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衣卿相》第17章


谁知无瑕正色道:“不,不是取笑。我替林妹妹,央你三日后‘花朝节会’时相见。”
古时二月十五,乃是花朝节。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
杨冲虽不知道“花朝节会”是什么,但估摸着也就是“元宵灯会”之类的活动,便点头道:“多谢无瑕尼师成全。”
“呵呵,别一口一个尼师的,都把我叫老了。既然你喜欢叫我‘颦儿’,日后便叫‘颦儿’吧。”无瑕说完,微红着脸补了一句,“若是还有缘再见的话……”
杨冲一时也没什么话好说,便戴上轻纱帽,就势告辞。无瑕不方便送他,便又摇了摇拨浪鼓,不多时,萼儿便气哼哼地走了进来。
“你这小丫头,还没消气?”无瑕宠溺地瞧着花萼儿。萼儿却又白了杨冲一眼。
“哎……”杨冲苦笑一声,对无瑕作个揖道,“今日所托之事,切勿忘怀。三日,切记。”
无瑕回礼道:“牛公子也是,约定之事切勿忘怀。三日之期,切记。”
萼儿吃了一惊,心想无瑕姑娘怎么和这怪公子约上了?更吃惊的还在后头,她只听得怪公子说道:“那么,颦儿,我这就告辞了。”无瑕应道:“我不方便相送。萼儿,且代我送牛公子出门吧。”
“颦儿”?无瑕姑娘什么时候叫“颦儿”了?这牛公子为何又叫得那么亲热……
她送杨冲到了大堂,还不及细想,只听得小室内鼓声又起,便急忙赶了进去。
“少爷,这丫头原来只是林大小姐的丫鬟,脾气倒是不小。刚才你在里面见林大小姐,她在外面可是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呀。”书童杨仲苦着脸凑了过来,附耳说道。
杨冲心内有事,无心交谈。他只想着:为何要我和林黛玉婚前会上一面呢?为了培养感情?没必要啊,古人好像不讲究这个啊……就这么一路想着,他走出铺子,上了马车。
“少爷,咱这就回府了吗?”
直到杨仲这么问了一句,杨冲方才惊醒过来,他想了想,吩咐道:“先不急着回府,今儿个我们去玉符妹子的莫愁观走一遭吧。”
“好嘞!”杨仲一听要去莫愁观,又可以见到袁玉符了,便欢天喜地起来,他乐呵呵地对车夫喊道,“车把式,城东老观,走着!”
九 美人
莫愁湖,古称“横塘”。因其依着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相传是为了纪念南齐时,一位叫莫愁的少女而命名的。杨冲前世旅游时,有幸去过莫愁湖公园,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水种海棠。胜棋楼、郁金堂、水榭、抱月楼、曲径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绿荫之中。好一派江南园林风光!此处被称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实在是名至实归。可这莫愁湖在城西,玉符的道观却在城东,这城东挨着旧皇城啊,叫个“皇觉观”倒好理解,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叫莫愁观。他自然不知道,玉符的莫愁观和莫愁少女毫无关系,乃是她豁达乐观、凡事莫愁之意。
相较之下,无瑕所在的掩瑕庵在城南倒是好理解,自古南京有俗语道:“出了南门尽是寺”。南京城南佛业兴旺、香火鼎盛是出了名的。
杨冲主仆自城南城隍庙出发,往城东而去,一路上只闻车外喧嚣热闹。他坐在车厢内,也忍不住挑开车窗挂帘,左顾右盼。上一世读史,全是些王侯将相、绝色美人,好像他们才是历史的主角似的。江山兴衰,历史更迭,仿佛全由他们一手掌控。他如今身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了“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贩夫走卒、平头百姓,他们才是真正书写着历史、建设着历史、主宰着历史的人。
就在他心中暗叹的时候,冷不丁瞧见一块牌坊,上书三个大字——长干里。
长干里?杨冲见到这三个字,精神不由为之一振,这里就是名传千古的长干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里随着“谪仙人”所描绘的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而名扬后世。却是没有想到此处在明朝就已经如此繁华热闹。其实这完全是他孤陋寡闻。莫说是明朝,这长干里繁华的起点,只怕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了。
