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法正》第181章


。马超见杨阜逃跑,拍马转追,奋力一枪刺去,杨阜闪逃,一枪刺在了墙上,拔了两下才拔出来。
法正见马超仇恨蒙蔽了双眼,恐其有失,忙上前阻拦,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得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满宠杨阜逃遁,于是法正收编降卒,整理物资、一面派傅彤领兵修葺毁坏的城墙,对百姓秋毫无犯。
话分两头,此时魏军与法正在徐州斗法,孙权领兵十万直扣合肥。合肥守将王凌有三万人马,但合肥城坚固,因此固守不在话下。
诸将皆以为固守即可,不必出战。王凌笑道:“诸将莫慌,我早已派人打探到孙权的行军路径,孙权此番由巢湖北上,吴人习水战,即使我留一万士兵携手守城,张起曹洪将军大旗,吴人必定不敢轻视。即使攻城,旬月也难以攻下。我如今留二万兵马守备合肥,自己领兵一万,绕道居巢,却攻打巢县。巢县定然是孙权粮草物资中转之地。若取了巢县,在湖面埋伏火箭射手,截断孙权归路,则孙权大军休矣。”
诸将皆以为此计可行。
于是当孙权在合肥城外又摆起十万人的大阵势时,王凌早已偷袭居巢,直奔巢县而来。
斥候来报孙权,孙权大惊失色,急命甘宁率轻骑三千火速回援巢县。大军则立即班师返回。
回首再看一眼合肥城,孙权感叹:魏国人才辈出,东吴难道就没有能取下合肥的将领吗?几员将领扶孙权撤退,周泰断后。孙权不禁潸然泪下,伤心之地啊,留下了伤心的泪。
0891382
164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164 取合肥法正借刀杀人 守泰安李恢以逸待劳
盛夏已逝天气凉,落木萧萧随风荡;
翼侯奇策赠仲谋,淮阴从此属吴王。
劝耕劝农勤持家,温饱清简植桑麻;
寒蝉凄切露水重,国士临风赏菊花。
法正在泰安城整编魏军以后,清点下来,竟然有八千多人的降兵,实力大增。越战越强,兵越战越多,果然复合孙子用兵的道理。
法正还是依照以前的方法,先把降兵整顿在一起,大肆宣传正统刘汉,然后再将曹魏骂的狗血喷头,将曹魏形容为乱臣贼子,其后指引大家路在何方,最后劝慰降兵能包羞忍辱,沙场立功。再在整个城中宣扬汉室复兴,劝勉辛勤劳作。这样的套路,法正是再熟悉不过了。
人心向背,舆论的作用十分重要。动乱年代说客横行,巧舌如簧,能颠倒乾坤。法正也正好用这样的手段宣传汉室正统的无上至尊,让众人归心。
舆论的引导及运用:
反击不利的舆论……………
第一, 及时知晓当前舆论最终的目的,否则,逐步演化事态便无法控制;
第二, 在舆论形成时,使手段夹入吸引眼球的,但与当前舆论完全不相及的东西,打断当前舆论的顺利进行;
第三, 做好准备,释放下一步消息,设计好的消息,把当前的舆论引导到已设好的局中,改变当前舆论行进的方向;
第四, 爆料其他的事情,将舆论快速引开;
第五, 收买主要的舆论释放平台,引开舆论的方向;
第六, 搞到舆论平台的短板,强行要挟,引开舆论方向;
第七, 将舆论最终的目的掉包,偷梁换柱,最后一步实现逆转,不得已的做法;
第八, 能力如果强悍,大众又不会太反感,可以强行禁止不利的舆论传播,杀一儆百。
舆论攻击…………
第一, 先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材料,语不惊人死不休,事不惊人目不瞑;
第二, 选择传播最快的路径,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众人知晓,可以选择人多的场合振臂高呼,大肆宣扬;
第三, 切中大众利益攸关的事情,迅速激起群情激奋,抄家伙就干;
第四, 在大众中分散安插几个自己的人,遇事时就怂恿鼓动大众,再安插几个急先锋,稍怂恿就冲,就带头干,其他人就招呼大伙儿效仿;
第五, 为下一步准备好铺垫,逐步促进,将大众引导到目的;
