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言道》第198章


“是的,我来问问资金的情况。”张循似乎有些不高兴,嘀咕道:“萧摄昨天在这睡来着?”
“嗯,他来办贡奉的事情。”
“哼,令人反感的家伙。”
公皙然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他刚走,好在昨天下午雪就停了,不然今天他们就无法启程了。”
“哦,越国那边估计也下雪了吧。”张循神情有些忧伤,叹了口气,说道:“不知道小霜怎么样了,会不会冷……”
公皙然拍了拍张循的肩膀,安慰道:“霜荼没事的,放心吧,来,进屋说吧,外面冷。”
“好。”
公皙然在铜壶里面灌上水,泡进去一些百花茶和谷物,架在火炉上煮了起来,没多久,茶煮好了。公皙然给张循倒上一杯,茶杯冒着热气,整个屋子也暖融融的。
张循捧着茶杯,迟迟没有饮下,公皙然看他神情落寞,便问道:“怎么了?有什么心事?”
“啊?没……没有……我就是突然想到萧摄给小霜治病的事情,不知道小霜现在能不能说话了。”
公皙然摇了摇头,无奈说道:“还不能。”
“哎……小霜为了我牺牲太大了……”
“别多想了,都会好起来的。”
“嗯……”张循喝下一口暖茶,继续说道:“公皙兄,小霜的确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她把越女族流传下来的智慧完全吃透了。我在看她写的批注时就已经惊叹不已了,再看她自己编写的那卷书,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她把那些关于‘光’、‘力’、‘火’的原理讲的清清楚楚,还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思路。我就是顺着她的思路才设计了这种攻城器械。”
“嗯,我看了你提交的图纸,确实很先进,华夏之大,却从未见过这样的攻城器械,其射程和威力都达到了常规攻城器的两倍以上。”
“是啊,所以我才向大王提议,开春就打造十台,装备到攻城部队。”
“嗯,这个不难,虽然器械造价不低,但毕竟只需要十台,资金上没有什么压力。只不过更换铁械这件事……”
“怎么了?我已经摸索出铸造铁剑的技术了,甚至还设计好了水车工坊,明年只要在河边修一座水车工坊,然后找些工匠,再把被尺略赶走的香厂工人重新召集起来,就能开干了!这花不了多少钱,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吧?”
公皙然摇头道:“这个真的很难。我看过你锻造的铁剑,确实锋利无比,但造价也着实昂贵,即便不计算建设工坊的成本,铸造一把铁剑也要花费半两黄金。如果按你的提议全军更换,就要打造六万把,那就是三万两黄金。去年一年,我国财税收入一共也就十三万两黄金,我上哪给你弄这笔资金呢?”
“可是现在军械紧缺,公皙兄可以去营地看看,咱们现在装备的青铜器械几乎都锈成破烂了,本来也该更换装备了,趁这次直接升级成铁械,难道不好么?再说了,大王都同意了,还说要给我划拨五万两黄金?”
“哎……大王是同意了,可是钱呢?钱从哪里出呢?这两年战事连连,国库的积累早就花得干干净净,百姓税赋也是越来越高,根本无以为继了。”
“可是……可是越国都装备铁剑了,他们的铁剑可比咱们的青铜剑厉害太多了,将来要是跟越国交战,咱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个我知道,但越国铸剑的方法可能成本更低,而且他们应该也不是全军装备吧。”
“这个……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但我已经尽可能研究工艺来降低成本了,我到底是个大将军,总不能天天泡在工坊不出来吧。”
“工匠呢?他们研究不出来么?”
“哎,别提了,大王根本不重视,那些官办工坊一个个破破烂烂的,工匠们整天挨饿,怎么可能研发出新的技术?所以我才亲自设计了一个水车工坊啊!”
“你说的也对。小循,我看这样吧,短时间内装备所有部队是不现实的,我明年想办法给你筹措一万五千两黄金,五千两用于打造攻城器械和修筑工坊,剩余一万两足够你打造两万把铁剑。这次对齐国作战,我国兵力损失严重,正规部队只剩下两万多人,到时候这两万把铁剑就先装备给正规部队,民兵和预备役暂时不予装备,之后每年更换一批,等两三年之后,咱们正规部队的兵力恢复了,也基本上装备的差不多了,你看怎么样?”
