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引擎》第39章


古代是没有拼音法的,只能以字标字,苏童学了先进的方法,当然受不了落后的方式!
想着,杨彬点了点头,说道:“入乡随俗吧!”
……
六月二十,清晨,爆竹声里,落红满地,锦江楼二店开张。
而在锦江楼二店门面的对过,草棚里二十余辆黄包车也是蓄势待发。
黄包车夫清一色的黑裤黑直褂,不过在右边都统一绣上了‘锦江楼二店’五个大字。
随后杨彬一挥袖:“开始!”黄包车夫们立刻狂奔而去。
他们的工作热情之所以如此高涨,是因为杨彬己让王汉向他们通报了管理制度:每天三十文钱,凡挣足二十文以上者,二十文以上的部分百分之二十的抽成。
这每天三十文一月九百文,相当于一两银子,这对于苦哈哈们不缔于天上掉馅饼!
再加上提成,跑一天他们也愿意!
“杨大哥,你这激励人的法子倒是真好!只是有人能坐吗?能拉来客人吗?”
对于酒楼以后的生意,刘莽其实是不愁的,毕竟锦江楼的酒菜在那里,好酒不怕巷子深,慢慢熬就是,顶多前期亏些银子!
但花钱坐车,而且要用车引来客人,他却是闻所未闻。
不过他担心的不是拉不拉的来客人,而是觉的这样还不如把车卖了呢,好赚钱娶杜仙蝶!
“哈哈,看看再讲吧!没人做的话再把车子买了也不迟!”
杨彬倒是懂他的心思,乌庄有很多上门求车者,很多已经硬塞了定金,有时杨彬也绝的卖车子不错,不过这样做,倒是暗合了前一世捂盘惜售的道理。
随后杨彬和刘莽转身去了锦江后后面的账房,喝茶、吃瓜。
而在他们转身之后,锦江楼西侧,仙客来客栈,矮胖的黄掌柜望着远去的二人撇了撇嘴,心中思忖:“跑到这偏僻的地方开酒楼,脑子怎么想的,我这客栈都快要关门了!哎!官家子弟,有钱没处放,不过难撑一个月!”
他本想着买些礼品去道贺,但转而一想自己这客栈都不知道开到什么时候,而且那酒楼要是关了门,这人情钱要是送出去自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还是算了吧!”
袖子一甩,黄掌柜也转身回去了,但心里却念叨着:“找这么多人拉车干什么?”
旁边的店铺掌柜心情也大抵如此。
……
车夫四散而去,不一会儿,金陵各繁华街巷就响起了车夫们热情的喊叫声:“坐车了,坐车了,客官坐车吗?”
“大人坐车吗?”
按照交代,车夫们有意往身穿绮罗、衣着华贵者身边靠着。
而这些人大多都是上层,或者消息灵通者,见了黄包车眼睛多都是一亮:“这不是俞大人家人平时做的而车子吗!本来想买来着可惜买不到……我先做上去试试什么味。”
于是有的问了价,三文、两文的,一个饼子钱,既不在乎,也懒的讲价。
更多的二则是连价都不问直接上去的。
而上了车,柔软舒适、特别是在人群中那种穿梭自如所以发的人上人的感觉……
到了目的地,一问价,三文。
一掏袖子,尼玛,没有铜板也呀!随手掏了块碎银子,“赏你了!”
“……这最起码得值好几十文吧!”
“谢大人!谢大人!”车夫连躬带笑。
“这锦江楼二店是个什么东东?”看着车夫黑褂上的绣金字,有的客人好奇的问了句。
车夫急忙说出准备好的说辞:“金景楼二店就在沿河边,友尽景最好的酒菜,府伊刘大人、学政杜大人很多人都对那里赞不绝口。”
“哦……”
……
也有外地来金陵游玩的,见了车夫也是眼睛一亮。
“那车夫过来,你可知道客栈?”
“知道,知道,这家酒楼东边就有一家大客栈,地方十分好,又方便又幽静。”
说着,车夫拉了拉胸前的金字。
………………………………
第四十九章:收获
当然,诺大的金陵城总会有应急事件发生。
“车夫、车夫快过来、快过来!”
