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忽悠》第103章


≈螅?br />
上师之大贤,受得学生一拜!
胡里改人本无文字,沃淩首创以音拼之,族人习而知其意。虽然远不及汉字之精深,亦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沃淩之大能,亦受得学生一拜!
“至于过目不忘,过耳成诵,小技尔。”于艮轻轻地摇了摇头。虽然内心里对此等学霸实在是佩服得紧了。想当年考研时,若有一二成这桩小技,还用得着累成狗吗?
沃淩过耳成诵的天赋异禀,是于艮在教授汉字及拼音中逐渐发现的。任何东西,沃淩都只需学一遍,然后就可以大差不差地讲给兀术及其他弟子听!
可是捡着宝了,所以于艮整天把沃淩抱在怀里宠着,压麻了腿也在所不惜,没承想,今天此技能还有别的用场……
两拜之后,李文士居然萎顿了下去。
相形之下,过目不忘果然是末技不值一提。一壁厢是莹莹之火,一壁厢是日月之辉,寻常刻书匠居然胆敢叫板苏黄米蔡?
李文士化万卷书于腹内,“晒书”虽为笑谈,却并非吹牛。别人称其吹牛,李文士但笑而已。成年之后,李文士即脱离了俗务,不科考,不出仕,不婚配,不授徒。阅尽天下书,游遍天下景,放浪形骸,东走西逛……
人生最大的打击就是,自家生平引以为傲的超卓能力,与人相较,居然一钱不值!
上师阿布卡赫赫也就罢了,人不与神争。而沃淩,不过一介十龄女童,出自边鄙野人!
“李先生不必妄自菲薄。我有离奇经历,沃淩是天赋异禀,均不可以常人视之。李先生读了一肚子书,难道就没用了吗?”于艮笑了笑,半是开导,半是斥责。
难道,还有用吗?李文士两眼发直不聚焦。
“沃淩虽可成诵,却不解其意。不如先生教沃淩读书,沃淩教先生拼音如何?”于艮打击了人家半天,还得伸手捞出来,把人整傻了太不划算。
于艮倒是想自己教呢,恐怕还得沃淩自己背出来《道德经》,于艮瞎估摸着给解释下,怕也难免胡诌八扯。《离骚》呢,连胡诌八扯都够呛……傻子才能背诵这么多东西呢!
学生越来越多,传统文化需要教授。于艮知道自己的斤两,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不过呢,领导干部只须知人善任,何必事必躬亲——诸葛亮不是累死了吗?复兴汉室的大业也没咋的。
这回,天上掉下来个胖老师,可得留住了,这穷乡僻壤的——老少边穷之教育事业,难啊!
“当不得上师以‘先生’相称。学生乃辽东人士,姓李名处能,表字任之。上师可直呼学生的名字。”李文士深深一揖,自报家门。
“任之,过谦了!”于艮扶起了李处能老师。
“上师,其实我刚才吹牛了,记忆力比常人略强一些罢了。读书多了,融会贯通,自然记得。远非沃淩可比。”李处厚貌似卸下了包袱,恂恂然如似不能言语者。
“任之可知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于艮让李处能坐下叙话,开始布置工作。
李处能作揖道,“此昌黎先生之《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意即《春秋》以‘礼’来判别夷狄与华夏,凡合‘礼’,则夷狄亦可视为中国。反之,则华夏亦可视为夷狄。”
“夫子之谓‘礼’,意即‘周礼’。周亡,礼归于鲁。鲁亡,礼归于夫余?”李处能老师还真是举一反三,脑洞比较大。
于艮坦然而笑,哥这夫余贵裔,还真是跑不了了!
不过,这夫余贵裔,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啊!哥为什么要跑?
“我有三百弟子,皆出身于夷狄。今付与任之,任之可为我华夏之?”于艮目光灼灼,将大任委了李处能老师。
“敢不承命!”李处能起身而揖。
第九十章 如来佛祖大战阿布卡赫赫
“先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哪个更厉害些?”
