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李老将军不出征,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病到爬不起来,二是伤到不能上马,三是……”霍光没把最后那种可能说出来,转而做了总结陈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刘据认真想了想,叹气道:“不可能的,我们做不到,也不能这样做。”
他虽是太子,可限于年龄,手上并无一兵一卒,想给李广下点绊子都是不可能的,即便勉强做了,也肯定会被人发现,到时候就更说不清了,况且刘据也不屑于如此行径。
“如此一来,殿下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改变陛下的心意了。”霍光很不想打击刘据,以他跟随皇帝几十年对他性情的了解,凡是他作出决定的事,极少有能被旁人左右的。
果然,刘据长出口气,幽幽道:“如果此事真的不能改变,我们有办法让李广不迷路吗?”看得出来,刘据对这件事已经没有信心了,甚至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可惜霍光不解风情,还跟他头上浇了盆冷水:“殿下,莫说你我了,就是舅舅和兄长重来一次,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毕竟他们走的,和李广都不是同一条线,让他自己再来一次或许还成。
刘据深深地被霍光打击到了,好半天没有说话。半晌,他后知后觉地道:“你说什么?什么重来一次?”霍光的意思是,他是重新活了一回吗,和他原来想象的好像有点不一样。
“莫非殿下不是如此?”霍光晓得刘据不是,可他想听他亲口说出来。
岂料刘据朝他笑笑,挑眉道:“我就说嘛,子孟你每日前来太子宫,都是右脚跨过门槛,向前直走二十四步,再向左转身,直走十八步,走到第十块青砖的时候跟我打招呼,都不带走错的。”
霍光顿时傻眼了,几十年形成的习惯,哪是说改就能改的,可他更没想到的是,刘据竟然能有这个闲心,把他每日走路的步伐都给数清楚了,还暗暗记在心里,留待关键时刻拿出来说。
不给霍光开口的机会,刘据继续道:“我原先以为,你这个习惯是从小就有的,可我仔细想过,一点印象都没有,而且师傅们教的内容,你本来就会的,都不用重新学。”
霍光思忖片刻,坦然道:“臣对殿下毫无隐瞒,殿下呢?”循规蹈矩是他疏忽了,但是学识上的那些,他是真心没有隐瞒,太子生平所学甚杂,还跟皇帝不对盘,他不想他跑得太偏。
刘据犹豫了,良久方沉吟道:“子孟,若你真是从征和二年之后的某一年回来,那我可以告诉你,我不是你认识的那位太子——至少现在不是——虽然我知道很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霍光了然地点点头,能和小太子开诚布公到这个地步,他已经很满意了。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他有耐心,他可以等着太子慢慢长大,最终成为他记忆中的那个人。
而此刻,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霍光轻声提醒道:“殿下,你先去找陛下吧,旁敲侧击说说李老将军的事,不要太刻意,能成最好,不成也不要紧,我们另想他策。”
刘据认为阻止李广出征是当务之急,霍光却不这么看。毕竟,要改变皇帝的心意谈何容易,弄清楚当年在朔方发生了什么事才是重中之重,否则他们做的一切,都有可能是无用功。
只可惜,兄长昔年前往朔方郡是独自前行,临出发前把他和嬗儿都给送到了长平侯府。所以霍光至今都不知道,兄长所谓的“暴病”而亡,究竟是什么病,怎会来得如此毫无征兆。
更重要的是,兄长请封三王的折子是年初的时候呈上的,而他的死讯是在九月传回长安城的。之前大半年就有所察觉的病症,无论如何也是称不上“暴病”的,偏偏他们对此就是一无所知。
晚些时候,刘据听说了卫青选择的将领名单: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中将军公孙敖、后将军曹襄。
当时,他的心里就咯噔了下。李广和赵食其,就是他们两个,若非他们迷了路,未能及时合围,舅舅在迎战单于主力部队的时候,也不至于赢得那般惨烈,最后未得益封。
想到这里,刘据哪里还能坐得住,马上就想去找皇帝,可是想到霍光说的不要刻意,他走了两步就转了回来,打算明日再去,不然皇帝准得以为,他对李广是有多不待见。
翌日,刘据耐心地等到下课之后才去了宣室,然后挑了个皇帝看起来不太忙的时机貌似无意地问起了即将到来的漠北之战。
皇帝固然希望自己百年之后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帝国有个温和的能让他得到休养生息的继承人,但这绝不意味着,他就愿意看到自己的太子对兵事毫无了解和兴致。
因而当刘据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兴致勃勃地给他讲解上了。
刘据认真听着,继而问道:“阿翁,你让李老将军打前锋啊?你就不怕他再迷路吗?”
