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衣卿相》第14章


可他又听到侍婢接着说道:“可这尼姑有个规矩,她见女不见男。所以很多仰慕她美色前去的男子,都落了空。”
“哦?有这等事?”杨冲突然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越是见不着便越是想见。要不怎么说,拒绝是最好的勾引呢。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既然老夫人不在,替小书童办的事只能往后排了。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帮玉符把那三味药凑齐。想到这里,他问那侍婢道,“我问你,你知道‘回春堂’在哪里吗?”
“嘻嘻,少爷,您除开咱杨家老宅,最该认得的可就是‘回春堂’呀!”杨冲要娶林黛玉的消息,杨家上下没有不知道的。侍婢见少爷问老丈人的店在哪里,只道是他等不及要成亲那天才见到漂亮媳妇儿,想跑去先打打眼,便含笑劝道,“少爷呀,这林家大小姐是极规矩的大家闺秀,想来平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你去她家铺上,哪里见得着呀?”
杨冲听她误会,却懒得和她解释,只是说道:“我去‘回春堂’,是有正经事儿要办。你闲话少说,快告诉我,那药铺在哪儿?”
“就在城隍庙旁,最大的那家铺子便是。”侍婢见少爷无心玩笑,便不敢多嘴了。
“少爷,少爷!”杨仲在苑门外,冲着苑内喊道。这杨宅内苑乃是女眷住的地方,平时家丁、书童是不得入内的。
侍婢见来人是六九,便说道:“哟,是小六九啊,上次你央我给你缝的衣服我缝好了,你得空的时候找我来拿。”
“嘿嘿,王大姐,我现在可不叫六九了。我改名了,以后你得叫我‘杨仲’了。”杨仲自豪地说道,他见少爷已走了过来,便向少爷说道,“少爷,伺候你吃完早饭后我就寻不到你了。老夫人吩咐我要时刻跟着你的,我可不敢怠慢。我想起昨晚的事情……”说着,他满怀感激地看了少爷一眼,“我就猜少爷可能到老夫人这儿来了。”
“哎,仲弟。原本我打算一大早给你个惊喜的。现在看来,这惊喜得推迟了。”杨冲说话间,已走出了内苑。
“惊喜?”杨仲本以为少爷只是跑来向老夫人请安的,顺便说一下替书童改了名字的事儿。他已知道老夫人一早上就出去了,不过以她对少爷的宠爱,是不会不答应改名这点小事的。单说改名这件事,就已经挺惊喜了。难道还有别的“惊喜”?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既然是惊喜,那现在自然是不能露半点儿口风给你啊!”杨冲也不管杨仲一头雾水,吩咐他道,“你快去要辆马车,然后随我去‘回春堂’走一遭。”他原本打算一个人去的,不过既然杨仲来了,便顺便也带了去。
杨仲领命去了,留下杨冲在内苑外的花园里,想着一会儿到了“回春堂”该如何是好。
昨晚他躺在床上,想了上、中、下三策。
下策呢,就是直接杀到“回春堂”,告诉里面的伙计“我就是你们老板的未来姑爷”,叫掌柜的出来相见。然后把所需药材告诉掌柜的,掌柜的必然是拿不出那么多名贵药材啊,他自会跑去告诉老板。老板又自然而然会出来见我,到时候不怕他不卖我这乘龙快婿的面子。可如此一来,且不说还未成婚就欠了岳丈家人情,单说这么一来,就不好意思日后取消亲事了。杨冲思前想后,觉得如此不妥。
这中策呢,就是自己不亲自出面,而是遣不相干的人跑去“回春堂”里买药,将有一苗族姑娘危在旦夕的事情和盘托出。素闻林老板从前是太医,又是侠义心肠,想来当他知道自己凑齐药能救人一命,必然不会推辞的。可一来担心若是日后林家知道了此事是我杨冲策划的,会觉得我缩在幕后,轻视了我。又或者觉得我不亲自拜访林老板,是轻视了他。总之,麻烦多多。二来呢……如果直接和林老板商议此事,也不是不行,却遗憾见不到林大小姐了。
这大家闺秀未出阁之前,怎么会随随便便见男人呢——即使是自己未来的夫君。若是自己厚着脸皮上门求见,反要被人嘲笑猴急了。
所以,他又想了个上策。只是这个上策嘛……若要实行,还需再了解些情况。
正想着,杨仲已回来了,对少爷说道:“少爷,小的已经要好马车了,在门外候着呢。”
杨冲点点头,跟着他边往门外走,边问道:“仲弟,我问你,林老板是成天待在铺里的吗?”
