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第2619章


来人请罪:“都是卑职们大意,那小丫头也不是弱不经风,却是厨房里烧火抱柴的丫头,有一把子力气。她一把推大娘子出去,大娘子刚好挡住留在房中的王妃丫头,同着管事妈妈,两个人没费事儿就灌了药。小丫头和管事妈妈自己招认对王妃怀恨,把罪名揽到身上。”
太子叹气,十一弟在府里不会没有忠心不二的人,对十一弟感恩情,恨王妃并不奇怪。
“她们也是忠心,对国舅说别难为,先收押吧。”
……
半个时辰以后,齐王也弄明原委。此时,他和念姐儿回房里,听过还有余恨,但叹息不已:“机关算尽就是她。”
因他刚流过泪,念姐儿带着人送热水,拧帕子。齐王见念姐儿也还有泪痕,齐王接过帕子,先给妻子擦了擦。
他对妻子道谢,夫妻都会意。不是念姐儿没暗害他,而是念姐儿也孝敬娘家,却不是安王妃那种私心为上。
和安王妃相比,恰逢此事出来,由衷的说一声谢。
洗过,夫妻对坐房中还是说着这件事情,外面有格格笑声过来。念姐儿笑道:“孩子们今天在咱们家,我让他们来哄你喜欢。”
齐王有了笑容:“何必打扰他们玩耍,我其实过会儿就好。”
头一个进来的,是陈留郡王的两个孙子,萧烨和萧炫。奶妈握着一只小手的他们走的飞快。
齐王还是稀罕:“看看,又是他们走在前面。”
念姐儿忙关切他:“不用担心,他们每每在一处,吃一样的东西。”
陈留郡王的两个孙子,生在袁家小镇。
萧二夫人闵氏对公主们到来虽没有表露过多担心,二位公主也看出来,或是她们看出留在家中,闵氏件件家事要回话,平时多劳动。
二公主又要玩,在大同会丈夫比太原近,时常呆在袁家小镇,和龙书慧等说话。
有孕以后,就住下来直到生产。邵氏张氏和国公府照料她们,能添饮食的时候,按记忆里加寿吃的东西添上去。也许是水土的原因,萧烨萧炫不管走还是跑跳,比齐王世子萧晗硬实的多。
萧烨萧炫没进京时,晗哥和皇太孙乾哥在一起玩耍,乾哥大些,硬实些应当,念姐儿没有发觉。
等到孩子们并排时,齐王和念姐儿发觉稍弱,当天就去请教舅母忠毅侯夫人,曾给寿姐儿吃过什么。宝珠让孩子们常在一处玩耍,吃的东西一样。
这就念姐儿唤儿子来哄父亲喜欢,来了四个。
“哈哈哈…。”皇太孙乾哥和晗哥让奶妈扯着随后进来,四个人晒得差不多肤色,表面上精神一样的好。
齐王喜欢了,再看妻子温柔相劝,为安王的阴霾在心头下去大半。轻轻的,如掬珍宝般,把妻子的手握住,念姐儿面庞微微一红,但想到齐王还在难过而没有拒绝。
夫妻们和孩子们说笑一阵子,齐王缓和过来。
……
当天,太子加急快马送信给皇帝,把这事情细细言明。柳至去信,让游侍郎把东安世子带回。安王与东安世子往来的信件,安王已烧。但他随身有一封,是东安世子指明出京后怎么行走的路线。安王放得虽严,文家的人到的也早,但就在自己府里,管事大娘子到的也及时,信还在安王身上,这就落到柳至手里。
……
对晴朗海风能治病的认识,皇帝亲临其地感受日深。当然他也知道,治愈他为安王难过的不仅仅是海风,还有面前这喜悦的渔村。
“舅舅,二蛋子又来敬酒。”元皓带着一个小子又过来,他憨厚地笑,把身子弯得极低,手中酒杯举过头:“敬老爷酒,谢老爷把胖小爷又送来。”
这个是二蛋子,元皓出行路上头一个知已。
这里是二蛋子居住的渔村,忠毅侯到海边的居所。
皇帝喝了酒,对他含笑。
称心对这附近的集市熟悉,和上一回来的时候一样,和如意坐车每日采买。
虽然白卜营里有蔬菜,但样数有限。难得而产量不高的蔬菜,军营一般不采购。如果由白卜进上,袁训要骂白卜乱用军需银子,皇帝要责备袁训没当好尚书。
由称心如意每天采买上弥补,账目回京后报销。
集市上遇到二蛋子,同时把对方认出。二蛋子泪眼汪汪来见元皓,回村后又告诉大牛,六妞儿。全村吃过请的人一合计,他们要请胖小爷一顿。
就有此时海风怡人,远望海天一色,摆满渔村风味的宴席。
都知道胖小爷爱看海,宴席摆在村落外面。皇帝吹着海风,听着颂扬的话,无烦无恼,人也轻捷似服了大补仙丹。
心病,半点儿没有。五十岁出头,总多少有些身上的不痛快也让席卷而去。
明着听是夸胖小爷他们一行,其实皇帝荣光最多。
“自从你们打砸出半边衙门,江家跟着倒下来,这附近的海滩没有霸占,打鱼出息多出来哩。”
“上官大人,和凌大人,是好官儿,没几年就升去京里,也是的,好官员升是对的。”
皇帝眯起眼笑了,没注意他快见牙不见眼。
半边衙门的匾额是他亲笔,留下上官风和凌洲治理数年,也是他的主张。
这声声质朴的夸奖,谁会说他没份儿?
