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十二婳》第10章


眼看莞萱干急又悦喜的模样,牛毅旋即(立马)至芦荡边,拔了几扎(量词,把儿)芦苇,倚靠着树干坐着。用手一根根掰成条形,再编织成篾篓状。动作是如此谙练,不慌不乱。不会儿,又从荆木树上折断一根较长的
树枝,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在荆木上上下摩擦,尤其将枝梢磨得尖细些,在细的那端系上一根芦苇。
“牛毅哥,你不会想以篾条(成条的芦苇)编笭箵(鱼篓),取荆木枝作筌(捕鱼器)吧?即便这些都能就地取材,可是鱼钩并没有办法做呀?”
“这种石头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精(最好的铁),近水的土壤中,便能挖出几块。石精相磨拭,能擦出石火。”话未说完,牛毅再折断了数根短枝,捡其中的一些用芦苇捆在一起,拔开了酒盖子,瞬时扑面而来的
芬烈软泽,使莞萱两晕微红。牛毅将少许的酒倾倒在树枝上,立即塞回了酒盖,酒液澄黄呈琥珀色;清澈透明。牛毅以击石敲出了火花,随即燃着了那捆短枝,又以另一根细小的枝杈放在火上烘烤。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酒能助火,火能曲(使弯曲)木。牛毅哥你真聪明,想着借火便能使树枝弯曲,这样就可以作鱼钩了。”
“只要在芦苇的另一头上系上这鱼钩,以蚯蚓作饵,我们就等着引鱼上钩了。”
寻时,牛毅倚着树,手握“鱼竿”静候着,莞萱靠坐在树的一侧,不时瞧看身侧的他,不禁回面(转过头)作喜。
金轮(太阳的雅称)逾迈(消逝),不觉日跌(太阳偏西之时)已至。二人沉沉睡去,直至寥寥的雨滴滴落在莞萱的脸颊上,恍然醒神。恰巧察觉到水面的异常动静,“鱼儿上钩了。”欣怿至极,一把拉上“鱼竿”。牛
毅如醉方醒,忽而,雨声淅沥,才起身而立。见着在地面上活蹦乱跳的鱼儿,接过莞萱手中的“鱼竿”用尖细的那头朝鱼身上刺进去。
牛毅,“雨快下大了,我们先上船吧。”
“恩。”
临走时,牛毅捡来一块精石置于“鱼篓”中,带上了船。
二人坐船篷中,牛毅以之前的方法,取火烤鱼。莞萱端着酒坛,揭开了盖。一时迷醉在芳香中。
“牛毅哥,你懂得的真多,会编篾篓,会做鱼竿,还懂得酿酒。”
“这些都是小时候自学而成的,记得我编过酒篓子,心想鱼篓也应该差不多。还作过手民(指木工),所以懂得荆木的质地可以代替鱼竿。黄酒不易醉,味道也爽口,不妨饮之。”
莞萱抱着整坛子酒痛饮几口,于腹中犹如翻滚的回潮,一气涌上咽喉,不禁打了一嗝,顿时醉脸酡然。仿佛眼前昏昏糊糊的,“姐姐教过我一首俚歌(用为自己诗作的谦称),是她在凡间的兴感,我唱给你听:
桑间溆水随漱流,
濮上寒杵倒冰轮。(隐居)
飞闼跹跹绣阁楼,
芳辰虚掷人寰渺。(君去)
麓茀寝苫问藁砧,
韶箫竽籁深几许?(思君)
嶂表萧索云翳遏,
半江素女半江吟。(唤君)
虚幔衾枕碧纱橱,
瑶光浣净玉绳荧。(夜寐)
簪珥美人摺裙襞,
爇香红炉芙蓉帐。(追忆)
鎏银徽墨半夜凉,
灯灺余烬一点伤。(黯伤)”
~~~自命名曰《相思曲》,意译:首句对偶兼互文,桑间濮上(男女幽会),溆水捣寒砧(捣衣),漱流映冰轮(月亮);在阁楼上蹁跹起舞,往时的良辰美景已不能挽回;深丛席草而眠,自问夫君何在?山峰上仰天不见
云,俯视江波清扬,闻江畔有妇女幽唱;卷床幔拥衾枕,月下湖光泛金波,点点星光荧荧;收拾着发簪耳环旧衣,芙蓉帐内弥漫着熏香醉人;留下一屋金银又如何?傍夜清凉,为谁研磨为谁伤?
