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109章


“回禀公子,刚才少夫人渡河,正到河心之时,河中一条锦鲤突然跃起,穿过少夫人马车车窗,扑入了少夫人怀里。徐老爷说这是祥瑞,吩咐小的来回报公子,请示该如何处理?”那赶过来的护卫兴奋地说道。
“贺喜妹夫!这是大喜呀!”一旁徐亮听了也高兴地向刘朗道喜说。
不就是河里跳起一条鱼嘛,只是略微巧了一点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刘朗暗自腹诽不已。他脸上却堆满了喜容,说道:“大兄同喜!”
顿了顿,刘朗又对那赶过来的护卫,问道:“不知岳父大人可有什么明示?”
那护卫赶紧答道:“徐老爷说了,锦鲤扑入的是少夫人的怀里,少夫人即将是刘家人,这预示着刘家的吉兆,理应由公子做主处理。”
“大兄,你怎么看?”刘朗又转头问徐亮道。
“既然爹爹已有明示,妹夫你就做主吧!”徐亮连忙答道。
“既然如此,小弟就冒然做主了。”
刘朗说完,又转身面对四周一片惊奇的人们,高声说道:“先有火龙送福,再有锦鲤贺喜,这都是圣君当朝,我等身为臣子的荣光呀!诸位,随本官拜谢我朝圣君隆恩吧!”
说完,刘朗朝着京城的方面,跪倒在地,三叩首,山呼叩谢万岁恩典!四周观望的人们也急忙一起跪倒,高呼。
叩拜完毕,刘朗又快步赶到码头边上,对码头上惊奇地人们,说道:“锦鲤是河神派来预兆盛世之意的,如今我等已经领会了,只当恭送它回去。”
说罢,刘朗向岳父告罪一声,来到徐慧车厢外侧,要徐慧把锦鲤递出来。片刻,只见一块锦布包裹的鲤鱼,从车帘缝隙里递了出来。
刘朗看着那条被闷得快死的鲤鱼,不由暗道,傻丫头,还好我来得快,不然都成死鱼了。他接过锦鲤,然后恭恭敬敬地送到河边,放入水里,并在岸边深深一礼。等那条幸运的锦鲤游走之后,他又吩咐下人准备文房四宝,把锦鲤贺喜之事,原原本本地上奏赵构。为了证实事情的原委,他特意邀请了船工,以及旁边看热闹的路人甲、路人乙,具名作证。
刘朗的先后两道奏折,都被快马送进了通政司。通政司官员见是上报祥瑞的折子,不敢怠慢,又立即上报到了宫里。高宗赵构最近朝廷琐事闹得心神不定,突然看到刘朗上报祥瑞的折子,立即大喜,为示慎重,随即传召两府相公议事。
两府看过刘朗的折子,也是有些好奇。秦桧察言观色,见在高宗赵构对此事很是上心,而且刘朗与秦府关系不错,心里就想做个顺水人情,于是,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刘侍制说的不错,这都是我朝圣君当位,上天才降下祥瑞!刘侍制身为陛下臣子,领会了上苍了吉兆,立即回报朝廷,也当嘉奖!”
“秦爱卿说得好!哈哈”赵构听得心情大好,不由哈哈大笑。
宫里赵构君臣兴致勃勃地谈论,刘朗不得而知,也关心不上。到了下午的时候,他终于把徐家一行迎到了临安徐家宅子,明天将要从这里迎娶新娘过门了。
等徐家上下稍事安顿,刘朗也就辞别岳父一家,赶回府里准备。这一次松江亲迎之行,特别是归途中,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徐家人喜不自禁,刘家下人也是津津乐道。刘朗一行回到府里后,各种传说迅速在府里下人中间传开,这也无形中,让徐慧还没进门,就收获了崇高的威望。
第一百十一章 大婚
“朗儿,让雪儿再给你脸上补点粉!”
“祖母,这就不用了吧?已经不少啦!”
“不行,再补点。”
“祖母,一个男人,脸上抹这么多的粉,这,这也太难看了吧?”
“瞎说,好好让雪儿给你补妆,别乱动!这样才更漂亮!”
“祖母,你的孙儿丰神如玉,俊朗飘逸,那需要用这个,还是少抹点吧?”
“少贫嘴!继续抹!雪儿动作快点,不要误了吉时!”
