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她总是不来》第89章


曾经那般恩爱甜蜜,她怎忍心害他至此!
“朕的脸是自己挣得,你的脸却是靠乱臣贼子给的。若是来看朕落魄的,看够了就回去吧。”
裴启绍言语之间带着几分虚浮的语气,喉间伴着几声痰音。皇帝的病的确是愈发地重了,有时候他会昏睡大半日,在昏睡之中做梦,梦见小时候,梦见先帝,梦见他的千里江山重归手中,但到头来也只是一场梦。最终他还是被现实叫醒,没有人能够聆听他的心事,只有满室的寂静,静到似乎这乾元殿内都积了灰,生了尘。
城澄闻言不由一笑,他们太久不见,是她忘了他是怎样要强的一个人。裴启绍也忘了,她是怎样倔强的一个人。要她走她便走,城澄几时这样听过他的话。从先不曾,以后更不会。她寻了个不远不近的位子在宫人搬来的凉椅上坐下,好笑地看着他自己挣来的“脸面”。一口一个乱臣贼子说的倒是顺溜,他大抵也是老了,记性差到忘了是谁把他们一步步逼至如今的境地。
“王爷做事可靠,皇上落魄的样子,当日我从这里出去时便已然料到了,并无甚么稀奇可瞧。今日我来这里,是想问皇上几句话。”
她瞥了眼他手中握了不知多少年的《资治通鉴》,似是为了不让他分心,又像是不想叫他病中费神,她看着他的眼睛,缓缓地自他手中抽了出来,搁到一旁。目光仍凝在那泛黄的书册之上,口中问出早已知晓答案的问题:“当年皇上说要接我入宫。那荣王将我绑至王府的时候,您在哪里?那道赐婚的旨意,您颁的可还欢喜?”
午后的乾元殿有些闷热,但此际皇帝的心内却微微发着冷汗,其一为病,其二为言,病由心中发,故而卧床不起,言自心上割,故而不能正视于她。手中的一卷书缓缓被她抽出,而后搁置在一旁,裴启绍但觉无力,索性瞧着她不说话,但由得她一句句的质问他。几句话吗,为何他感觉过了一年之久?
“在这,就在这乾元殿。也好,不用跟着我受苦,享你的荣华,岂不更好?城澄,我这是成全你。”言及心痛处,不由带出几声咳嗽,额头之上微微沁出几滴汗珠,言至激动之处连朕字也不用,而是直抒胸臆,“我斗不过他,我只能满足他。缓几年,等我的江山再稳固些,等他的兵权再少一些,但终究没有等到那个时候。你知道吗!”
在这,就在这里,多好的回答,哈哈!城澄竟是抑制不住地想笑,便也肆意地笑了,笑到眼中浮现泪花,笑到失去力气。她轻提了口气,咬住下唇试图让自己不再失态,但直至口中尝到一丝腥甜,仍旧无法抑制住那颤抖的哭音。成全?好一个成全!可他从没问过她,她想要不要他的成全!
“这般说来,原来是城澄误会了您。还应早些前来,谢皇上恩典……”
她知道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她只知道,视她如弃子的人是他,夺她骨肉的人也是他裴启绍。城澄思绪纷杂,已至难以思考的地步,此时刺痛他,便是她仅存的本能:“缓几年?”她一哂,“呵,不必说得那么好听,那么委屈,我也不过是你用来缓兵的一枚棋子罢了。只是可惜,你算错了一步,我不是你的续命草,而是——夺命符。”
城澄起身欲离,忽而想起什么,回过头看他最后一眼:“您可好好儿养着,务必龙体康健。我不会再来打扰皇上养病了。”
她转过身后,裴启绍终于敢抬眼看她。窈窕的身姿,一如当年,可她再也不是那个在他怀中撒娇做痴的姑娘了。
夏去秋来,秋去冬至。转眼间,已是延祚九年的隆冬。
冬日的京城是雪的天下,满城都附着一层白色。流风回雪之中,荣王身后的兜帽被朔风吹起,他却毫不在意,提步迈入御道。
朱漆宫门缓缓推开,木轴摩擦之声,惊醒了清晨的皇宫,与天际的紫微星。今日的乾元殿前仍是寂静的,仿佛一切都在此刻停滞,空留着江山社稷,以待故人。
荣王知道皇帝醒着,他是不会睡得,他睡不着。两年了,真龙天子寓居于乾元殿这方寸之地,已有两年了。裴启旬站在殿门口,扬眸望向被雪子掩映的鎏金宫匾。小时候,他们两个曾在这块匾下玩耍,启绍年幼,父皇便只责骂于他。
裴启旬叹息一声,伸手轻轻托住三四片雪花。掌心刚刚感到沁凉,便化为水珠,留下的只是一丝水痕。
“三弟,下雪了。”他迈入殿内,如是说道。
☆、第90章 驾崩
第九十章驾崩
