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岁月静好》第192章


刘璞怒而拔剑,“你……”
可却说不出话来,他心口一疼,那疼痛就好像燃烧的火,瞬间从心口弥漫到全身,可那疼痛却是冰冷的,冷得他浑身挛缩根本不能舒展。
他翻着白眼,死死地看着他寄望了一辈子的繁华宫室,只觉得天晕地转,一切都在旋转着离他远去,在看这世界的最后一眼里,他看见梳着奇怪的竖髻的张静安和袁恭携手从外头进来,雪白的小脸,笑颜如花……
这便是他看到的世界的最后一眼。
刘璞被鸩死,他?下的兵马自然烟消云散。
这些韩毅等人也是早有准备的。
就连金显此刻也反应过来,这几日的宫墙风云是个什么味道。然后瞬间转换了角色。将朝堂的秩序重新抓了起来。
八月初三这一天,老皇帝又一次叫了刘梁到身边,说不清楚第几次问他,“你答应祖父的,留你二叔一条命,你能不能做到?”
刘梁心想,祖父,您这样熬着,难道还能熬到二叔寿终正寝吗?二叔那样的废物,如今都成了这个样子,我杀他何必呢?天子天子。天下独一无二的那个人,可当真谁也不想做那个杀尽了所有亲人才登基的那个人吧。就算为了好名声,我也一定会将二叔好好养着的,养成一只猪就好了。
反正这只猪,永远不会下崽了。
于是,他又非常诚恳地答应了老皇帝一遍。“祖父,你放心,二叔一定会活得好好的。”
老皇帝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终于驾鹤西去了。
他最终为了天下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也最终为唯一剩下的儿子求了最好的归宿。
刘易的党羽被一一剪除,徐继被杀,徐氏被赐白绫,廖贵妃圈禁冷宫,户部尚书刘达流放,工部侍郎黄工站流放……
刘易自己被圈禁在襄王府里,在襄王府外筑了三丈高的城墙,刘易开始的时候,还很不死心的,让人扶着他爬上墙头往外头看,侍奉的太监就吓唬他,“王爷啊,别站那么高,都说冤死鬼喜欢扯裤脚,您小心着吧……”于是他再也不敢登高。
后来暴饮暴食,当真胖成了一只猪,最后酒喝多了,直接淹死在了襄王府的荷花池里。这些都是后话了。
袁恭在此次宫变当中真是角色复杂,不少人都被他骗的一愣一愣的。
最最想不开的人,除了他的父兄之外,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从诏狱当中爬出来的金显。
他如今当了首辅,可是他还是因为当初被袁恭关进诏狱耿耿于怀。
他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执拗,他当初力排众议,从一干年轻人当中,选了才二十出头的袁恭带兵去守黑山口那样的重镇,袁恭给他长了脸,他就认为袁恭是他的门生弟子了。
当初袁恭在黑山口失踪,人人都说袁恭可能是战死了。
他更是给袁恭不断挣取了哀荣谥号,对张静安也是慰问有加。
可袁恭是怎么干的?
袁恭先是不吱声跑去鞑靼把刘易弄了回来,这也就罢了。
不知者不罪嘛。
可后来袁恭和刘易搞在了一起,他差点气炸了肺不说,在袁恭将刘璞又引入京城的时候,他简直恨不得生吃了袁恭的肉。
当然最后峰回路转,事情又回到正轨了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袁恭的算计。
可他还是没有想开。
他认为他看上了袁恭,袁恭也应该看待他如父兄一样啊,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能商量他来办呢?