------题外话------
感谢芊芊如意亲提供偏旁。
错字再改。
网站还在抽,等级看不出,呃,仔得抽功夫细细的找。
第八百三十八章,
皇帝把元皓叫到身边:“中午搅了他们的,晚上我和你回请好不好,”故意逗元皓:“你出一半,另外一半舅舅出。喜欢就上。。”
元皓开开心心:“舅舅,我全出了吧,”又一指柳云若:“我们肯带柳坏蛋来已经很好,柳坏蛋说过他请好些,结果只路上请一顿早饭。”
皇帝让元皓的话逗笑,手摩娑着胖额头笑道:“你又欺负他了。”
话音刚落,海滩上传来争执的动静。
阮英明挽袖子叉腰身,对一个人气势汹汹。他的视线往下,因为这个人的个头儿实在不高。
小十高昂脑袋反瞪他。
两个人中间的沙地上,摆着一块通红的珊瑚,不太大,约有三寸左右。
“这是我先看到的。”小十也三十岁出去,但哇啦哇啦起来不比个孩子声音小。
小十不肯让:“分明我先看到的。我看到的,就是我的!”
皇帝对一旁也有席位吃喝,但眼观六路扮侍候的白卜微微一笑。白卜还有耳听八方,随时捕捉在场中贵人们的说话和眼神,见到后受宠若惊。
眼前海水清浅,浅水里哪会有珊瑚。离渔村又不远,真的出产,赶海的人早就取走。
这全是白将军事先安排。
皇帝去的地方,事先要交给他的跟随人查看。就方便白将军有个钟点儿,大船去深些的海中下大铁网,打来好些珊瑚摆放在这里。本意呢,可不是给阮二大人和小十争抢,是给……。
“舅舅,”多喜跑来,加喜、增喜添喜一起跑来。
加喜在路上用亲戚间的正确称呼:“大伯父,”增喜添喜喊老爷。
玩耍的东西,元皓请舅母帮忙备下,她们手中各一个小木桶,还有一个竹夹子,跟哥哥姐姐们出游的时候一样。
送上小桶,里面各放着三、五个大珠贝。
小笑脸儿向阳花朵般来献宝:“又找到了,咱们挖开来看看吧,头一个给舅舅(伯父)(老爷),第二个给父亲,第三个给母亲,第四个给坏蛋舅舅,”
后面三句多喜说的响亮。
皇帝笑吟吟又给了白卜一个嘉许的眼神。
皇帝虽头一回来看海,却知道有一种营生叫采珠。唐元稹诗里说,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是个危险生计。珠贝如果在沙滩上随处可得,皇帝回想查抄江强府中的数库大珍珠,他也就不会生气到任由梁山王杀了江强。
这又是白将军干的事情,这几天的天气不错,没有恶浪狂涛。去的水军多防备鲨鱼。会水的好手下深海采来。虽然不多,但足够孩子们玩耍。
皇帝头一回见到珠贝的时候,不是先高兴,而是叫过他,当面询问可有人受伤。水性好的苏先随行,白卜请苏先和他一同下海,现场弄了几个珠贝来,皇帝也就不再过问,由着孩子们尽情的喜乐。
而四喜姑娘在太后膝下长大,她们尽知礼节,头一个珍珠总是要送给皇帝,皇帝每每见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