清晨时分,皇帝坐于暖炕之上,一条锦帕掩在嘴边,伴着喉间的数声咳嗽,泛起熟悉的猩红。指尖触及茶盏,只觉彻骨的凉。自昨夜起,他身边就没了太监和婢子的服侍,这茶盏,当然是凉的。
耳畔传来报时的晨鼓,他知道,天又亮了,只不过鼓声之中夹杂着兵戈之声,这意味着什么,裴启绍心知肚明。唇角勾起一丝弧度,皇帝竟是笑了。他等了两年,终于盼来今日。
他掀开盖在身上的被褥,汲了龙靴,起身之时不小心带落了茶盏,砸在地砖之上,发出冷冽清脆的声响。他拖着身子,扯下一旁的龙袍,费力地穿着在身上。少了婢子的服侍,皇帝略有不自在,但总算勉勉强强地完成。将最后一根明黄玉带系在腰间后,皇帝喘息着,将朝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
暖阁之内的梅花不知何时开了,幽香淡之又淡,却叫人神清气爽。他俯身轻嗅花香,冲淡不少病弱,精神为之一振。他缓步迈出暖阁,亲自取出宫门之上的门栓,扔在地上。费了全身力气,他终于将宫门拉开,随着朔风灌入眼帘的,还有满眼的甲胄,还有九重的宫阙,以及他心心念念的江山。
他看着荣王的身影,数日不见,略显瘦削,只不过仍比不过他。“朕等这一天,等了许久了。”
倘若他人见了这一幕,必曰兄友弟恭。二人相谈甚欢,似是毫无嫌隙,只是这般的平静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波涛暗涌,二人皆是心知肚明。
裴启旬看着穿戴整齐的皇帝,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总有那么一股子傲气,只不过这股傲气被他一再打压,一再消磨,已经变成了笑话。
不远处,庄征自乾元门走来,手上托着金盘,上置杯酒二盏,清澈见底。不时有雪花融入酒水之中,谓之雪酒,亦未不可。荣王双手各执金杯一只,一杯给他,一杯给自己。他看着皇帝,笑道:“如斯美景,当有玉露琼浆相配。”
裴启绍吸着冬日的凉风,似乎嗅出了一丝延祚朝最后的味道。荣王心中如何想,皇帝已是有数。他的病拖了太久了,久则生乱,故而留不得他。若换了他,或许也会如此吧。
龙靴踩在雪地上,发出雪压厚实的声响。皇帝抚着汉白玉栏杆,兀自看着远处的宫殿出神:“你可还记得,你爬过乾元殿的屋檐?就在那。那时好像是崇元五年——彼时朕年幼,个子也不高,你便拉着我上了一旁的砖瓦,当然啦,换来的也是一顿责罚。只不过你替朕受了。”
荣王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本是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此际已是被厚雪全然覆盖。
崇元五年,彼时有皇子二人,相顾嘻戏于乾元门内,遇槐树逶迤,遂是攀援而上,游走于宫墙之间。帝见之,大怒,罚书五十。一人名唤启旬,一人名唤启绍……
裴启旬闭眸思忖良久,想不到他仍旧记得那些往事。只不过昔日的乐园,今日俨然已经成为屠戮场!他长叹一声,沉声道:“二十多年了,你还记着。三弟……为兄对不起你,来世再与我为敌吧。”
殿阶之下的束甲雄兵,面北而立,神色肃穆,似是赶着奔赴一场盛典。皇帝闻言淡淡一笑,接过他递来的酒盏,一个落魄天子应有的模样,他都有了。杯际相碰,发出悦耳之声,在这寒风凛冽之中,留下淡淡的余音。他自是知晓这酒中是何物,但饮下之时,并没有丝毫犹豫。死亡于如今的裴启绍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皇帝低头看向金樽,指腹摩挲着金杯壁,上头几丝镂花雕刻甚是精美。他这一生看过了许多梅花,都抵不上手中这一朵美艳。
“来世?只愿各自安好,永生不复相见!”
裴启绍虚浮地说完这几句话,一滴血忽然滴落在雪地上,与洁白的雪地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接着一滴又一滴,自他唇际缓缓流淌而出,最终汇成一道乌黑的河。
裴启绍像是被抽去了魂魄,手中的酒盏跌落在雪地之内,身子无力地向后仰去。他看到最后一抹余光,似乎是荣王眼角一滴晶莹的泪水。这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