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降作战》第5章


髦劣⒐?944年8月第17空降师调至英国;1945年2月,第13空降师调至欧洲。1944年8月,在欧洲战场组建了第18空降兵军司令部,指挥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 
美空降师下辖2个伞降步兵团、1个滑翔机机降步兵团,以及其他战斗支援勤务部队。全师1万人。主要的武器装备有82毫米迫击炮、76毫米野炮、57毫米防坦克炮、37毫米高射炮等。日本的空降兵部队日军于1940年11月开始组建空降兵。首先,日海军部作出决定,1941 年3月以前,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展对降落伞和空降技术的研究、试验。为此,海军部成立了研究试验委员会,在约克苏克海军基地组建了试验小组。1个月后,陆军部也作出开展空降研究的决定,并在滨松陆军飞行学校设立了空降训练队,由德国派100名空降兵作教官。 
1941年1月16日,海军试验小组进行了第一次跳伞。6月,试验小组被调往达伐亚玛海军炮兵学校。9月,以试验小组为骨干,组建了2个跳伞队,每队750人,并于12月1日以前完成了跳伞训练任务,随即改编为2个伞兵营,组成海军伞兵第1特别支队,为日军第一支正式的空降部队。1943年3月,该支队整编为海军第1特种伞兵陆战队,下辖5个连和反坦克排、通信排、事务排、医疗队、运输队、工程队、财政队等。每连编3个步兵排及1个重机枪排。每个步兵排编3个步兵班及1个掷弹筒班。全队1327人。1944年1月,海军又组建了另一支特种陆战队,其任务主要是乘潜艇到敌后进行侦察、破坏。日陆军的空降训练队进行了8期训练,于1941年11月5日扩建为第2突击教导联队,队长为久米精一上校,下辖4个中队,共800余人。12月突击教导联队又扩编为空降兵旅,下辖第1、2突击联队和突击飞行队,旅长仍为久米精一。 
1944年底,日陆军空降兵扩编为1个师,海军空降兵合编为1个团,总兵力为1.7万人。 
中国的空降兵部队中国国民党军队于1944年1月开始组建空降兵。1942年春,国民党第5军在缅甸对日作战中,曾遭到日军空降袭击,军长杜聿明对空降兵在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深刻认识。杜回国后受命组建第5集团军,即在第5集团军内设立了1个伞兵团,这是中国军队的第一支空降部队。 
伞兵团的军官从第5集团军所属各部抽调,士兵多为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招募的知识青年,团长为原第5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参谋处长李汉萍,副团长为司令部上校科长简立。团下设3个步兵营。由于没有空降技术装备,伞兵团按步兵要求进行编组和训练。 
1945年春,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派来顾问团,并运来了空降兵的专用技术装备。根据美军驻华总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第421号备忘录的建议,伞兵团于1945年4月8日改编为陆军突击总队,直属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总队下设20个伞兵队,共3200人。总队司令仍为李汉萍少将,8月李汉萍他调,由马师恭少将接任。 
伞兵队为独立的战术单位,编3个步兵分队,1个炮兵分队,1个机枪分队,1个工兵分队,共160人。步兵分队编4个战斗小组,每组12人。伞兵队的主要武器装备有:40毫米火箭筒9具,喷火器3具,轻机枪12挺,重机枪2挺,60毫米迫击炮4门。突击总队的跳伞训练由美军顾问团以伞兵学校的名义组织实施,1945年6月9日首次进行空中跳伞,至7月有第1、2、3、4等4个队完成伞训。 
各国空降兵部队的体制编制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降兵,处于兵种发展的初期。一方面,由于空降兵大多由步兵改编而来,地面战斗行动又与步兵相似,有的并充当步兵使用,因此,其编制装备基本和步兵相似,是个〃轻装步兵〃。另一方面,在遂行空降作战任务时需得到航空兵的全面保障,在一定时节要接受空军指挥,因此,空降兵又带有空军的色彩,被称为〃空军陆战队〃。这样,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体制编制上的以下特点: 
