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冒牌诸葛》第320章


张飞仍在不停劝说田豫回到刘备身边来,说现在的曹魏根本就不可能再挡得住季汉的进攻,你田国让那么聪明的人,应该能够看得清形势,不如趁早举兵回归,大家再一起痛快喝酒。
田豫不置可否,只管率军急着往壶关赶路。
还没等回到原来双方对峙的地方,张飞就接到黄权的来信,说对洛阳的总攻就要开始了,让他赶紧回长安去。
“啊?终于开始了?”张飞掐指一算,才发现自己确实已经在这边呆了好些时日了,急着就要走,只是在临走前再次警告魏延,不要再想着击败田豫他们东进到邺县去了,而是要想办法往南,直接向洛阳进攻。
一旦攻入洛阳,天下大定,田豫他们这边应该不会抵抗到底,到时就自然变成一家人了。
田豫回来见了梁习,把这次联合作战的经过详细说了一番。
梁习庆幸并州北部重归安宁,又可惜步度根的离去:“他们就不能再回来帮我们抵抗蜀军吗?”
田豫苦笑一声:“大人,难道经过这一战,您认为他步度根还会愿意与季汉为敌吗?抛开这次人家帮了他大忙的恩情,以及他一心想回塞外和轲比能争夺的诉求,光是他现在已经知道中原我们和刘备的争夺已经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他能不被张飞他们拉过去,就算不错了。”
梁习默然,良久才叹息一声,轻声道:“是啊,现在并州倒还算好的了。我也不瞒你,刚得到的消息,豫州、徐州、冀州等地现在是叛民四起,而刘备的什么平北将军,听说前两天都已经率军出现在朝歌附近了。”
“这么快?”田豫都忍不住轻呼一声。
李休几个手指头掐来掐去,一边摇头一边轻声自语:“又要变天咯,又要变天咯。”
不出一天,魏延也得知张嶷已经率部挺进到朝歌附近,季汉几乎要完成对洛阳的包围了。
“什么?张嶷都已经被封为平北将军了?都打到朝歌了?”魏延大叫起来,“我就说嘛,我们在这里被耽搁得太久了!”<;/div>;
第405篇敌后星火
张嶷和马忠被越级提拔后,领军一起出宛城,经博望、叶城往许昌方向出发,沿途小县都是望风而降,一直到达襄城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各地民众也是争相来迎,还有人开玩笑说,两年前襄樊大战时,关将军就已经有别部到达郏县了,结果孙权偷袭荆州,关将军被迫撤兵,希望这一回可别再无果而终了。
马忠哈哈一笑:“大将军率大军随后就到,这一回定要拿下许昌,再收复洛阳,而江东两年前一败,损失惨重,汉军也已经收回荆州门户江夏,断了江东偷袭之路,再无后顾之忧。”
关羽大军果然没隔两天就到达襄城了,大家一起进兵到达颖阳后,张嶷即和马忠率军向东,经临颖过汝南,再向陈县而去。
到达陈县,俩人共同拿下县城,再度分兵,马忠将领军向东,而张嶷将从此北上。
孤军深入,前途凶险,马忠拱手和张嶷告别:“现在敌人大都在向洛阳集中,我这一东去,估计压力不是太大,而你还将处在敌人重军前后堵截之下,凡事小心为好,可别立功心切,过于行险哦。”
张嶷拱手还礼,反劝马忠保重:“你这一去,可是离大军越来越远,才是真正的孤立无援,而且时间长了,江东势力都有可能趁乱北上添乱,可谓是真正的任重道远,反倒替我担心起来了?你倒要多小心为好,可别立功心切,进军太急啊。”
“哦?哈哈!”马忠爽朗一笑,“不是说,我将要走的路程,都是皇帝陛下当年曾经广施仁政的地方,民众基础好得很吗?”
张嶷忙摇头道:“虽然现在这里都是豫州地界,皇帝陛下当年是任豫州多年,但仅在小沛而已,其实都是在为徐州奔忙。你从这里向东,要进入的可是谯郡,那里可是曹丕的老家。人家在篡位前夕可是刚回谯郡巡视恩典了一番。你现在都要去人家祖坟地上走一遭了,小心人家拼了老命来追你!”
