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34章


挥校蝗缫黄鸪缘悖俊?br />
“多谢刘兄,那小弟就不客气了,请!”徐亮爽快地答应了。
刘朗徐亮边吃边谈,二人都是饱学之士,从诸子百家到诗词歌赋,从天文地理到山精海怪,越说越是投机,时时传来二人爽朗的笑声,刘朗从没有这么畅快过。徐亮更是神情极其痛快,她从小才慧不凡,又是女儿身,注定了知己少,刘朗仿佛就是冥冥中那个最懂她的人。刘朗的一些新奇观点,更是让她震撼,颠覆了她一些认知,继而对他更是敬佩。
众人吃罢,下人收拾好了碗筷。徐亮一脸期待地对刘朗说:“刘兄,小弟与兄一见,真是三生有幸,相谈非常投机,小弟想高攀与兄结为兄弟,如何?”
“好呀!”刘朗望着与琳非常相像的徐亮,倍感亲切,上前拉着他的手,“徐兄,小弟早有此意,不若我们就在这古亭,请天地作证,结为兄弟!”
二人搓土为香,天地为证,一盟到底结为兄弟,又相互叙说年龄,刘朗长一岁为兄,徐亮为弟。二人再重新见礼。
徐亮从身边拿出一块玉佩,递给刘朗,“大哥,这是小弟小的时候,家母所赐,小弟一直佩戴在身上,今天送与兄长作个纪念。他时,小弟不在大哥身边时,看到信物就能记起小弟了。”
“愚兄一定珍藏好!”刘朗接过玉佩送进怀里贴身收好,刚好碰到怀里的物件,想起那对龙凤血玉佩在里面,就顺手拿出一只,正是那凤佩,也没细看就递给徐亮,“贤弟,这是愚兄珍藏之物,送给你把玩吧。”
雪儿刚好看到刘朗拿出了血玉凤佩,不禁叫道:“公子”
“怎么啦?”刘朗疑惑地回头问。
雪儿有些尴尬地说:“公子不是说那块玉佩要送给未来的夫人吗?”。
徐亮闻言眼睛一亮,脸上有些羞红,也不知他想到了什么。不过,他还是把手里的玉佩递过来,“这是给未来大嫂的,小弟怎么能拿?大哥快快收回。”
刘朗把手推回去道:“别听她瞎说,那只是一时玩笑之言。再说,没有这块玉佩,为兄还怕找不到夫人吗?哈哈”
徐亮连忙把玉佩收进怀里,接口道:“大哥既然把玉佩给了小弟,那以后找大嫂的事,小弟来负责。”心里却道,这是上天注定的姻缘么?
“你呀,不说这些了,我们也该启程了。愚兄这次奉皇命体察民情,顺便到江宁查一宗案子,贤弟行止如何?”刘朗笑道。
“小弟也要到江宁去巡视家族生意,刚好我们顺道,小弟陪大哥一起去江宁可好?”徐亮有些惊喜状道。
“愚兄当然欢迎能和贤弟一道,只是愚兄现在微服一路体察民情,行止不确定,就怕耽搁贤弟事情呀!”刘朗微笑道。
“不耽搁,小弟不急,跟大哥结伴而行,正好慢慢欣赏沿途风光呢。”徐亮嘻嘻一笑。
“那好,我们走吧,哦,对了,愚兄还有一个结拜兄弟岳雷,他是岳元帅二公子,也是个英雄人物,有机会给贤弟引荐引荐。”刘朗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好呀,小弟对岳元帅非常敬佩,能够结识他的公子也非常高兴。”徐亮跟随刘朗后面走出亭子,又把四个护卫召来拜见刘朗。
四人连忙向刘朗叩拜:“小的拜见大人!”
刘朗虚扶一下,“你们起来吧,本官这次微服私访,路上你们就喊刘公子吧。”
几人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德清,稍事打尖就继续赶路,其间,刘徐二人经常同车畅谈纵论,感情越发深厚。
这天,众人赶到一个名叫三河镇的地方,听到一桩奇事,就好奇的在镇上住下来。
第三十四章 争婚
三河镇,地处两条河的交汇之处,其中一条河更是直通长江,水陆交通便利,甚是繁华。
刘朗和徐亮一行,这天午时方过,赶到了三河镇,但见人流穿梭,热闹非凡。几人便寻了个酒馆,准备歇息打尖,下午再赶路。酒馆店堂甚是敞亮,里面也坐了近半客人,刘朗徐亮几人一进门,店小二就马上迎过来。车船楼馆的伙计都是眼光精准得狠,一看到刘朗徐亮的气质,就知道不是凡人,更是堆满笑容的,把他们让到靠近窗户的桌子。刘朗徐亮和两个书童自是一桌,留一个护卫在外看护车马,剩下几人坐成一桌。
众人原本就没打算呆多长时间,于是,刘朗招呼店小二有现成的酒菜尽快上来,准备吃好赶到前方县城住宿。店小二见刘朗性情温和,气质不凡,就多句嘴,“客官也是来参与争婚大会的吧?”