1.在领导体制上,有的隶属陆军,有的隶属空军,还有的隶属海军。美、英军的空降兵隶属陆军,空降师为陆军的一种不同类型师。苏联的空降兵属空军领导,空降兵部设在空军司令部内。德空降兵分为两类,伞降师归空军建制,机降师归陆军建制。日分为陆军空降兵和海军空降兵,分别归陆军和海军部使用和管理。 
2.根据空降方式的不同,在编制上分伞降部队和机降部队。伞降为当时的主要空降方式,伞降部队是空降兵的主要成分。机降部队主要使用滑翔机机降,有的国家称突击滑翔机部队。在组成上各国不同,德国为伞降师、机降师,美、英在空降师内编伞降旅(团)、机降旅(团),苏、日在编制上不作区分,作战时视情况临时确定为伞降部队或机降部队。 
3.大多数国家的空降兵都采取军、师、团、营、连体制。军是空降兵的战役战术兵团,师是空降兵的战术兵团,团是空降兵的战术部队,营是空降兵的战术分队。在空降兵的兵团和部队内,编有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等各部、分队,有的还编有坦克兵和航空兵部队,体现了空降兵的合成性。武器装备以轻型为主,以便于空投或机降。 
第二节 航空运输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运输部队,主要用于保障空降作战,是空降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几个主要国家的航空运输部队情况介绍如下。 
德国的航空运输部队德军根据其〃闪击战〃的观念,认为运输机是实施快速进攻不可缺少的装备,大战前和大战爆发后进行了大力发展,成为当时拥有运输机最多的国家。1937年组建了第1个运输机部队,任务是保障空降兵的作战行动。 
1938年9月,德军有运输机300余架,1939年临战前,有运输机520架,其中将近一半编在空降部队,其余分散在各个航空军(每个军有1个运输机中队)。同时生产了专门的运输滑翔机,组建了滑翔机部队。为了加强对运输机部队的统一领导,1940年3月成立了运输航空兵司令部。同时扩编了运输机部队。1940年4月在入侵挪威的作战中,除空降兵所属的2个运输机大队外,又组建了2个大队。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每个空军军和空军集团军都编有1个运输机大队,此外,又组建了1个大队和2个独立运输机中队,用以拖曳滑翔机。1942年…1943年冬,为向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补给作战物资,德抽调各部队的容克…52、容克…90和FW200运输机以及He…111和容克…86轰炸机,组成了10个容克…52运输机大队,8个He…111轰炸机大队,2个容克…86轰炸机大队,2个He…177轰炸机大队和1个FW200大队,用于空运的各种飞机850架。与此同时,为向在北非作战的隆美尔兵团实施补给,除已有的1个运输机大队和2个运输机中队外,又组建了新的运输机大队。至1942年底,德军共有10个运输机大队,有运输机590架,滑翔机100架。1944年下半年后,由于作战损失和缺少补充,运输机不断减少,到1945年初,只剩下5个运输机大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运输机的生产情况是:1940年766架,1941年573架,1942年502架,1943年1028架,1944年443架,1945年没有生产,共3312架。 
德军的主要运输机为容克…52,其最大航程为15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能载伞兵20人。 
美国的航空运输部队美军第1个航空运输部队成立于1932年。1940年9月,美军有C…47型运输机540架,C…46型运输机200架。1941年1月组建了航空运输联队(第50联队),用以向本土和巴拿马运河区空运补给。为了便于向海外提供飞机,1941年5月美组建了飞机移交转运司令部,1942年4月该司令部改编为空中运输司令部。1943年初空中运输司令部辖有1个空运师(3个大队、15个中队),负责本土空运;9个空运联队,从事国外空运。1944年该空运司令部发展到123个中队,有运输机10456架。战争结束时,有空运中队123个,运输机9360架。美军的运输机主要是C…47和C…46。C…47为30年代研制的DC…3民航机改进型,其最大航程为2650公里,最大时速为370公里,能载伞兵20人。C…46是大战中生产的运输机,比C…47稍大,最大航程为1720公里,最高时速为350公里,能载30名伞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共生产C…47、C…46等运输机2.3万余架,其中,1940的生产162架,1941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