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传》第11章


没过一会儿,莫洛托夫匆匆走进办公室,心情沉重地说 :“德国政府已向我国宣战 。”
斯大林再次沉默不语,一阵长时间的沉寂。朱可夫终于忍不住打破沉默,建议立即用各边境军区所有朱可夫传 64兵力猛烈还击突入的敌军, 制止其继续前进。”不是制止,而是歼灭 。”铁木辛哥补充说。斯大林疲惫地说 :“下命令吧 。”
7时15分,国防人民委员的第二号命令发布了。但根据力量对比和已经出现的情况,这个命令明显不可能执行。由于通信系统完全失灵,朱可夫甚至无法从各军区司令部得到正确的情报。他站在总参谋部的作战大厅里心急如焚。
上午9时,斯大林再次接见了朱可夫,批准了朱可夫提出的实行全国总动员和成立统帅部的命令。最高统帅部由斯大林、铁木辛哥、朱可夫、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和库兹涅佐夫组成,铁木辛哥任最高统帅部主席。同时,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和基辅特别军区,相应地改组为西北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24日, 又组建了北方方面军、南方方面军)。 西北方面军由库兹涅佐夫上将指挥;西方方面军由帕夫洛夫大将指挥;西南方面军由基尔波诺斯上将指挥。
中午,斯大林给朱可夫打电话说 :“我们各个方面军司令员缺乏足够的作战指挥经验,看来有点发慌。政治局决定派你到西南方面军担任统帅部代表。你必须马上飞往基辅,会同赫鲁晓夫到设在捷尔诺波尔的方面军司令部去 。”
朱可夫传 65
朱可夫只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妻子不要等他。仅40分钟后,他已经乘上了飞往基辅的飞机。在飞机上朱可夫才发现,已整整24个小时没吃任何东西。他太紧张了。
当日黄昏,朱可夫赶到基辅,赫鲁晓夫正在等他。赫鲁晓夫建议他改坐车去捷尔诺波尔,因为德国飞机已经取得了制空权,乘飞机太危险了。朱可夫听从了这位老朋友的安排。
朱可夫到达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的指挥所时已是深夜了,他立即同瓦杜丁通了电话,以了解其他各方面军的情况。
瓦杜丁报告说 :“总参谋部到现在为止仍无法从各方面军和空军司令部获得准确的情报。就是得到的情报也矛盾百出。现在还无法和库兹涅夫洛夫取得联系;他们没有向铁木辛哥元帅报告就跑到某个部队去了,连这两个方面军司令部也不知道他们的司令员目前在什么地方 。”随后,瓦杜丁告诉朱可夫,斯大林同意了国防人民委员第三号命令,并叫签上朱可夫的名字。这个命令要求苏军转入反攻,粉碎主要方向上的敌人,并向敌国领土挺进。
朱可夫对各军区司令的表现感到气愤。也对斯大林的这个第三号命令不理解。他急忙说 :“是否能在天亮前把前线发生的情况搞清楚,然后再定下必要的朱可夫传 66决心。现在我们甚至还不能确切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以多少兵力实施突击,我们怎样转入反攻 。”但朱可夫明白,事情既然已被斯大林定下来,再改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好吧,签上我的名字吧 。”朱可夫无可奈何地告诉瓦杜丁。他清楚地知道这项命令必将遭到反对,各方面军都不具备执行这个命令所需的兵力兵器。但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在朱可夫的建议下,实施反突击。 突击对象首先针对突入索卡利地区的敌人“ 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集团。朱可夫决定集中所有的机械化军、航空兵和部分统帅部远程轰炸航空兵参加这次突击。
朱可夫亲自赶到担任主攻任务的机械化第八军,军长利亚贝舍夫是他的老部下。6月24日,按照统一部署,机械化第八军在别烈斯帖奇科方向转入进攻;机械化第十五军在腊迭霍夫以东进攻。这两个军的出色战斗,使德军第一装甲集群的第四十八摩托化军陷入十分危急的境地。德军不得不调动全部空军到这一地域抗击苏军的反突击,才使第四十八摩托化军免遭全军覆没。
就这样,西南方面军胜利地实施了对法西斯德军的最初的一次反突击。 朱可夫后来不无遗憾地说 :“要是方面军司令员手里有更多的航空兵用来与机械朱可夫传 67化军协同动作,要是再多1—2个步兵军,那么反突击可能会更加强大有力 。”
