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冒牌诸葛》第307章


众文武争相表态请命,一时间闹哄哄的,互不相让。
不好!刘备暗中一跺脚,这一辈子都谨言慎行,怎么今天偏说漏嘴了,难道是高兴过头了?这怎么行,洛阳还并没有拿下来,天下还有大半没有平定呢。
唉呀,算了,说了就说了吧,反正据情报,敌人已经有不少援兵又聚集到洛阳周边来了,这出击的偏师奇兵,这两天也该出发了。
“大家不要急,不要急。大家的忠心和勇气我都明白,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正在和大司马及大将军商议,明天举行宴会,确定人选。”刘备站起身来,把右手往下轻轻压两下,请大家先安静下来。
第二天,刘备果然大宴群臣。酒过三巡,一些将领又急着问偏师将领人选。
刘备先让张嶷站出来,向他举杯:“将军自从为大司马所举荐,跟随大司马多次屡建奇功,譬如攻打汉中,就是你和现征北将军魏文长,跟随大司马一起,翻山越险,果断穿行于敌后,冒险疾行,一举拿下南郑,为夺取汉中立下头功。”
张嶷忙回话:“那都是大司马指挥的。”
葛良偏要再把张飞拉进来:“他是车骑将军推荐的人。”
刘备摆摆手,表示他知道底细,继续对张嶷道:“在大将军上次北征樊城的时候,又是你率军劫断敌人退路,亲手斩杀江东派来偷袭的大将数员,使敌人遭受重创,夺回夏口,从此不敢再觊觎荆州。”
张嶷不敢当:“这、这全都是大司马指挥的。”
葛良也学刘备的样子,暗中对张嶷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凭你杀了敌方好几员大将,早就可以破格提拔了。
刘备继续道:“这一次两路北伐,又是你和征北将军分头出险地,一人夺取潼关,一人夺取武关。而你兵出武关,袭敌后方,对此次我军占领宛城起了很大作用。”刘备最后总结道,“将军多次建立奇功,功不可没,现特封你为平北将军,即日起率军绕行北上,穿插到敌人后方。希望将军再建奇功。刘备等着你的好消息。”
刘备早就看好张嶷,但感觉似乎葛良有些舍不得放,就一直没主动提出来。
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刘备是不可能说出口的,那就是张嶷长得比较比较普通,个头不算矮,但也绝不能说高大;面相不丑,但也绝不能说他帅。
一句话,放到人群中,一般不会有人注意他。张嶷不属于关羽、张飞那种让人一见面就折服的人。
偏偏这人又明事理,料因果,处事果断。
这样的人,平时藏着点,关键时候放出来使用,倒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众人都被张嶷的战绩所折服,当下没有人吵吵嚷嚷出来和他争。
这结果虽然是此前早就商量好了的,葛良也还是替张嶷高兴,最起码,以后要是再和魏延共事,魏延想耍赖,就不能用官职来压制张嶷了。
当然,更主要的是,夺取天下在望,以后除了善战的武将,更需要这样能断大事的人出来治理一方,现在到了必须充分显露其才能的时候了。
说完张嶷,刘备又让马忠站出来,对他举杯道:“如果让你率军东出豫州、徐州,你认为应该怎么行事?”
马忠有些意外,毕竟此前还没单独领军出征过啊,不过还是立即回话:“陛下仁名在豫州、徐州深得人心,如果是我前去,自然应该向陛下学习,不徇私情,宽仁待民。不过,现在东出,是孤军深入敌境,众敌环视,遇事不可迟疑,应该明辩忠奸,果断处置。对于那些真心相迎的,自然应该以礼相待,协助他们据守以待大军;对于迟疑观望的,尽量不要去打扰;对于死心维护曹魏的,则应该智勇并举,能迅速解除的,迅速出击,暂时无力解除的,则将之孤立。”
“而且,”马忠充分认识到东出的困难,“那边与江东相近,现在各地响应陛下诏令,孙权一方可能又会趁乱起事。江夏那边有刘磐将军严守,敌人可能没有机会下手,但徐州这边,将会是敌我交错,形势复杂,不能不防。”
“说得太好了!”刘备脱口称赞。自从马忠被葛良和张飞推荐到自己身边后,刘备就发现此人身上与自己有许多相似之处,宽济有肚量,忿怒不形于色,遇事不乱,处置果断,因此非常喜欢,将他留在身边,不断提拔。
葛良提出让马忠领军东出,刘备觉得也好,马忠智勇双全,让他单独立功,也正好可以服众。
“好!分清是非黑白,明白轻重缓急,这东征将领人选,就交付给你了!”刘备正式封马忠为安东将军,即日领兵东出。
一下子越级提拔两个人,众官员将领免不了互相惊叹几句,嗡嗡之声四起。
当然也有人觉得不足为奇,上一次在汉中破格提拔魏延时已经惊叹过了,习惯了。
总是越级提拔当然不好,刘备也得给大家更多的理由让大家心服,当下又提醒张嶷和马忠:“你们这一去,要纵横敌区几千里,可是攻取洛阳才是头等大事,我们本来又兵力少于曹魏,所以不能给你们太多的人马,每人暂时只能派遣五千。你们觉得有困难吗?”
