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辆火车去三国》第114章


“公子!”
张宁打断了林浔的话,她的脸上的红色越来越盛,整张脸上已经红彤彤一片,连同脖子那边都是如此。
“嗯。”
“你说,我听着呢!”
林浔又是紧了紧握在手中的那只手。
“公子,其实,我一直有一件事想做,但是遇到了爹爹被抓的事,然后拖到了现在。”
“我想在这最后一刻,去完成我的心愿。”
张宁看着林浔说道。
“好,你想要什么心愿,我一定会帮你一起实现的!”
林浔立即满口答应说道。
“噗,傻公子,我都还没说是什么心愿呢!”
张宁再次笑出了声。
只是这样的笑容,却是让林浔的眼泪再次流了出来。
“林公子,你还记得你教我的第一首音律吗?”
张宁轻声说道。
“记得,记得!”
林浔立即开口说道。
“我其实,一直想唱给公子听。”
那首歌的名字,叫做。
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
抹去雨水双眼无故地仰望
望向孤单的晚灯
是那伤感的记忆
。。。
张宁那原本银铃般的嗓声,因此在生命的垂危之际,略带嘶哑与低沉得响了起来。
再次泛起心里无数的思念
以往片刻欢笑仍挂在脸上
愿你此刻可会知
是我衷心的说声
。。。
张宁继续唱着,眼中流光溢彩,再次唱了起来。
喜欢你那双眼动人
笑声更迷人
愿再可轻抚你
那可爱面容
。。。
声音越来越轻,但是勾起了无数回忆的林浔,眼中的泪水,却是越来越难以抑制。
挽手说梦话
像昨天你共我
。。。
哽咽着唱至最后一句,张宁心满意足地望了沉醉在其中林浔一眼,然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林公子,我们。。。来世再见。
第一百四十章 后续
?火车到达了宜阳已经停了下来。
林浔下了车,进城买了最好的棺木,然后找到了一直焦急等待的华佗等人,待人员集齐完毕之后,然后开启火车开往了冀州方向。
抬棺入土。
林浔把张宁,埋在了第一次与她相遇的那座山脚之下。
刻字立碑。
碑文之上,林浔含着泪,写下了“张角之女——张宁之墓”。
从前,张宁对于林浔那朦胧的感情,林浔也很明白,只是林浔作为穿越者的林浔一直没有挑明,继续暧昧朦胧着。也许直到张宁终于鼓起勇气主动说出救出张角后以身相许的承诺,那时的林浔,也终于认清了自己的感情,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的本意,就是在这件事情过后,挑明和她的关系,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只是,命运就是一场泥石流。
林浔还来不及品尝生命的芬芳,就已经淹死在了悔恨的海水之中。
周围还有着叶语晴、华佗、赵云、戴新、岑义等五人,他们皆是神色哀伤地站在了林浔的身后。
张宁也算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在最近的几个月中都是朝夕相处的人,而且身为大姐姐的张宁,一直很照顾着他们。但是这好好的人突然就没了!这让当时得到张宁死讯的他们都难以置信。而这刻看到张宁的棺木下葬,亦是心中难受,悲伤不已。
愁云,惨淡。
“他日再临洛阳,我必将踏平整个皇宫!”
