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第146章



1944年春天,约600套设备交付军方,但陆军拒绝将其用于实战!某些将军说:〃我们不需要这类东西。战士们将以公平的骑士精神赢得战争。〃
于是所有已交付设备被存放在哈茨山中一个矿井里。 ※史实。
(641)
这份礼物被送给华北联军。
远在欧洲的陈毅留守机构,根据古德里安提供的线索,在矿井里准确地找到了它们。并为此启动了紧急空运刘亚楼派C82远程快速运输机中队全部16架飞机,都投入这次运输。
330套夜视驾驶仪、和48套〃猫头鹰〃红外探照灯被迅速运到沈阳。
他们在两周内使用美式M2半履带卡车底盘安装、调试成功。由HS5F型高压变压器提供电力,1台变压器可为5台图像接收装置保障能源。
几周后,红外夜视设备投入使用。一些夜间行动的卡车也装载了30厘米红外探照灯和夜间红外驾驶装置。
7月下旬进入实际操练。
这也正是林彪前一段节节退守的原因。他把这批秘密武器隐蔽在铁岭、开原以东的丘陵中,咬牙听着前线一次次的失利报告,忍受着各方面压力,安静等待反击时机到来。
这场坦克战,以〃猫头鹰〃引导的〃麒麟〃坦克在夜战中对T34的摧毁,宣告了装甲兵大规模夜战时代的来临。
由于战场单向透明,那些无法有效反击的苏军坦克完全陷于被动,白天一个势头良好的攻势,一夜之间被瓦解。400余辆坦克/自行火炮,逃回己方阵地的只够两位数。
(642)
战斗尾声已是黎明时分。
天刚亮,激愤了半夜的列柳申科上将和日加列夫空军上将,命令空军立即紧急出动!几个飞行团上百架的伊尔-2〃黑死神〃随即,扑向开原战场上空。
带队长机远远发现,敌方履带车辆痕迹消失在开原东南丘陵那些疏密不等的丛林间。寻踪而去,林地里确实出现了装甲车辆。原来敌人真的还没跑远!
他向全队发出攻击命令。然后一压机头,便对着小树林俯冲过去。
但他失算了。小树林里等待他的,是由〃火蜥蜴〃(博福斯防空炮)和〃刺猬〃 (4管12。7高射机枪)组成的聂凤智防空纵队。他们根据林彪的计算,拂晓进入阵地,专程等候天亮时肯定会前来反扑的这些〃黑死神〃。
博福斯防空炮(火蜥蜴)
报复心切、把对手的防空战车当成坦克部队而发动攻击的伊尔机群,即便骨架结实,也禁不住有备而来的密集对空炮火,多数在未及投弹前就被击落。
随后而来的第二攻击波又遇上闻警而动、从容前来拦截的〃野马〃联队,使战役尾声成为空中交响曲。
大群的、缠斗性能良好的〃野马〃对付带弹的〃黑死神〃,无疑大大占了上风。精锐的苏联第10空军集团军,当天,损失战机即达193架之多。
开原战役,以8月17日〃坦四集〃的突击式主攻为序幕;以黄昏时〃霞飞〃骚扰为过场;以午夜〃猫头鹰〃引领〃麒麟、貔貅〃对坦克集群的围歼为高潮;以黎明时的地空、空空大战为尾声。
(643)
交响诗中的一个隐秘插曲是,只有林彪和极少数人明白,自己这里,还有一出令人手心发汗的〃空城计〃。
所谓〃铁岭平原上预设的四道密集地雷阵〃完全是一个纸上作业。
〃陈士榘工兵纵队〃主力,都在赤峰方向设防,这边只有一个工兵营。他们的工作除了制作这份图纸,就是在地面设置各种伪装物:
涂抹了黑漆的、用扁担、树干和锅盖制造的反坦克炮;
土工作业、空中看不出深浅的反坦克壕沟和陷阱;
隐藏在树林里、用木板和帆布搭建的突击炮或者歼击车;
以及稀稀拉拉、只埋了少量真正地雷的前沿封锁线……
这个险,冒得林彪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被戳穿,他只好等待沈阳成为〃围城〃的命运。没办法,兵力实在不够。
徐海东,曾经是林彪115师344旅的第一任旅长。去长春治病前,毛泽东就给过他一封亲笔信,诚挚希望他,为中国人民〃再立大功〃。
开原战役的结局:次日,列柳申科上将就匆匆结束沈阳攻势,并抛弃无险可守的四平,向公主岭设防地域撤退。