哇!众人又是大呼意外,这么大的官,只能带五千人马啊?这和一般的将领没有多大区别嘛。
“定当尽忠竭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马忠和张嶷连忙表态,心里明白,在这样的重要关头,要是出动几万人马的征战,也轮不到他们头上来。
再没有心怀不服的人了,这么点人马,想要完成那么重大的任务,自己掂量一下,还是太难了,就别争了吧。
第三天,马忠和张嶷就领军出发了,随即,关羽也率军去攻打许昌了。
葛良也要走了,向刘备请假,说想回成都去看一下。
这让刘备太意外了,这与曹魏决战在即,正是要找你共同商量大计的关键时刻,你怎么突然想要回成都去呢?
葛良凑近了,轻声到刘备耳边说道:“我……”
“啊?”刘备更觉得惊诧,大声问道,“不会吧?”
葛良有些不好意思:“陛下不会怪罪我吧?”
刘备只有惊喜的份:“这,这这这,这太意外了!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你,你说的真的真的是真的吗?”
第392篇魏延遇阻
各路人马分头行动,最早开始出发的魏延已经无奈停下来了。
自从领军从潼关风陵渡过黄河,袭取蒲坂津魏军后路,并得到马超所赠三千战马之后,魏延行动速度就更快了,趁虚抢占安邑,助高翔夺取陕津北岸,然后又掉头北上东进,直扑并州上党郡。
大司马出的主意不错嘛,舍弃敌人重兵防御的洛阳,趁虚直扑邺城,虽然远了点,一样可以建立奇功。
邺城那个地方,是曹操称公称王的老巢,即便现在曹丕篡汉定都洛阳,曹氏宗族及夏侯家人还有许多留在邺城,如果拿下邺城,必定使曹魏内部大乱。
而且,如果洛阳势危,曹丕肯定会退守邺城,那样的话,岂不是断了他的退路?
嗯?邺城空虚,那里大都只剩下他们的家眷了吧?那这一去,岂不就是欺负人家的夫人和孩子?有点说不出口吧?
唉,管他呢,守备空虚正好,难道千里奔袭,倒希望遇上敌人强兵固守?就象直扑函谷一样,空欢喜一场?
他率部疾行,翻越一座座山岭,恨不得一日之内就兵临邺下。
作为后续的徐庶却似乎有些不急不忙,气得他不停地派人催促。
徐庶却向他叫苦,说你倒好,得了三千战马,也不能分一半给我,我这里全是步卒,还带着大部分的辎重物资呢。
魏延哪会再舍得把马送给别人,三千多战马他还嫌少呢,恨不得有七千就好,那样的话,他就连一个步卒都没了,全是骑兵,赶到邺城,那就是眨眼之间的事情了。
关中之战,就因为马超的骑兵多,纵横驰骋,出尽了风头,现在该轮到我魏延啦!
奔袭,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他率领三千骑兵在前,连自己的步卒都拉下了。
只是这并州境内,山连着山,峰谷林立,道路崎岖难行,实在是快不起来啊。
而有时为了翻山越涧操近路,他的无当飞军士卒反而还抱怨马匹是累赘,不如步行轻装轻松飞越。
等他赶到壶关时,并州刺史梁习和上党太守李休早就已经集结兵力在那里等着他了。
这李休本是汉中张鲁部下司马,当年张鲁割据汉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