一个妇女抱着小孩踉踉跄跄的跑着。
而在另一条花巷,一个男人从青楼的窗户跳了下来,一下子蹦上了车子,一边慌慌张张的穿着衣服,一边急声喝道:“车夫,快跑,快跑,我多给你银子!”
于此同时,窗户边伸出一副母夜叉般的面孔,满脸横肉,吼道:“于老二,你等着,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说着,晃了晃手中明晃晃的菜刀。
……
车夫在仙客来客栈停下,然后指了指锦江楼二店,说道:“客官你看,就是那酒楼,酒菜特好,我们这车子中午就在那棚里休息,有事你招呼一声。”
客官点了点头,说道:“多少钱?”
“三文钱?”
“这么低!”
随手抛了块小碎银子,“不用找了!”
“谢客官!谢客官!我帮你提。”
……
站在客栈柜占旁,见黄包车停在自家门口,黄掌柜正在狐疑,以为黄包车停错了地方,谁知却见黄包车夫提看包裹,和车上的人走了过来。
“额!还能这样!”
黄掌柜狠狠的拍了下亮亮的脑门,这一刻他心里充满了意外的惊喜!
随后伸腿对着蹲在柜台下打盹的伙计踢了一脚,大喝道:“胡老三,来客人了,还不去迎接。”
说着,他己带着和蔼的微笑走了过去。
待胡老三接过车夫手里的包裹后,黄掌柜拉过车夫,拿出一小碇碎银子,悄声说道:“兄弟,这是一点小意思,只要往这拉,每位给你……”
黄掌柜伸出了五根胖胖的手指。
“哦,还能这样,这钱……”
握着手里的碎银,这一刻车夫心里充满了童外的惊喜!
……
一位,二位,五位……十个!
快到中午时分,柜台里黄掌柜再也忍不住了,他封了个红包,匆匆往锦江楼二店走去。
而于此同时,锦江楼二店的帐房内,杨彬心里也正忐忑,不知这黄包车的效果在这个时代到底会怎样?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点谱的,随着黄包车的穿行,锦江楼二店一定会广为人知,来此的食客早晚一定会有的!宣传一定会比不宣传快些!
“也许不会立刻就有……”
杨彬心里正嘀咕着,这时门外响起了柱子的声音:“姑爷,有人找你!”
“哦?进来!”
杨彬略感诧异,在金陵,除了苏庸,杜知礼两人,他好像不认识什么人。
门开了,随即杨彬就见身材短胖,肥头大耳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一边走,一边呵呵笑道:“是刘公子和杨公子吧!小的黄洪,在此祝锦江楼,那个二店开业大吉,财源滚滚。”
说着,黄洪递上了红包,继续笑道:“些许微礼,不成敬意!”
看着小小的红包,杨彬和刘莽面面相觑,心里都腹诽着:“这他娘的都什么时候了,都该吃午饭了,掐着点来的吧!”
有心不收,又觉得不吉利,杨彬只好不情不愿的拱了拱手,说了声多谢,拿了过来,转手交给了请来的李旭礼账房,心中想着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正想邀请黄洪小饮一番,谁知就在这时,请来的卫掌柜,一溜小跑着跑了进来,眉开眼笑着说道:“两位公子,好兆头呀,酒楼来客人了。”
“哦!”
杨彬走出去一看,正有十于位客人从门面出走来。
“这不是我客栈的客人吗!原来还能这样双赢!”黄洪又重重的拍了下他光亮的脑门。
随后杨彬就看到黄包车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大多数都拉来了一位或两位客人。
“还能这样?!”
刘莽也学着黄洪重重的拍了下脑门——他万万没想到,这黄包车还能把客人往直接往酒楼拉!
而杨彬却笑了,看来这些车夫对自己的激励机制理解的很深:这地方虽然偏僻些,里主要繁华街道远些,但因为远了,路也就长了,就可以要多些钱了,然后带客人吃饱后,又可以赚个回头钱!
当然这也是他建立者激励机制的二两一个目的所在!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一批人就会有第二批人……”
杨彬轻松的喘了口气,对着黄洪说道:“黄大哥,与我们共饮已被如何?”
“嗯嗯,好好,固所愿尔,不敢请尓。”
黄洪连连鞠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