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的基础上,同时,初战的胜利又必须有益于全局的发展,这是照顾局部和全局关系中最吃力的问题。总之,没有全局观念,就没有好的初战计划。历来的军事家虽然也慎重初战,但初战的指导艺术,毛泽东同志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三大战役的首战东北,以及辽沈战役的首攻锦州,淮海战役的首歼黄伯韬兵团,平津战役的首克新保安和天津,都是从全局利益考虑决定的。三大战役的三个作战方针,都是初战与全战役计划密切联系的体现。因此,初战胜利之后,就势如破竹地分别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的初战胜利,完全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的初战原则。在战争指导中如何照顾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中去找出和掌握关键问题,毛泽东同志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范例。
第四部分第99节 叶剑英回忆三大战役(3)
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长期以来敌人战略上围攻我军的情况,已改变为我军战略上围攻敌人的情况。毛泽东同志从最后消灭敌军主力,必须攻击敌人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并与敌人强大机动兵团作战的情况出发,从建立全国统一的革命政权,必须夺取政治、经济的中心城市的情况出发,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全歼敌人强大兵团密切地结合起来,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城市与地方密切地结合起来,把大规模的运动战和大规模的阵地战密切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军多年来丰富的作战经验概括而成的“十大军事原则”,在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得到了全面的运用。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是人民军队达到化劣势为优势、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敌人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之相对的战略劣势和战略被动地位,是能够脱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它抛入劣势和被动。把这些局部的东西集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的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敌人的战略劣势和战略被动。这样的转变,依靠主观上的正确指导。”这个正确的指导就是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法。我军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作战方法,不仅在中国革命战争过去的实践中,而且在三大战役的决战的实践中,都得到了完全的成功。
在三大战役中,我军对敌人实施战略包围的同时,进行了战役和战术上的分割与围歼。在战略上将敌人分隔在几个战场上,而在各个战场上又把敌人的强大集团肢解为若干孤立部分,集中优势兵力,逐次予以歼灭,以至迅速地消灭全部敌人。我军在辽沈战役中,利用东北敌军分散孤立的态势,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攻歼了锦州的敌人,继而转用主力各个歼灭了由沈援锦的廖耀湘兵团和沈阳的残敌,卫立煌集团遂全军被歼。我军在淮海战役中,首先割断了黄伯韬兵团与徐州敌军的联系,继而包围了黄维兵团,阻止了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使敌军不能相互支援,在歼灭了黄伯韬兵团之后,逐次转用主力各个歼灭了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我军在平津战役中,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平绥、平津线上的各点,逐次歼灭。通过各个歼灭敌人的方法,我军在四个月零十九天内,就把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三大战略集团一百五十四万余人,迅速全部地予以歼灭。这是毛泽东同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和发展,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全部歼灭敌人强大兵团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在三大战役中,我军不仅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夺取了敌人占领的城市和地方。由于攻克锦州,不仅歼灭了敌人、解放了该城及其附近地区,而且迫使长春敌人的一部分起义,其余全部投降,而解放了长春,并为全歼卫立煌集团打下了基础。由于黄伯韬兵团被歼和黄维兵团被围,不仅歼灭了敌人、解放了陇海线东段南北地区,而且迫使徐州敌人弃城逃跑,解放了徐州,并为全歼刘峙集团打下了基础。由于新保安、天津被攻克,不仅歼灭了敌人、解放了两城及其附近地区,而且为全歼华北敌人打下了基础。总之,在三大战役中,不但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夺取了敌人占领的很多城市和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城市与地方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在三大战役中,我军不仅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且进行了大规模的阵地战。辽沈战役开始时,我东北人民解放军以六个纵队的兵力在大量的炮兵支援下,于三十一个小时内,攻克了敌人坚固设防的锦州。同时,在锦州以南的塔山地区,以近三个纵队的兵力,用阵地防御战阻止了敌人九个师在海、空军配合下的增援;在黑山地区,用阵地防御战阻住了廖耀湘兵团十二个师的增援。攻克锦州后,我军又转用兵力,迎击从沈阳西窜的敌军,以八个纵队,经过两昼夜的激烈战斗,在运动中将廖耀湘兵团全部歼灭。淮海战役开始时,我华东人民解放军以十一个纵队,在运动中以侧击,攻击、截击的方法,将西撤的黄伯韬兵团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圩附近地区,同时以强大的兵力在徐州以东地区,用阵地防御战阻止了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十二个师的东援,将野战阵地防御中的黄伯韬兵团九个师全部歼灭。在围歼黄伯韬兵团的过程中,我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六个纵队,密切协同,以运动战将北援的黄维兵团中途包围于蒙城东北的双堆集附近地区。歼灭黄伯韬兵团之后,中原人民解放军在华东人民解放军配合下,突破了敌人的坚固野战阵地,将黄维兵团全部歼灭。当黄维兵团被围攻时,困守徐州的杜聿明集团企图沿津浦路增援黄维兵团,合力南逃。我军以八个纵队之兵力,展开了大规模的阵地阻击战,粉碎了敌人的企图。因此,杜聿明集团遂弃城西逃,我华东人民解放军则以十个纵队的兵力,展开了平行追击,在运动中将敌人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黄维兵团被歼灭后,我军集中十一个纵队的兵力发起攻击,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坚固野战阵地,将杜聿明集团二十四个师全部歼灭。同时,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共八个师由蚌埠的三次北援,亦为我军所粉碎。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都以大规模的运动战开始,以大规模的阵地战结束。平津战役中,我东北人民解放军以六个纵队的兵力,在强大的炮兵支援下,于二十九个小时内,攻克了由十个师十三万重兵坚守的现代设防的天津市。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要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和战争的不同阶段,适时地转换作战形式。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曾一再地进行过这种作战形式的转换。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我军曾以运动战为主歼灭和消耗了敌人,在敌军从“全面防御”被迫转入“重点防御”以后,阵地战的形式特别是攻坚战就被提到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指出:“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在三大战役中我军已经把大规模的运动战和大规模的阵地战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在过去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由于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基本特点,使我军只能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能以保守和夺取城市与地方为主要目标;只能在战役、战斗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的一路或一部,而不能全歼敌人的强大兵团;只能在必要的方向和时间,以阵地的进攻和防御来辅助运动战,而不能打大规模的阵地战,特别是大规模的攻坚战。到了三大战役的时候,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已经改变为我强敌弱的形势,攻克敌人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和夺取地方,已成为与继续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密切联系的问题。在对敌人的强大兵团实行战役分割的同时,实行战略包围,力图全歼;在攻歼敌人重兵坚守的城市的同时,从运动中歼灭敌人增援的强大兵团。这些都是在三大战役的时候
小说推荐
- 1532-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121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 毛泽东家史篇 自序(1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专家。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最初也没有写这部书的打算。萌发撰写此书的念头,与本人从事编辑工作有关。因此可以说,如果本人不从事编辑工作,便不会撰写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讲呢?话必须从1982年说起 1982年,我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经常要处理
- 最新章:第45章
- 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
- ﹏┛欢迎光临 微 桌 小 说【三无少女】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
- 最新章:第73章
-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 决定中国命运的棋赛二十世纪的中国,一场波澜壮阔、跌宕曲折的棋赛,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执蓝子者,光溜溜的脑袋,长袍马褂,讲起话来喜欢拖腔拉调,一口浙江“官话。平时他不苟言笑,着急时,会骂“娘希匹。执红子者,长长的头发朝后梳,一身中山装,讲起话来不紧不慢,一口湖南腔。平日喜欢说说笑笑,富有幽默感,发脾气时
- 最新章:第1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