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活了。”这时,我听见有人在我的身边说着。
“人工呼吸!”好象有人在指挥抢救。
渐渐地,我似感到有人正坐在我的身上用力地压着我的胸腔,随着这种压迫,我呼出了一口长气。
“好了,好了,活过来了。”身边说话的声音更清晰了,是一个陌生人说话的声音,不象是农场里的人。好象是摸了摸我,这个人又对什么人说着:“不要紧了,再打一针强心针,慢慢缓着吧,缓过来之后,立马送医院。”
随之,我就感觉有人给我打了一针。
“谢谢这位医生了。”说话的是一位队长的声音,显然是他在指挥对我的抢救。看着我活了过来,他便向医生表示感谢。
“幸好没耽误,迟了就怕来不及了。”显然是医生在说话。说罢,医生似是就想走了。
“请问医生在哪个医院工作?”我又听见队长在向医生问着。
“我是个兽医。”医生回答着说,“听说这儿死人了,我就跑过来了,人和牲口一样,药剂小些就是了。”
我心里一阵难过,似是涌出了眼泪;这时,人们才相信我真的是活过来了。
直到此时,我还是没有说话的能力,但眼睛已经睁开了,我向周围的人们看了看,用目光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看明白我的表示,随之,似是找到了一辆马车,我觉着大家把我抬到了马车上,摇摇晃晃,马车拉我离开了工地。在马车上我睡了一大觉,回到农场的时候,我已经能说话,也能行动了,但我还是没有一点力气,我觉得我的身体似是不存在了,我是被人们背进屋里去的,把我放在坑上,人们就忙着返回工地去了。
一路上护送我回农场的人,就是那位窦姓右派,多少年,我视他是最要好的朋友,我心中永远记着他对我的恩情。
第四部分十四、右派人生的黑色幽默(1)
一场反右斗争使50万中国知识分子罹难,其中许多人没有能够活到政治清明年代,蒙冤长眠于九泉之下,戳伤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戳伤了中国知识分子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反右斗争不仅酿成了千万户人家的生活悲剧,更极大地推迟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哪些人是右派分子?1957年的政治文件、报刊社论都有确切的理论界定。这些重要文章许多出自领袖之手,决定着中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中国人必须恪守的政治准则。
报纸社论界定,右派分子不甘心亡国共产,他们梦想推翻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的歌曲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右派分子想要推翻办不到。”可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是右派分子的第一使命。
右派分子为了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大多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譬如北京有个大教授,就曾经在密室中聚首,策划教授治校式的右派方案,点火于基层,大学里的右派学生,口才好,聚众发表演说,煸动性极大。所以,右派分子的向党进攻,是一次有组织、有目的、有预谋的反革命活动,“言者无罪的原则,对他们是不适用的。”
“集中”到农场,思想改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右派言行,言者无罪,“行”就是触犯法律了。每天10个小时劳动之后,各班都要开会学习,认识自己的罪行,认识被送进农场是罪有应得,不光是罪有应得,还是党对自己最大的挽救,当年康生老混蛋对右派说过,将你们打成右派,是“爱之切,责之严”,不爱你们,还舍不得将你们打成右派呢,打成右派,你们才要体会温暖,送到农场更是其乐无穷了。
集中农场之后,宣布了纪律,譬如右派之间相互称为同学,队长们称右派为学员,可以给家里写信,但不得谈及农场生活,信件不经过检查,发现问题后果自负。云云云云。
农场更向学员们宣布,农场对学员负有监督改造责任,学员要服从农场管教,要努力重新做人,争取早日回到人民队伍中来。
重新做人,第一步要深刻批判自己的右派言行。每个学员被送进农场,编入劳动改造班组,必须交代自己的罪行,老学员对自己的罪行有了新的认识,也要在班上自我批判。如是,每天黄昏收工之后,学员们下河洗洗身子,队长们进队部玩朴克,学员们就要开会学习。
说到猖狂向党进攻,右派们真是罪行累累,许多学员在交代罪行时声泪俱下,痛心的样子,比死了亲娘还厉害。也有的学员,对自己的罪行没有深刻认识,轻描淡写,避重就轻,骨子里不服,怀有翻案情绪,对于这种人,班里要连开几天会帮助他认识罪行。农场里的帮助,都是急风暴雨,被帮助的学员要肃立站到入夜,散会后还不许睡觉,要连夜“整理”帮助会上大家的发言,明天上工前交出材料。
一位张姓学员,对自己的罪行就没有认识,张姓学员,工人出身,还是劳动模范,后来提干,工作上表现也很好,为了培养他提高水平,领导送他去干部学校深造,干部学校大鸣大放,他一马当先帮助党改进工作,“呸!”每到他交代到帮助党整风的时候,他就狠狠地往地上吐一口唾沫,然后恶凶凶地咒骂自己说:“你他妈也配帮助党!”