经过极其残酷的战斗,苏军虽未能全歼这一地区的德军并停止其进攻, 但达到了主要目的, 那就是将指向乌克兰首府基辅的德军突击集群阻止在勃罗得——杜勃诺地区并加以削弱。由于朱可夫强有力的指挥与第八、第十五、第十九三个机械化军的卓越表现,使德军迅速突进到基辅的计划,遭到严重挫折。
德军第三坦克集群司令霍特后来回忆说 :“南方集群处境最为困难。在我左翼兵团方面防御之敌虽被从国境击退,但很快就从遭受突然袭击中恢复过来,用预备队和配置在纵深的坦克部队实施反冲击,阻止了德军前进……敌人强大的反突击是德国部队进攻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
然而,就在西南方面军取得一些战果时,西方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的情况则十分危急。这两个方面军的司令员、司令部仍没有同各集团军司令员建立稳定的通信联络。各师、各军不得不彼此孤立地作战,缺乏同友邻部队、同航空兵的协同动作,缺乏上级的及时的指挥。德军大量装甲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已在西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许多地段上完成了突破,并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迅速推进。
苏军全线在退却,形势相当严峻。6月26日,朱可夫传 68斯大林命令组成预备队方面军,编有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集团军。而此时,西方方面军则遭受了重大损失,他们面对的是德国的著名坦克专家古德里安大将。方面军司令帕夫洛夫指挥的第三、第十、第四集团军在向明斯克退却时,不断遭到德国空军和装甲部队的袭击,在节节败退中,损失惨重。
当日中午,斯大林打电话给在西南方面军的朱可夫说 :“西方方面军形势严重,我不明白帕夫洛夫是怎么啦。库利克元帅不知道在哪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生病了。你能不能马上飞到莫斯科来 ?”
当朱可夫飞抵莫斯科时已是当天深夜了。朱可夫直接从机场去见斯大林。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铁木辛哥和瓦杜丁也等在那里。
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说 :“请你来一起考虑一下,并且请你谈谈在目前情况下能够做些什么 ?”翻=走文=学w=w=w=f=a=n=z=o=u=c=o=m下=载小=说
朱可夫请求给予40分钟的时间研究一下。他和铁木辛哥、瓦杜丁来到隔壁房间讨论西方方面军的形势。朱可夫从中了解到,由于方面军司令员帕夫洛夫既不确切知道第三、第十和第四集团军的情况,又不完全了解突入的敌坦克集团的情况,往往下达不符合情况的命令,致使第三和第十集团军余部被合围于明斯克以西,进行力量悬殊的战斗。第四集团军则已退入普里皮亚特森林中。
朱可夫传 69
经过讨论形势以后,朱可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建议使用预备队方面军立即在西德维纳——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莫济里一线占领防御以外,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朱可夫建议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建立纵深梯次防御,以疲惫敌人,将其阻止在某一防御地区,然后集中必需的兵力(一部分从远东抽调,主要靠组建新部队),组织反攻。但将德军阻止在哪里?哪里是合适的反攻出发地区?有多少部队用于反攻?这些全都是未知数,当时它只不过是一种设想。
经斯大林批准后,朱可夫立即给西方方面军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赫将军传达统帅部的命令。要求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尽快找到所有的部队,使部队得到一切作战必需品。
朱可夫指示指挥员们要更大胆些,只要能掌握到部队,特别是坦克部队,就可实施歼灭性的突击。如能对敌机械化部队实行夜间进攻,必将取得特别重大的胜利。他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