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军阀》第164章


字纾彩侵种菜揪阎亍?br />
如今江东地域,为什么土地不比北方少,产粮却比北方要少产出七成的原因,主要是适合北方种植的豆麦,在湿润的南方地域,同是一亩地的产量却只有北方四成,这样的产量直接导致南方产粮稀少。
而在农耕为社会主体产出的汉代,生产不出粮食,不仅仅关系生计,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以及人口生养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虽然如今江淮地区,也有人开始种植水稻,但也因为培植和种植技术原因,产量都很不理想。韩烈首先在建邺成立典农都尉府,接着在临淮又成立典农都尉府,都是存有在江东区域培植和种植出优质的水稻的心思。
农耕时代,只要有了粮食,无疑就有了人口。事实上温饱问题,不单单是汉末一朝的问题,而是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都致力解决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还有些地方存在温饱的问题。
如今韩烈统领徐州,扬州大部,区域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万,要全面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必须培育出新的水稻种植模式,而之所以选择在建邺和临淮两地作为实验之地,也是韩烈知道后世的江淮区域,是优质粮食产出之地。
只要种植的好,一年足以产出两季粮食,春天种水稻,深秋种冬麦,这样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农田,产出的粮食的也会成倍增长,这就是江淮之地的优势,是眼下乃至后世任何省份都没有的。
比如再往南走,过了吴郡的会稽郡治下郡县,就因为气候问题,只能种植水稻,但在汉代因为水稻没有优质品种,产量底下不说,每年也仅能喊出一季,为此被列为杂粮序列。
致力推广种植新品种的优质水稻,以及合理利用江淮地区的天然优势,种植两季粮食,可以说是韩烈这样具备先知记忆的优势,别人自然无法理解和看透。
这其实也是韩烈一心从冀州,投奔徐州而来真正的目的,当初他从东海进洛阳,再辗转到冀州,发现这个时代,有个致命因素,就是地虽广,却产出稀少,丰年勉强能够活下去,一旦遇上灾年,百姓不说吃饱,就是连活都活不下。
若是再加上兵祸战乱,百姓唯一的下场也只能饥贫而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幸存下来,这也是汉末以来,人口为何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往往一场兵祸战乱,导致就是整个区域的人口大面积的死亡。
也是关注到这个问题,韩烈一直都极力关注民生,以及人口的得失,对于百姓的生存,新生儿的奖励措施,他都十分重视。
“不过在解决琅琊、泰山、东莱三郡问题之前,我必须前往沛国一趟,但为了不引起袁公路的误会,此次出行,由骁骑营随我出行即可,我不在东海的时间内,东海政务由汉瑜负责,军务就有劳徐叔你代劳。”韩烈不容置疑下达了指示。
陈珪和徐荣二人如今分别担任太守为郡尉,是东海实际的掌控人,得知韩烈要去沛国,二人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躬声应道:“喏。”
骁骑营虽然兵力只有两千人,但战马却保持了两千五百匹,多出的五百匹是作为替换和托运食物所用,这次韩烈让骁骑营随行,一来固然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来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军,来训练部队的行军能力。
这次随行的武将,不单单是太史慈一人,典韦和朱桓都有同行,当然韩烈此次去沛国,可不是跟袁术一争长短的,而是去谈判的。
袁术近来可谓是春风得意,自从沛国境内一战大败吕布之后,虽然沛国依旧未能攻破,但豫州刺史郭贡,却主动投来降表,把颍川郡治下县城尽数献给了袁术。
如今整个豫州,也就黄巾猖獗的汝南和眼前的沛国未定,只要拿下沛国,那就等于打通了北上兖州,青州的通道,这也就意味着他随时可以北上,所以对于沛国,他也是志在必得。
