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顾问》第3章


肮文保魈煊赡愦?支队去,一定要完成任务。”并增加1门迫击炮。
8月31日晨,郭化若带着队伍出发。溪南到漳平城只有40多里,中午时分便到了漳平城郊。敌人并未察觉。郭化若和耿恺站在山头上观察了地形,决定以北门为主攻点。但接火后,发现敌人火力很强,不像1个连。抓来俘虏一问,才知道是敌暂编1旅的1个团长带1个营和1个迫击炮连守城。兵力对比,敌人稍强,按战术上集中兵力原则,至少用1个团的兵力攻城才有把握,但部队已处于进攻状态,中途撤下来势必更糟。郭化若一面向纵队报告情况,一面指挥继续攻击。并令迫击炮向城内军事目标射击。一发迫击炮弹正好落在敌指挥所门口,将敌团长炸死。敌军失去指挥,陷入混乱,我军乘势攻入,全歼守敌,缴获武器装备600多件,其中有4挺重机枪、6门迫击炮。
当天晚上,前委任命郭化若为第2纵队参谋长,但他对做好工作信心不足,感到部队军政素质很低,不能适应战争环境。第2纵队的士兵不少是向成杰部川军起义过来的,有的还偷偷抽大烟。这时郭化若读到了毛泽东发表在《前委通讯》上的长信,当时部队打骂士兵、虐待俘虏、军阀习气到处都有,毛泽东的文章言之有据,分析深刻,郭化若感到很有道理,很符合部队的实际,认为毛泽东观点完全正确。
在此期间,留在闽西的第1、4纵队在闽西特委领导下,和广大群众武装一起,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赣敌退守长汀、连城,粤敌退守永定、湖雷。驻龙岩之敌得知我军主力回归,亦闻风而逃。至此,敌人的三省“会剿”已被打破。
9月初,红4军第2、3纵队与第1、4纵队在龙岩地区会师。9月中旬集中兵力打下了上杭,拔除了苏区西部的大白点,红军有了一个整体的安全环境。经过了解以后,郭化若对红4军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清楚了。第4纵队队长傅柏翠告诉他,开红4军党的“七大”的头天晚上总前委开了扩大会,他晚到了10多分钟,陈毅已经在主持会议。林彪给前委写了一封信,油印散发给到会的人,批评朱德拥护毛泽东。朱、毛在会上没有怎么讲话,朱德在个别问题上做了点解释,比如林彪信上说朱德讲话时把裤腿卷得高高的,是流氓习气,朱德说大家劳动时不都把裤腿卷起来,这不是劳动化吗?会上有的批评朱、有的批评毛,最后推荐第二天大会主持人是陈毅。“七大”开了一天,陈毅把头天晚上大家的发言意见综合起来,做了报告,之后有几个人发了言,没有怎么讨论就结束了。小说下载陈毅讲:“一个晋国,一个楚国,你们两个大国天天在打架,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是不好办,我还是希望你们两方面团结。”大会最后选举红4军前委书记时,毛泽东未能当选。傅柏翠还说:“实践证明,红4军的工作离不开毛泽东,现在陈毅去上海了,前委领导只有朱德1人,担子很重,可以看出朱是希望毛泽东回来的。”
“你是说朱德也愿意请毛泽东回来?”郭化若反问。
“是的。”傅柏翠肯定地回答。
第二天郭化若找到朱德提出请毛泽东回来的问题。朱德叹口气说:“我写过信,他不肯回来。”朱德拿出毛泽东的回信,一行大字映入郭化若的眼帘:“不肃清陈毅主义,我不回来。”
9月下旬,朱德主持在上杭太忠庙召开了红4军党的“八大”,会议“无组织状态的开了3天”。“当时前委什么都是民主,大家要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毫无结果。八大前开了一次前委会,对要不要毛泽东回来的问题争论很激烈,刘安恭攻击毛泽东,朱德批评了他。郭化若当时还不认识林彪,他问朱云卿:“林彪来了吗?”朱云卿说:“这样的会,林彪从来不参加。”郭化若提出一个折衷的方案,由他和彭祜还有东江的一位同志联名写信请毛泽东回来,重新主持前委工作。信是由彭祜起草的,据郭化若回忆,信的内容大致是:敬爱的毛委员,我们代表红4军的基层干部战士向您致以最崇高、最热烈的问候!今年1月,您和朱军长率领主力进攻赣南,相继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七大”以后,您离开了我们,我们无时不想念您。我们都已认识到您的建军主张无比正确,无比英明。我们极盼您回来继续指引我们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使敌人迅速崩演灭亡,使革命得到全国胜利。
○三、毛泽东要郭化若写个小材料
192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和福建省委指示,要红4军“全部开到东江游击队,向潮梅发展。”中共中央这一指示,是基于9月间广西军人俞作柏、李明瑞组织反蒋起义,以为广东空虚,有机可乘,并未深入了解和分析情况就做出的一个很不慎重的决定。