皇帝顿时就无语了,心里却在叫嚣着,当然怕啊,他怎么可能不怕。
但是……
人家老将军都说到那个份上了,他不让人上战场也不大好,再说除了李广,两位公孙将军也有迷路的前科,曹襄是平阳长公主的独子,又是第一次领兵出征,更不可能充当前锋将军的角色。
刘据这才明白,皇帝为何非要任用李广为前将军,原来是无人可用。像舅舅和兄长那样从不迷路的将领,在军中其实是非常罕见的,其他人偶尔失期一两回,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
李广这一回迷路的后果真的很严重啊,他还得再争取争取,如果阿翁实在不能改变主意,他也得多提醒舅舅两句,他迷路了不要紧,把舅舅的原定计划破坏了可就不好了。
刘据原是想着去趟长平侯府的,但是霍光告诉他,大军即将出发,舅舅和兄长近些日子都是歇在军营,鲜少回家,他就是去了,多半也见不着人。
刘据无奈了,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跑到军中去找舅舅,只能耐心等着。他相信,在出征之前,阿翁怎么也得召见舅舅和去病哥哥一回的。
不想那日,他亲耳听到皇帝对卫青说道:“李广年老,命数亦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刘据顿时哭笑不得,转眼一看,霍去病微微挑了挑眉,然后把脸偏开了。不等皇帝话音落下,刘据忙道:“舅舅,你可千万要给李老将军多配几个向导,免得他又迷路了。”
就连小太子都对李广如此的不信任,卫青愣了愣,无言以对,拱手道:“臣遵旨。”
第020章 漠北决战
没有拦住李广出征,其实算是在刘据的意料当中。毕竟皇帝都那样不信任李广的能力了,可他还是要用他,可见他手中并没有可以替代李广的适当人选,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倒是另一件事,刘据犹豫了许久,还跟霍光进行了商量,最后才作出决定,他们保持沉默,不对漠北之战进行任何人为的干扰。
按照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霍去病率五万骑出定襄,找伊稚斜的主力进行决战,卫青则率五万骑出代郡,应战左贤王部。
出长安不久,卫青与霍去病正要各奔东西,皇帝听闻伊稚斜在东边,紧急下了诏命,改令霍去病出代郡,而卫青出定襄。
然而,皇帝在最后关头得到的这份情报是错误的,伊稚斜的主力部队不在东面,而是在西面,临阵换将的目的没有达到。
是役,卫青率李广、公孙贺、赵食其、公孙敖、曹襄等人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并未东去,遂自领精兵疾进,令李广、赵食其从东路迂回策应。
卫青领军疾行千余里,越过茫茫大漠,与早就严阵以待的单于本部碰面。卫青见匈奴军早有准备,便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稳住阵脚,随即遣五千骑出战,伊稚斜也令万骑出动应战。
两军激战至黄昏时分,大风骤起,沙石扑面,卫青乘势指挥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匈奴军阵团团围住。
伊稚斜见势不妙,自料汉军兵强马壮,难以取胜,便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匈奴军溃散。
天色将骄栽诨煺剑郎讼嗟薄4耸保壕笮2兜椒玻弥林尚币烟油眩北ㄎ狼唷?br /> 卫青急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跟进。至天明,汉军追出两百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沿途歼敌万余人。直至窴颜山赵信城,歼敌一万九千人,烧其积粟还师。
李广、赵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与卫青会师漠北。
与此同时,霍去病率校尉赵破奴、李敢等人出塞后,同右北平郡守路博德及
小说推荐
- 重生之太子刘据
- 作者:八爷党【由文】1 楔子.楔子征和二年(公元前九十一年,武帝病重,有不久于世之象。江充、苏文等人惧怕将来戾太子刘据继位后会诛杀他。便利用“巫蛊之术”制造阴谋。将桐木做的人偶私放于太子宫,栽赃太子诅咒君父。并向武帝谗言太子起兵造反。武帝误听信谗言,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太子率府下两万余人抵抗。俩
- 最新章:第88章
- [历史]大清太子爷
- 书名:大清太子爷作者:沉琴绝酒文案穿越成胤礽,他绝不愿坐等三十几年后的被废!学着做一个规规矩矩又合众人口味的太子爷,真心不易。有一个优秀的皇阿玛,还有一群正在慢慢长大的兄弟,胤礽长叹,太子的前途纵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作者菌有话说①本文走男主向,努力日更,绝不弃坑②本文情节与历史有出入,时间
- 最新章:第190章
- [刘继安] 历史与未来
- 历史与未来刘继安(一)傅音从西雅图飞到旧金山,在机场才打了个电话给我,令人措手不及。我立即驱车去机场接她。进城后我们先去了“唐人街,在一家新开张的“四川饭店”里吃了一顿久违的家乡饭。傅音还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业余时间替大名鼎鼎的IBM公司的一家研究机构“打工,收入不错,帐单是她付的。回到
- 最新章:第7章
- 历史的荒谬 作者:刘杰
-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悠久到了连历史学家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的程度。中国的历史若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计算,大概有四千多年,于是以黄帝生活的年代为标尺,历史学家们在把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了四舍五入、添油加醋等处理后,得出了一个“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结论和宣传口号。这样
- 最新章:第35章
- [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作者:公子易 内容简介 类别:架空历史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不会炼铁,不会打仗,不会烧玻
- 最新章:第252章
- [历史]重生侧福晋
- 重生侧福晋作者:残阳落暖文案八阿哥侧福晋重生的故事还是那句话:本文纯属娱乐,无考据,考据党勿入PS.本文八爷不登基内容标签:历史剧 宫廷侯爵 宅斗搜索关键字:主角:琬宁,胤禩 配角:郭络罗氏,张氏,毛氏 其它:重生、第一章001章琬宁重生琬宁看了看铜镜中那张跟自己从前一模一样的脸,轻轻地叹了口气。醒
- 最新章:第144章
- 子衿 [历史之三国衍绎]
- 《子衿[历史之三国衍绎]作者:沉袖遇羽第 1 章 如得江南,必娶二乔,置铜雀台之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月正好,夜风猎猎灌满了殷红的大氅,足下的连环战船似乎在随波荡漾,熟铜的长槊在手,映着稀疏的星光,四周人很多,面目却模糊一片 曹操觉得,自己似乎有些醉了 一片颂圣之词 恍惚间似乎听见数声鸦鸣望南而逝去,
- 最新章:第17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