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下》第25章


遗玉道,“吾师,天人也,岂会为世俗名实所惑。”
唐轲一笑,不说话。
……
泮宫考选的地方就是在这片桃花林中,花木围绕,赏心悦目,正暗应了取美材之意。
花树下疏疏朗朗的站着很多年轻学子,有些人气势外放,一看就知是个修士。有些人则文质彬彬,是个寻常读书人。
“轰!”
不远处,泮宫的钟声响起,肃穆宏大,巍巍如泰山。
在场所有的人,都迅速地敛息了音容,齐齐地朝钟鸣处折身躬拜。
“泮宫考选始,诸生正位。”
一道正大的声音从远际处传来,明明浩然。
“这是‘君子’的声音。应该是南宫彦大人。”旁边有人低声说道,
君子,是儒家最开始对道德崇高之人的褒誉,后来也变成一种修为的代称。儒家的君子,能文能武,能用圣人言辞杀人。当年北蛮犯边,在边郡大肆杀伤无辜平民,血海滔天。儒家君子大怒,远赴边疆,手执论语,一言诛杀率军的十大蛮王。
南淮泮宫里也有一名君子——南宫彦。
花树下有很多案几坐垫,却是给诸生考选的位子。只是看起来倒不像是考试,有点像春日的郊游。
遗玉和唐轲也就近寻位子坐了,案几上空无一物,不知如何答题。
一阵流风吹过,空气中的花香达到鼎盛,浓郁地让人几乎晕眩。
于是,梦境开始了。
梦境和幻境是不同的,若是陷入幻境,则意识清醒。若是陷入梦境,则神智懵懂,毕竟做梦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正在做梦的。
但是遗玉在进入梦境的一瞬间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毕竟他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只是危月的幻境遗玉尚且可以从容挣脱,但是儒家君子的梦境他无能为力。
……
“梦境”里是一片战场。
“仲由。”有人这么称呼遗玉。
凭此二字,遗玉一下子就判断出来的目前幻境的形势。
仲由是子路的字,而子路是春秋时代儒家孔圣的弟子。遗玉又看了自己现在的这具身体,虽然依旧强健,却已经很衰老了,大概五六十岁了。而远处依稀有烽火,似有兵斗。
如此一来,事情就很清楚了。
南淮泮宫里的那位儒家君子应该是根据《论语》之事,演变出了这篇幻境。
史载,孔子之徒子路,在卫国为臣,遇内乱,忠义而死。
君子施展大术,把诸考生拉回了千年前,附身到了子路的身上。用以查看诸考生如果遇到了当年子路的境况,会如何选择。
逃跑?投降?还是为了气节英勇地战死?
遗玉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他还有清醒的神智!不知出于何种缘故,他没有完全被梦境所控制,他已然拥有独立的思想。
而其他考生想必已经神智懵懂,以为自己真的就是子路了。
老天又一次偏了心眼……
……
“仲由,如今宫里发生了内乱,你还是不要进城了!”旁边有路人劝说道。
遗玉瞬间进入了角色,问道,“我家主君在城中否?”
“在。”
“哼!”遗玉勃然变色,“家主陷于危难,为人家臣子却不援救,非人也!我既然食其俸禄,亦不避其危难!”
说完,遗玉头也不回,仗剑入城。
城中到处都是乱兵,街道两旁的房屋都燃着火,一副衰败模样。
遗玉很快就赶到了王宫前,此时胜负已分,国君卫出公被困,极其危急。而乱臣则掌控局势,即将功成。
而遗玉的“家主”孔哩是属于乱臣。
遗玉对着孔哩大吼,“家主为何反叛君上?还请速速退兵!”
孔哩道,“事已至此,退无可退。我一向敬重你的才华,如果你肯继续向我效忠,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遗玉大怒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从今日起,吾与汝不再是君臣,恩断义绝!”
说着,遗玉昂然拔出长剑,去救卫出公。
遗玉知道,按照剧本,他马上就会被斩断冠帽,而历史上的子路为了戴冠,被趁虚而入的敌人剁成肉泥。
所谓君子死,冠不免。
“嘶。”
一道剑锋从遗玉耳边掠过,系冠的缨绳顿时被割断,冠帽掉落在地。遗玉知道,按照剧本,他此时应该去捡冠帽,然后被杀死,但他不想这样。
遗玉大吼一声,仿佛真的变成了两千年前的子路,“竖子安敢辱我冠帽,找死!”
