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引擎》第38章


杨彬也是楞了一下,没想到杜知礼居然这么会推理,而且推理的很正确。
他本想谦逊一下,然后承认,但转而一想,这帮小舅子给女孩儿写情书,传出去实在是笑闻,而且苏清华就在屋子里,性格也正派严肃,这要是亲口承认了,虽然现在进了屋,这要是亲口承认了,此举会不会把她轰出屋外,也说不定。
而且这样做似乎有些违反社会道德,会不会影响‘生员’这个资格也不好说。
“做事要严谨,把妹要靠谱!”
心里想着,杨彬摆了摆手说道:“杜大人多虑了,那词却不是我写的,只是这铁船之所以能浮于水上,却牵扯到另一个概念。”
“哦,请杨兄弟为我解惑!”
苏清华听了微感失望,但转而一想,要是这词真是杨彬写的,而署名却是苏童的,“那他们在干些什么?”
苏清华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
而这时却听杨彬说道:“这牵扯到更一个概念——力!力无处不在,水中有浮力,车上的弹簧有弹力,铁块有重力……”
“哦,怪不得那车……什么是重力?”
“万物之间存在这基本的吸引力,重力是物与地面之间的吸引力,如落叶归根……”
……
再次倒了杯水,苏清华使了个礼,告退而去,——快到中午,如此贵客当然要和厨房交代一下!虽然还不知道为何杜知礼会帮杨彬,但她觉得杨彬一定会询问的。
而走到门外,却见柱子正抬头望天,嘴里喃喃着:“万物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吸引力,那我和小翠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吸引力,师父以前常说我是个笨东西。”
……
苏清华预留了一间最好的雅间,而在雅间的隔壁,却是柳士名、丁鸣、万攀斗等人。他们当然是来看热闹的!
此时他们正在议论着。
万攀斗:“没想到杜大人真的来了,看来那小子有些本事!”
丁鸣:“有什么本事!那题只不过是在柳兄弟原题基础上的脑筋急转弯而已,他一个叫花子,一定没有真才实学,看着吧,杜大人一定会失望而归!”
万攀斗:“是呀,算学何等深奥!”
沈寒山:“算学再深奥也比不上文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柳士名沉默不语,手中折扇轻轻摇着,心中却嫉火中烧。
而在这时,站在后窗旁的万攀斗折扇一顿,喊道:“杜大人出来了,咦……”
丁鸣:“咦什么?”
“你们看!”万攀斗像窗外指了指。
柳士名、丁鸣、沈寒山立刻涌到了窗户旁,抬眼望去,立刻都默不作声。
楼下的走道上,杨彬正和杜知礼谈风声,并排而行,杜知礼腰部微弓,而他们的顶斗上司沈士溪,却缀在两人后面,刘莽虽在最后却仪态潇洒。
……
“杨只弟之才可为吾师也,今日受益匪浅,借花献佛,我敬杨兄弟一杯!”
“大人过奖了,请诸,诸位请!”
“杨兄弟这酒菜真是一绝,我当日食用后再食其它,味同嚼蜡。”
“雕虫小技尔……”
……
欢声笑语传入隔壁,柳士名、丁鸣等都沉默不语,如坐针毡,美酒佳肴在席,却味同嚼蜡,听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半途而退。
……
酒足饭饱,送走杜知礼,趁着杨彬如厕的功夫,沈士溪向苏清华拱了拱手,尴尬的说道:“杨夫人,杨公子学究天人,满腹格物致知之道,其才胜我百倍,我是教不了他,惭愧!”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圣人之学吗?”
苏清华将心头的疑惑讲了出来,刚才杨彬和杜知礼的谈话她听的云里雾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设听到平时才子们所讲的之乎者也。
“格物致知不是圣人之学,但一理通,百理通,杨公子聪颖灵慧,只要平时多加研习即可。”沈士溪答道。
“只是平时研习什么?还望大人告知。”
苏清华有些不放心,继续锲而不舍的问道,毕竟再聪颖也要用对地方!
