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公,我没想撩你》第71章


“雇佣兵查不到幕后之人吗?”柳岸问道。
刘璟道:“这些雇佣兵多是出自游牧民族,他们打仗就是为了银子,不在乎雇主的身份和目的,所以无从查起。”
临江沿岸散布着许多个游牧民族,他们大多骁勇善战,但是领地意识不强,而且生活的流动性大,所以对于开疆扩土没有很深的执念。
况且他们每个部族的人数并不多,没有一个很强的领袖团结起来的话,很难和周边比较有势力的国家抗衡,所以很多不放牧的男子都会成为雇佣兵,为别国打仗,以获得高额的报酬。
“攻击西辽的人数并不多,但是西辽是个小国,所以长期耗下去压力很大。”刘璟道:“大夏不肯出兵帮他们,所以他们只能向大余求救了。”
柳岸想了想,道:“西辽毕竟是大夏的附属国,此番不出兵救援,就说明要放弃西辽了。难道大夏国知道幕后之人是谁,所以才按兵不动?”
刘璟点了点头道:“再等等吧,等朝中的批复下来,咱们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几日之后,京城的文书到了北江。皇帝的态度很明确,先和大夏交涉,若对方决议不理会西辽,便出兵帮西辽解决这次的袭击。
这样一来,东西两辽便都成了大余的附属国。
“咱们要打仗了?”柳岸问道。
“嗯。”刘璟点了点头道:“不过很多细节还要部署一番,不着急。”
贺庆在一旁摩拳擦掌道:“这次少帅不必亲自出马,给我一队人马,我去吧。”
刘璟想了想,道:“你和雇佣兵没有正面交战的经历,这事儿还是杨峥比较在行,他从前跟着我打前锋,对付雇佣兵,算是比较有经验的。”
杨峥闻言忙领命。
一旁的金路生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第66章 
当天刘璟便派了人去同大夏国交涉; 大夏的态度十分明确; 自己国内诸事繁杂; 无暇他顾,言外之意便是放弃西辽这个附属国。
随后刘璟派去探查情况的人也带回了消息。
袭击西辽的雇佣兵总数不过三千余人,若是正面对抗; 西辽倒也并非无力支撑。只是西辽这种小国; 原本就实力堪忧,若是倾力对抗了袭击者; 后续只怕会惹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而且雇佣兵各个骁勇善战,西辽的军队若是倾力对抗,伤亡会非常惨重。
“这种举手之劳; 大夏却借口无暇他顾; 显然有问题。”柳岸道:“他们宁愿放弃一个附属国,也不愿意出兵援助; 按照常理推断,要么出兵的损失远远大于失去西辽的损失,要么不出兵的利益; 大于西辽的利益。”
刘璟点了点头,对柳岸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目光。少年虽然未曾上过战场; 但心智和见识丝毫不亚于杨峥这些打过仗的将领。
此事说白了,大夏不傻,不会干亏本的买卖。只是现如今,众人无法推测出究竟是哪种情形而已。
“让杨峥带五千人去支援西辽,料理了雇佣兵之后; 顺便和西辽王谈谈条件,自今年起,西辽仿照东辽对大余进贡。”刘璟道。
柳岸闻言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我能一起去吗?”
刘璟道:“不行。”
不止柳岸,在场的其他人闻言也是一怔,没想到刘璟竟然想也不想便拒绝了柳岸的请求。
“雇佣兵还是很难对付的,你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不适合跟着杨峥。”刘璟道:“而且战场在临江对岸,路途遥远,老兵们去会更稳妥一些。”
杨峥也没多想,便开口建议道:“柳岸心思细腻,跟着倒也能帮得上忙,大不了我不让他出战便是,定能护他周全。”
“我保证不惹麻烦,不拖后腿。”柳岸道。
刘璟还欲拒绝,柳岸又道:“我若一直这么猫着,永远都是新兵啊。”
刘璟心中焦虑,不愿柳岸离开自己独自跟着旁人,只觉得人不在眼前便充满了变数。但他转念一想,若是因为自己的担忧而禁锢了柳岸,对对方而言未免不公平。
“好吧。”刘璟道:“你可以去,但是此战不得冲锋陷阵,只能跟着看守营地。”
柳岸闻言十分高兴,和杨峥对视了一眼,算是谢过对方刚才替自己说话。金路生见状也蠢蠢欲动,道:“我也想去。”
“你就算了,打仗又不是行商,哪能处处都有人作伴。”杨峥道:“而且你去也帮不上忙,除了多耗费粮草,没别的用处。”
金路生闻言气的炸毛,但碍于刘璟等人都在场,自然不好发作,只能瞪着眼睛忍气吞声。
此事既做了决定,杨峥当日便去点兵,准备出兵援助西辽之事。
出征的前夜,征北军大营,很多人都失眠了。
刘璟在杨峥房里逗留到很晚,各种叮咛嘱咐。杨峥虽时常有不靠谱的时候,可打仗这种严肃的事情,他还是很靠得住的。
此次他暂代主将之职出征,倒也颇为谨慎,并未托大,刘璟交待的种种他都一一应了,并再三保证不会冲动行事,一定会三思而行。
出了杨峥的房间,刘璟便在回廊的拐角处见到了金路生。少年一副遮遮掩掩的样子,显然是想找杨峥说话,却又碍于两人并未和好而觉得不好意思。
“想说什么就去说,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谁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刘璟半真半假的道。
金路生闻言皱着眉头问道:“不是说此战必胜吗?”