苏联在中国,居然会失去装甲优势,他感到不可思议。
林彪派出装备了红外探照车和夜视仪的快速〃麒麟〃和〃啸天犬〃装甲旅,尾随追击,不断利用夜战扩大战果。累计又击毁百余辆坦克。
钟伟
收复公主岭后,林彪果断叫停。
醉心追击的钟伟旅长,赶回兵团司令部,和众多将领一起发出质疑和不解:
〃林总啊!巴顿将军可是一直主张"不停顿攻击"的哟!〃
〃还有哪,人家装甲战高手隆美尔说,追击不可中断啊!〃
林彪只是摆手,不肯多做解释。问得烦了,〃啪〃,一本手抄书拍在桌面。
人们看过去:瘦长的毛笔字在封面上工整写着,《坦克,不能总是前进》。
(644)
五泉山中。洞穴工事,909掩蔽部。
洞口新挂上一块大匾,是蒋委员长方正、遒劲又古板的手书大字:
〃西域美庐〃。
在这所意义完全不同于庐山的〃西域美庐〃,宋美龄终于召见到了陈庚。
打量一阵:不算魁梧的身躯,圆脸盘上戴着一幅圆圆的眼镜,仿佛是个书生的外表……纱布缠着僵硬的脖子,左胳膊吊在胸前,腿也有些一瘸一拐。
衣装不整,军帽却十分端正,身上还散发着硝烟气。
〃陈庚将军。听说是你,20年前把委员长背下火线?有这回事?〃
她没听丈夫说起过,倒是这次战火倥偬间,灌了满耳传言。
〃嗯,东征那次。不过只是劝说校长离开危险,在他走不动时搀了几把而已。我要背,他不让。〃
美龄点头。此人还够诚实,不夸张。
〃陈庚啊,你们保护我,牺牲了不少人噢。那位旅长,哦,他姓…什么来着?比较少见的……〃
〃皮定均。那是我们毛主席的爱将,很年轻……〃
〃是啊,遗憾。战争如此残酷,〃宋美龄打算展开话头。
〃所以,委员长夫人,我们不能在内战中,再去付生命的代价了。〃
陈庚
这句话倒是被陈庚抢先说了。宋美龄谈兴锐减,只好应酬几句:〃那么陈庚,委员长会奖赏你的。〃
〃已经奖赏过了。他送了我们几千发钨芯炮弹。这是对整个华北联军的谢意,我陈庚个人是无力保卫夫人您的。〃
〃可是,毕竟你个人也尽了大力。〃宋美龄指指陈庚脖子上的弹片伤,殷切关怀道。似乎习惯地指望对方条件反射似的立正回答:〃愿为党国尽忠!〃
〃尊敬的夫人,请转告校长:只要能够海纳百川、包容我党,全意为公、谋福于民,那么陈庚仍然是他的学生。〃
宋美龄无语了。
陈庚啊。黄埔三杰之一?厉害呀,成套的统战说辞,竟用到委员长夫人、当代民族英雄的头上来了!
看来他是有备而来……
(645)
没有人敢这样对蒋夫人说话。
每天的收音机广播中,她听到的都是令人陶醉的赞不绝口。她感到,自己的魅力与威望,甚至连委员长的加在一起,也难以征服这些死硬的共产党人。
他们的哲学是他们得以存在、发展的动力,这与委员长雄心勃勃打算削平、或已经削平的其他山头,具有最大的不同。
算了算了。那些主义之争,多么的迂腐和荒唐!跟我有什么关系?
爱什么主义就什么主义去好了。女人不需要什么主义!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可感的日子,需要的是不必太多、但要够用的钱,和一点点、一点点,只比别人略多一毫米的小小虚荣。
女人可以公开宣布:不需要主义!但是世界敢于宣布,不需要女人么?
88天啊,整整三个月,她蹲在天天听见炮声的地洞里,象土拨鼠一样的生活着、忍耐着。
撑持她的,只有那台老式收音机……她从那里倾听丈夫和全国人民的问候和呼声;倾听世界各地、甚至敌国苏联的评价和赞美……倾听姐妹和晚辈们的思念与担心……也倾听基督使者的布道、感受宗教的神圣庄严……
这台收音机成为她88天里唯一的精神支柱也将成为皋兰诸峰的镇山之宝、〃西域美庐〃的传世福音。
可她毕竟是个女人。饮食起居、沐浴更衣,甚至最简单的照镜子都有那样的诸多不便,与她习惯了的生活形成那样巨大的反差。这都是因为这场可恶的、把自己莫名其妙卷进来的战争!
她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