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生之太子刘据》第42章


晚些时候送走卫无忧,刘据猛然发现,他哪是在陪着妹妹玩,分明就是哄女儿的心态,不禁感到有些唏嘘。看来无虑长大以后,她的夫婿人选他要亲自把关了,不然他可舍不得把她嫁出去。
进入九月,刘据越发心神不宁,每天追问进宫的霍光,霍去病的情况如何。
直到有一天,霍光微笑着提醒他:“太子殿下,今日是九月二十三。”刘据先是一愣,随即扬起唇角,露出一抹放松且释然的笑意。
终于,每年的九月二十二不用再是他最悲伤和难过的日子了。若非事出无因,刘据真想马上派人重赏秋无意,他对他的感激之情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能概括的。
进入元鼎元年,霍家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秋无意正式宣布,霍去病的头疾已经治愈,二就是霍光要娶妻了,亲事还是霍去病亲自定下的。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霍去病为霍光挑中的这名妻子,竟然就是他的原配东闾氏。
刘据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怔住了,去病哥哥应该没有见过子孟的妻子吧,可他随便一挑,怎么就把她给挑出来了,真是不可思议。
霍光闻讯同样很震惊,他其实是没有想过娶妻生子这回事的。因为前世,他就是忙于朝政,忽略了对家人的管束,结果竟然致使继室和独子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
尽管在霍光的有生之年,刘询没有追究霍家的种种罪过,还让他的幼女登上了皇后之位。但是霍光心里明白,等他死后,刘询肯定是要跟霍家算总账的,因为他妻儿的罪行,根本是不可饶恕。
为了让小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他的继室竟然联合了宫中女医,用药毒死了皇帝的元后许平君。霍光事后得知此事,惊怒到了无语,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她的方式实在是太过简单粗暴了。
这不是明晃晃地往皇帝手里递把柄是什么,想让女儿当皇后就能毒杀元后,那他要是自己想当皇帝呢,岂不是要弑君,霍光第一次觉得自己对老婆孩子管得太少了。
重回一世,霍光只想帮太子渡过巫蛊之祸的危机,顺利登上皇位。谁知兄长给他挑选的妻子,还是原来的东闾氏,而显姬正是东闾氏的陪嫁侍女,看来他还会再见到显姬。
娶妻生子是人生的必经过程,霍光不打算拂了兄长的好意,但是那个显姬,他是绝不会再收用了,找个合适的机会就让东闾氏把她打发出去,霍禹和那群女儿,他都不打算要了。
霍光对娶妻之事并不是很在意,按部就班走着程序,没有花费多余的心思。
反而是刘据,有回聊天的时候竟然提到了他的长女青君。霍光当时不以为意,过后想想才发觉不对,小太子的确对未来之事有所了解,知道他和东闾氏有个女儿名叫青君也不稀奇。
可是以往,小太子提及未来之事用的都是旁观者的口吻,仿佛他只是看到了那些事情的发生,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不像他,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但是那天提到青君,太子说的是希望他和东闾氏尽快把青君生出来,他有点想她了。虽说当时是有点话赶话,可太子的语气不对劲,那是当年见过青君的人才会有的语气。
思及于此,霍光的眉宇微微蹙了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小太子演技太好瞒过了他,还是原来的那位太子殿下,他回来了?
霍光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夸张,可他控制不住自己不去想,真的是他的太子回来了吗?
第041章 太子议婚
最初的惊喜过后,霍光心底涌起种种他自己都不是很明白的复杂心绪,有期待,也有不甘……
一直以来,霍光的想法都是他要保住兄长和嬗儿,保住太子殿下,看着他顺利登上原本就属于他的皇位。可他从来就没想过,要让太子殿下知晓自己不为人知的小心思,从来没有。
原因无他,在霍光的心里,他看着长大的小太子和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太子,那是不一样的。
霍光一直很明白,太子殿下心里有一个人,而他知道,无论自己做了多少,都不可能取代那个人在太子心中的位置,所以他什么也不说,他觉得自己只要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就好。
征和二年以后,霍光后悔了,他后悔在那些漫长的时光里,他竟然什么也没有做。
所以太子最后交待给他的事情,他办得无比尽心,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布一个局,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终究让那个留着太子殿下的血的孩子登上了帝位,可是……
那又有什么用呢,太子殿下早就不在了,他做的一切,他根本就看不到。
从地节二年回到元狩元年,霍光由衷地感到庆幸,并且伴随着一丝失落。
庆幸的是,一切可以重头再来,他有机会弥补前世的遗憾;失落的是,如果一切从开始就变了,那么他的太子殿下,还会是原来的他吗?