林浔站在了张宁的坟前,郑重地说道。
守着张宁的孤坟七日,林浔带着他的一众公司成员们,离开了此地。
………
而在林浔开着火车离开洛阳之后,洛阳之乱的余波还在继续。
所剩不过千人的羽林军向着弑君者赵忠追杀而去。
而赵忠那志在必得的最后两箭都没能杀掉林浔,因此弃了射神弩,面对羽林军的追捕,竟然没有直接逃跑,反而直接又另带着一批死士杀向了皇宫,挟持了汉灵帝的皇子刘协与刘辩,以此逃离左右羽林军的追杀,并胁迫朝廷百官不敢轻举妄动。
而洛阳城门外,打着“清君侧,诛宦逆”名号的董卓,带领着属于他的西凉铁骑,在袁绍的带路下,开始进入洛阳。
董卓入京了,从洛阳城墙的正门口,带着他的一万西凉军,堂而皇之的进城了。
一进洛阳,董卓就带领着军队直接杀向皇宫。
此时的皇宫已经处于了赵忠等一众宦官的手中,他用蛊惑张让的话语,再次取得了其余八个中常侍的支持。
皇宫之中,尽是宦官们耀武扬威之时,一批胆敢反抗的宫中重臣皆被屠戮一空。前来救驾的何家另一个掌权人——何苗,直接在乱军丛中被砍死。而就连出来怒骂哭闹几句的汉灵帝刘宏的生母——董太后,亦是被赵忠一席白绫,绞死在了未央宫的大殿之上。
只不过在他们刚刚镇压住皇宫之中的各种反抗的乱象之时,董卓的西凉军马已经杀到。
董卓的军马接到的命令就是看见太监与宦官,无论如何直接开杀。
权利的斗争需要鲜血来铺垫,生命,在这一刻如同草芥。
皇宫之中两千余名太监尽是诛杀一空,甚至连带着两位皇子逃跑的赵忠,亦是被背叛了他的中常侍郭胜反捅一刀而身首异处。
郭胜,一直是站位在袁家那四世三公一族的队列之中的一人。
此前袁绍向何进透露出张让等人上谏罢免何进大将军官职的消息,正是从他这边传过来的。
杀赵忠,献皇子。
原本威风凛凛而又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仅剩下了他郭胜一人。
皇宫之中服侍帝王的太监必不可少,而他,将成为重新洗牌格局后宦官掌权者的第一人。
皇宫之乱,最终以宦官势力的清除宣告终结。
因为有着袁绍的指引,何进的信件,入宫的董卓立即接收了左右羽林军的人马,自此,洛阳城的军权,已经全部落入了董卓的手中。
而掌握了大权的董卓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排挤何家,囚禁了本应长子继承帝位的刘辩,反而立刘协为他的傀儡皇帝。
原本洛阳最强大的家族何家,随着兵权在握的董卓一次又一次的削弱,已经被赶出了洛阳。就连从前的何皇后,也是被一旨诏令赶了出去,只留下刘辩一人掌控在了董卓的手中,威胁着何家不要轻举妄动。
洛阳城外黄巾之乱依旧,而随着十月份张宝被皇普嵩和朱儁设计剿灭,失去了绝对首领之后的农民起义军的弊病开始出现,各个渠帅之间各自为战,势力分裂,原本浩浩荡荡的几十万黄巾大军,被分裂成了各个势力。期间粮草补给等再次出现了问题,这几个黄巾势力当中亦是乱象纷起,暴乱时常发生。
没有了张角统领的黄巾军,真的已经成为了乌合之众。
自封为丞相,朝廷之中的实际掌权人董卓命各地的州牧率领本州将士讨伐黄巾反贼,而朝廷之中亦是派出了投靠董卓的吕布平定广宗战场的黄巾军。
战至第二年中旬,黄巾之乱,基本平定。
那些剩余的,已经基本不成气候!
而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董卓,暴虐的本性开始一展无疑,宫廷祸乱。国家政策,天下大事,皆为他一时之念所定夺。
而未央宫的早朝之上,朝廷大臣一旦与他意见相左,人头落地之人,不在少数。
至于财富的掠夺,更是不在话下。苛捐杂税,比之汉灵帝在位之时收得更加夸张,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明抢的地步。
朝廷百官,皆是敢怒而不敢言!
那些敢出声反对的人,他们的一家老小的项上人头,皆被挂在了洛阳城墙之上,供人围观!
原本以为清除了宦官可以高枕无忧的袁绍,却根本没有想到他引来的却是一匹恶狼。这洛阳城中的生活,甚至比之前更加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痛定思痛之下的袁绍逃离了洛阳,回到了冀州老本营,同时联合刺杀董卓未果的曹操,共同发布矫诏,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这乱世的天下,拉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初夏的天气还不是很炎热,躲在微风轻轻吹过的树荫下,还会有一丝丝的凉意。
树下有一人,又在低头,专心致志地看着什么。
这气氛,静谧而又宁静。
只不过,很快这样的情景就被打破了,不远处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