“少爷。”只听得杨仲唤了一声,又道,“我们此番去莫愁观,只怕到时已是晌午了。既然路过了这长干里,倒不如买些酒食带去,和袁姑娘一起吃了午饭倒好。”
杨冲点头道:“倒是不如你想的周到。如此最好,你这就吩咐车把式停车,我们去长干里逛上一逛。”
这长干里最早是渔民们聚集贩鱼所在,后来经历代洗礼,此处已成了南京城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所售之物,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杨冲直接联想到了前世在上海时的“南京路步行街”了。
走不到几步,杨冲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有卖一种叫“冰食”的东西,这东西简直就是古代冰激凌,乃是碎冰混合牛奶、果粒制成的。他只恨不能买了去给玉符尝尝。
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冷饮”。宋朝的冷饮发展最快,种类繁多,甚至都出现了“冷饮专卖店”。比如北宋京城汴京有冰店专卖“冰糖冰雪冰元子”,而其“冰镇酸梅汤”更是以风味独特扬名,官民趋之若鹜。又比如南宋京城临安则卖“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到了元朝,甚至有了“冰激凌”的雏形。如今大家爱吃的冰激凌原来不是“进口货”,而是我国“出口货”——13世纪,马可·波罗离开我国时,元世祖把冰激凌的制作方法传给了他,并让他带回意大利。
这些且按下不说。既是买吃食,那板鸭与烧酒自是不可少的。又走上几步,见到了一家香料铺。杨冲粗略打了一眼,见有卖孜然,不觉大喜。这孜然是唐时经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大明时已是寻常香料。待又买了些旁的调味料后,杨冲又问香料铺主可有辣椒卖,铺主却摇头说连听都没听过。杨仲也说没听说过这种东西,倒是知道有“花椒”,产自川蜀。
这是理所当然的,辣椒在明朝正统年都还未传入我国,这长干里内若是有卖,真是见鬼了。
杨冲打听了几家香料铺都说没辣椒可卖,便只好遗憾作罢。他已突发奇想,想这午餐吃什么?不如学着前世的烤串来吃。所以他吩咐书童去买切好的牛羊肉、鸡腿、鲜蔬、鱼鲜、水果。自己寻了个铁具铺,要买几把木柄长臂铁叉。
他曾想过,道观里是不是不能开荤。道教的确特别强调对于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绝。可道教分为两派,全真一派恪守古训,苦心砺志,不立家室,禁绝荤辛;而正一则允许成家,除斋醮活动期间,一般不禁绝荤辛饮酒,但求心净而已。这些他虽不知道,却知道玉符乃是个冒牌道姑,应该是没什么忌口的。
待他买完了铁叉,提着大包小包的杨仲已寻了过来。杨冲见他不但将自己吩咐的东西均以购妥,还细心地买了两套女装,不由大夸其办事得力。
主仆两人血拼得尽兴之后,这才登车往城东而去。一路上,杨冲见书童不知从哪儿搞来一本相面书看了起来,知道他是为了一会儿和心上人聊天做准备,便知趣地不去打扰,自顾自地欣赏起了窗外风景。
他想起前世那些男同学、男同事们,为了追女孩子会去看星座书、研究宠物、打听八卦。不由暗想:这小书童,倒是无师自通嘛。
到了那莫愁观时,果不其然已是晌午时分。玉符正在熬糠粥,见杨冲主仆来了,先是一阵欢喜,继而又有些自卑起来。她这莫愁观平日没个访客,其实也就是她和那两个孩子的栖身之所,算不得真道观。所以她四下看看,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还是杨仲机灵,先瞧出端倪,麻利地搬来几块大石头,大家便在大殿里坐了。
“呀,冲哥,六九,我不知道你们今儿要来……”她不好意思地看看大殿的那口大锅里熬着的糠粥,道,“没准备什么酒食,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我现在去买?”
杨冲笑道:“来看我的玉符妹子,怎么好意思空着手呢?就算我肯,我的仲弟也不肯啊!”
“仲弟?”玉符不知此人是谁。
杨冲这才醒悟玉符并不知道六九已经改了名字,于是一拍脑门,说道:“哦,是我糊涂了。昨晚你走之后,我替六九改了个名字,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