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108章


午饭后,也就要做启程前的最后准备了,装满物件的各式箱笼,都搬上了马车,依次等候在前院一侧。徐家男女老少穿戴一新,齐聚在前厅等候。这次送徐慧去临安,由徐烈夫妇带领一些嫡亲的小辈陪同,其余人员都只是在老宅这边送别了。
徐家老太爷徐达虽然对徐慧百般宠爱,但也不会亲自去临安给孙女送嫁。此时,后院正屋里,老太爷上首端坐,徐烈三兄弟夫妇,坐在下首一旁。徐慧已经穿戴整齐,在环儿的搀扶下,进屋要一一拜别家中长辈。
老太爷慈祥地看着跪在下首的孙女,动情地说道:“慧儿,你一向稳重聪慧,这次嫁到刘家,从此就是刘家妇,要好好孝敬尊长,相夫教子,操持家业,不可堕了徐氏家风!慧儿是我徐家一颗明珠,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回来告诉祖父,祖父给你做主!”
“慧儿感谢祖父的教养之恩,一定牢记祖父教诲,不辱家风!”徐慧也是动情地流着泪,再三拜倒,感谢祖父关爱。
“好好,我的慧儿是懂事的孩子,祖父信得过。永明是有大志向的人,你嫁过去后,好生辅佐你夫君,做一个贤妇。孩子,起来,把这个拿去。”
老太爷说完,从身边拿起一个精致雕花盒子,递给了起身过来的徐慧。他等徐慧接过去之后,又说道:“慧儿,这些年,你给徐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祖父和徐家上下都记在心里,自家人,多余的话不说了。这盒子里,有祖父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就是。盒子里还有一枚印章和一块令牌,凭印章和令牌,可以号令徐家各处机构和情报人员。”
“祖父,这,这,慧儿怎能收下?”徐慧听完老太爷说明,急忙要递回盒子。
“慧儿,听祖父的,尽管收下,这些对你和永明以后或许有些用处。慧儿,不要看现在徐家好像很强大,或许以后还要靠着你,他年若是徐家遭遇挫折,祖父也希望,你看在徐家有些微功劳的份上,拉一把。”老太爷语重心长地说道。
“祖父,慧儿是徐家的女儿,关心徐家也是责无旁贷,这印章和令牌太重大了!”徐慧急忙道。
“慧儿,长者赐不可辞,你只须把祖父的话记在心底就行了!”徐烈三兄弟明白老父的心意,相互看了一眼,最后由徐烈说道。
“是,慧儿拜谢祖父的恩赐!”徐慧闻言再次拜谢。
“慧儿,你去跟你叔叔婶婶拜别之后,就下去准备吧,莫误了吉时。”老太爷吩咐道。
徐府后院的一番深情告别之后,前院的准备工作也到了尾声,刘朗也换了一身崭新的礼服,等在了门口,旁边是虎臣拉着的一匹白马。这匹白马还是以前他校场比武时获得的御马,他一直保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御马也就一直养在府里。这次为示对徐家的尊重,特意把这匹唤作“白龙”御马带了过来。
约莫过来大半个时辰,一辆马车在徐家兄弟姐妹的护送下,拉出了徐府大门,刘朗知道那里面一定是徐慧主仆了。接着,徐家各路大神也都出了大门,刘朗连忙上前一一拜见,并恭请徐烈夫妇上马车。
在一阵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声中,车队终于启程,踏上了去临安的道路。徐烈夫妇和徐慧等人的马车,被簇拥在队列的中央,刘朗和徐家一些小辈走在前列,后面是护卫押运着箱笼。古时,结婚前新人要避免见面的,于是,刘朗和徐亮就自愿在队前领路。此时的刘朗,刻意地打扮了一下,端坐在白马上,那真是人如温玉马如龙,与身旁帅得掉渣的徐亮,也有一时瑜亮之感。
“那是什么?”
“啊,是龙呀!火龙现身了!祥瑞呀!”