因此,意识到太子有可能也回来了,霍光的心乱了。
一时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贸然跑去告诉太子自己的心意?那不是霍光的性格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再说太子明知他们是一样的人,却故意隐藏不说,显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什么也不说,维持现状,这是最正常的做法,同时也是霍光最不甘心的。
前世他就是这样做的,结果让自己后悔了二十多年,好容易重来一次,难道他还要重蹈覆辙,如果这样的话,他重活一回又有什么意义?
太子殿下是个聪明人,当初之所以被人算计到,不过是从小到大的环境太顺遂了,应付阴谋诡计的经验不足,给他重头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不可能再让自己失败。
霍光生性谨慎,凡事没有万全的把握绝不轻举妄动,这在朝堂上算是个很好的习惯,可是拿到感情上,就有点微妙了,这事儿如何才能算是万全呢。
霍光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模样。太子不知道他已经知道了他知道自己身份的事,只要他不点穿,他们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愉快地相处下去的。
元鼎二年,在比他们知道的晚了三年之后,皇帝让骠骑将军去了朔方郡戍边。
此事对刘据与霍光来说不算意外,因为当年射杀李敢之后,皇帝打发霍去病去朔方郡就不纯然是发落的意思,一方面是让他离开京城避风头,另一方面也是军事上有这个需要。
以往霍去病出征,霍嬗都是留在京城,由舅公一家照顾。如今,霍去病虽然搬出了卫家,可他还有弟弟,弟弟还是成了家的,霍嬗有叔父叔母照顾,原是无碍的。
只是戍边不比出征,时间三五年不定,小家伙听说要和父亲分开这么久,顿时不干了。
霍嬗已经启蒙,不是完全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他不敢说叫皇帝不让阿翁去朔方郡的话,却一个劲儿地嚷嚷着,要陪阿翁一起去,要是皇帝不答应的话,他就不放阿翁走了。
换作其他人,多半是教训孩子一顿,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这件事就算了了。
偏偏霍去病不是常人,他很认真地考虑起了儿子的要求,摆出一副认真对待的架势。
霍光是个靠谱的人,东闾氏为人也很厚道,霍嬗交给他们照顾,按说没什么不放心的。但霍去病想到了霍光糟糕的弓马骑射和怎么教都教不通兵书阵法,心里就有些退却了。
匈奴人虽已退居大漠以北,可皇帝的雄心壮志并未停止,他此去朔方,时间不好估算,三五年是起码的。嬗儿年方五岁,尚未定性,要是由霍光带大,岂不养成他那般谨慎老成的性子。
有个稳重沉着的弟弟,骠骑将军很满意,可是小嬗儿,他还是希望他能活得更恣意盎然一些。再说嬗儿跟他一样,对读书无甚兴趣,从小就喜欢骑马学剑,留给霍光照顾是不够妥当。
霍去病略加思索,最后做出一个决定,带上霍嬗去朔方郡,吓坏了所有人。
尤其是刘据和霍光,闻讯简直有种要崩溃的感觉,为什么他们的兄长那么任性。
诚然,有霍去病坐镇,朔方郡的安全性不容置疑,可那里远离长安两千里,又是边城,生活条件的艰苦是肯定的,霍嬗生来便是锦衣玉食,一点苦没吃过的,怎么可能适应那样的环境。
更让刘据与霍光不放心的是,前世霍嬗就是夭折在跟随皇帝泰山封禅的途中,哪怕时间对不上,可这至少说明,小孩子是不宜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的,稍不留神就能发生点什么意外。
只是霍去病已经作出决定的事情,岂是他们两个做弟弟的可以阻拦的。便是皇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