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降作战》第6章


茉?0名伞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共生产C…47、C…46等运输机2.3万余架,其中,1940的生产162架,1941年532架,1942年1984架,1943年7012架,1944年9834架,1945年4403架,运输机不仅保障美军,并保障其他盟军使用。 
英国的航空运输部队英军的航空运输开始得很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组建了第一支航空运输部队,用以担负殖民地邮政事务和紧急运送军队,但以后发展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运输机不足,军事航空运输主要由民航飞机实施,以及依赖美军的空运力量。 
1942年英航空运输部队主要有:驻本土的第44大队,驻加拿大的第45大队,驻中东的第216大队,驻大西洋的第112联队,驻南大西洋的第113联队,驻意大利的第179联队。以后又组建了驻本土的第38、46、47大队,驻西非的第114联队,驻印度的第229大队。为了加强对航空运输部队的管理和协调民航工作,1943年3月组建了航空运输司令部,同时,对一些航空运输部队进行合并,组成了地域性的专门指挥机构。如所有驻地中海地区的航空运输部队合并组成地中海航空运输司令部和北非航空运输司令部,在阿尔及尔设立了东南亚航空运输司令部。大战中,英军主要是DC…3型运输机,在英国的命名为DAKOTA,其性能与美军的C…47型运输机基本相同。 
苏联的航空运输部队1931年6月,苏联即以自己研制的第一代特伯…1轰炸机和卡…5旅客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试验性的航空队,开始进行航空运输。但以后的很长时间,没有建设独立的军事航空运输部队,而是把运输机和轰炸机混编在一起,因而阻碍了航空运输的发展。苏军兼负航空运输任务的是重型轰炸机部队,1933年为航空兵重轰炸机军(远程轰炸航空军),1936年扩编为集团军(特种任务航空兵集团军),在其编成内有一个运输机特种编队。1942年这个运输机编队改编为第1运输航空师,这是苏军事空运部队第一次出现的独立番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输航空师隶属轰炸航空兵集团军;民航转入战时体制,大部分飞机组成独立编队,配属给各个方面军。 
1938年,苏曾利用美C…47型运输机专利,仿制了里…2运输机,但生产很少。据苏联材料,1941年…1945年6月,苏生产军用飞机13万架,其中,重轰炸机和专用运输机几乎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用于空运的飞机主要是特伯…3轰炸机、帕埃斯…84旅客机以及里…2运输机。特伯…3是4发重型轰炸机,能带弹5吨,带弹2吨时,航程为2500公里,时速280公里,可作运输机使用。帕埃斯…84和里…2的性能与美军的C…47基本相似。1941年秋空降军脱离方面军直属空降兵司令部时,苏共有10个独立空运大队和5个独立空运中队,专门用于空降、空运的飞机约100余架。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空降作战
第一节 战争初期闪击战中的空降作战
一、闪击丹麦、挪威时的空降作战——世界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德军闪击丹麦、挪威时的空降作战,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法西斯德国侵占波兰后,即加紧了对西线进攻的准备。为了保障向西进攻时的北翼安全,同时夺取北欧战略原料产地,决定首先攻占丹麦、挪威。 
丹麦、挪威都是小国,国防力量薄弱。丹麦只有2个步兵师,1935年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认为加强战备反会引起德国的猜疑,因而未作战争准备。挪威有6个步兵师,但人数不足,并分布在全国各地,其防御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之上。德军针对丹麦、挪威的这些弱点,采取了闪击战术,在闪击战中使用了空降兵。德军于1939年10月开始进行入侵作战的准备,代号是〃威塞尔演习〃。其空降作战计划的要点是:第1阶段,使用伞兵在丹麦战略要地空降,以保障从海上登陆的部队和从地面越过边境的部队快速向前推进,一举占领丹麦。与此同时,使用另一支伞兵夺占挪威南部的重要机场,保障主力机降,尔后从后面突击挪威港口,接应登陆部队上陆。第2阶段,视情况,在挪威中部、北部地区空降,以保障地面部队快速向内地发展,达到迅速占领挪威全国。空降兵在第1阶段的具体任务是:在丹麦,夺取奥尔堡2个机场,夺占丹麦首都的门户——沃尔丁堡大桥;在挪威,夺取奥斯陆的福内布机场,夺取斯塔万格的索拉机场。 
