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凤志》第11章


,她叩头乞求,动之以情理;对于不喜分辩善恶是非,却极重信义,秉性耿直的,她投其所好,换他们仗义相助;对于个别古怪异士,她也学会设法与他们交换条件。总之,她做了许多事吃了许多苦,后人评价说,林衍是历世间之险,丁吟是克世间之难,单从这一点说,她丝毫不逊于林衍。她从最初打动一个两个人,到后来天下渐渐为她动容,这件事情竟然被她用这种最笨的办法缓解了下来。
但反对者依然有着牢不可破的根基——四极仙山的仙长门依然坚持着他们一成不变的观点,他们德高望重,让人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想与四极仙山相抗,丁吟终于决定寻求道气门的支持。最初丁吟就在道气门门外踌躇过,但想到道气门的地位和沈栖的为人,又不敢贸然前去,怕给道气门添麻烦,也怕一旦不成就再无退路,直到现在她才终于觉得,是时候走这最后一步了。
沈栖对林衍的事早已听说,但他始终没有明确的表态。一方面因为他没有得到关于真相的确凿证据,另一方面因为他明白道气门在江湖道义上隐然领袖的地位,他不想自己不负责任的倾向影响整个江湖,他认为时间可以给这个问题答案。
而丁吟的一番话使他无法继续等待时间的裁夺。丁吟这一路求告的成功,除了诚心之外,也因为她擅于抓住每个人的性情,拿话戳住每个人的要害,对待沈栖她也是一样。她跪在道气门堂上,对着沈栖及数位高阶弟子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
“都说他与姬无常有些牵扯,好似昔年姬无常于九宫外叩头,而今也有人代他四处里下拜。可大伙儿试想一想,昔年那一个便是不入九宫,又哪儿没有活路了?他拜,拜的是个功名。而今的一个已真真没有活路了,却不曾言语什么,还寻着从别处活着的法子,怎会与那人一般是个恶人?
“而今含冤的人非是昔年的恶人,而今叩首的人也不会是昔年求不得就要滥杀的人,盼只盼而今的道气门非如昔年的九宫一般,淡淡漠漠不曾理会个。
“掌门莫说推辞道气门非是九宫,非似九宫独断,也似九宫威名,天下的人以道气门为瞻,若是一味躲在后面,恐也不是个道理。”
——《红袖谱·丁吟传》
***
这番话在道气门的年志,沈栖自己的手札,以及秋声楼等一些江湖散派的散篇中都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可谓当时一番惊世之言。
沈栖被这番话打动了,并为此事专门走了一趟四极仙山。他向四极仙长说起有人借此兴风浪的事,以平天下乱为由,求仙长们暂且放过林衍,他对仙长们说:“以林衍的本事,如果想要作恶,只怕江湖早已覆亡,而他一再忍让,都是修养和度量。人无完人,偶惹尘垢或也非他所愿,他即肯向善,仙长何必再揭他旧创。栖深知仙长之所虑,愿代仙长督视林衍,若有逾矩,定不姑息。”四极仙山也意识到因为林衍所兴的风浪早已超过了林衍可以兴起的风浪,便召回了调查林衍法宝来历的弟子,此事就此作罢。
关于林衍的全部风波终于落幕,关于他是不是柴栾的后人依然有人议论,却不再有人借此大作文章。丁吟做完这一切,踌躇许久之后,终于还是再次来到林家堡,但她没有见到林衍,迎接她的是一个端庄娴雅的新妇人,新妇人身后,大红喜字红得刺眼——不久之前,林衍迎娶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只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那个商人还肯与他做一单买卖,固执如林衍,即使可以看淡一切流言蜚语,却还是那个为了想要做成一件事,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人。
新妇人友善地询问丁吟她是林衍的什么人,丁吟只是笑笑:“我是林大哥的同乡,代家乡的乡亲们来看看他。只要他一切都好,我回去就好交代了。”
离开林家堡之后,她看着远方,莫名地想起林衍说过的那句“归路焉在?”归乡的脚步蓦然踌躇,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归去的路。
