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这让他有一种被家人抛弃的错觉。
尽管都是姓霍,但是霍去病永远不可能像霍光那样,把自己当成是霍家的人。他从小在卫家长大,从骨子里觉得自己是卫家的人,在霍去病的眼里,卫霍二字毫无区别。
可惜的是,除了骠骑将军,其他人并不是这样看的,否然何来皇帝“抑卫尊霍”的说法。
看着比往日更加沉默的兄长,霍光有想过要去安慰他,但是话到临头,他又不知该说什么。
因为霍光明白,他的兄长看似寡言冷漠,其实心思极其敏锐,他未必就是不清楚皇帝的用意和大将军的苦心,他只是难以接受而已。
更重要的是,有些话不是如今的他能够说的,若是他真的说了,兄长只怕就会怀疑上他了,他可没有把握在兄长面前还能瞒天过海,稳如泰山。
而把真相和盘托出这种事,霍光是从来没有想过的,那是他与太子之间的秘密,只属于他们的,旁人若是知道了,未必有益,包括他的兄长。
作为过来人,霍光看得很清楚,皇帝“尊霍”是真的,到底是国之重器,放在一个人手里他不放心,哪怕那个人是他的姐夫兼小舅子,且从来对他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这是帝王的本能猜疑,无论是谁坐在那个位置都无可避免,而少年英武的骠骑将军,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
但是霍光更清楚,皇帝绝对没有“抑卫”的意思,不然他把卫家打压下去了,又该找谁来抑制霍家呢,难道还要再扶持一个张家或者李家出来,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若是皇帝真心想要打压舅舅,元狩六年兄长过世之后,他就该再抬一个人起来,分掉大将军的权柄,可是皇帝并没有那样做。
一直到元封五年,大汉朝的大司马都只有大将军一人;而在元封五年之后,内朝更是多年未设这一职位,直到皇帝临终之前,将年幼的小皇子托孤给他,方封了他为大司马大将军。
而且,元鼎五年的时候,皇帝还让大将军的独生女儿卫无虑做了太子妃。
只凭这一点,但凡长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对大将军,那是百分之百信任的。不然互相当了对方的姐夫和小舅子还不够,非得结成儿女亲家,让未来的两代皇帝身上都有卫家的血统。
很多年后,霍光把太子托付给他的那个孩子扶上了帝位。有些时候他忍不住会想,御座上的那个年轻人对昔年的巫蛊之祸,究竟会有怎样的想法。
因为那场血洗长安的灾劫,襁褓中的皇曾孙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也因为他是卫太子唯一留下的血脉,刘病已在孝昭皇帝早逝之后,才有机会登上大宝。
如果没有巫蛊之祸,如果刘据能够顺利登基,霍光不用想都知道,刘据的太子只会是刘曜,因为他是卫无虑的儿子,是大将军的外孙,仅此一条理由就足够了。
想到那位爽直明丽的太子妃,霍光的思绪陡然怔住了,然后他摇了摇头,不让自己再想下去。
霍去病搬回家不久,刘据去了冠军侯府一趟,理由是他想小嬗儿了,而去病哥哥老是不肯带他进宫,他就只好自己来了。
“去病哥哥,你在练剑啊,你都好久没有教过我了……”刘据找到霍去病时,他正在后院练剑,霍光和霍嬗亦在,他们各自拿着把剑,像是在模仿他的动作。
“据儿,你找个地方先坐下。”霍去病嘴上说着叮嘱刘据的话,可他手上的动作和脚下的步伐却是丝毫未受影响,行云流水、一气贯通。
刘据微微点头,直接就在旁边的石阶上坐下了。大约是天赋不在此处的关系,便是刘据自身的剑法只能用平平二字形容,他看了霍光舞剑的动作,也觉得别扭得很。
反而是小嬗儿,拎着把小木剑挥来挥去,招式什么的暂时还说不上,气势却是足够的,看着像模像样,让刘据不禁猜想,去病哥哥小时候是否就是嬗儿此时这般模样。
“小叔!抱抱!”霍嬗看到刘据出现,马上停止了挥剑的动作,拿着小木剑扑过来,用小胖脸在刘据的左右脸颊各贴了一下。
霍光瞥了刘据一眼,仍在一丝不苟地比划着招式,大约是要把这套剑招练完。
刘据伸出手,想把霍嬗抱过来,岂料小家伙只是叫了他一声,又折回去挥舞他的小木剑了,嘴里还“哼哼哈哈”叫个不停。
此时,霍去病一套剑法使完,他收起剑,打算走到刘据身边陪他,脚下不知怎地突然踉跄一下,亏得他反应够快,及时以剑抵地,才撑住了身体。
“去病哥哥,你怎么了?”刘据腾地就从地上站起来了,语气显得很急。
霍去病抬手揉了揉额角,似是有些惊讶刘据如此激烈的反应,随即道:“无碍,一时晕眩而已,现在没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明下,刘据有没有太子妃,如果有的话是谁,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为没有记载;同理,舅舅有没有女儿也不好说,因为普通女孩儿也不会有任何记载;由于剧情需要,我就自由发挥了,不过可以剧透的是,表妹这辈子不会再是太子妃,不然霍光童鞋会心塞死的。
第025章 棠棣之花
刘据却不相信,他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回宫就传两位太医过来给去病哥哥看病,务必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让那个噩梦,在现实里重演一遍。
霍光虽然在专心致志地舞剑,却也被刘据陡然拔高的音量给惊住了,刺出去的剑僵在了半空。原来兄长的病情这么早就露出了征兆,可是当年,他们谁都没有留意到,包括兄长本人。
以至于后来有所察觉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所以他才会一反常态,做出公然射杀李敢和上书请封三王的事,那是他最后为舅舅和太子殿下做的事。
到底是当过二十多年权相的人,霍光控制情绪的能力目前远远超过刘据,他把剑收回来的时候,面上的惊诧已经消失无踪,恢复到平常的波澜不惊,还淡淡地瞥了刘据一眼。
刘据是关心则乱,之前才会方寸大乱,此时经过霍光提醒,他蓦地反应过来,自己的反应是有些过激了,落在去病哥哥眼里,定是奇怪得很,多半还会觉得自己是在大惊小怪。