计划使用的作战部队除7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旅外,还有1个伞兵团(伞兵第1团)及3个机降步兵团(第159、193、324团),共14万人,其中空降作战部队约1万人。德入侵部队的总指挥官为法尔肯霍斯特上将,伞兵及航空兵由第10航空军司令盖斯勒中将指挥。保障空降的有第5航空队以容克…52为主的500架运输机,德国北部的施塔德、石勒益格及尤太森等3个机场为空降出发机场。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军开始发动入侵。 
在丹麦,7时许德军伞兵第1团4连1个排在丹麦北部奥尔堡的两个机场伞降。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丹麦军队未作任何抵抗,因此德军没有动用更多的兵力即控制了机场。紧接着准备用于挪威的第159步兵团在此降落。使奥尔堡成为德军向挪威空运部队的跳板。在向奥尔堡空降的同时,伞兵第4连的其他人员在连接西兰岛与法尔斯特岛的沃尔丁堡大桥附近伞降。伞兵着陆时,地面没有枪炮声,也没有警报声,丹军阵地一片寂静。为此,伞兵没有打开空投的武器箱,只用随身佩带的手枪投入战斗,数分钟内解除了大桥守备分队的武装。1个班利用缴获的自行车,迅速奔到桥上,守桥卫兵一枪未发就投降了。至此,伞兵完整无损地夺取了这座3.5公里长的大桥。这一交通咽喉被控制后,从格塞岛登陆的德军进攻部队毫无阻挡地向丹麦内地推进,一举进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战仅四个小时,丹麦便宣布投降。 
在挪威,运载第1伞兵团第1、2连飞往挪威首都福内布机场的第1波29架运输机,在飞越斯卡格拉克海峡时,遇上浓雾,被迫改在刚占领的丹麦奥尔堡机场降落。在第1波后20分钟,运载第324步兵团2营的第2波飞机,接到第10航空军的返航命令。其中,第1个大队的指挥官认为这是敌军发出的假命令,他没有执行,指挥所属的飞机继续朝福内布飞去。这时,在福内布上空担负掩护任务的德战斗机,由于等待运输机的到来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油料耗尽,在第1个运输机编队进入机场上空时,即在福内布机场降落。着陆后,他们使用飞机上的机枪压制了机场上的守军。9时17分,运载步兵的飞机飞来,并在已着陆的战斗机火力掩护下顺利着陆。机降步兵和机组人员一起,攻击了机场内的守军,夺取了1个挪军机枪阵地,控制了机场。此时,德驻挪威使馆的陆空军武官驱车来到机场,他原是来接应空降部队的,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命令机组人员向上发报,告诉福内布机场已被控制。奥尔堡接到电报后,即转告汉堡第10航空军司令部。但由于空降计划已被打乱,空降部队分散降落在各个机场,在3个小时后,作战部队才空运到福内布机场,傍晚,第324步兵团全部着陆,有3000余人。此时,德军舰载部队在奥斯陆港外遭到挪军舰和岸炮的阻击不能靠岸。为了赶紧占领奥斯陆,根据上级命令,在福内布着陆的空降部队以1500人组成数个阅兵方队,头扎彩带,在航空兵的掩护下,以古代征服者的姿态,沿着主要街道开进奥斯陆的市中心。由于空降兵突然出现在首都,挪威政府没有任何准备,同时,德军的行动得到挪威国防部长吉斯林为首的法西斯特务组织〃第五纵队〃的策应,因此,德空降部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这个有30万人口的城市。紧接着,空降部队从背后进攻港口,使登陆部队迅速上陆。 
9时20分,另一批运载第1空降团第3连的12架飞机,穿过积云,有11架按计划在重要港口斯塔万格的索拉机场伞降,伞兵跳伞高度为120米,着陆后经半小时战斗占领了机场。随后步兵第193团1、2营机降。部队着陆后,从机场向北突击,很快占领了斯塔万格。在空降部队进行突击的同时,从海上登陆的部队未遇抵抗,占领了克里斯蒂安桑和卑尔根等港口。至此,德军入侵的第1阶段作战结束。德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