“好,那资金的事情就拜托公皙兄了!”
“嗯,放心吧,这钱该花,更换铁械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对了,公皙兄,有件事情我终于下决心了,我……”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梦中之人
张循似乎想要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话到嘴边却欲言又止,“算了,也没什么……”
“怎么了?什么事?”
“没……没事……”
公皙然能看出张循心事重重,但张循显然你不愿再说,公皙然也不好再继续追问,只能点头道:“没事就好。”
“那……公皙兄,我走了。”
“好,我送送你。”
“不用不用。”张循慌忙摇头,“公皙兄请留步吧,外面冷。”
“也好……”
张循辞别公皙然,离开了院子,他没有回大将军府,而是跨上快马一个人向城郊飞奔而去。
下午,张循已经远远离开姑苏城,周围白茫茫一片早已没了人烟。他绕过一座小山,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潭湖水前,湖水结出一层薄冰,上面覆盖着洁白的雪花。
湖边有几间茅屋,茅屋外面拴着十几匹马,窗子里透出火光,柴烟从烟囱里飘上天空,让人感到一丝暖意。
张循推开柴门走进茅屋,只见屋里有十五六个人正在烤火。众人见到张循,立即起身行礼,其中一人正是俞刻,他上前说道:“大将军,兄弟们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您下令出发。”
张循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很好,兄弟们喝点暖酒,最后检查一下装备,我们这就出发。”
“喏!”众人齐声应命。
俞刻引张循到火边坐下,递上一碗热酒,说道:“大将军,天气寒冷,您也喝一点吧。”
嗯,张循点了点头,然后一口气喝光了碗里的热酒,顿时感到一阵暖意。
俞刻赶忙给张循重新倒满,并问道:“大将军,这里实在偏远而且人迹罕至,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姑苏人都不曾来过,您怎么知道这儿有几间房子呢?”
张循笑了笑,“因为这些茅屋都是我和一个朋友盖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俞刻恍然大悟,随即赞叹道:“这里可真是不错,等过了冬天,风景一定好极了。”
“是啊,好极了……”张循走到窗户边,推开窗子看着窗外结冰的湖面,一只小船一动不动,冰冻在湖水中心,张循感叹道:“多好的景致啊,只可惜我们从来没有来得及欣赏过……”
这时,众人收拾好了装备,一同上前向张循汇报,张循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兄弟们,出发!”
“喏!”
与此同时,会稽城西郊的工坊里,工匠们光着膀子,正干的热火朝天。几个壮汉齐声喊唱调子,协力将一锅铁水倾倒进石槽。一片雪花飘进工坊,还没来得及触碰赤红的铁水,就已经化作一丝蒸汽。
姬政望向外面,洁白的雪景在铁水上方扭曲,仿佛海面上缥缈的海市蜃楼。
“大将军,这批铁剑年前就能打造出来,我们改进了技术,这一批不仅更锋利,更轻便,而且还更廉价!”渠扶指着石槽中的铁水,满脸得意的介绍道。
姬政点了点头,问道:“现在造价如何?”
“一两黄金足够打造六把。”
“渠扶,不必过分考虑造价,大王说过,无论如何也要全军装备新式铁械。”
渠扶点头道:“大王长谋远虑,不拘小节,但在下身为臣子,却不得不精打细算。我们锻造铁剑的成本越低,就越能增强全军的战斗力。”
“嗯,现在产能如何?”
“我们的工艺日渐成熟,现在每月可以打造三千把铁剑。”
“很好,那样的话,到明年年末,全军八万将士就都可以装备铁械了。”
“是的,大将军,届时我军战斗力将不可同日而语。”
“嗯。”姬政环视四周,眼前这片欣欣向荣都是渠扶长期坚持的成果,想到多年前渠扶为了给他送药,在溪谷云涧的悬崖上一等就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