说着,振奋长剑,一时勇不可挡,竟然一路冲杀了过去,把卫出公救了出来。
然后遗玉一手持剑,一手捡起一面盾牌护卫卫出公,保护着君主一路杀出了重围!杀出重围后,遗玉抢了一辆戎车,驾驶着离开了城池。
后面的追兵追之不及。
卫出公在车上缓了口气,问道,“你是孔哩的家臣,为何不相助孔哩,反而要保护寡人?”
遗玉道,“臣对孔哩,乃是私节。对国君,乃是公义!臣岂能为小节而弃大义!”
遗玉知道,这也是一个考点。考察诸生对于小节和大义的选择。是舍小节而取大义,还是舍大义而取小节。
这很重要。
遗玉驾着车,带着卫出公流亡到了齐国,并且在齐国展开一系列的游说,并且召集卫国旧臣,联络国中忠心之士,苦心经营数年,最终说服齐国君臣出兵帮助卫出公复国。
然后,卫出公和遗玉跟随着齐国军队回到卫国,里应外合之下,终于平灭了乱臣,夺回了君位。
然后,遗玉梦醒了。
……
……
PS:为了行文方便,我在这里对历史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勿怪!
另外……求推荐……
'(第五章 贤于子路)'
第五章贤于子路
遗玉梦醒后,发现很多人早已经清醒,而他是最后一个从梦境里退出来的。
所以很多人在注视着他。
唐轲在一旁小声地问,“你怎么这么久?”
遗玉蹙眉,不知该如何回答。
正巧这时南宫彦的声音响起,“本次考选,参选士子八百二十七名,过选士子四百一十二名,其余落选士子即刻退出桃花林!”
一场梦境,斩掉了一半的士子。
其实这场梦境的考核是多方面的——
其一,在城外知道叛乱的消息时,敢不敢进城?此为勇!
其二,在看到家主和君主相斗时,该舍谁助谁?此为义!
其三,在看到君主陷于危难时,敢不敢舍身护驾?此为忠!
层层递进,愈来愈难。
此三点,就是本场梦境所要考核的全部!
……
遗玉看了眼唐轲,一点也不担心他。唐轲的本质还是带着点剑客的影子的,这种选择对他而言根本就不是选择,而是本能。
“本次考核乙榜四十八人,丙榜二百一十二人,丁榜五十一名。”南宫彦开始宣布过选士子的名单,“南淮长冶致乙榜,宾邑彭穿宏乙榜……”
君子评等,自有奇异象。
只见南宫彦每念一个名字,虚空中都会浮现出所念之人的名字,景象浩大,整座南淮城都可以仰头看到。纵使深山僻壤,亦传其名姓。
这还只是第一轮考选就以如已荣耀!诸生心中更加期待。
“请问南宫先生。”乙榜士子彭穿宏小心翼翼开口说道,“方才您所说过选之人有四百一十二名,可学生核算了一下,这乙丙丁三榜过选士子加在一起一共就只有四百一十一名,似乎还少了一人,伏请南宫先生解惑!”
说着,长施一礼。彭穿宏话虽谦恭,脸上却有得意之色,似乎很欣赏自己的急智。
他低着头,没发现旁边的人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他。
“无礼!”南宫彦沉喝,然后把这个自作聪明的傻子扫出了桃花林。
自作孽,不可活。没有人同情。
“缺一人,自然是有道理的。”南宫彦道,“因为本次考核还有一个甲榜尚未公布。”
甲榜!
诸生顿时有些喧闹起来。方才的君子评等只有乙丙丁三榜,没有甲榜,他们还以为是考选严苛,泮宫的眼界太高,所以才没有甲榜。原来他们都想错了,人家先生不是没有甲榜,而是他们自己不够格,不配甲榜!
在场的都是年轻人,谁会服气谁啊?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纷纷请求南宫彦先生公布那个人的名字,也好让大家见识见识泮宫考选甲榜的风采。顺便看看他够不够格。当然,他们主要想做的是“顺便”的事,至于风采什么的,回家照镜子就可以了。
其实这倒不是大家怀疑泮宫的判定,君子品行高洁修为深厚,大家是信得过的。只不过实在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梦境里表现出色,忠、义、勇三者皆备,完全满足了考选的要求。那既然大家都满足了,那为什么你就是甲榜,我却只评了个乙榜?
大家要的是这个解释。
南宫彦不说话,凝聚真元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