事记》,北京市文联《向太阳》革命造反兵团1967年8月编印,第2页。'
74《写于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老舍全集》第14卷,第423页。
75《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老舍全集》第14卷,第463页。
注释(3)
76《高高兴兴的活着》,《老舍全集》第14卷,第471页。
77《咱们今年都要拿起笔来》,《老舍全集》第14卷,第517页。
78《一家代表》,《老舍全集》第10卷第524页。
79《一家代表》,《老舍全集》第10卷第554页。
80参见《一家代表》,《老舍全集》第10卷第557…558页。
81参见《一家代表》,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