像是失去了方向,丁吟就这样在江湖上飘荡了半年,冷香夫人在初识她后就始终留意,此时再次看不过眼,对她说道:“你拜我为师随我习武,以后杀尽天下负心狗!”丁吟怔怔看着她半晌无语,却忽然找到了方向。
第二年,徽州的粉墙黛瓦间添了一个不大的庄园,聚拢了所有飘荡江湖孤苦无依的女子。这个庄园的主人说:“他不曾有心,谈何负心,何况就算杀了负心人,女子们依然无依无靠,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庄园叫初见山庄,丁吟再不再为“归路焉在”而徘徊,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当月华照着那个刻着“初见”二字的路石时,她仍会忍不住对月轻叹:“人生若只初相见……”
后来,林衍派人给初见山庄送去许多礼品,算是贺礼也算是谢礼,他自己却没有再露面。至于沈栖等等帮助过他的人,江湖相见,他不忘颔首微笑,若有需要帮忙处他也乐意相助,虽不殷勤,却也周全。
他与谛听、无常再没有瓜葛,也没有再铸剑和做更多的木甲,那些年的经历在他身上留下的唯一的印记是墨家之道。他一生清俭恪己,博爱广济,时常与人论道,偶尔也开堂讲经,以白衣公子之名,将兼爱之道广布天下。
同时,成为白衣公子之后的林衍依然保持着他的秉性,他拜名师学过琴,很快成了当世名家,钻研棋艺时日日弈棋,半年功夫就难逢敌手,他也能书画,擅辞赋,也钻研堪舆数术,佛经道法。他一度周游天下,为山河地理志补充批注,也便寻古籍,编撰神兵图谱、古琴谱、棋谱。他曾在钻研棋谱时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曾为了探明一座山峰的走向险些葬身猛兽之口,甚至为了寻一把远古神兵挖坟掘墓。总之,他想要做的事,必定会不惜一切地做到极致,他一个人攀上了无数个寻常人一生都难以攀上一个的高峰,将“传奇”二字填得满满。
有人说,人生不过一场游戏,你又何必事事那样认真,那样争。
林衍只笑笑回答:争,才是游戏应有的姿态啊。
☆、四、鼎盛(1)
麒凤44年,沈栖于半百之龄归隐,他指定的继任者谦和有余而魄力不足,给很多觊觎掌门之位的人以机会,道气门一时陷入权利争夺,短短五年,道气门换了六任掌门,变得四分五裂,江湖地位渐低,惹世人叹息。
但有志之人不会叹息,而是借这个机会做些什么。秦无量抓住了这个机会,最终自己的命运,改变了道气门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天下的命运。
秦无量出生于麒凤30年,是长安秦家的次子。秦家崛起于麒凤初年,是当时剿匪后趁机立家的无数世家之一,近两代来家势日益壮大,俨然已是江湖世家之首。
秦无量天资过人、满腔抱负,却偏偏是次子。他一度恨透了这个次子的身份,只因是次子,就要与家主之位擦肩而过,让资质远不如自己的哥哥秦无痕压在头上。
五岁那年,秦无量已经懂得毁掉叔叔送给哥哥的玩偶。
八岁那年,秦无量学会了把自己闯的祸嫁祸给哥哥。
十三岁时,秦无量逐渐显露出他的天赋,却开始在父亲面前表现出对他平平无奇的哥哥的敬重。
十六岁时,秦无量暗地里给开始接管家事的哥哥出谋划策,赢得了哥哥的信任,同时也知道了家里的大小事务。
十七岁时,秦无量试图弑兄。
敦厚的秦无痕没有想到自己所谓的心腹其实都是弟弟的人,更想不到那场惊险的刺杀是弟弟亲手导演,他凭借自己的身手和敏锐险险逃脱,逃脱之后还不忘抓着弟弟说好险,幸亏你不在那里!
弑兄之举骗过了哥哥,却没有逃过父亲的目光,秦世家家主秦倾城在处死了秦无量安排好的替罪羊之后,把次子叫去书房。
***
秦倾城开门见山地说:“别以为瞒得过我。”
秦无量起初有些一阵心慌,但他很快想起了父亲的训导:男儿在世,首先要坦荡,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是隐瞒粉饰错误。这样想着,秦无量抬起头看着父亲回答:“孩儿有错。其一错在动了伤害兄长的念头,其二在于不自量力而低估兄长。孩儿已尽力布局,但还是被兄长逃脱,被父亲抓住破绽。”这一点同样源自秦家的家训:成王败寇,比是非更重要的是成败。
主动承认错误之后,秦无量又向父亲表明了态度并做出保证:“兄长大巧若拙,有资格做未来的家主,而我不自量力,以后一定会苦练武艺,不再与兄长相争。”
次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