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此役立下了显赫战功,李蔡被皇帝封为乐安侯,从此弃武从政。不久,他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银印青绶。
元狩二年,丞相公孙弘死,又因李蔡击战匈奴有功,被皇帝任命为丞相。李蔡任丞相的四五年间政绩卓著,尤以协助皇帝治吏、改币、统禁盐铁等项大计中成就最大。
年初,一向为人谨慎的李蔡犯了个按说不该犯的错误,他私自侵占了孝景皇帝陵园前路旁的一块空地。
李蔡被问罪,按律应送交法吏查办,可他不愿受审对质,竟然自杀了,他的封国也被废除。
“李蔡之罪,非死不可吗?”刘据不比霍光,他对未来之事只能说是大致知晓,并没有深入具体的了解。
霍光蹙眉,沉吟良久方道:“李蔡罪不至死,可是他若不死,李敢未必就敢冒犯舅舅。”
“你说什么?”刘据陡然愣住,思忖片刻方明白了霍光的意思。
李广畏罪自杀是在元狩四年,而李敢刺伤卫青却是在一年以后,考虑到李敢是贸然冲到长平侯府行事的,说他蓄谋已久为父报仇都是说不通的。
真要报仇,早干什么去了,非得等上一年多,最后却是凭着意气用事。
因此霍光有理由相信,李敢记恨卫青是真,可要说找他报仇,他最初是没有这个想法的。
是李蔡的畏罪自杀加深了李敢的恨意,至于他如何会把李蔡的死和卫家联系到一起,那就不是霍光能理解的了,因为在他,这根本就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
遗憾的是,李敢不是这样认为的,父亲和叔父的相继自杀摧毁了他所有的理智。
刘据明白了,李广的自杀是意外,可李蔡的……
未必就是。
他是丞相,不可能连先帝的陵园范围都搞不清楚,更不可能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
之所以被人抓住这个把柄,还是证据确凿,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有人要陷害他,借此达到某种目的。否则的话,皇帝看人的眼光也要被人质疑了,他挑选的丞相,不至于如此无能。
于是,刘据皱着眉头问道:“子孟,你知道是谁吗?”究竟是谁,非要挑起李家和卫家的恩怨,他只晓得李蔡是他阿翁在位期间多位自杀的丞相之一,可他自杀的背后原因,他就不清楚了。
通常来说,只要是刘据提出的问题,在霍光那里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但是这一回,霍光轻轻摇了摇头,拱手回道:“我不知道。”
刘据挑眉,似笑非笑道:“你不知道?”好吧,他有点不习惯这样的回答。
霍光点头,肯定道:“回殿下,我确实不知。”元狩年间,他只是个小小的期门郎,平日值宿太子宫,纵然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可他知道的事情,未必就比刘据更多。到他权倾朝野的年代,诸多昔年的往事都被隐藏在了岁月的尘埃之下,让人无从查起,只得作罢。
霍光说完抬眼直视刘据,他以为他还会追问下去,不想刘据挥了挥手,洒脱道:“既然不知道,那就算了吧,无论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不过是个堂叔父,以前的那些事不会再发生的。”
对于刘据的这番话,霍光表示赞同。虽说李敢这个人,是有点性格冲动,行事鲁莽,可没有李广自杀这个前提,也不是谁随便煽风点火,就能把他鼓惑去做傻事的,李蔡的分量远远不够。
而就像李敢这样的人,对那些看不惯卫霍的风光的人而言,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在皇帝对北方战事还有所图的情况下,霍光眼下关注的焦点,根本就不是来自外部。
刘据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李蔡的死引起了一些不小的争论,还有人把这件事和李广扯到一起,认为是卫家针对李家的阴谋,但是皇帝什么也没说,议论的声音渐渐小了,最终消失无踪。
皇帝近来的心情很不错,朝上风平浪静,后宫花团锦簇,还有他的儿子们,个个表现优异,看得他这个当父亲的,成就感十足。
这日,皇帝心血来潮,在宣室考察了四位皇子的功课。要知道,以往这都是太子独享的特权,今日却是三位小皇子都叫上了,王夫人和李美人不知内情,乐得心花怒放。
她们哪里知道,皇帝的确是赞扬了刘闳的聪慧,刘旦的善言以及刘胥的好武,但他夸完他们每个人,都在后面补充了句,不如太子矣。
皇帝说的,可不是现在的刘据,而是跟刘闳他们差不多年龄时的小太子。见刘胥不服气地鼓了鼓脸,皇帝抬手指向他跟很多人都炫耀过的太子亲自猎到的鹿首。
刘胥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阿翁,儿臣也想去狩猎。”四位皇子里头,就属刘胥最有习武的天分,当即跃跃欲试。
没等刘胥把话说完,站在他身旁的刘旦就紧张地扯了扯弟弟的衣袖,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免得惹了阿翁生气。
毕竟,皇帝对儿女一向都不是很上心,除了太子和卫长公主能得到他几分疼爱,其他的和他的见面机会都不多,今日能被叫来考察功课,已经算是意外之喜。
却不曾想,皇帝抬手一挥,扬眉道:“这有何难?朕下月巡幸甘泉宫,把你们几个都带上。”
阿翁要巡幸甘泉宫?刘据闻言一震,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去病哥哥射杀李敢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不过李敢都没有上舅舅家寻衅了,想来这件事,也是不可能再发生了。
第027章 甘泉之行
与弟弟们乃至表弟们的激动和兴奋相比,刘据实在是平静得过分了一点,就连皇帝都担心地问过,太子是否身体不适,毕竟他的骑射功夫还算不错,一向对狩猎也是比较有兴趣的。
刘据哪里敢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忙解释道,三位弟弟是第一次伴驾甘泉宫,激动点可以理解,他是兄长,又去过不止一次了,当然应该表现沉稳点,不然像什么话。
皇帝想想也是,他家太子自小就是个喜好安静的,从不像别的孩子那般闹腾,就是他第一次带他去上林苑狩猎,他也是安安静静的,不像刘旦那样,当场就蹦了起来,毫无规矩。
于是皇帝就没有再过问此事,却不知待他走后,刘据是长长地出了口气。