想到这里,刘据眨了眨眼,收起脸上惊慌失措的表情。他伸出手,拉住霍去病的手,拉着他在石阶上陪着自己坐下,带着点撒娇的语气说道:“子孟还不如我呢,去病哥哥教他也不教我……”
霍去病失笑,伸手在刘据头上揉了揉,温言道:“我可没教阿光,是他自己非要跟着我练的。”练得还乱七八糟,若是传了出去,简直是丢他的脸。
前些年,霍去病奉命教过刘据习剑,但他不久就跟皇帝说了实话,太子虽然聪慧,在学武上头却没多高的天赋,要是学来强身健体,倒也无妨,想要学出个名堂,却是不可能的。
皇帝闻言并未在意,只让霍去病继续教太子习武,倒没提过太子非要学成什么样的话。
原本,皇帝让太子多和表兄接触,就是想让他沾染上几分军人的剽锐气息,却没想过让他学个十成十。
若是大汉的太子是骠骑将军那种看什么不顺眼就直接碾压过去的性子,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
所以到了后来,霍去病每每进宫,指点卫无忧的次数比刘据要多得多。
毕竟太子志不在此,而且他的身份也决定了,他的精力不需要过多地花在习武上。
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征河西,顺路捡了个弟弟回长安。起初,他是动过要让霍光继承自己衣钵的念头的,但是第一次看到霍光拿剑,霍去病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有那么一瞬间,骠骑将军甚至感觉自己有点对不起太子表弟,他不该嫌弃他没有习武的天分的,和霍光比起来,刘据的天赋不知高到了哪里去,是他冤枉小太子了。
让霍光给太子当伴读,是霍去病给皇帝建议的。当时,皇帝笑着问他,为何不把霍光留在身边。以霍去病在军中的威望和地位,霍光跟着他,前途自不用说,而太子,不过刚启蒙不久。
霍去病不动声色地回答,霍光不善武艺,更不通兵事,他若进了军中,无异于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于人于己皆无益处,还是老老实实读书,以图日后报效朝廷为好。
皇帝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准了霍去病的请求,让霍光给刘据当了伴读。
霍去病原以为,霍光进了太子宫,就不会再执着于向他学剑了。岂料他的坚持,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便是霍去病再三说了,他的天赋不在这上头,霍光
小说推荐
- 重生之太子刘据
- 作者:八爷党【由文】1 楔子.楔子征和二年(公元前九十一年,武帝病重,有不久于世之象。江充、苏文等人惧怕将来戾太子刘据继位后会诛杀他。便利用“巫蛊之术”制造阴谋。将桐木做的人偶私放于太子宫,栽赃太子诅咒君父。并向武帝谗言太子起兵造反。武帝误听信谗言,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太子率府下两万余人抵抗。俩
- 最新章:第88章
- [历史]大清太子爷
- 书名:大清太子爷作者:沉琴绝酒文案穿越成胤礽,他绝不愿坐等三十几年后的被废!学着做一个规规矩矩又合众人口味的太子爷,真心不易。有一个优秀的皇阿玛,还有一群正在慢慢长大的兄弟,胤礽长叹,太子的前途纵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作者菌有话说①本文走男主向,努力日更,绝不弃坑②本文情节与历史有出入,时间
- 最新章:第190章
- [刘继安] 历史与未来
- 历史与未来刘继安(一)傅音从西雅图飞到旧金山,在机场才打了个电话给我,令人措手不及。我立即驱车去机场接她。进城后我们先去了“唐人街,在一家新开张的“四川饭店”里吃了一顿久违的家乡饭。傅音还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业余时间替大名鼎鼎的IBM公司的一家研究机构“打工,收入不错,帐单是她付的。回到
- 最新章:第7章
- 历史的荒谬 作者:刘杰
-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悠久到了连历史学家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的程度。中国的历史若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计算,大概有四千多年,于是以黄帝生活的年代为标尺,历史学家们在把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了四舍五入、添油加醋等处理后,得出了一个“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结论和宣传口号。这样
- 最新章:第35章
- [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作者:公子易 内容简介 类别:架空历史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不会炼铁,不会打仗,不会烧玻
- 最新章:第252章
- [历史]重生侧福晋
- 重生侧福晋作者:残阳落暖文案八阿哥侧福晋重生的故事还是那句话:本文纯属娱乐,无考据,考据党勿入PS.本文八爷不登基内容标签:历史剧 宫廷侯爵 宅斗搜索关键字:主角:琬宁,胤禩 配角:郭络罗氏,张氏,毛氏 其它:重生、第一章001章琬宁重生琬宁看了看铜镜中那张跟自己从前一模一样的脸,轻轻地叹了口气。醒
- 最新章:第144章
- 子衿 [历史之三国衍绎]
- 《子衿[历史之三国衍绎]作者:沉袖遇羽第 1 章 如得江南,必娶二乔,置铜雀台之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月正好,夜风猎猎灌满了殷红的大氅,足下的连环战船似乎在随波荡漾,熟铜的长槊在手,映着稀疏的星光,四周人很多,面目却模糊一片 曹操觉得,自己似乎有些醉了 一片颂圣之词 恍惚间似乎听见数声鸦鸣望南而逝去,
- 最新章:第17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