黄昏前,队伍到了一处山坡前,徐烈吩咐队伍稍事休息,刘朗闲觉无事,就催马上了山坡,举目四处眺望风景。这时,山坡下的队列好像烧开了的水,沸腾起来,一片惊呼声。
刘朗循声望去,只见天空中,红光四射,在红光中,一条云带似巨龙盘旋。这大概就是他们惊呼的火龙了,他心里不禁一阵腹诽,不就是光的折射嘛,很平常的自然现象而已。不过,这时代的人,都非常迷信的,对龙的崇拜,那更是刻骨铭心的,也就难怪了。
那火龙慢慢移动,一会就到了刘朗所在的山坡顶上。他端坐马上,也抬头,好奇地欣赏着眼前奇观,天空中四射的光线,照在他的周围。他身在局中,还没有什么感觉,不过在山下的人望来,仿佛他也浑身散射着红光,都是目瞪口呆起来。
这时,白龙马或许是眼睛感受了强光的刺激,不由昂首一声长嘶。
第一百十章 锦鲤贺喜
白龙马的一声长嘶,惊回了正欣赏奇景的刘朗,也惊醒了山坡下发呆的人们。人们又嗡嗡地议论了开去,刘朗忽有所觉。他看来看天空中的火龙,又回头看看山坡的人们,沉吟片刻,高声说道:“祥瑞现身,是圣君当朝之兆,我等当拜谢上苍恩典!”
说完,刘朗跳下白龙马,跪倒在地,朝火龙方向,三叩首,高声叫道:“微臣刘朗叩谢上苍示兆,我大宋有圣君当朝,大宋盛世将临!微臣将精忠报国,为大宋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听到刘朗的叫喊,以及他的动作,山坡下的人们也一起拜倒在地,山呼叩谢上苍恩典!
奇事又出现了,在刘朗带领众人一番谢恩之后,火龙消失不见了。
刘朗三拜结束,火龙消失之后,立即骑马赶回队列前面。他又跳下马,吩咐下人准备文房四宝,随即针对火龙现身这个祥瑞,就地书写了一封谢恩的折子,命人快马回京上报。
虽然刘朗再三出招,减淡了人们把火龙祥瑞和他联系起来的想法,但这奇异之象,还是在人们身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以致后来,刘朗势大之后,流传各地的种种神奇传说,就不足为奇了。
短暂的插曲,已经被刘朗摆平了,徐烈心里虽然很是震撼,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他看天时不早了,就命车队继续前行,赶到前面一个镇子里打尖。
行行复行行,一行人不久就赶到了一个繁华的大镇子。徐家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徐亮领头带着众人,来到一家豪华的客栈。这家客栈大概是徐家熟店,掌柜的听说徐家人来了,亲自到门前迎接。包下几个独院,各人赶了半天的路,都有些乏了,吃罢晚饭也就各自安歇。
徐烈大概还对傍晚的事,耿耿于怀,就吩咐下人把刘朗找了过去,翁婿二人在一个小房间里,密谈了起来。
“贤婿,你对火龙祥瑞现身怎么看?”
“岳父大人,这事,小婿还真不好说,不管如何,既然祥瑞现身在小婿迎慧妹途中,那至少说明小婿和慧妹是天作之合!”
“嗯,这点老夫毫不怀疑!只是,贤婿当真认为,这火龙之兆是预示着圣君当朝?”
“岳父大人,当今圣上到底是不是圣君,看看他这些年,干了些什么事就明白了,岳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自不必小婿多说。当时,小婿只能那么说,否则会给徐家和小婿带来祸端,您也看到了,那些下人眼睛里都出现了异样的神色了。”
“这事你不说,老夫也明白。现在,咱们翁婿也就私下聊聊。那火龙盘旋在贤婿头顶,久久不去,而在贤婿三拜之后就消失了,这,这是不是预示着”
“岳父大人,不可说!不可说呀,至少在咱们还没有掌握决定性势力时,切切不可说!岳父大人,就当没有这回事吧,以后也不要提了。”
“贤婿,老夫明白了,你放心,老夫有分寸。你也累了一天了,早些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
“是,小婿告退。”
一夜无事,闲话不提。第二天一早,众人陆续起床梳洗,吃罢早饭后,又继续上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车队离临安越来越近了。这一路行来,乡野之间,时时听见人们谈论火龙祥瑞现身的事迹。这种神奇现象,对这时代人,只能归于神秘上苍的预示,刘朗听罢却只是微微一笑。
半上午的时候,车队赶到了一条大河边。大河拦住了去路,车队只能在码头,依次等候渡船摆渡过去。刘朗和徐亮等人始终走在队伍的前面,此时也自然先行过渡,到了河对岸之后,再渐次整理好队列。随着过河的车马增多,刘朗等人已经离码头有一段距离了。
就在刘朗和徐亮双双牵马立在路旁,等待余下的人过河的时候,一个刘家带来的护卫从码头飞奔过来,高声叫道:“公子,祥瑞呀!祥瑞呀!”
刘朗一愣,怎么祥瑞这么多,好像也没看到什么奇异之象嘛,这又是怎么啦?他立即叫住护卫,问道:“何事如此叫喊?”
“回禀公子,刚才少夫人渡河,正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