沃淩的问题还真多啊!李处能任之先生,一时间头大如斗——这都不挨着嘛……
扪肚翻书,貌似没有哪位古圣先贤研究过这个终极问题。
刚才,三百余莘莘学子,齐声朗诵了《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目前虽然还没有实现“华夏之”,却已经在此康庄大道上日见其成了。
李处能自己倒是有些“夷狄之”。貂鼠皮的围脖,狗熊皮的大氅,野猪皮的靴子。出门在外时要小心些,免得被猎户们给围了。
当然,猎户们对李先生是极其尊重的。鲜嫩的鹿肉,肥美的熊掌,都给挂在李先生寓所的屋檐上,招呼都不打一个。
李先生寓所,就在阿布卡赫赫学堂隔壁,本来是阿布卡赫赫府邸的,阿布卡赫赫却强压给了李先生居住,还拒绝不得。
沃淩本来已经做好了搬家的准备,却眼睁睁地看着房子归了别人,就难免对李先生有些不满——师父和阿玧还有我,仍旧住在狭仄的地窖子里哎!阿珲傻傻的不操心,只要和师父在一起就好。师父也是不像话……
这还不算。向来由沃淩独占的讲台,也分了一半与李先生。
李先生还坐不惯椅子,也坐不惯胡床。讲桌就被搬走了,木制的讲台上铺了张熊皮。李先生盘腿打坐在熊皮上讲课,很是大贤。
沃淩也只好弄了张熊皮,铺在李先生隔壁。不过呢,李先生肚子大,块头也不小,讲课时还喜欢扪书,脚丫子的味道还不太好。沃淩只好把自己的熊皮拉远些,都挪到角落里了。本来块头就很小,愈发不起眼……
“如来佛祖是天竺的神仙,玉皇大帝是中国的神仙。隔得太远,这老二位,还真是没比划过。”李处能只好打了个马虎眼。下面有三百多双眼睛盯着呢!很显然,沃淩的问题,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也不单是孩子,斡离不、移敌蹇、胡沙虎、恩特布、阿布哩等一众年轻将领,貌似也瞪大了眼睛,很是好学上进。
按照阿布卡赫赫指示,中队长以上的各级领导,都要定期听课。进境虽然比小娃娃们慢了些,李先生也不歧视之,有教无类。
斡离不和移敌蹇两人蹭课最积极,没事就赖在学堂里。胡沙虎和恩特布、阿布哩这三个土著高层,感觉压力山大,也不能事事处处被外人比下去吧?虽然不太明白,天地什么颜色,于打仗有何助益。
“以先生看来,两位神仙若是打一架,谁的赢面大些?”沃淩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刁钻的问题,哪能容李先生虚晃过去?
学堂里渐渐地有了耳语。有支持玉皇大帝的,有支持如来佛祖的,甚至争到脸红脖子粗,有动手的迹象。
呃,我敢让这老二位打一架吗?神仙打架,苍生怕是没机会瞧热闹……李处能这个委屈。扪肚翻书之际,突然脑洞一开,猛地拍响了醒木。
“啪!”
此声既出,果然满室寂寥,灼灼的目光顿时汇集到李处能身上。这醒木真不错,就跟衙门里的惊堂木似的,在教室里有着无上的权威。
“玉皇大帝被孙悟空闹了天宫,十万天兵搞之不定。如来佛祖手一翻,孙悟空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下。你们说,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更厉害些?”李处能讲得一本正经,表情也是四平八稳,内心里却是痛快无比。
人生最大的快乐,果然是智慧啊!
不过两个多月,在沃淩的指导下,李处能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对照之下,阿布卡赫赫称之为“简体”的汉字,也逐一掌握,读写无碍。
亲不见,爱无心,开关无门,乡里无郎……虽然有诸多不足吧,至少写起来速度快了许多。熟练之后,李处能也觉得暗合天道,好像没那么丑了。
《西游记》确是本神书。李处能在讲《道德经》和《千字文》之外,就是考证书中所出现的各路神仙了。反正各种典籍都在移动图书馆里,考证起来很方便。
李处能越加考证,越觉得此书博大精深,而且娃娃们很爱听,各级将领也很爱听。反正阿布卡赫赫只要求“华夏之”,并不干涉授课内容,李处能就天马行空了。
最近都是上午由沃淩传授拼音,汉字书写和胡里改语拼写。下午李处能讲述《千字文》。而学子们最爱上的课,却是《西游记考》。反正和《西游记》里的神仙鬼怪沾点边的,李处能都讲得头头是道。
《西游记》虽是恢弘巨制,也不过八十万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