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第18章


各小组展开了各自推荐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同学们轮流充当展览者与参观者,要求礼貌用语。并虚心向小制作主人请教如何制作,可提问、提建议。最后全班谈推广、参观时感受体会。
师:同学们,这次“推广会”取得圆满成功,但还没有结束,准备把“推广会”推向全校,好!下课!
怎样写好植物作文(十六)
写好我最喜爱的植物,是训练小学生观察描写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我在班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总结出写好植物“五字法”:看、闻、摸、尝、诊。现介绍如下。
“看”,就是用眼睛观察。确定了描写植物对象后,从远看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中间到旁边。例如,我校的桐树花开放了,我带领学生看花,分茎枝叶花、花蕊、花瓣、花脉、花边、花根,把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构造等观察仔细,记录下来。
“闻”,抓住植物重点部分,通过嗅觉、触觉等感官的“闻”,做更细致观察。例如写桐树花,花朵显然是重点,我让同学们闻一闻它的香味。有的说,它清香;有的说,它芳香;有的说,它淡香;还有的说,它醇香;……分别让同学们记下来。
“摸”,摸是用手及各个感官去触摸。桐树花同学们有的用手轻轻抚摸,有的放在脸上触摸,有的用嘴唇吻摸,还有的用手指头搓摸,……同学们说,桐树花细腻光滑、润滑、柔绵,像绸缎一般。
“尝”,是用舌头观察,让同学们尝尝桐树花的味道,同学们说它的甜中有酸,像用水拌少量的蜜似的。
令人更加欣慰的是,在实地观察过程中,有的同学还能用耳朵听花在风中的声音;还有的同学还能想象出花在说话:“欢迎你,小同学!”就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通过这样的观察,对植物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
现场观察中,我让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有的同学问:“老师,桐树花的学名叫什么?是否它还有另外的名字?”有的问:“老师,桐树花它有什么用途?”还有问:“它为什么有这种味道?”等等。我给以一一解答,还有些教师也弄不清的,例如有个学生问:“为什么桐树花像个小喇叭?”我就让他们可写信问科学家,可查阅课外资料,还可问家长,只有弄明白了疑问,才能写好植物。
“诊”就是当好医生,为植物诊好脉。
⒈首先诊断你描写植物的特点,你写的植物与其他植物有什么不同点。例如写花的姿态可从未来和盛开的开败的来写。可用弯着腰写未开的;昂着头写盛开的;无力地低下脑袋写开败的。聚在一起和互不相关的,伸在外面和躲在里面的等多方面写。
⒉诊断出你写植物时运用联想没有?例如写花的姿态,把藏在里边的说成是“羞答答地不敢出来见人。”
⒊诊断你写出了感情吗?花草也是有情物,写出感情也是点明中心,升华主题非常重要的一步。例如桐树花为净化空气,调节环境,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奉献,它是环保小卫士,要求人们的少,给予人们的多。这样就给读者真实鲜活的感觉。
⒋诊断你写的顺序说清楚了吗?是否按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写了?可按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顺序写,也可按枝——茎——叶——花顺序写,这样条理就清楚,层次也分明。同时,让同学们对植物长期去观察并做好记录。
通过这样的引导,我们班邓林刚写了一篇《桐树花》:
我们学校校园的桐树花开放了,有小喇叭那么大,中间的花蕊是米黄色的,一粒粒米娃娃紧紧地抱着妈妈,不离她的怀抱。它的花瓣由五片心形的单片组成,有黄色,有白色,有紫色,有蓝色,还有粉红色。非常好看,一个个桐树花形似个小喇叭,我一进校园就好像听到“嘀嗒嘀嗒”的喇叭声。它们手拉手,紧紧地簇拥在一起,非常团结。它们又像小喷泉,非常精致可爱。花蕊上铺满了花粉,用手轻轻触摸它们,像绸缎一样光滑湿润;用鼻子闻闻,就会嗅到淡淡的清香。每当太阳出来,桐树花姐妹个个露出笑脸,迎来许多蝴蝶和蜜蜂……
凋谢的桐树花花瓣不像许多花朵那样,一片片脱落,而是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为经过孕育的花蕊提供营养和温暖,然后逐渐地变黄变枯最后一起脱落。
花瓣脱落后,露出一个个像花骨朵、小棉桃一样绿绿的亮晶晶的东西,这就是桐树花种子,又像一顶顶小帽子,藏在桐树叶子中间。
我爱桐树花,因为它用自己短暂而美丽的生命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实践活动?我当小记者(十七)
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我要求同学们当好小记者,随时采访、积累,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现以“我当小记者”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上课铃响了,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踏上讲台,满面春风地说:“同学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和‘焦点访谈’节目吗?”生:“看过!”“那些支持人为什么能够做出那么精彩的节目?”生1:“那要先采访。”生2:“还要想好播什么内容。”师:“对,主持人既要做好前期的采访工作,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通过剪辑加工,形成表达一定主题的节目。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我当小记者’活动,做一个采访类的节目,愿意吗?”“愿意!”全堂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师:“同学们想一想,哪些人值得我们采访呀?为什么?”生:“我说应采访我们的班长,因为她对工作负责,助人为乐,学习好。”
师:请说具体点。
生:我们的班长每次放学时,都要强调值日生关好窗户,有时还自己亲自关窗。她的同桌病了,她主动买药请来医生,她每次语数考试总是双百分。
师:很好!还可以采访其他人吗?
生:老师,可以采访你吗?我们以前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一见作文就头疼,自从你教我们作文课后,我喜欢上作文了,还有习作在报刊上发表了。
师:可以呀,欢迎同学们采访,有问必答。
生:我想采访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为我上学而在辛苦地劳动着;我还想采访我的小弟弟,他把那么多的玩具奉献给幼儿园小伙伴玩……【奇书网﹕】
师:是呀,只要你觉得哪些人有可取之处,都可以采访。
师:你们确定了采访对象后,是不是就直接去找人家呀?
生:不是——
师:根据以前我们讲过的知识,应注意什么?
生1:采访前,先把要了解的问题记下来。明确采访目的。
生2:采访时,先列个采访提纲,提问要有礼貌,要得体。
生3:采访时,边听边记,把重要的人和事、数据记下来,有条件的带个录音机、照相机。
生4:采访后,把采访材料整理一下。
师:大家记性很好,能把以前老师讲的知识记在脑海中,相信大家一定会很漂亮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任务。现在可列个表供大家参考。
板书:
采访记录表
师:好啦,同学们可以自由采访了。下周再见!
一周过后,我再次踏上了教室讲台。
师:同学们,你们当了小记者,采访了身边的人了吗?
生:(齐答)采访了。
师:谁能说说自己采访过程?
生1:我采访的是购物中心的副经理。
师:你怎样采访的?
生1:我共总问了他三个问题。一是购物中心有什么特点?二是购物中心经济效益怎样?三是他今后打算。
师:能选一个讲给大家听吗?
生1:我先问购物中心有什么特点?也就是说和其他商场超市不一样处?他笑着告诉我,购物中心没有伪劣产品的假货,都是直接到生产的厂家进来的货物,并对消费者承诺,假一赔十。第二个特点是天天平价,厂家价直销,盈利小,只求多销。第三个特点可以退换,买的货只要在三天内都可保退换……
师:很好,你采访得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2:我采访了我的同桌汤国强,他助人为乐。有次数学考试,曹戈忘了带直尺,汤国强同学把自己新买的直尺折断,一半给曹戈用,另一半自己用。
师:很好!同学们回答时都很注意从一点讲开去。我们写作文时也是如此,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要能从采访内容中选取一点写详细就具体了。
(学生互相交流)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