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顾问》第17章


(或称挺进军),如:赵观涛第6师为挺进第1纵队(不久就从总预备队中调出卫立煌第10师加入,以下简称卫赵纵队);陈诚第14师、罗卓英第11师为挺进第2纵队(简称陈罗纵队、上官云相第47师残部、郝梦龄第54师为第3挺进纵队;由武汉调来的蒋鼎文第9师(有时加上韩德勤第52师)也组成为一路,为第4挺进纵队。这样,挺进军就有4路。另外又编了3个军团:第一军团由蒋光鼐第61师、蔡廷锴第60师、韩德勤第52师组成(蒋光鼐不到前线,由蔡代,以下简称蒋蔡,韩德勤第52师有时也随蒋蔡前进);第二军团由孙连仲第25师、高树勋第27师组成(孙螅嘉瓷锨跋撸恢焐芰贾富拥?军团,下辖周浑元第5师、毛炳文第8师、许克祥第24师。3个军团分3路,连上述挺进纵队4路,全部“进剿”部队,总共分为7路。另以卫立煌指挥的第10师和李延年攻城旅为总预备队。“进剿”军每路多则4万人,少的2、3万人。“驻剿”部队和维护后方的,有马昆之34旅驻赣州;罗霖第77师、公秉藩第28师(重建)驻吉安一带;李云杰之第23师、路孝忱第79师、关树人骑兵第1师驻南丰、南城、黎川、宜黄、抚州、樟树一带;张贞第49师、刘和鼎第56师(重建)、周志群新编第14旅在闽粤赣边防堵我军东进。这样敌后方约共有6个师另2个旅。
6月下旬,总前委已发现蒋介石有对北方诸军阀妥协,对两广军阀采取守势,而集中力量先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的迹象。6月20日至22日,总前委在康都圩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对争取“三期胜利”进行了研究。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第三期作战,敌人大概会由南丰来打我们的,那么我们就好办,可以引诱敌人深人到宁都、黄陂、小布,甚至宁城才打。如果敌人由兴国、白沙、水南、南丰四处来时,甚至乐安也来一路,富田、东固也来一路,那就不好,等他到东固、龙冈。敌人只集合一路来的是很少,如果估计敌人两路来时,我们就应努力,多做赣南一带深入工作。如果蒋、蔡也来打我们时,这回我们是可以不等他们做好工事就打他们,那么就应布置雩都的战场。并且一定要打开七坊。所以,蒋、蔡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战场选择。
总前委扩大会议只是确定第三期作战的战场放在雩、瑞、石、汀四县,决定红军主力向闽西和闽西北发展同时,派一部兵力提前到赣南工作。并组织力量打七坊,但反“围剿”作战具体怎么打,则是由毛泽东根据敌情的发展来组织指挥的。
1。军情紧迫,毛泽东从容健步
7月1日,蒋介石发出第三次“围剿”命令,驱使他的军队立即离开南昌、吉安和抚州,向我苏区“围剿”。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截收并译出了这份密电,代参谋长郭化若、参谋处长左权拿着电报急匆匆去找毛泽东。
毛泽东正和朱德闲谈,看了电报后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可见毛、朱也正在议论蒋的行动。
“来者不善。”朱德看完电报说。
第三次“围剿”来得这样快,第一、二次“围剿”之间相隔三四个月,这次和上次之间只隔1个来月,这是毛泽东也没有料到的。他在6月22日总前委扩大会上还说:“敌人如由南丰前进,只能在广昌以北有船运粮,所以敌人8月15日以前只能进到广昌,以后有新谷了才能前进,7月以前我们可以努力筹款,8月也可以不管他”,可是,现在敌人却提前来了。怎么办?当时红一方面军经过两个多月紧张艰苦的行军作战,未休整也未补充,根据地内地主武装尚未肃清,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尚未完全连成一片,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干扰又在加强,可谓困难不小。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用力吸着,他来回踱了一阵之后,便和朱、郭、左分析敌情,研究对策,直至黄昏。然后毛泽东果断决定:
一、以苏区中央局名义向全区发紧急动员令,毛泽东是中央局代理书记。