第六, 如果能力强悍,可以建立组织,形成纲领及丰富的内容,持续学习洗脑,形成唯一舆论;
第七, 在每个节点要防范对手,舆论传播路径要保护好,不可无备。
话休繁琐,话说法正让降兵分散入各营各班,让各层级指导员要关心这些降兵的思想状况,让他们不要太担心家人,如果曹魏敢害家人,那也要留着身躯报仇。于是让这些降兵尽快融入团队,每天操演训练,加深战友之间的感情。于是泰安的兵马达到了二万五千人。
法正让马超、魏延各领兵五千救援历城,吕虔闻报,领兵回济南,一面奏报魏主,听候指令。法正回历城,让李恢领着傅彤驻守泰安。
这两三个月下来,法正一面打仗,一面招兵,一面收编降兵,光历城、泰安两座小城就各有了一万五千人,不到半年,人数翻了一倍,历经战火,队伍战斗力也稳步提升。
这三万人的兵马分为北面和西北面两个据点,相互呼应,若运用得当足矣抵挡十万大军,再撑一段时间,南面来年有收成以后,粮食供给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如此高枕无忧。
是日法正已经抵达历城,一看,历城基本无恙。因为当时吕虔攻打历城并不厉害,所以张嶷李恢虽然只有五千人,但城小兵精,守城足矣。
是日斥候来报:“东吴孙权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合肥城竖起曹洪帅旗,王凌领兵一万九月十四袭击居巢得手,九月十五袭击巢县时,甘宁率轻骑五千赶到,两军对阵时,甘宁虽人少,勇猛异常,王凌却抵挡不住,巢县未能得手。孙权九月十四当夜大军撤退。”
法正笑道:“好,你下去吧,对了,从军中招十名身手矫健,脑子活泛的人补充斥候队伍,按规矩好好训练一下。”
斥候抱拳退去。
魏延笑道:“孙权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却被王凌一万人差点断了归路,孙权这仗是怎么打的。”马超笑道:“若是我马超领兵,直接向孙权十万大军侧翼发动突然袭击,斩将破敌,何须如此繁琐。”
法正却微笑点头,招来随行参军,问道:“参军可知东吴陆逊在何处任职?”
随行参军奏道:“东吴定威将军陆逊三年前在鄱阳剿匪平乱,如今在训练士卒。”
法正看着二位将军笑道:“东吴有定威将军陆逊,何愁曹休王凌不破。”魏延不解道:“法丞相何故如此高看东吴一区区定威将军?”法正笑道:“东吴陆逊,乃人中俊杰,智略堪比周瑜,豪气逊于周瑜,能力超过吕蒙。”魏延马超大惑不解,法正便慢慢与这二人细说江东陆逊的本事。
不知不觉已太阳西斜,法正登楼看景,好个历城,好个景致。
但见:
城上楼台瓦残破,雁阵南飞天际阔;
远山尽披黄金甲,英雄折腰为山河。
驿道旖旎向天际,黄河蜿蜒绕城西;
红日落尽绚五彩,东岳巍峨顶天地。
魏延领着一队兵马正好检查防务,在城头遇到法正,于是二人在城楼上谈论起来。魏延问道:“法丞相如此好兴致,在此赏景。”法正笑道:“我非赏景,我在思索如何稳保徐州不失。”
魏延道:“徐州如今尽在掌握,坚守勿出,何人能进半步。法丞相为何还思索稳保不失。”
法正笑道:“文长所言差矣。”
说着便挥手让其余的士卒继续巡城,只有魏延和法正自己在这里。
法正继续道:“东吴孙权已立三世,人心稳固,俊杰辈出。如今西面被我军荆州阻挡,前翻偷袭虽然失手,但贼心不死。东面魏军徐州又被我军偷袭,阻挡其北进一路。孙权只能选择北攻合肥,却又失败。此后必定积蓄力量,攻击这三路的一处。荆州依然有非常大的风险。到时候两家火并,曹魏得利。若其取我徐州,则徐州两面受敌,即使短期能保全也无法保证长久不失。”
魏延愁道:“如此,该当如何?”
法正道:“我已思得一计,但愁何人可担此重任。”
口里这么说,其实心里早已有了人选,就是魏延。只是稍用点激将计罢了。
魏延慷慨道:“魏某这些日子已经正愁出兵建功,但恐法丞相阻拦。既然法丞相已有良策,某愿领精兵五千,随时候命。”
法正道:“文长忠勇可嘉,大汉甚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