刘璟道:“必胜是结果,变故是过程,不冲突。”
刘璟说罢便匆匆走了,金路生一个人在原地愣怔了片刻。不久后,他看到杨峥房里的烛火熄灭了,这才郁郁寡欢的回了自己房间。
过了这么久,金路生的气也消了,虽然对于杨峥那日的举动他仍有些难以释怀,但两人多年的情谊并非这点隔阂就能抹灭的,无论如何,金路生对杨峥还是存着难以割舍的担忧和关心。
但两人因为之前的事冷战了太久,导致他们都找不到台阶往下走,于是便只能各自骑虎难下,谁也迈不出这一步。金路生是好面子,杨峥却是不敢轻举妄动,唯恐惹得对方更加不高兴。
杨峥熄了烛火之后,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不多时他听见门口有动静,心中一动忙下了床。不过他开门出去却见门口无人,只是地上放着一个盒子。
杨峥俯身拾起盒子,见里头放着两瓶伤药。他一看这伤药眼熟,立马想起这是老金之前特意买了送给金路生的,说是十分难得,治外伤有奇效。
老金当时只得了两盒,叮嘱金路生莫要浪费,好生留着救命。没想到金路生倒是大方,一声不响的将两瓶都给了自己。
杨峥只觉心里十分熨帖,抱着盒子放到了床头,这才美滋滋的上床睡觉。
另一边,刘璟因为叮嘱杨峥逗留的太久,回到房里的时候柳岸已经睡下了。少年大概是之前太过兴奋,临了反倒折腾的累了,所以睡得很早。
刘璟原本还有一肚子话想说,如今面对着熟睡的少年,便只得作罢。即便再不舍再焦虑,他也明白终将走出这一步。
柳岸心里怀着的是上场杀敌建功立业的心思,若自己因为私心加以阻挠,只会让少年困扰不已。
好在柳岸如今只是个什长,真正冲锋陷阵的事情也轮不到他。杨峥心里有数,自然也不可能真让柳岸去拼命,所以他大可不必担心。
第二日天色未明,将士们便整装出发了。这次杨峥是主将,另有一名参将和三名都司随行。
时值冬季,临江河畔处于冻结状态,五千人马可以直接做完防滑措施后横渡江面。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杨峥依旧派了先遣队探查,确认安全后,又将将士们分了三批过江。
西辽临江,大营便驻扎在了西辽的国境线周围,另一边靠近东辽,所以进可攻退可守,为自己保留了充分的余地。
杨峥带人到达的当日,西辽便派了守卫的将军来拜访,然后将今日的战况详细的做了汇报。
众人一听之下不由纳闷,根据西辽将军所言,那批雇佣兵在最初的袭击事件之后,便一直未曾大举进攻,而是一直在西辽的边境徘徊骚扰。
虽然未造成巨大的冲突,可却扰得西辽兵心惊胆战,草木皆兵。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所以不敢懈怠,长此以往便陷入了疲劳的状态,苦不堪言。
“先去会一会再说吧。”杨峥道:“明日我带三千人去对方的营前叫阵,他们若是迎战,便痛痛快快打一架,若是不应战,咱们便把他们赶出五十里地去。”
西辽的将军闻言道:“他们都是骑兵,来的快去的也快,就算是赶出五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