其实,刘据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按说李敢没有刺伤舅舅,去病哥哥也就肯定不会找他的麻烦,这件事应该算是告一段落了,可他心里,还是有些莫名的慌乱。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刘据死活想不明白,便是去病哥哥那边,子孟也说他盯得很紧,都把去病哥哥给盯烦了,但是并未发现他的身体有何异状。
见刘据不胜其烦,有些自己把自己困住的意思,霍光劝道:“太子殿下,我不知道你对未来的事知晓多少,但是我想提醒你,从你做出第一个改变的那天起,后面的许多事就都跟着变了。”
刘据抬起双手,用力揉了揉额角,闷闷道:“子孟,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他顿了顿,咬着唇继续道:“……可是我心里慌得很,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的样子。”
霍光看得出来,刘据不是在无病呻丨吟,他是真的心烦意乱。他略一皱眉,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握住了刘据的一只手,轻声道:“殿下,你不要担心,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的。”
霍光说话的声音很低,握住他手的动作也有些突兀,但是看着他眼神坚定的双眸,刘据几乎是不加思考就相信了他的话。是的,不会有事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皇帝巡幸甘泉宫,虽然带上了几位皇子作伴,可他并不是带孩子春游这么简单,文武百官也都是要随行的。至于两位大司马,皇帝更是下了特旨,允许他们把自家孩子都带上。
霍去病自是带上霍嬗同行不提,卫青却没把儿子们都带去,他原本只打算带卫无忧一个的,还是平阳公主提醒了他,才把卫伉也给带上了,更小的卫不疑和卫登,则是被他留在家里。
让刘据意外的是,以往每次去上林苑都要跟他一较高低的卫无忧这次竟然没了动静。卫无忧一路保持沉默,始终与他形影不离的卫伉也是如此,让从小看惯了他们闹腾模样的刘据很不习惯。
“子孟,你说无忧为何不跟我下战书了,是不是他觉得赢了我是理所当然的,没有这个必要?”刘据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这个理由,虽然无可辩驳,可心里难免有些不服气。
看到太子露出这种孩子气的表情,霍光莫名地感到一丝愉悦,轻笑道:“既然殿下好奇,不如直接去问无忧?”卫无忧最后一次向刘据挑战,两人是战成平手
小说推荐
- 重生之太子刘据
- 作者:八爷党【由文】1 楔子.楔子征和二年(公元前九十一年,武帝病重,有不久于世之象。江充、苏文等人惧怕将来戾太子刘据继位后会诛杀他。便利用“巫蛊之术”制造阴谋。将桐木做的人偶私放于太子宫,栽赃太子诅咒君父。并向武帝谗言太子起兵造反。武帝误听信谗言,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太子率府下两万余人抵抗。俩
- 最新章:第88章
- [历史]大清太子爷
- 书名:大清太子爷作者:沉琴绝酒文案穿越成胤礽,他绝不愿坐等三十几年后的被废!学着做一个规规矩矩又合众人口味的太子爷,真心不易。有一个优秀的皇阿玛,还有一群正在慢慢长大的兄弟,胤礽长叹,太子的前途纵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作者菌有话说①本文走男主向,努力日更,绝不弃坑②本文情节与历史有出入,时间
- 最新章:第190章
- [刘继安] 历史与未来
- 历史与未来刘继安(一)傅音从西雅图飞到旧金山,在机场才打了个电话给我,令人措手不及。我立即驱车去机场接她。进城后我们先去了“唐人街,在一家新开张的“四川饭店”里吃了一顿久违的家乡饭。傅音还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业余时间替大名鼎鼎的IBM公司的一家研究机构“打工,收入不错,帐单是她付的。回到
- 最新章:第7章
- 历史的荒谬 作者:刘杰
-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悠久到了连历史学家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的程度。中国的历史若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计算,大概有四千多年,于是以黄帝生活的年代为标尺,历史学家们在把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了四舍五入、添油加醋等处理后,得出了一个“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结论和宣传口号。这样
- 最新章:第35章
- [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作者:公子易 内容简介 类别:架空历史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不会炼铁,不会打仗,不会烧玻
- 最新章:第252章
- [历史]重生侧福晋
- 重生侧福晋作者:残阳落暖文案八阿哥侧福晋重生的故事还是那句话:本文纯属娱乐,无考据,考据党勿入PS.本文八爷不登基内容标签:历史剧 宫廷侯爵 宅斗搜索关键字:主角:琬宁,胤禩 配角:郭络罗氏,张氏,毛氏 其它:重生、第一章001章琬宁重生琬宁看了看铜镜中那张跟自己从前一模一样的脸,轻轻地叹了口气。醒
- 最新章:第144章
- 子衿 [历史之三国衍绎]
- 《子衿[历史之三国衍绎]作者:沉袖遇羽第 1 章 如得江南,必娶二乔,置铜雀台之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月正好,夜风猎猎灌满了殷红的大氅,足下的连环战船似乎在随波荡漾,熟铜的长槊在手,映着稀疏的星光,四周人很多,面目却模糊一片 曹操觉得,自己似乎有些醉了 一片颂圣之词 恍惚间似乎听见数声鸦鸣望南而逝去,
- 最新章:第17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