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富大陆》第460章


“然后饿死了对吧?”解诸道。
希北风道:“勉强,差不多吧……”
“我就知道,最后一定有毒。”解诸道。
希北风道:“毒不毒的,也未必,求仁得仁,他愿意就好。”
“这种话是不是太不负责了?”解诸道:“美其名曰,那是对方的自由,但看着对方去死,还在赞美着自由,与其说是一种包容,不如说是一种恶意的纵容,仿佛就是一个凶手一般,把人往深渊推。”
“这种话,可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希北风道:“说什么话,不要直接伤害到别人,也不要心存恶意去说就好,至于善意的话语,或者说是比较客观的话语,最后成为了促使别人死亡的一个原因,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你我确实,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和大家一起联手,杀害了一个人。而法官却不可能断定是我们的错。嗯,就连受害者本人,恐怕也无法说是我们的错。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又来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好了,这次不是世界的错,而是我们的错啊。没有人能断定我们的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错,在这种时候,才是应该自我批判的时候,如果连你都不承认你自己的错误,还有谁能要求你承认这个错误呢?”
“为什么要承认呢?”解诸道:“您不是说了,没有人能断定我们的错误,除了我们自己。那么我们不断定自己错了,那就等于是没有错。而你之前也说过,面对有些改变人生的选择,你一定不会去承认错误。”
“但是,面对那些或许改变了别人人生的选择,我却不能做到死不认账。”希北风道:“当然,也不太可能直接站出来说自己错了,毕竟表面上看来,我并没有错,站出来,只会被大家当成疯子,或者是叛徒。”
“那还说他干嘛?”解诸道:“反正都一样了,还不如当做没有那回事好了。”
希北风道:“然后,下一次呢?”
“自然不犯错误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没有被惩罚过的人,自认为无所谓的人,你觉得还有可能在同一类型的事情上注意吗?”
“是您太高估人的品行了吧?”解诸道。
希北风道:“高估了吗?”
“当然了,这都不算高估的话,怎么样才算是高估啊。”解诸无语道。
希北风道:“我一直觉得,人可以很卑劣,以至于卑劣到我都能仇恨自己的程度,但是呢,我也同时认为,人一旦高尚起来,也可以高尚到让我自惭形秽,甚至于觉得是不是白活了,是不是我到底算是一个人的程度。”
“这就夸张了吧。”解诸道。
希北风道:“有点夸张了,不过在某一个瞬间,这样的情绪确实是在酝酿着的,我觉得大家都有,但是大家都不会去承认吧。”
“果然还是对人抱有太高期望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或许吧,不说了,这一篇论语其实也就讲完了,草草结束好了。”
“额,还是总结一下为好吧。”解诸道。
希北风道:“也行,那就从第一则开始看。”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一则论语被我黑过,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没有道理的。”
希北风道:“哪怕你只是想占便宜,我也建议你去接近仁者,因为那样,或许某一天你就有所改变了呢?又或者你的下一代,也就有所改变了呢?虽然听着我好像是要让你去坑那些仁者,但未必这就是真的坑,说不定反而是你被改造了,说不定是你的下一代,变得正直善良有仁德了呢?总之,这对社会是件好事。”
“我觉的君子一定会说,我到底是惹了谁了,怎么周围全都是小人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如果他只会这么发牢骚,那显然就不是一个君子了,你可以搬家。”
“额,厉害厉害。”解诸道。
希北风道:“看第二则。”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一则,也是被我黑过的。”希北风道:“说得好像有仁德的人一旦陷于贫困,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贫困之中一样。”
“难道不是事实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事实归事实,但也有君子,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总之吧,看心态,我觉得君子就该是那种心态,不假外物,没有光鲜的物质条件,那就用精神去照耀陋室好了。”
“这话,您能先把自己的居所捐出来,再谈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不能,那样我还怎么夸夸其谈?”
“原来如此,您继续。”解诸道。
希北风道:“除了黑过这个外,还说了什么,对了,有智慧的人,是因为觉得有利益才去行仁的。这个虽然反过来说是行仁对自己有好处,但其实,具体怎么样,我也不好说,毕竟大家有目共睹,到底行仁有没有好处,是都有好处,还是多数有好处,或者是少数有好处,我也不能骗你们不是。”
第334章 哪一个
“话说,您的原则,似乎都不见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原则,这种东西,我似乎并没有多少,虽然我一直觉得我是挺有原则的,但是这个原则却一直在变化,搞得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算做有原则的人还是没有原则的人。结果,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了,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是因为什么?”解诸道。
希北风道:“是因为论语,也是因为你们,当然,说到底,最后还是因为我自己。算了,不说了,反正将错就错。继续看下一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个我是觉得,是所谓的对人对事的问题。一个坏人,其实说到底他不是讨厌你,也不是喜欢你,而是喜欢或者讨厌你做的事情对他产生好的或者坏的影响。”
“但如果我无意间对一个好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事后想弥补对方也无法弥补,只能求对方的原谅呢?”解诸道:“说到底,他还不是要看我做的事情到底对他怎么样。”
希北风道:“但是,如果事情没有错,人没有错,只是因为其他的缘故而错了,那我相信仁者即使是恨你,也绝不是因为觉得你这个人干了坏事,才讨厌你,说到底的话,不会因为那件坏事讨厌你,只不过是因为你刚好做了那么一件坏事,让他受到伤害,而恨你。”
“结果还是恨我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虽然你不是恶意,但说到底还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不能因为他是个仁者,就要求人家对你一点意见都没有吧?当然了,我觉得一般来说,仁者也不会因此而有多恨你,以至于煞费苦心地对付你。”
“那到底所谓的仁者,该是个什么概念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大概是只存在于心里的仁者吧。”
“……”
解诸道:“这说了跟没有说是一样的吧。”
希北风道:“好了,看下一则,苟志於仁矣,无恶也。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这个说法太肯定了,总有阴差阳错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不过从主观上来说的话,立志于仁,确实不会想着去做坏事了。”
“算了,放过你。”解诸道。
“那就多谢了。”希北风道:“看下一则,讲的是富贵取之有道,贫贱去之有道。君子,无时无刻不是谨守仁道。怎么说吧,一个字,累。”
“确实很累。”解诸道。
希北风道:“在我看来,其实内心深处有仁的人,经过一番教导之后,就能把仁这个字完完全全地贯彻到平时的行为之中。这才是上乘的,如果说必须要靠着这么几句话,提醒自己,在关键的时刻不要忘记仁,那就是中等。再接着说的话,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才能在日常的一些普通行为上遵守仁,那就是下乘了。不过无论如何,这三种,做到任何一种,都可以称之为仁。只不过,除了第一种之外,另外两种,实在是累。人生都已经那么累了,还要时刻记着那么一个字,怕不是能累死人啊。”
“所以,老师您就彻底放肆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没有放肆,只不过是当个守法公民而已,至于再多的真的是做不来了,累啊。”
“您继续吹。”解诸道。
希北风道:“真不是吹,而是真的累,所以干脆减少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