袁恭行事,明显不是君子之道,这兵行诡道有失君子之风。
因此对袁恭颇多微词。
姜武就劝袁恭,“莫要与那死老头计较,谁会跟他混啊,动不动死谏,有用吗?要不是我们兄弟暗中保他,他早被刘易搞死在诏狱里了,别理他就是了,他再敢阴阳怪气的,你不好意思,哥哥我上,我任凭他舌灿莲花,哥哥我拿出他在诏狱里那封给他老婆的书信羞死他个老不修的……”
袁恭赶紧劝住了他。
不过大约金显也没真的就要和袁恭过不去。
他颇不情愿的还是挑了一个孙女嫁给了袁恭的小舅子张敬轩,还将袁恭的堂弟袁江介绍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胡光做弟子。
倒是最不好办的是朱山。
朱山信任袁恭,可袁恭最后还是摆了他一道。
当初跟刘易的还能有一条性命。
可跟刘璞的,却基本都逃不过一剐。
朱山也是可怜,因为得罪了刘能被逼反到刘璞那边,终究是站错了队。
就算袁恭和他有私谊,他名声太大。得罪的人也太多,也逃不过一死。
袁恭琢磨着怎么才能想想办法,他反倒劝袁恭不要乱来。
他并不想活,这争夺天下的事情,原本就是成王败寇,没什么道理可言。他早死,他的孩子尚且早些摆脱阴霾重新做人。
他的妻儿如今还留在蜀地,只拜托袁恭能如当年一样关照就是了。
袁恭送他一行,专门请王镇从四川来京见了他一面,当面允诺照顾他妻儿。
袁恭还是走了姜武的门路,没让他进诏狱受那千刀万剐之苦。一杯毒酒,送他上了路。
再有靖江王与程瑶。
刘梁当了皇帝,自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当初要不是靖江王假意跟刘璞勾结,刘璞也不能轻易就被袁恭给忽悠进了京城。
靖江王是铁杆拥护他的人,他怎么能不站在靖江王一边?
再说了,靖江老王妃算个什么东西?他新皇登基的大功不赏难道还要给你这个缺心眼的老太婆面子吗?
程瑶和靖江王的孩子都要落地了,肯定得封王妃,孩子生下来,女孩是郡主,男孩就是世子,直接就下圣旨,谁还给你商量啊。你也不用进京了。以后也别进京了,都那么老了,就好生呆在福建,过你老太君的日子吧。
靖江王我送广州去了,广州府新开澳门,黄埔两座大港,靖江王就带着王妃去给朕练水军好了。
他虽然大度,可是张静安却没有这么大度。
她和程瑶的性格其实很像,不像也不能混在一起,一混就如胶似漆,只不过程瑶看起来斯文内敛。可张静安就直白的多了,她去探望程瑶,就能在靖江王的府邸里说靖江王叔禽兽不如。
程瑶本来没有哭,可都被她说得哭成一团。
弄得靖江王明明长他一辈,还得去低声下气求她赶紧走吧,别影响程瑶安胎了,程瑶气性已经够大的了,这孩子都要落地了,也没给他好脸色看呢。
他是脸皮厚,豁出去了,可他担心程瑶肚子里的孩子啊。
他打算让程瑶在京里生产,然后再一起带着孩子去广州赴任。
倒是王文静要早走一步。她靠上了靖江王这个大靠山,哪里还会被父兄所限制?她打算要做天下第一的大海商,如果可能顺便做下天下第一的女海盗,到时候威风八面的,不嫁人也一样天下留名。
别看程瑶做了王妃,张静安做了候夫人,到时候史书上说不定籍籍无名,还不如她王文静呢。
这一年金秋,刘梁登基满了一年。
袁恭请旨,想去大同带兵。
刘梁就私下和他抱怨,“表姑夫。您不留在京里帮帮朕吗?金显这死老头实在太可恶,又臭又硬,难怪皇祖父当年死活不待见他……”
这个世界上,谁都知道金显又忠又能,但是金显的脾气也确实让人恐怖,袁恭自己也很怕他,更不要说他何德何能能和金显对上啊。
他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去带兵,离开京城这个是非圈子,去走走看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张静安就瞪大眼睛看着刘梁,“皇上,你不是说,我帮了你,你将来势必关照你表姑夫的吗?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呢?”
她这么跟刘梁说话,差点吓掉了袁恭的真魂,可刘梁只是叹了一口气,居然走过来,挤到张静安的椅子上跟张静安挤在了一起,“表姑啊,朕不容易啊……”
叨叨咕咕地居然说了很多他父亲还没死的时候,他是如何和张静安一起在玉太妃的玉林宫玩耍的事情。
其实张静安也说不好。刘梁是不是真的不想当皇帝,最后逼不得已当上的皇帝。
反正他确实一直怀念当初当皇孙时候的岁月。
最后刘梁还是一道圣旨,封了袁恭宣府总兵,让他这个世袭罔替的侯爷去驻守宣府了。
袁恭走的时候,袁海还是跟他一起去了。
三老爷最终还是把老太爷从长房接了回来。
老太爷回来了,老太太的病也就好了。
可老太爷只不过又熬了小半年就去了。
去的倒也安详。
刘梁等到老太爷死了才削去了国公府的爵位。
现如今国公府已经不是国公府了,已经被内务府收了回去。
国公爷带着妻儿搬了出来。变成了袁家长房而已。
袁兆疯了,只能被关在家里,刘梁没跟一个疯子计较太多,刘易他都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