“争婚大会?怎么回事?”刘朗好奇地问。徐亮几人也疑惑地看着店小二。
店小二一看知道误会了,赶紧道歉:“对不住客官,小的多嘴了。”
“没事,你给我们说说咋回事吧。”刘朗挥挥手道。
店小二连忙说:“客官是这样的”
原来事情出在三河镇附近有个叫柳树庄的,庄子靠近河弯,住着多半是渔民,庄子东头住着一户张姓大户,与庄户们关系还算和睦。张家人丁不旺,到这一代就仅有一位女儿,更是爱如掌上明珠了。张家小姐自小娇惯任性,和庄子里的小孩玩在一起,可谓日久生情,长大后和元姓渔民的儿子相爱了。张家原本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拗不过女儿苦求,同时对元家儿郎也很满意,就勉强同意了,但要求元家儿郎入赘张家。元家也是一根独苗,自是不同意,这事就僵住了。又架不住二小的寻死觅活,张家和元家苦商无果,最后张家抛出三个难题,给元家一个月时间去寻人破解,大家各凭天命。若是到时无法破解,元家儿郎入赘张家;若是破解了难题,张家女嫁入元家,张家并承诺拿出一半家产作嫁妆。元家父子也是硬气,当即同意了,并扬言只要谁能破解难题,就把张家承诺的巨资作为谢礼。张家看到元家的诚意,也没有反对,甚至看在以后两家关系上,更是帮着宣传。张家一半家产何止千贯,这条消息迅速成为人们的焦点,传向四面八方,这月余引来了不少碰运气的奇人异士,可惜无一人能够破解。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到了现在,人们已经不关心那婚约如何了,只是好奇那难题能否有人破解。明天就是约期的最后一天了,不少人都在期待奇迹的出现。
“哦,倒也是一桩奇事,不知那三道难题是什么?”徐亮笑道。
店小二赶紧答道:“回这位公子,张家提出的难题:一是不许翻动和破坏石瓮,让一个大石瓮里的水自己流出来;二是张家大院里有一块千斤巨石,要求一个人独自把石头搬起来,放到另一边去;三是红烧活鲤鱼,要求鲤鱼烧熟了,但看上必须象活的,在盘子里能够动才行。”
刘朗听店小二说完,微微一笑,心说,泥马,也太简单了吧,纯粹送钱嘛,放在前一世,不被人鄙视成钱多人傻才怪。但他也没忘了如今处在这时代,此时的人不知道那些知识也不奇怪。
徐亮正皱着眉头作沉思状,忽然发现了刘朗的表情,急道:“大哥能够破解了?”
刘朗看着徐亮一脸期待的样子,笑道:“有些眉目,贤弟若是有兴趣,我们不妨就在此镇住下,明天去柳树庄见识见识,怎样?”
“好呀,好呀,小弟明天拭目以待,看大哥大展神威,破解难题。”徐亮急忙说道。旁边两个书童也是一脸喜容。
真是小孩心性,好奇心这么重,刘朗轻轻摇头一笑,又问了店小二柳树庄的路径,拿出一点碎银子打赏给他。店小二千恩万谢地告退。
众人饭后,寻了一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吃罢早饭,留下一个护卫守在客栈里,刘朗和徐亮带着众人赶到柳树庄时,已是人山人海,张家特意到县里寻了捕班,派来几个差人维持秩序。
张家大院里除了靠厅前一小块空地,其余都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当然也可能有来碰运气的。前厅口走廊上摆了几张椅子,中间椅子上坐着一位中年男人,看穿着应是主人张员外;左手边坐着一个官爷模样的人,大概是来维持秩序的领头人;右手边两张椅子上坐着的正是元家父子,虽也穿着新衣服,但很朴素,脸色也较差。元家老汉约五十开外年纪,威武不凡,看上去不像个渔夫倒像个将军,元家儿郎十七八的年纪,也是一脸英气。
此时,一脸兴奋的莫过于张员外。张员外望着面前众人,对自己能想出如此高大上的难题,很是得瑟,又想到如此英气的儿郎即将入赘自家,更是满意,女儿的眼光不错呀。他扫了一眼众人,略放低调,对元家老汉说:“元家兄长,你看今天时辰不早了,是否开始了?”
元家老汉连忙说:“请张员外自便。”今天最后一天,但愿出现奇迹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