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第17章


同学们个个恋恋不舍,不见离开课堂,“下课!”老师再次宣布下课,走出教室……
四、教后记。
我感到这堂口语交际课很成功。首先多向互动,创设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等多种交际情境,激发了学生交际热情,提高了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其次把课堂引向课外,拓宽了口语交际的空间,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一堂“即兴作文”课(十四)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教师命题——板书要求——审题——选材——列提纲——习作——讲评这样一个旧的教学框架中,我发现绝大部分同学仍处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境地。即使写出来的习作也缺乏儿童生活气息,少有创新作文。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让儿童敞开心扉呢?我在作文系列实验中,进行了“即兴作文”练习。
“即兴作文”就是真切地感悟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学生随机留住瞬间即逝的素材,实实在在地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学生舒展手脚“我手写我心”,无拘无束飞扬个性进行作文。
现在以一堂课来体现“即兴作文”之妙。
上课铃响了,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踏上了讲台,突然发现墙角有个浑身灰尘污垢的吊针瓶站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我灵机一动,顺手捡起吊针瓶把它挂在黑板的一角,顺口说了一句:“多么可怜的吊针瓶啊!”望了望同学们,他们用惊奇的眼光望着我。我又加重了语气:“吊针瓶啊吊针瓶,你真命苦,又有谁会想起你呢?”这时米娟同学站起来红着脸说:“老师,都是我不好,我用它盛过水,水用光了,放在墙角里的。”汤国强同学举起小手站起来说:“是我不好,今天当值日生时,没把它倒在垃圾箱里。”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们纷纷“检查”自己,话匣子终于打开了。我则在一旁“点睛”式的引导:“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设身处地地当一回吊针瓶吧!”同学们乐了,个个跃跃欲试。我顺势提出:“你们能把你们刚才的想法、建议、忏悔、联想、回忆写下来吗?”同学们奋笔疾书,教室里只能听见蚕吃桑叶似的写字声……
约十五分钟后,一个同学交上来稿件,附片段:
我是一个吊针瓶,我生下来就准备献身为人类服务。我无怨无悔地为病人效劳,为病人赶走病魔,迎来健康。我的汁液奉献完了,只剩下个空壳,但人们并没嫌弃我,把我洗净消毒,用我盛水、装酱油、醋、油,我有时被小学生当水瓶带到教室里,谁知他用光了水把我放在墙角不理睬我了。我受尽折磨,蓬头垢面、孤苦伶仃,我要抗议,我要申诉……
字字句句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改变了以往编造、拼凑的现状。
我又看了看相继而来交上来的稿件,哈!一个个富有个性的题目跃然纸上:《哭泣的吊针瓶》、《吊针瓶自述》、《由吊针瓶所想到的》、《打吊针》、《老师与吊针瓶》……体现了孩子们独创性,从而实践了“从动机走向目的”这一心理规律。当我看着一篇篇无拘无束的习作时,我激动万分。《新课标》一再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的观点,这样,同学们久而久之会自然养成创意表达的习惯。当我看到宜雪珂同学的习作《李老师与吊针瓶》时,我放声朗读起来:
当我看到黑板角挂着的吊针瓶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天早晨,上课铃响了,可是班主任李老师还没来,班长说:“李老师病了,发高烧,今天不能上课了,同学们自由学习第9课。”话音刚落,教室门开了,李老师满脸苍白地站在讲台上,她笑了笑,李东波忍不住地问:“老师,你的病……”李老师用虚弱的声音说:“不要紧,不要紧。”那节课,我们听得多么专心。
第三节课后,我到李老师办公室送课堂作业本,一进办公室,我惊呆了,李老师桌旁的上窗钩上吊着一瓶白晃晃的吊瓶,左手打着吊针,右手在批改作文,旁边的医生阿姨埋怨说:“谁让你趁我不在私自拔掉吊针去上课?上课比人还要紧?”这时,泪水一下子迷蒙了我的眼睛,心里默默地说:“多好的老师啊!”
我读完这篇习作时,泪水盈眶,被宜雪珂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多好的一篇习作啊!
接着,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人人读习作,小组进行个个评议。我引导学生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让教师走下裁判席,让学生对差生“挖闪光点”,这种评价方式独特有趣,便于学生操作,从而真正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大激发了学生习作积极性。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在这堂“即兴作文”课中,不愿离开教室。我深感作文探索实验成功的快乐。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教室……
“一次小制作”习作教学课(十五)
“一次小制作”是把活动与习作紧密联系起来的实践性习作课。怎样使学生快快乐乐活动轻轻松松作文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于是,在上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小制作、工艺美术资料,收看《大风车奇思妙想》影视节目。让他们模仿或独立创作一至两件小制作准备带到课堂上展示。同学们喜形于色。
上课铃响了,我带着小制作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及小制作并附介绍文字走进教室。看看同学们人人的小制作摆在课桌上,顿时,心花怒放,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小制作展示推广会”几个大字。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宣布“小制作展示推广会”隆重举行,我自荐担任大会主席。
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展区,小组长任展区负责人。要求各小组合作展示、推广,让更多的人学会本小组的小制作。最后将评出最佳展区和优秀参展员。奖品是老师的精美小制作。同学们,“推广会”第一回合:强力推荐。
生:各小组认真交流、欣赏、评议,并选出一件作为“强力推荐”佳作。各组商讨推广妙招。
教师巡回听取、指导。课堂气氛热烈。
师:好啦!现在各展区选派代表推广本小组佳作。你们回顾一下本单元文章,并阅读“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一文,了解如何介绍自己的小制作了。(教师板书)
⒈小制作材料主准备介绍要齐全;
⒉制作过程、步骤介绍要清楚;
⒊小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⒋小制作中自己的感受如何?
现在各小组选荐代表上讲台展示小制作并演讲。
一组组长宜雪珂手捧布娃娃走上讲台,她指着布娃娃演讲:
这个布娃娃是我的小制作。准备材料:白布、红布、墨绿色的布、剪刀、针线、棉花团彩笔及染料。
制作时先取两块白布,用剪刀剪成圆形,用针线四周缝,露出个小洞,把棉花团塞进去再把小洞缝好,再用彩笔在白布上面画上眉毛、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头发,布娃娃的头就做好啦。接着做身子、胳膊、腿都照上面方法做。然后给这些连接成可爱的娃娃,再系上彩色裙子。最后从画报上剪一个娃娃帽子戴在上面,布娃娃就做好了。
做时注意各个部位长短胖瘦要均匀谐调,色彩调配,缝布时别让针刺伤了手。
我感到这次小制作要独立思考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
接着第二组的米娟介绍了本组强力小制作“宇宙飞船”;第三组冯帆介绍了“小汽车”制作;第四组杜晓锋介绍了“小手枪”的制作,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经过大家评议,宜雪珂获小制作一等奖,米娟、杜晓锋获二等奖,冯帆获三等奖,教师当堂把自己做的小制作“飞机模型”奖给第一组,二等、三等奖分别是小书签一枚。
师:好,同学们,你们各自根据自己的小制作,为它写推荐介绍文章,并设计好标题,如“如何制作……”“有趣的……”等,完成后将与小制作一道展出。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没有小制作的学生,鼓励他先写一篇自己的小制作设想及制作过程。
写完稿后,小组成员合作努力,听听别人的,念念自己的,互相帮助、修改,完善彼此的介绍文章。
最后掀起活动新高潮。
师:好!现在各小组成员合作为自己的展区设计主题,如“变废为宝”“我们的杰作”等,并附上简短的广告词。
各小组展开了各自推荐介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