二、分散做群众工作的部队立即逐次收拢,主力部队7月10日左右从所在地向赣南根据地后部前进,先到瑞金地区集中。
三、赣江西岸活动的红7军要到瑞金附近与红军主力会合。
四、红12师、红9师和独立师、团掩护主力集中,重点加强对抚州经南城到南丰公路的监视和侦察。红12师留一个团为后卫,掩护总部转移。郭化若与左权连夜行动抓紧落实。
7月4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特狲紧急通知——动员准备三次战争问题》,提出7项紧急任务:立即召集群众大会,做好政治动员和具体工作;整顿地方武装;实行赤色戒严,严防走漏消息;重新整顿赤卫军、交通队、侦察队、运输队等组织;实行坚壁清野;准备与组织战后战场清扫工作。其间,毛泽东还专门要后卫团(驻南丰、建宁之间的康都圩)团长、政委到建宁来,面授机宜,对当前敌情、我军战略意图、行动意义、作战方针方法和政治工作,都做了详尽指示。
7月10 日,毛泽东率领总前委和总部人员离开建宁,向赣南转移。这时敌军已从南城、南丰及吉安、永丰、乐安等方向压过来。但毛泽东镇定自若,从容迈步,天气虽然炎热,他在平地行军还边走边看书,上山也不骑马,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急得马夫班的小战士去找郭化若,要参谋长劝毛委员骑马。郭化若及时将各路不断送来的情报告知毛泽东,也劝他骑马行进,毛泽东却说:“走点路好,我们在和蒋介石比走路嘛。我们是走,蒋介石则是在爬。”
7月12日,总部到了尖峰,毛泽东给任后卫的朱团长、刘政委写了回信,指出“10号、11号的报告”收到,“敌人行进仍是很慢,你们要扰乱建宁敌人的行动,掩护大军集中,并探得消息”;也给耿凯、隆俊写了回信,指出“水南来两信均收到”,“敌人全线前进,仍采取齐头并进,他的动作不会很快的猛进”。然后毛泽东率总部继续向西南转进,从建宁到瑞金有千里之遥,7月20日才到达瑞金北面的壬田寨。
总部在壬田寨休息了一天。对敌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敌第60师、61师进占富田,第52师进占白沙,第54师、47师进占沙溪,第25、27师进占中沙,第43师、53师进占大金竹,第5师进占广昌,第8师进占头陂,第11师、6师、9师、14师进占宁州,第45师进占瑞金。根据地全部县城均为敌军所占。不过根据地人民早已坚壁清野,敌人占领的只是一些空城。当晚毛泽东召集几个军的首长商讨行动问题。会上先由参谋长讲了敌情,军首长汇报了情况,毛泽东拿出了第一个作战方案,他说,这次敌人十倍于我,如果进攻的敌人规模没有这么大,有一路从闽赣之间的建宁、黎川、泰宁前进,我们也可以在闽西白区集中,打破此敌,不必绕千里走瑞金了,现在我们只能准备由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绕至敌后,向敌之后方联络线横扫过去,让敌主力深入赣南根据地置于无用之地,此为第一阶段;及敌回头北向,必甚疲劳,乘隙打其可打者,为第二阶段。此方针之中心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大体打法决定之后,全方面军转移至银坑,诱敌继续南进。
2。毛泽东说:化若同志先说吧
我军到达银坑后,一面休整,一面了解敌情。
7月31日下午,我军正按原计划在高兴圩老营盘一带集结,准备从富田突破,刚一开进,各路送来情报,敌已增兵富田,前进受阻。首先得到红3军在老营盘的前哨报告,于黄昏后发现敌军哨兵即在我哨兵前面,但我之哨兵尚未被敌发现。接着,其他部队也相继发现敌人,也有同样的报告。同时抓到敌散兵,判明当前的敌军是陈罗纵队,驻富田一带。地方部队也报告富田一带来了很多敌军,驻地很拥挤。这些情况有点意外。代参谋长郭化若立即向朱、毛汇报。
朱德问毛泽东:“怎么办?”
“化若同志先说吧。”毛泽东说。
“现在的情况是,不知道是敌人巳发觉我之企图,急调陈罗纵队向我追来呢?还是因为两广军队准备或巳经出兵开向湖南,蒋介石才匆忙地把他的主力调到吉安集中,准备先打进人湖南的两广军队?或者是因为陈罗纵队在我苏区内东奔西窜,跑了一圈之后,疲惫不堪,转到这里,准备向吉安集中休整?”郭化若一边说一边将地图铺在毛、朱面前,“不过,根据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显然不宜在此与敌决战,我军以改变计划为好。”
“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