“小的不太清楚。不过小的听说,林老板从前是太医,也是有功名在身的。所以他平时还是和一些文人骚客在一起多些,所以铺里,据说是不常去的。”
好,这第一个条件,满足了!
杨冲又问道:“那我且再问你,林大小姐,她平日会去铺里吗?”
“少爷,这您还真问着了。”杨仲得意笑道,“上次我随管家去林家送礼的时候,趁闲着无聊,就和林府的家丁胡聊。照理说,林大小姐这样的大家闺秀,怎么可能去铺里抛头露面呢?可那家丁却说,‘大小姐真是厉害,她十三岁时,有一次老爷生了一场大病,夫人死得早,她又是家中独女,便只好去铺子里替老爷打理生意。原以为她一个小女孩,哪里懂得生意上的事。却不曾想大小姐好生了得,她把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说,那段时间竟把生意又做大了不少。说句不好听的,真是比老爷打理得还要好。我们老爷并不醉心于生意,反倒喜欢以文会友。而大小姐自那次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似乎是爱上了当幕后老板。她现在每日都会去铺上的,坐轿从铺子后门进,然后隐在铺子偏厅的一间小室内,还用轻纱蒙了脸面。所以呢,也算不得抛头露面了’。”
好,这第二个条件,也满足了!
还有最后一个条件,看来不到铺上去直接探个究竟,是得知不了的。他这么想着,已经走出了宅门。
“少爷,是直接就去‘回春堂’吗?”两人都上了马车后,杨仲问道。
“嗯……这样,我们先去城隍庙。我也买顶能遮脸的纱帽戴戴。”
“咦?少爷这是要干啥?”杨仲好奇地问道。
“嘿嘿,所谓‘山人自有妙计,不足为外人道也’,等到了药铺,你自会明白的。”说完,杨冲便不再说话,只是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马车来到了城隍庙。杨仲叫车夫稍等片刻,他下了车,在城隍庙周围寻了个衣帽铺子,买了顶轻纱笼着的大帽,便急匆匆赶回少爷身边了。
“少爷,你看这顶帽子合心意吗?”
杨冲接过帽子,却往书童头上一戴,那帽子周围笼着的轻纱,立刻就把杨仲的脸遮了起来。从外面瞧,只能隐约看出个脸型。
杨冲满意地笑笑,将帽子从书童头上摘下,戴在自己头上。顿时,世界模糊了。算了,有得必有失嘛。他往车厢内壁上一靠,吩咐车夫驾车往“回春堂”去了。
到了“回春堂”,他一下车便看见店门上的那副对联,上联是“红花红藤映山红,地道药材”,下联是“海龙海马胖大海,进口稀货”,门楣横批是“百药俱全”,他莞尔一笑,心想“天助我也”。进门之前,他吩咐书童道:“仲弟,我从这一刻起,不再是‘杨公子’,而是‘牛公子’,懂了吗?”
杨仲先是一愣,既然反应过来,偷笑了几下,说道:“嘿嘿,小的明白。”
杨冲点点头,抬步进了那药铺里去。
“回春堂”是江浙一带药材铺的龙头老大,店面自然不小。刘掌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铺上来来往往的客人,也观察着每个伙计的表现。他见一个青衣皂靴、书生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可这人好古怪——戴着一顶纱帽,把整张脸遮住了。他虽觉古怪,可转而一想:这人可能是脸上有疤痕之类的,不想以丑示人吧,也便不再多想了。他又见那怪公子身后跟着个书童模样的俊俏后生,这后生……怎么有些面熟,似曾相识?他经验丰富,尽心尽责,生怕铺上出半点差池。这对主仆,摸不清来历,又有些古怪,所以掌柜稳妥起见,便亲自迎了上去。
“这位公子,来我‘回春堂’里抓药吗?我是这里的掌柜,有事只管吩咐。”刘掌柜笑脸相迎。
“呵呵,这位老兄好生奇怪,我来你药铺,不是抓药,难道是来吃饭的吗?”那怪公子讥讽道。
刘掌柜一听便知道眼前这人绝不是个善茬,没准是来挑衅滋事的,便暗暗加了几分小心。他非但不恼,反而笑得更甚,用更客气的腔调说道:“是是是,是在下糊涂了。这位公子,不知您要抓什么药?不如将药方给在下一阅,让在下为您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