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求援。宜昌是日军威胁重庆的战略重镇,同时切断了两湖与四川的水运联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日军不可能放弃宜昌,也不可能看着第13师团被歼。因此阿南惟几下令停止攻击长沙,撤回全部在湖南的兵力,优先转往投入解围宜昌的作战。在日军仓皇撤退中,薛岳令部队追击,10月9日日军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至此,恢复了战前态势,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狂叫打到中国令其屈膝的日本政府首相近卫,因这次战役未达到目的,被迫下野。
为争夺长沙这一战略要点,日军已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会战,都以失败结束。日军第11军两次败于长沙,与薛岳的第9战区在多次交战中受到打击,不甘认输的心理和强烈的复仇情绪,促使其司令官要寻机再度攻击第9战区,再度攻打长沙。
第三次长沙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首次大捷
到长沙过新年
1941年12月初,日本进行南方战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12月2日,日本天皇裕仁批准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的大海令第12号作战命令,8日(夏威夷时间为7日)凌晨3时19分,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驻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实施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12月8日,日本华南方面军的第23军,从广州向香港发动进攻。为了配合英军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各战区对当面之敌发动进攻,以牵制日军。日军担心中国军队会支援驻港的英军,从侧背打击日军的后路,所以要求第11军先发制人,在湖南北部采取攻势。这样既可以配合第23军的香港作战,又可以给中国军队以严重威胁。第三次长沙会战因此展开。
阿南惟几不甘心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失败,想伺机再攻长沙。在1941年11月下旬,他就命令江西北部日军向湖南北部集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阿南惟几接到了在湖南北部牵制中国军队南下、配合第23军作战的命令,他当然不会放这个进攻第9战区的机会,决定再攻长沙,要把一场牵制战扩大为一场大会战。阿南惟几以第3师团(师团长丰岛)、第6师团(师团长神田)、第40师团(师团长青木)为主,增派独立混成第9旅团及部分空军协同作战,再度在湖南北部发动攻势。12月24日日军开始向长沙方向行动,声称“要到长沙过新年”。
就在第二天,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了,这意味着第11军已经完成了牵制任务。但这时阿南惟几不可能再停止进攻的脚步。他认为,中国第9战区因南下支援香港已显得空虚,长沙地区的中国军队是挡不住日军攻势的,他要趁此良机立一大功,并报第二次长沙会战战败之仇。12月29日,阿南惟几接到航空兵的侦察报告,说中国军已向长沙退却,认为正是趁势攻占长沙的良好战机,决定向长沙追击,当晚下达了进攻长沙的命令。
第9战区开始得到赣北日军向湘北移动的情报时,还颇为不解,因为这时第二次长沙会战刚结束不久,按常理日军不太可能再次进攻长沙。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的判断有了变化,认为日本将由中国战场调出兵力支持其他战场的作战,而兵力愈小,愈要以攻为守,日军把要调走的兵力集中起来再对我军“扫荡”一次,以消除中国尔后进攻的威胁,是很有可能的。于是通令各部队,迅速完成作战准备。罗卓英的第19集团军、王陵基的第30集团军和杨森的第27集团军很快进入指定区域。
蒋介石十分重视日军的此次军事行动,亲临南岳督促部队作战,要求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占领有利地势,主动把握战机,从各方面攻击敌人。日军原来估计占领香港应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但在12月25日,香港英军就向日本第23军投降了。因此,蒋介石命令原本奉命南下支援香港的第4、第73、第74、第99军,昼夜兼程迅速回防第9战区。日军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以疲劳之师再度进攻长沙,也有利于我军的反击。因此,12月27日,薛岳在长沙召集各兵团各军指挥官举行防卫会议,制定命名为“天炉战法”的后退战战略,即在日军进攻的地区内,彻底破坏道路,实施空室清野,设置纵深伏击阵地,诱敌深入,进而对其尾击、侧击、夹击,使这一地区成为一“天然熔炉”,将日军围歼于内。
为了打好这一仗,薛岳下达了严格的作战纪律,规定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要亲往前线指挥。薛岳表达了誓死一战的决心,命令:如果自己战死,即以罗卓英代行职务,按预定计划歼敌;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如战死,即以副主官或次级资深主官代行职务;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倘有战斗不力、贻误战机者,即按革命军连坐法议处,决不姑息宽容。
第三次长沙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首次大捷
死守长沙
