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无归路》第324章


史进宇也愈发觉得奇怪,说道:“我刚刚去医务处,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医务处说,田医生今天凌晨接了一个病人,病人情况严重,结果那病人好好的,非说是田医生咒自己,然后就起了纠纷。但是等医务处感到的时候,田医生却说不用医务处管,也没让叫警卫处。结果两人进了办公室没多久,病人好像就妥协了。”
“这又怎么了?也许是给了优厚条件吧?”关政说道。
史进宇摇摇头,说:“这可不是,最奇怪就奇怪着这里,田医生阻止了医务处的帮忙,而是把她拉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往常来说,这样的事情都会选择交给医务处,因为医务处维护医生的身体健康和医院形象。”
“所以这里头有事儿,还要去查。”关政点点头,说道。
史进宇感叹说道:“不过这可不易啊,两人之间又不认识,总不能去问问吧。”
关政陷入一定思考,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呢?
许久妍这边也没好到哪里去,案件破不了就已经够闹心的了,还要顾及着这帮同事的心思,真的是身心俱疲。
田宇明照常开例会,大伙儿都围在桌前,田宇明扫了一眼,问道:“于淑慧呢?上哪去了?”
旁边的一个小警员说:“于主任在那我们也不知道,刚刚就没见她了。”
田宇明也不着急,说:“你去天台看看,把她给我叫回来。”
小警员跑出去没一会儿,于淑慧就跟着进来了。田宇明伸手致意,说:“来,坐下吧。”
田宇明清清嗓子,说道:“咱们今天就说说韦强啊。这韦强落网也有快半个月了,我们从这里得到的消息还是那么多,这也没有进展呐,我们一起坐下来,集思广益,看看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让韦强开口说话。”
川哥先说道:“我觉得啊,韦强发生了很大的精神变动,这是不太正常的。我听看守的人说,韦强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什么要上天了,还是啥的。那警员和我说的时候都快吓哭了。”
田宇明说道:“许警官,你对着心理学方面比较在行,你怎么看呢?”
许久妍思索一下,说道:“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这主要是指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和突然出走。但是我觉得韦强还没到这种程度,这些危险行为是受特定的精神症状支配的,其中就包括命令性幻听,这种幻听生动具体、来去突然,内容多具有威胁性,病人对此难辨真伪,并且绝对服从。
例如,幻听让病人去死,病人会毫不犹豫地采用跳楼、自缢、用头撞墙等残忍的方式自杀。这种自杀往往突然发生,家属看不到任何先兆,只是在事后,病人才肯说出,是一个“声音”让他去死。因此,这种自杀极具危险性。”
第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不断
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这主要是指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和突然出走。济南华夏医院的专家讲:这些危险行为是受特定的精神症状支配的,其中包括:
命令性幻听:这种幻听生动具体、来去突然,内容多具有威胁性,病人对此难辨真伪,并且绝对服从。
例如,幻听让病人去死,病人会毫不犹豫地采用跳楼、自缢、用头撞墙等残忍的方式自杀。这种自杀往往突然发生,家属看不到任何先兆,只是在事后(如果自杀未成功的话);病人才肯说出是一个“声音”让他去死。因此,这种自杀极具危险性。
再比如,一位病人凭空听到声音,称赞他如何有才干,让他在次日午夜之前到某地接受一项重要的“任命”。于是,病人在不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便走出家门,登上了去外地的列车。
总之,由于命令性幻听在内容上的危险性、在时间上的不可预测性,家属对此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发现病人存在这一症状,家属要时刻陪伴在病人身边。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送病人住院。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即:病人认为是谁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病人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
对已经明确表示出自杀观念的病人,家属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躲躲闪闪,要主动与病人讨论自杀的利弊,帮助病人全面、客观地评估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另外,这种病人在自杀之前,是经过周密考虑,并且做了充分准备的,例如写遗书、收拾旧物、向家人告别、选择自杀时间、准备自杀工具等。这类病人的自杀方式也是比较温和的,多数是服药自杀。因此,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攒足够数量的药物,这时就能看出由家属保管药品的重要性了。只要家属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是不难早期发现病人的自杀企图的。
药源性焦虑: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是发作性的,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也有的病人在打长效针以后的2~3天内出现上述表现。这种时间上的规律性,有助于家属判断病人的焦虑情绪是否由于药物所致。病人急于摆脱这种强烈的痛苦,会出现冲动伤人或自伤,这些行为只是为了发泄和解脱,并不以死为最终目的。家属可以在病人发作时,给他服用小剂量的安定类药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或品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人的焦虑发作。
极度兴奋:病人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兴奋。如果在家里护理病人确有困难,则可以强制病人住院治疗。
综上所述,与精神病人共同生活,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只要家属深入了解病人的精神症状,有的放矢地观察和护理,是完全有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病人的危险行为的。
第四百三十八章 责任来信
许久妍详细地说道:“通过直接告知嫌疑人“根据你目前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要记录在案了”,即以记录的方式反映犯罪嫌疑人沉默拒答的恶劣表现,阐明不利的后果,使犯罪嫌疑人滋生害怕被认定有罪并被重惩的恐慌心理,只好做出说话的妥协选择。
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告知嫌疑人,现在沉默不愿意供述,我们给你记录下来,是你自己选择默认不说话的,到时候可别说是讯问人员不让你说的,到那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以此调动其趋利避害的行为方向。
在审讯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合理的方法,结合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帮助嫌疑人改变沉默行为,把握住审讯活动的走向,才能达到讯问的目的和效果。”
旁边的小警员“哼”了一声,说:“您这些都是关政警官的理论,说句不好听的,这也不是您的呀,理论的东西谁不会说啊?干说也没用啊。”
许久妍当时就愣在那里,脸瞬间就变红了。田宇明一个刀子眼飞过去,那小警员才闭了嘴。田宇明赶紧打圆场,说:“说句真的,韦强现在还是比较危险的状态,我们现在啊不太能太着急,也不能这么放任不管。精神状态的障碍只有在药物诱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治愈,但是我们现在还在等检测报告,所以还是需要时间的啊。”
许久妍继续说道:“审讯技巧是技巧,但这和实战还是不一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