这是在刘朗的卧室,老夫人亲自莅临指导,指挥雪儿等人给他上妆。今天他就要去徐家宅子,迎娶新娘子徐慧了,新郎官出门前,自然也要打扮一番。只是他的思维和这时代,实在还是有些脱节,这不,为了是否在脸上抹上厚厚的粉底,他就和老夫人产生分歧了。不过遗憾的是,没有抗住老夫人的威压,只好认罪伏法,任由雪儿等人折腾了。
一番涂脂抹粉结束后,又在雪儿等人侍候下,穿戴一新。老夫人端坐椅子上,看着自己几人的杰作,满意地点头道:“好好!果然是我刘家的好儿郎,你爹娘在天之灵,知道你今天大喜,也一定非常高兴呀!”
“是,祖母!孙儿把慧儿迎来之后,一定禀报爹娘知道,让他们在天之灵放心!”刘朗听见老夫人又想起了那便宜父母,急忙恭敬地说道。
“朗儿有这份心思,很好,也不枉你爹娘的养育之恩!今天你大喜,不说这些伤心的事了。朗儿,你一会就出门去徐家迎回慧儿,也好早些为我刘家开枝散叶!”
“孙儿谨记祖母教诲!”
“嗯,朗儿,赏钱都让他们准备好了吗?徐刘两家都是大家族,莫要因小事,失了脸面。”
“放心吧,祖母!朗儿昨天回来就吩咐管家备足了,二叔也特别交代过的。老管家刘安经验丰富,就让他在府里照应,秦管家跟我一起去徐家,路上也会随时提醒孙儿的。”
“你都吩咐好了就好!雪儿,去看看什么时辰了,二老爷在前面准备得如何,问他什么时候出发?”
“奴婢遵命!”
雪儿答应一声,立即出门去前院打听,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向老夫人施礼道:“老夫人,二老爷说,已经准备齐全,随时可以出发了。”
“好,雪儿,真儿和玉儿身子重了,不能太劳累,让她们歇歇,你就多辛苦些,留在后院再好好检查一下各种布置。”
“老夫人放心,这是奴婢分内之事,奴婢会尽力的。”
“好好,老身知道你是好孩子,这两天你也够累了。”
“不敢当老夫人夸奖,奴婢做得还不够好。”
“老身心里有数,就这样吧,朗儿,咱们走,上前院准备出发了。”
不一会儿,刘府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行长长的迎亲队伍,在骑着御赐白龙马的刘朗带领下,出发了。
刘府离徐家在临安的宅子,离得也不是太远,迎亲队伍横过半个城区,再转过几个街坊,就到了徐家宅子所在的巷子。巷子里早有徐家的人在望着,一见迎亲队伍来了,立即飞奔回去报告。瞬时,徐家宅子大开中门,等候在前院的人一起来到门前迎接。
迎亲队伍远远望见,徐家门前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立即在管家指挥下,吹吹打打起来。在鞭炮齐鸣声中,刘府迎亲人员被接入院内,一抬花轿停放在院中。
新郎官刘朗被迎入院子后,就按事先安排的程序,先是拜见岳父岳母以及堂上一些长辈,再与徐家几个兄弟见礼问好,接下来自然就是催请新娘子徐慧出门上轿了。
这催请新娘子出门的活,当然也非刘朗莫许了,而这时,新娘子的娘家人往往会设一些障碍。两个舅子把他指引上路经,就嘿嘿一笑跑开了,他就知道这一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般,新娘娘家人设置的障碍也多是一些文雅之事,比如催嫁诗之类。这些,刘朗也早有心理准备,为了此事,他之前不惜软磨硬泡,把虞允文忽悠过来作了傧相。
有了虞允文这个能人帮手,刘朗信心十足带领几个随从,踏上了前往后院的道路。刚刚转过一道院墙,离后院院门还有一段路,就见前面,一群徐府的下人聚集在一起。他不由暗道,来啦,这大概就是第一关啦。该来的躲不掉,他转头对侧边跟着的虞允文笑笑,就泰然走上前去。
“恭迎姑爷!”那群下人见到刘朗等人来了,连忙都一起躬身施礼,但也没有让开去路。
刘朗知道他们这是讨赏来啦,连忙笑道:“好好,同喜同喜!有赏,每人都有,来呀,把赏钱发下去!”
刘朗这次赏钱准备得充足,而且丰厚,每人两个银珠子,值两贯钱啦。徐家下人,看到他打赏如此丰厚,都喜出望外,立即兴高采烈的,一边恭喜一边散去。
刚到后院门口,又见几个娘子当门而立,刘朗略一环视,都很熟悉,知道是徐家的几位小姐。这时,中间那位徐家二娘子趋前一礼道:“姐夫,你的才名天下尽知,我们姐妹商量了一下,为了不耽误吉时,就请姐夫即兴作两首诗词吧。要求每首诗词里,都含有相思二字。”
今天刘朗满脑子乱糟糟的,一时哪能想到合景的诗词,沉吟片刻,不由说道:“几位贤妹,这个,今天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