阿南惟几要攻占长沙,蒋介石则指令薛岳:第二线兵团要距长沙较远地方,以保持外线机动有利态势,让日军先攻长沙,然后趁其攻击长沙受挫时,集中各方兵力围歼进攻长沙之敌。按这一作战计划,长沙守军能否缠住日军,守住长沙,是会战胜利的关键环节。
第30集团军的第10军承担防守长沙的任务。12月28日薛岳向第10军下达命令:“命令你军固守长沙,务求成功,严令部队作战,不得退缩,擅自后退者杀无赦,重伤兵亦不得后撤。”第10军军长李玉堂,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时,奉命率部从株洲渌口堵击湘北来犯之敌,血战一昼夜不支撤退,未能达成任务。李玉堂被免职,调钟斌继任,钟斌还未任职,日军又大举向长沙进攻,蒋介石急电李玉堂继续指挥第10军固守长沙。李玉堂是以戴罪之身,肩固守长沙重任。
日军为了把长沙守军一举消灭,行动相当谨慎,在完成对长沙北、东、南三面包围后,才于1942年元旦向长沙正式发起攻击。日军凭借步兵的绝对优势,冒死进攻,突进市区。阿南惟几见先锋部队已经进入到长沙城内,兴奋地回报日军总部,宣布第11军已经攻克长沙,日本立刻发布新闻号外,上下立刻组织庆祝,以歌颂皇军终于攻克长沙的神威。
但阿南惟几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肉搏战。我第10军对于每一个地堡,每一个建筑物,都不轻易放弃;在重要地区,如八角亭至天心阁附近,与日军发生了逐街逐堡逐屋的争夺战。防守南门外修械所高地的预第10师葛先才团,战至仅剩58人。在葛先才团激战时,师长方先觉将一封家信交给副官主任张广宽,要他送给方先觉的家人。师政治处代主任杨正华拆开信一看,原来是方的遗嘱,信中写道:“蕴华吾妻,我军此次奉命固守长沙,任务重大,长沙的得失,有关抗战全局的成败。我身为军人,守土有责,设若战死,你和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顾。务望五子皆能大学毕业,好好做人,继我遗志,报效党国,则我含笑九泉矣!希吾妻勿悲。夫子珊”。杨正华看过信后,决定发表以壮士气。第二天,《长沙日报》头版刊出大字标题文章:“方师长誓死守土,预立遗嘱”。读者莫不感泣。李玉堂戴罪立功,方先觉誓死守土,对死守长沙起到重要作用。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一、前任命钟斌为第10军军长,收回成命。预第10师师长方先觉升任第10军军长。二、李玉堂调任第27集团军任副总司令。
由于新墙河至长沙的道路,都被我方彻底破坏了,日军仅能用马匹驮来不多的山炮和平射炮。而守军将重炮兵旅放在岳麓山,岳麓山高297米,与长沙隔江相望,对长沙有钳制之利,较日军炮兵占绝对优势,能够有效地压制日军的炮兵。岳麓山的炮兵,只要有要求,不出一分钟,就可射出炮弹,准确性极高。而攻到长沙的日军,所携带的补给并不充足,补给线被切断后,只有靠空投补给品支持。此时刚好湖南遭到数十年罕见的酷寒气温与雨雪。诸多因素加在一起,使日军的战力迅速地下降。
1942年1月3日,增援的第73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赶到了到了岳麓山附近。长官部立即让他们接替湘江西岸及岳麓山的防务,让第10军在湘江西岸的一部增援东岸长沙市区的战斗。守军士气更加高昂。薛岳又下令进入包围位置的部队,在1月4日,对日军发动全线的反击。
此时围攻长沙的日军第11军已是粮弹将尽,死伤惨重,既无法攻下长沙,腹背又同时受到中
小说推荐
- 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
- 作者:张卫波前言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转眼间,60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20世纪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 作者:祝彦第一部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引子—记住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有许多闪光的名字。他们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为彪炳千秋的民族英烈。他们的名字不会因为历史的流逝而被忘记,他们的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失去光彩,他们的形象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幻而变得模糊。相反,他们的
- 最新章:第42章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绪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 最新章:第448章
- 战场上的蒲公英 - 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
- 《战场上的蒲公英 作者:王外马甲马甲很早就知道蔡智诚当过国民党军官,因为我小时候曾经看见他被捆起来游街,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后来又听说他平反了,得了一份“起义证书、还补发了好多工资,顿时特别有钱。那时候,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正好解禁,大人们看完金环和银环的故事,回来就说:老蔡原来是“关团长
- 最新章: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第12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战国福星大事记》作者:冬天里的熊第一卷、尾张纪事1 沧海桑田!太阳依旧照耀,微风依旧吹拂,我身边那群家伙依旧在发泄着过剩的精力。我则在享受着亦真亦幻的感觉(其实就是打瞌睡啦。什么?我是谁?我没介绍吗?对不起!对不起!我叫李忠,北京一所普通高中的一名普通高一学生。对于我最标准的形容词就是“普通。1.
- 最新章:第726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