红4军主力在转战东江行动中,兵力损失三分之一,第2纵队在上杭收编卢新铭部俘虏6000余人,沿途逃跑得一个不剩,只好缩编为2个支队。实践证明挺进东江的指示是错误的。冒进东江的损失是党中央“主观主义瞎指挥”造成的。在转战东江期间,部队中组织松散,逃兵日众,包括朱德在内的一部分同志更加认识到,红4军的工作,不加强党的建设不行,毛泽东的领导是正确的。红4军的工作离不开毛泽东。
10月底,陈毅从上海回来。他在上海期间如实地汇报了“七大”不同意见争论等问题,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认为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支持毛泽东回红4军前委工作,并以中央名义,于9月28日写了《给红军第4军前委的指示信》,交陈毅带回。朱德获悉后表示拥护,并同陈毅致信上杭苏家坡的毛泽东,请他回前委工作。毛泽东于11月26日回到汀州,重新就任前委书记。
毛泽东回到前委,按照中央9月来信精神,于11月28日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正式决定召开红4军第九次党的代表会议,解决红军的建军原则问题。郭化若到会比较早,朱德和毛泽东正在谈笑风生。见他去了,朱德忙说:“这就是郭化若同志,黄埔军校毕业的,刚从苏联回来。”毛泽东握着郭化若的手说:“好啊,又来了一位秀才。”接着问他部队情况怎样,郭化若说问题不少。毛泽东说:“你能不能写个材料,分析一下原因,最好提出点解决办法来。”郭化若表示努力照办。毛泽东最后说:“你们的信我收到了。”
为了开好“九大”,毛泽东、朱德、陈毅随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长汀召开了工人座谈会,听取工人群众对红军的意见。12月初,红4军主力部队开进连城新泉,进行著名的“新泉整训”,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入连队,召开各种座谈会,还多次召开各级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会议和各级党代表联席会议,调查研究红军内部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深入驻地农村听取农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反映。12月中旬,红4军机关进驻上杭古田镇,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各支队、纵队党代表联席会议,开了10多天,进一步为“九大”召开进行准备。
郭化若为了完成毛泽东要他写个小材料的任务,关起门来熬了好几个夜晚,把他到红4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写上了,列举了部队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和危害,逐条分析了原因,建议军队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加强军事训练,并提出办教导队或随营学校培训班、排以上干部的建议。郭化若回忆说:“不是小材料,写了一个很长的材料,有10多页纸,具体内容记不得了。毛泽东看过后,曾对我说过,很好,很有见解。”
12月28日,红4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古田镇开幕,出席大会代表120多人,除各级党代表外,还有一些班、排长和战士代表。郭化若出席了这次大会,听了毛泽东关于建党建军理论问题的多次发言,感到很受教育。会议只开了3天就顺利地结束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规定了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之下的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明确了红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任务和基本原则,红4军中非无产阶级思想受到了彻底的批判,特别是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思想得到了清算,井冈山斗争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到了正确的总结,新型的革命军队的建军纲领树立起来了。这个决议用马列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了红4军的思想,大大提高了红4军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水平,大大加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