莞萱嘴里含孕着醇酒甘香(香甜),声色腼腆娇气,不过几口酒,便醉倒了。
日移黄昏,牛毅独立船头,顺水榜舫(乘船)。顾恋斜景(西斜的太阳),瞻睹(观看)火云。窗幕外如烟如雾,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蓬船的影子)界斜阳(被余晖映在水中)(出自陆游的《小园》)。
归来时,已是亥时,渫雨(飘洒的雨)初歇。驿岸(驿口)灯火暗淡,隐约有一人久久伫立在寒风中。停船靠岸,牛毅将莞萱从船篷中抱出,已是烂醉如泥。那人赶忙转抱于怀,有些嗔责(对人不满而加以责怪)道,“
你让她喝酒了?”
“喝了些黄酒。”牛毅磬折(弯腰,表示谦恭)回话。
“你先回府。”
“是的,公子。”
客栈。
夕月含风,飒飒之声,萧萧之景。
莞萱醉梦(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之貌,近视之,酣睡未醒,酒气犹芳,赪颜醉态,倾绝人寰(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凤仙》)。飨傅将莞萱抱上床榻,依偎在床垂(床边),美人如花。既而,悄然离去。
仝府。
东厢房,兰膏(点灯的油脂)明烛,公子独处,清坐(安闲静坐)且讴书(吟诵诗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一刻,听闻有人在室外叩门。飨傅喝了一句,“进。”便有一厮(男奴)手中端进一楪(盛食物的小盘)点心。见公子未寝,且请了好“公子。”把它安放桌上,正欲退去。
“等等。”
那厮谦卑相问,“公子,有什么吩咐?”
“这盘里的是什么?”
“是夫人今日上山,庙里馈赠的红豆麻糬(又名草饼),说为老爷和公子添福添寿的。”
飨傅微颔首,那厮便退下了。
客栈。
肃夜杳杳,烛光煌煌。飨傅未请且进(没有请示便进了屋),香闺素屏半透,屏中窃望之。隐约而见,美人汤浴(洗热水澡)盆中,沵漫(犹弥漫)九秋香(花名,又名千里香;浴盆中撒满花瓣)。温水浸凝脂,时闻余
馥(不尽的芳香)。于时,玉人出浴,行步缓慢出屏,身披薄衫,腻玉肌肤,体态丰腴,朱颜盛鬋(秀发),玉颈下,粉颈酥胸,半遮半掩,弱质(女子的身体纤弱)柔如水,黛眉微蹙,醉意未醒。诱人眷幸(宠爱)轻粉(
淡妆;谓美人)。一幕幕活色生香,万般旖旎。飨傅羞赧而垂眼。
天已彻晚,房里的油脂殆尽,莞萱旋足(转身去)开了半边窗,微亮的银光洒进窗寮,寂夜无风。
对坐桌前,飨傅放上带来的两壶清酒和玉锦包着的糕点,还是那样精致,粒粒晶莹剔透。
“尝尝这个,是你说想吃的。”
莞萱小尝一口,糯米外皮,清香浓郁。再浅酌一口清酒,雅然之至。
“内馅清甜而不腻,味感是无可挑剔的。”莞萱半醉半醒,“仝公子,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是我放不下。”飨傅语气轻柔,含情凝睇。“你身上浸染的是千里香,香味太过浓郁,不适合你。不如牡丹,妩丽(秀丽有风致)傲雅(犹雍容)。”
“仝公子,真的什么都知道?牡丹固然高贵,但在这凄厉秋节(指秋季),能傲放枝头,馥郁不消的就只有千里香。古人有云:早知不入世人眼,买点胭脂画牡丹。常以牡丹入画,我却以为杜鹃更是娇娇者。以其‘古干
如铁、虬枝如钩、花赛牡丹’古人兴感喻之于怀(这是古人发生感慨而表达的情感)。
宵寒凉牖空明兮,碎月寥泬素影兮。
庭绛小蹑悄悄兮,榈下尘馠菲菲兮。
不比梅兰竹菊兮!
淫雨霖铃阑珊兮,簟纹斡旋如水兮。
木叶儯u杲杲兮,六出梨花纷纷兮。
岁寒三友雅俗兮!(原创)”
飨傅,“良夜出庭看花,却采寻一片野花。四时景候,寒木春华,淋漓尽致。记起王安石那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倒是比你作的‘庭绛小蹑悄悄兮,榈下尘馠菲菲兮。’更有意境,仅是景语而少情语,相合得
最为准确。”
二人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
“姐姐常叹花之美之贞,却嗟悼哀怨自己的故事,不比花贵,日久而衰。”两颊醉酡,腮晕潮红,朦胧间神清骨秀之貌。
“卫君曾曰: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之色衰爱迟,爱憎之变。(典故:色衰爱弛)”
“姐姐和姐夫是真心相爱的,却,却不能厮守在一起,难道不可惜?”复言道,“七情为何?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为何?以色当头。无情无欲,六根清净。自姐姐从人间回来,就一直念着这句话: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