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言道》第229章


“姬志,绝笔。”
夜空中群星璀璨,姬政抬起头,仰望着天空,他看到在南方的天幕上,一颗闪烁的明星正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
后半夜,本应夜深人静,但一场大火过后,再无人能够安心入睡。
天子大营中,姬任跪在地上,他低下头,小心挑起眼睛,战战兢兢的看着悲愤交加的天子。
“任儿!你说!这是不是你干的!”天子指着姬任,愤怒的问道。
姬任愁眉苦脸,委屈的说道:“父王!孩儿冤枉!这事情绝对跟孩儿没有任何关系!”
“冤枉?!现在所有的人证物证都指向你!你还敢说自己冤枉?!”
“可是……可是,我真的不知情啊,放火这件事情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啊!我怎么可能谋害二位兄长呢!”
“为父只有你们三个儿子啊!可是现在,你大哥葬身火海!你二哥的营帐化成一摊灰烬,连尸骨烧没了!你!你!他们可是你的骨肉兄弟啊!你怎么狠得下心啊!”
“父王!真的不是我干的!”
天子喘着粗气,努力平息着自己的怒火,“好……好……好……不是你干的,那你说说,下午的刺客是怎么回事!”
“我……我也不知道啊!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刺客!”
“儿啊,为父在位二十余年,这样的事情见得太多了,为了王权,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数不胜数,但是你大哥的身体状况你不是不知道,这天子之位迟早是你的,你又何必如此心急?!”
姬任倍感冤枉,声泪俱下道:“父王啊,孩儿真的冤枉,我真的不会刺杀父王,更不会放火烧死两个王兄。再说了,那个刺客是吴国人,我与夫差向来没有交集,又怎么可能找一个吴国人来行刺父王呢!”
“呵呵,呵呵……”天子苦笑,望着姬任轻轻摇头,“晋王是你的舅舅,也必定是无路如何都会支持你的人,而吴王现在是他最大的敌人,如果这个刺客是吴国人,不管对他还是对你来说,那都会是一件好事。要说冤枉,孤倒觉得夫差才是被冤枉的人。不过,孤的心里非常明白,所以也没有埋怨夫差的意思。反倒是你和晋王,哎……”
姬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父王!您可千万不要这么想啊!不是这样的!一切都不是这样的!我不认识刺客!也从没有想过要刺杀父王!舅舅他也从来没有过这种非分之心啊!”
“没有想过?!哼!你当真没有想过么!?今晚大火从太子营中烧起,一转眼就蔓延到孤的营帐,还好内侍将孤叫醒,不然,孤也要死在这场大火中啊!”天子越说情绪越激动,最后竟然悲鸣起来,“呜呜呜,上苍啊!可怜我的两个王儿啊!”
天子悲痛过度,几乎昏厥倒地,姬任急忙上前扶住天子。
“父王,要保重身体啊!”
天子甩开姬任,捂着心口无力的骂道:“你!你个不肖子!你干嘛不把孤一并烧死算了!”
姬任跪地大哭:“父王!父王!孩儿断然不敢啊!孩儿真的没有对父王和二位兄长起过任何歹念!孩儿起誓!如果孩儿有任何不孝不义之念,便立即被五雷轰杀!死无葬身之地!”
“欸!”
天子狠狠捶在地上,泪水沿着沧桑的脸颊缓缓流下。
良久,天子才回过气来,少气无力的喊道:“任儿……”
姬任的脸上也泪痕未干,“父王,孩儿在。”
“你大哥,贤德聪慧,开明勤奋,文武百官都对他倍加推崇,就连百姓也纷纷爱戴,原本他应该是继承天子之位的最佳人选。”
“是的,与大哥相比,我自惭形秽。”
“可惜啊,天妒英才……”
姬任看着天子,轻轻点了点头。
天子继续说道:“你二哥,是孤的私生子。说起来,也是孤对不起他们娘儿俩,但孤也没有办法,孤实在不能将政儿的母亲册入庙堂。你二哥从小就缺少疼爱,但令孤想不到的是,他反倒因此形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他九岁那年,你们叔父带他出游,回来却告诉孤,政儿溺死在水中,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孤当时简直悲痛欲绝。谁知道,二十年过去了,他今天竟突然出现了,而且还救了孤的性命!”
