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咏堂有4个儿子,即毛恩芸、毛恩曜、毛恩洸、毛恩显,他们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的年龄相差不多,并且交往比较密切。罗氏嫁给毛泽东,显然与上述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毛泽东与罗氏是在1907年举行婚礼的。罗氏于1908年至1910年在毛家生活了3年多。而毛泽东于1906年秋至1909年夏,停学在家,白天参加农业劳动,晚上坚持自学。1909年秋至1910年夏,复学于韶山东茅塘私塾。东茅塘距韶山不远,在这就读期间,毛泽东基本在家住宿,与罗氏相处生活在一起,而且长达两年多。毛泽东与罗氏的结合,谈不上有爱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不爱妻子的毛泽东,抗拒父母的要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与罗氏同居,许多人则感到不可理解。
除此,还应当特别说明,尽管毛泽东不承认与罗氏的婚姻,然而实际并未割舍与罗家的亲情。
1925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四日),毛泽东同杨开慧携毛岸英、毛岸青到韶山,直到8月28日才离韶山去长沙。在这期间,毛泽东利用搞农村调查和发动农民运动的机会,曾多次到罗氏家拜访。毛泽东首次到罗家拜访罗氏的父亲罗合楼,是1925年3月26日。在这天中午,还在罗家与罗合楼、罗立芳(罗合楼的堂弟)、罗石泉(罗合楼的侄儿)和黄可忠(罗立芳的妹夫)等在一起吃饭。
罗氏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湖南湘乡市金石镇关王村杉树塘的黄谱臣和韶山冲的毛华村。全国解放后,黄谱臣和毛华村的妻子虽然都已不在人世,但毛泽东依然把他们当亲戚看待。1950年1月24日,黄谱臣致信毛泽东,告诉他在广西柳州铁路部门工作,想回乡或到其他地方谋生。3月4日,毛泽东出访苏联回到北京,看到黄谱臣的来信,于5月8日复信说:“一月二十四日来信收到,很高兴。只在广西铁路方面工作,很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此项工作,不必往别处,也不必回乡。你的夫人是否仍是罗合楼先生的次女,如是,请替我向她致问候之意。”
1950年5月,毛泽东派长子毛岸英回湖南省亲。行前,毛泽东特意交代毛岸英到韶山后一定要看望舅舅罗石泉。罗石泉得知毛岸英回到了韶山,即从杨林赶到韶山冲毛鉴公祠与毛岸英会面。毛岸英见到罗石泉,不仅详细询问了罗家的情况,而且在临别时还送给罗石泉一盒茶叶和200万元人民币(相当现在的人民币200元)。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阔别32年的韶山。26日上午,毛泽东在韶山学校与师生们合影后回到韶山招待所一号楼(即现韶山宾馆“故园”一号),对中共韶山人民公社委员会书记毛继生说,要请一些亲友、乡亲来叙旧,并吃餐便饭。在他指名要请的人中,就有毛华村。毛华村接到通知,因时值初夏,所以赤脚走到招待所,见到毛泽东,激动地说:“毛主席,我是一双赤脚来见您,对不住啊!”毛泽东说:“不要紧,随便一点,好。”并当即叫人拿出自己的一双大皮鞋送给毛华村穿。毛华村说,皮鞋大了,不能穿。随后,毛泽东详细询问了毛华村的家庭情况,当问到他有几个子女时,毛华村回答:“我同您算是‘连襟’,前妻生了三个,后妻生了两个。”晚上吃饭时,毛泽东要毛华村与他同桌,并热情地为毛华村敬酒敬菜。饭后,毛泽东又与毛华村等座谈和合影留念。
上述情况说明,毛泽东不仅正视历史承认与罗家的亲朋关系,而且非常重视与罗家的亲情。
毛泽东的结发妻子是何时病逝的
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1月出版的《中国第一人——毛泽东》记载:
罗合楼的长女罗氏1909年来到毛家,次年2月,年仅21的罗氏在毛家病逝。这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到外地求学……胡真编:《中国第一人——毛泽东》,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15页。
而在《中国第一人——毛泽东》一书第113页,又有不同的记述:
谁料,红颜命薄,罗氏嫁给毛泽东后第三个年头,即逊帝宣统二年庚戌年(1910)年,农历大年初二,一场细菌性痢疾,夺去了年仅21岁的罗氏的宝贵生命。胡真编:《中国第一人——毛泽东》,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13页。
在一部著作中,对罗氏病逝的时间,有上述两种说法,即嫁给毛泽东后的“次年2月”和“第三个年头”。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呢?