“这个,我给杨公子开个书单。”
“麻烦沈大人了,沈大人这边请。”
苏清体敛身施礼,带着沈士溪来到柜台前,让来喜拿来了纸笔。
沈士溪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张,写完后,把笔一放,然后说到:“做学问重在积累,把这上面的书背完,再理解通透就差不多了!我相信以杨公子的聪颖,理解起来不难的。”
说罢,拿起纸张仔细的看了看,“这杨公子既然聪颖,这背书自然也是多多益善,看多了也可粗类旁通。”
想着,沈士溪又在纸上添了几笔,然后微醺着告辞而去。
随后,杜大人来拜访杨彬这个消息在上元县不胫而走……
……
杨彬如厕出来,却见苏清华正站在厨房后门,白皙的脸上如寒冰遇到春阳,正微笑着向他招手。
“变化好快呀!这么快就对我意乱情迷了……”
心里仿佛有一千条虫儿在蠕动着破茧化蝶,杨彬急匆匆的奔了过去。
走到跟前,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张大纸。
“这是干什么?”
杨彬正感惊愕,却听苏清华声如云中欢雀:“相公,这是沈大人给你开的书单,他说上边的二叔背完在理解通透就差不多了,他还说学问要重在平时的积累,你平时呀,没事时,要多背背……”
杨彬犹犹豫豫的接过,低头一看,上面密密麻麻、林林总总差不多的百十本书。
“我的妈呀……怪不得白头而不中着那么多!”
………………………………
第四十八章:水到渠成
从火焰到冰川,这心理的剧变,往往只需要一眼!
“真是越不想来什么越来什么!也不知能不能搜索那么多?”杨彬心里幽怨着,颇感头大。
而在这时,却听苏清华问道:“杜大人为何要给你办捐生,你可问了?咱们要给他多少银子?”
“这老妈子事事都问!”
杨彬心里嘟囔着,淡淡的说道:“杜大人说另有其人,现在不是告诉我们的时候,到时候自会告诉我们,银子的事不要我们管了。”
“咦!这到底是谁呀,为什么?”
疑云未去,疑云又起,苏清华不禁有疑惑的问了声。
杨彬摇了摇头,其实他心里也是一头雾水。
见此,苏清华叹了口气,说道:“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相公你看看还有什么要填的吗,回头我去给你买来。”
“还填!你倒是其心可可!”
杨彬腹诽着,嘴上说道:“我那去看看!”
说完杨彬打了个哈欠,拿着书单回到了柴房,然后把再打了个哈欠,困意上来,把书的那往书桌上一扔,倒头就睡。
醒来时已是傍晚,神清气爽,杨彬这才那过书单,找这上面的名单在脑中搜索着。
《诗经》全篇有,注释也有;《孟子》全篇有,注释也有;《中庸》、《大学》、《书》、《礼》、《易》、《春秋》……居然全都有!
而且搜索的页面上还有评论:
现在喜欢古文的真是不多了!
国学式微呀!
抓国学要从娃娃抓起,赞!
……
“这搜索功能总算有了点用处,我还学个屁!”
杨彬心里欢如春潮,抖了抖手上的书单,喊道:“铃铛,你把书单给娘子送去,就说没什么可填的了。”
门‘吱’的一声响了,铃铛和苏童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铃铛施了一礼,甜甜一笑,接过了书单,转身去了。
而苏童却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跳上椅子,然后仰面大叉的喘了口气,说道:“气死我了,姐夫求你个事,我不想上学了,你去给我姐姐说说行不?”
“噗!”
刚饮下的茶水被杨彬一口吐了出来。
“姐夫,你咋啦?”
“我也不想上学,你能给你姐姐说说吗?”
“咦!咋回事?”
“刚才铃铛拿走的,是你姐姐请人开的书单,让我背的!”
“哦……哈哈哈……”
苏童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好像心里找到了平衡。
“你又是咋回事?”
“老家伙不知变通,竟然以字标字,我都会了,还要跟着他唧唧歪歪的念,这不是耽搁我的时间吗?”
古代是没有拼音法的,只能以字标字,苏童学了先进的方法,当然受不了落后的方式!
想着,杨彬点了点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