张姓学员老家在农村,农业合作化之后,他回家看到农民没有了积极性,心中颇是焦虑,农民不种地,哪里有粮食吃呢,最最让他着急,是地里的草比庄稼苗还高,赶上共产党整风,会上他就说,农业合作化之后,草比苗高。
草比苗高。是右派分子恶毒向党进攻的一种武器,更是对大好形势的恶毒诬蔑,很快,张姓学员就受到批判。也是这位张姓学员固执,他在交代罪行的会上说:“其实,一开始批判,我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反动言行,摘下有色眼镜,承认草比苗高是我编造的谣言,也许看我的出身,也就不将我划成右派了。偏偏我立场反动,誓与人民为敌,辩论会上我居然拉着革命群众去老家地里察看。”
张姓学员坚持反动立场,要带大家去老家看看草比苗高的歪曲事实,革命群众当然不会示弱,时间就定在第二天早晨出发,大家一起到张姓学员老家去察看。
第二天早晨,一辆大卡车拉着上百名革命群众出发直奔张姓学员的老家而去,汽车跑了大半天时间,到了张姓学员老家,人们没有进村,汽车一直开到地头,群众问张姓学员去哪块地,张姓学员引路来到一方地界,没有下车,张姓学员就低头认罪了,庄稼地里,没有一棵杂草,庄稼苗虽然长得不高,但绝对没有杂草,从汽车上跳下来,各处察看,全村田地都没有草,秃秃光光的田地里,稀稀拉拉地生长着带死不活的庄稼苗,张姓学员草比苗高的无耻谰言在事实面前被击倒了。
没让张姓学员回家,汽车拉着人们回到干部学校,当天晚上就给张姓学员戴上了右派帽子。
事后,张姓学员回家,乡亲们对张姓学员说,前一天夜里,乡亲们被高音喇叭唤起来,衣服都没穿好,就被县里下来的干部带到地里,县里要求乡亲们于天亮之前将地里的草通通拔掉,留一棵杂草,扣一天的工分,杂草拔除干净,每个劳动力记一天的工分。
铁的“事实”面前,张姓学员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念他工人出身,保留公职,送到农场改选。每说起自己沦为右派的过程,张姓学员就悔恨不已,到农场的第2年,张姓学员后背长疮,俗称“达背”,是一种恶症,后背的肌肉腐烂一直烂到胸腔,这种病据说是由生闷气而得,死亡率极高。幸好张姓学员的病很快转好,当大家为他病情好转祝贺的时候,张姓学员就对同学们说,阎王爷也是不要右派,才留给他一条活命。
张姓学员被打成右派,罪有应得,可悲的是,干部学校反右办公室的一名姓于的干部也被打成了右派,张姓学员到农场之后不久,一天在大田里看见了小于,张姓学员大吃一惊,立即跑过去向小于问道:“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当然是打成右派了。
反右运动办公室,是领导运动的机构,小于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但也绝对值得信赖,政治上可靠,工作上努力,绝对没有右派思想,连家里也没有人“有事儿”。莫说是直系亲属,就是挨不着边儿的亲戚有了右派言行,这个人也要受株连,就是不打你右派,至少也不会让调你到反右办公室工作。
小说推荐
- 天意 完全版本 03年中国最强历史科幻小说
- (﹏(﹏╯天 意作者:钱莉芳三代禅让,商汤伐桀,宗周革命,春秋战国…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更替背后,竟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纵。在大秦帝国即将崩溃的前夜,淮阴韩信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身怀治国平天下之策,却无人赏识。潦倒中,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他
- 最新章:第47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送你一付历史解毒剂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生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通史“赵州桥本是鲁班修”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世世代
- 最新章:第59章
- 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
- 作者:张璟琳写在开始之前—这个江湖谁曾笑傲《笑傲江湖》写于1967年,众所周知,那是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后的第二十一年,是“北约”成立的第十八年,是“华约”成立的第十二年,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的第五年。这一年,世界上的核武器已经可以毁灭人类好几次 这一年“五月风暴”正在欧洲
- 最新章:第49章
- 五百年吸血鬼惊世传奇:历史学家(精编版)
- 作者:伊丽莎白·科斯托娃 第一部 前言 献给我的父亲 下面的故事 有些是 他最早告诉我的 致读者 我从未想过要将下面的故事诉诸笔端。可是,一股莫名的震撼近来总在促使我回首往事,那是我和我最爱的几个人生命中多灾多难的日子。这是一个寻亲的故事:十六岁的我追寻父亲和父亲的过去;父亲追寻他敬爱的导师和他导师
- 最新章:第79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