根据第一种说法记述的时间推算,罗氏于1909年到毛家,这一年,应是清宣统元年。罗氏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1909年,罗氏20岁。实际上,罗氏与毛泽东结婚的准确年龄为18岁。就是说,罗氏是在1907年与毛泽东结婚的。再说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到外地求学,也不是1909年秋。1909年秋,毛泽东在韶山乌龟井毛岱钟的私塾就读。1910年春,毛泽东尚在韶山东茅塘毛麓钟处读书。1910年秋,毛泽东才离韶山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
再讲上述第二种说法。毛泽东与罗氏结婚是在1907年。婚后的“第三个年头”,是1910年。这一年,罗氏21岁。据考证,此说法是正确的。
罗氏病逝的准确的时间,是婚后的第三年,即清宣统二年正月初二(1910年2月11日),年仅21岁。
毛泽东如何到长沙与杨开慧结婚的
1993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家世》一书,其中这样写道:
1920年7月,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身穿薄薄的旧长衫,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福湘女校,在选修班的教室旁,找到了杨开慧……这年冬天,两人便同居结婚……李湘文编著:《毛泽东家世》,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38页。
而浙江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的《伟人之初:毛泽东》一书记载:
1920年5月,毛泽东离开北京到上海;6月,张敬尧被逐出湖南;7月初,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曹志为著:《伟人之初:毛泽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140页。
1920年7月,毛泽东到底是从北京还是由上海回长沙的?这个问题,看来是不值得探究的小事,其实关系到毛泽东的革命实践问题,是值得弄清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无疑必须追寻毛泽东在1920年4月离京后的行踪。
据《毛泽东年谱》(上卷)和解放军出版社的《东方巨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开慧》等著作记载,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京去上海,途中游览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地。
5月5日抵沪,继续做驱张工作,写有《湘人为人格而战》,刊于6月9日上海《时事新报》。
5月8日,毛泽东与旅沪新民学会会员在半淞园聚会,欢送会员赴法,讨论会务问题。
5月中旬,毛泽东在上海还多次与陈独秀会晤,讨论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问题,研究如何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等。
6月11日,张敬尧被赶出湖南。当天,毛泽东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湖南人再进一步》一文,提出湖南人应为废除督军制、实行湖南民治而努力。
7月7日,从上海回到长沙。途经武汉时,与恽代英等商讨了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等问题。
从上述情况来看,如果毛泽东是从北京直接回长沙的,那么,上述毛泽东的革命活动,就不能在他的光辉历程中体现,也就不能载入革命史册了。
毛泽东与杨开慧有第四个儿子吗(1)
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古籍研究所馆员宋平生等在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家谱目录》时,意外地发现了一部珍贵的家谱资料——《韶山毛氏族谱》。
这部族谱,系1941年毛氏西河堂活字印本,是由毛泽东的族兄和私塾老师毛泽启,号宇居,根据宣统三年(1911年)三修本,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继增总纂的四修本。
此谱记录了毛氏从元末明初始祖毛太华至民国间凡22代人的家谱简史。其中一些有关毛泽东本人以及其祖父、父母、兄弟、妻子和子女情况的记载尚属首次披露,可据此考订和填补有关毛泽东一家史事方面的一些误传和空白,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根据这部族谱的记载,宋平生撰写了《新发现的〈韶山毛氏族谱〉叙略及毛泽东家族史事考订》一文,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其中这样写道:
关于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后代,通常的说法是三个孩子,即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岸英生于1922年10月24日1992年6月,广西人民出版社?
小说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全集【精校】作者:樊昊★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
- 最新章:第66章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作者:樊昊】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著;主编过《国防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战史丛书《共和国军队50年丛书》等;拟定出版有《巍峨长城》等著作。目录引言01、毛泽东到蛟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
- 作者:未知 第一章 美丽的中南海(1 干涸的京城竟有泱泱七百亩的“大海子。为什么人工湖泊要称为“海?历史向你细细道来 走进中南海,很多人困惑不解,中南海为什么称为“海,明明是湖嘛 这就要从中南海的历史说起。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辽代以前,这里 曾是一片风光秀丽的自然湖泊,辽国曾在这群自
- 最新章:第26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第120章
- 1532-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121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毛泽东传
- 《毛泽东传》作者:佚名第01节出乡关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
- 最新章:第2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