“呵呵,是吗?”马忠一拍脑门,好像真犯了糊涂似的,“那好吧,算了算了,我们也不用互相客气了,各自保重吧。大家齐心协力,为汉室重兴尽心尽力。”
张嶷却是说真的:“我这一去,可还是有接应部队的。你可别忘了,除了我这个平北,我们还有个早就出发了的征北将军呢。”
“对对对,我可没忘记。”马忠微笑着连连点头,“听说他就是直奔邺城去的。那邺城却依然是曹魏的另一个大本营,人家在那里早建有宫殿,眷属和各种宗族势力还留在那里呢,也留有重兵防守,那才是人家真正的老巢,可不是谯郡能比的。你这一去,可真要小心了。对了,你和征北将军在大司马手下多次合作,屡建奇功,希望这一回也能默契配合,再创佳绩。”
配合默契?张嶷有些无奈地撇撇嘴,魏延那家伙,虽然打仗还行,抢功捣乱却更厉害,从来就是要求人家配合他,可没想过要配合别人,不过算了,大战在即,我也不想在背后说人家什么坏话,这次到邺城,想要成功,还真的需要和他两路夹击才有可能。
俩人分头进兵,张嶷的部队避开陈留地界,而是往东北方向,进入梁国。
一路上,他不断地派出小分队,分别去各地接应或者策动吏民起兵割地反曹。
“将军,还要不断地分兵啊?”司马邓铜看着队伍人马本来就不多,现在还越分越少,不禁有些想法。
张嶷点点头,反问邓铜:“分兵?我们现在是举全部兵力向洛阳,总体上却还是比人家兵马要少,为什么还要分兵呢?”
不等邓铜回答,他又自动释疑:“曹丕宛城和关中失利,也是调动全部力量来洛阳准备与我们决战,人多势众,又有地利,正面进攻要付出代价可不小。而皇帝和大司马让我们分兵向东向北,看起来好像是自家分兵,实际上却是在迫使曹魏分兵。你想,他把别处的兵马都调到洛阳,然而其中有不少是临时抽调的各地郡兵。那些人眷恋故土,一听自己家乡将被攻击,岂不是又会急着回去自保?”
“攻其薄弱,让敌人疲于奔命,这是个好办法,只是给我们的人马也太少了吧,如今和安东将军分开,自己的五千人马还要不断再分出去,堂堂平北将军身边就只剩下三千来人了,再想攻下敌方重城,只怕是不可能了。”邓铜还是遗憾不已。
“合力?那为什么不把他们全都聚集起来,组织成一支大军呢?如今堂堂平北将军,身边队伍都只有三千多人了,再往前走,遇到强敌,好像难以取胜了吧?”邓铜有些担心。
“堂堂平北将军?三千多人?”张嶷似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我怎么就觉得,我这平北将军是撞上大运了,平白捡来的一样?”
“将军怎么会这样想?皇帝不是说了吗,就凭您当初击退江东人马时,连续斩杀敌方数名大将,早就应该重用了,更别说兵出武关,袭拢到曹魏大军后方,造成魏军全面败退了。”邓铜觉得张嶷也太谦虚了。
“不说那些。”张嶷摇摇头,“我的意思是说,皇帝陛下封我个平北将军,主要是为了这次深入敌后,便于策反魏方高级官员和增加各地反曹吏民的信心。”
“哦?”邓铜似乎明白了,“将军的意思是,出来接收和组织各地吏民反曹,级别越高的官员,更能体现皇帝陛下对他们的重视?”
张嶷轻笑道:“可不是吗?最起码,人家归顺的时候,也会觉得面子上容易过得去一些吧?”
邓铜也笑了:“同时觉得有了我们平北将军的保证,将来前途也会更好一些吧。不过,将军还是不用太谦虚了,按皇帝所言,您这平北将军早就可以封了。”
张嶷不想再说这个话题,问邓铜:“说完轻松的,也得认识到当前的困难。你想过大司马是最了解我们的,为什么坚持要让我们深入敌后吗?”
“因为我们无当飞军一向都是抢先深入敌后啊!”邓铜回答得很干脆,满脸自豪。
张嶷却是一脸严峻:“无当飞军,这些年训练的时候,除了练就翻山越险,更主要的是事先预设了各种险情,要求每一名军士,都要有孤身陷入险境时不慌不乱,积极脱险的心理素质。这一回深入敌后,虽然地形变得平坦了,但只要大家临危不乱,积极应对,总有办法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生存下来。”
邓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