起初袁绍那个庶子夺得冀州、占据并州、幽州大部区域时,袁术那可真是眼红妒忌的咬牙切齿,可如今想到自己即将成就的大业,他自然情绪高涨,野心也随之急速膨胀。
前次与韩烈盟约,韩烈向朝廷推举他为征东将军,如今在袁术看来,征东将军对自己眼下的名声来说,已经完全不匹配,这不他已经在开始酝酿,向朝廷讨要大将军的封号,因为袁绍时为车骑将军一职。
虽说两人是亲兄弟,但袁术却向来不服袁绍,多有嫌忌,先前袁绍任冀州牧、车骑将军职,无论是实力和地位都高于他,奈何他虽然不服,却实力不济,只得屈从。可如今他坐拥豫州、接连扬州、一旦拿下沛国,兵力多达十万,在他看来自己自然不输于袁绍,自当为盖过袁绍一头,担任大将军一职。
大将军在袁术看来,也仅仅只是一个过渡,素来有野心的他,其实更想做的是列土封疆,称王称帝,但眼下只是时局还未成熟,所以他也只能把这点小心思藏在心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沛国已经坚守超过三个月之久,气候也从夏天进入了秋天,近来沛国上空秋雨绵绵,天气也一下子转冷了许多,苦战数月,袁术帐下也是死伤无数。
伤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万,奈何沛国城却已经固若金汤,甚至有几次夜里,因为军中防备疏忽,遭到城内的奇袭,不但烧毁大批粮草,对士气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近来连续几天的雨水,加上气温的下降,很多还穿着单衣的军士,都感染了风寒,军心与士气再次受到不小的影响,这自是让袁术也是大为恼火,负责指挥攻城的几名将领,都遭到了他的训斥。
心情苦闷躲在营帐内避雨袁术,唯一的消遣,自然是美人和美酒,虽说军中禁止女人和美酒,可袁术作为统帅,显然不在此列。
这日袁术正搂着一个腰身细滑的美人嬉戏之时,帐外亲兵报道:“主公,营外来了一支两千人的骑兵,来人说是主公故人,特来助主公拿下沛国城的。”
“哦,有此事?”本来还颇为不快的袁术,闻言一把推开了怀中的美人,抓起一件长衫披在身上道:“让纪灵将军前来,随同前往,吾倒要看看是哪里来的故人。”
当在营门口见到一身儒服长衫,仅仅腰上挂着佩剑的韩烈之时,袁术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公路兄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实在让小弟羡慕啊。”韩烈见袁术发愣,遂主动拱手作揖笑道。
“子扬贤弟,哈哈,没有想到你竟然来了。”醒悟过来的袁术,这才恍然行礼,上前打量着与几年比起来,更显得成熟英武的韩烈,连连点头道:“子扬果然是青年俊才,快,快里面请。”
“纪灵将军,好好安顿子扬将军的兵马。”袁术说罢,别挽着韩烈手臂,亲热的把韩烈迎了进去。典韦和朱桓二人,这会也只是身穿袍服,紧随其后的跟了上来。
太史慈和张奋二人,则率领骑兵军士,鱼贯而入进了袁术大营。
这会袁术也不疑韩烈前来有诈,首先彼此是同盟关系,其次袁术眼下大营依旧有近五万大军在,这大白天的韩烈想凭借两千人就袭营根本办不到。而袁术对韩烈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毕竟韩烈可是有仁厚君子的名声,断然做不出借此刺杀自己的事情来。
虽说如此,但袁术对韩烈突然来到自己营地,还是颇为好奇的,这不刚一坐定,袁术就笑问道:“子扬此次远道而来,不会是真要协助吾攻取沛国吧?”
“当然。”韩烈肯定的点点头,道:“沛国肯定是公路兄的,包括彭城国我也可以割让给公路兄,兖州吾也绝不与你相争。”
“此事当真?”袁术双目精光一闪,搓手缓解着内心的激动之色,微皱眉头问道:“子扬这么好心,怕是有所求吧?”
“我只有一个要求,沛国的城内的将领和军队,交由我安全带离。”韩烈直视着袁术,平静的说道。
袁术的目光就这么凝视着韩烈,企图从中看出点什么,好一会才笑道:“沛国守将,有勇有谋,确实是员良将之才,这事我可以答应你,不过给你十天时间,若十天之内,城内的守将愿意投降跟你离去,我绝不阻拦,但若是他执意与城池共存亡,城破之际,吾当下令全军屠戮劫掠全城,以犒赏三军。”
“公路兄爽快,就依你所言。”韩烈起身作揖笑道。
第一百五十章 突围而出
沛国,乃是汉室宗室沛王刘曜的封地。刘曜先祖乃汉光武皇帝刘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