“是啊,多亏了二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你知道孤的内心有多么惊喜么?!可是……可是我们父子团聚才刚刚半天时间啊!半天啊!他……他就已经……”
说着说着,天子再次泣不成声。
良久,天子的情绪终于再度平复,他摆了摆手,示意姬任出去,“任儿,去吧,你出去吧。安排好白天的盛典,为父活不了多久了,这天子之位迟早是你的,你也得做好准备才行……”
“父王……”
姬任想说些什么,却被天子打断,天子再次摆了摆手,说道:“你走吧,孤累了……”
“喏,父王保重身体……”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姑苏大战
一声鸡鸣撕破了沉寂的夜色,越国入侵的消息已经在城中扩散开来。很快,天边泛出些许微光,姑苏百姓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
公皙然站在城门上眺望远方,果然,越国两万大军已经赶来,距离姑苏城不过咫尺之遥。
俞显尧急急忙忙跑了过来,他兴奋的向公皙然报告道:“公皙大人!好消息!百姓们一听越国人打过来了,纷纷踊跃应征,他们誓言与姑苏城同生共死!”
“好!只要百姓们都能站出来保卫家国,我相信咱们就能守住!”
“嗯!钱的事情我也解决了!我带头又拿出来一百两黄金,其他兄弟也纷纷解囊,最后又凑了一千三百两!”
“多谢你们了!”
“欸,公皙大人何必言谢?国难当头,每个人都有责任,更何况,我们这些商人不过是出些钱罢了。钱跟命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嗯,辛苦你了。另外,尺略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都处理好了,遗体已经送到太宰府上去了。”
公皙然点了点头,仍显得有些忧虑,“即便如此,我还是担心太宰大人会迁怒于我,毕竟,我也有保护不力的责任。”
“哼!公皙大人,那个尺略分明是罪有应得,您现在都让他变成英雄了,太宰大人还有什么好迁怒的?他要是知道真相的话,就更不该迁怒于您,而应该感谢您才是。”
“但愿吧。”
“大人深明大义,民心自有所向!”
这时,几个侍卫簇拥着太子友登上城墙来,太子友见到公皙然,便急匆匆走上前来,他指着城下的越国大军,战战兢兢的问道:“公皙大人……这……这城下得有多少人啊?!”
“越军共有两万人。”
“两万人!啊?!天啊!这……这可如何守得住啊!”
公皙然行礼道:“太子殿下,如今百姓同仇敌忾,誓与姑苏城共生死,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全力坚持,应该能守到大王回救。”
“对了!快去通知父王!让父王回来救我们!”
“姑苏距离黄池两千余里,三天前,我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去黄池报信,如果没有意外,大王应该已经得知了越国入侵的消息。”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可是,大王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就算大军即刻启程,最快也要一个半月,先锋军最快也要二十天。”
“啊?!二十天!城中没有一兵一卒,怎么可能守得了二十天?!”
公皙然没有回答,而是拉着太子友走上瞭望台,他指着正在备战的百姓说道:“太子殿下,你看,这就是我们城中的守军。”
只见城中一片繁忙,全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在努力准备,原来只会种地砍柴的农民现在搬运着军械和石块,本应在家中纺针织线的妇女们也在为守城的勇士们准备着饭食,所有人都尽其所能为守城贡献着力量。
太子友感到一丝欣慰,他用力拍了拍公皙然的肩膀,说道:“公皙大人!我正式任命你为这场守城大战的主将!请你务必带领全城百姓守住姑苏城!”
“喏!臣自当竭尽全力。”
“好!那就拜托公皙大人了!”
太子友刚打算离去,却被公皙然叫住,“殿下!”
“哦?还有什么事?”
“皇宫的三千禁卫军,能否归我调用?”
“这?……”太子友有些犹豫。
“虽然成千上万的百姓们挺身而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